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通风中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改进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实验室)建设及今后修订规范提供参考。方法对BSL-3实验室验收检测中的压强、空气洁净度、气流组织、污染空气的处理等提出问题并讨论。空气洁净度、压强、空气流速分别采用了光电粒子计数器、微压计、热电风速仪测量。仪器均经计量单位年检。结果①BSL-3附属用室至主实验室应保持逐渐增高的负压值,主实验室的负压值满足规范的要求即可,负压过高将对洁净度产生不利影响;②使BSL-3实验室的空气达7—8级的洁净度,除了保证一定的通风换气次数外,尽量减少室外未经过滤的空气漏入BSL-3实验室是关键,其中包括:实验室墙壁的缝隙、电源插座、进风高效过滤器接口、消毒设备与墙壁连接处的漏风等;③为屏蔽开门时外界未经处理的空气流入BSL-3实验室,洁净区的“一更”宜设计为微正压;④排风高效过滤器应设在实验室围护结构的风口里,精细施工,以确保无泄漏,并设在线检漏测孔;⑤将生物安全柜的排风纳入BSL-3主实验室的排风系统,并建立送、排风和生物安全柜排风连锁装置,确保进入实验室时先开排风,后开送风及生物安全柜内的空气不倒流。结论上述改进措施实施后,可使BSL-3实验室达到验收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某卷烟厂干冰膨胀烟丝生产线松散器间事故通风系统进行调查,分析存在问题,为事故通风系统的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该厂松散器间的建筑卫生学、设备布局、生产工艺和通风系统进行现场调查,检测排风罩的平均风速及实际风量,根据GB 50019-2015《工业建筑共同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评价。结果该事故通风系统的通风换气次数、气流组织形式、风机开关设置及其与报警装置、机械补风系统的连锁等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但事故排风系统的排风口与机械补风系统的进风口位于同高度,风口间距14m,无法满足"排风口与机械送风系统的进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当水平距离不足20m时,排风口应高于进风口,并不得小于6m"的要求,需要整改。结论事故排风应以预防为主,保证安全生产和保障劳动者生命健康安全,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应予以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3.
公共场所中央空调通风系统设计卫生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配合非典和其他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防治工作,了解建筑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现状,指导整改。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同时为制定建筑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设计标准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根据中央空调构造、工作原理、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对武汉市部分大型公共场所使用的中央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检查。内容包括:查看、分析、研究竣工图和设计说明;现场勘察通风设备、管道、风口等;最后整理、分析、统计。结果本次共检查42家大型公共场所,其中宾馆12家(客房)、酒店9家、商场超市21家(商场、超市分别为10、11家)。无新风采气口分别为17%、56%、10%,内置采气口分别为33%、22%、19%;新、排风短路商场超市为52%;送、回风短路在宾馆客房十分严重和普遍;回风全部循环利用在酒店、商场超市分别为78%、57%;无风管形式气流组织在酒店和商场超市尤为突出;普遍设置过滤网,但损坏、缺失占总数的33%;所有被检单位均未设置各种风门、检修口和空气消毒设备。结论非典防治工作检查暴露出建筑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问题相当严重和普遍,已成为呼吸道疾病传播与影响人体健康重大隐患。暖通空调设计只考虑了制冷及采暖以满足人们在极端气候下对温度的基本需求。忽略了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和疾病传播的影响。新风口与排风口以及送风口与回风口的设计(面积、位置、间距等)直接影响新风以及送风的质量;各类风机与风管的设计(风机功率、风管设置与布局等)直接影响各类气流组织处理效率、室内空气质量和空气质量的均匀性和同一性。建筑中央空调通风系统设计卫生问题是建筑卫生监督与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尽早出台相应的卫生标准、法律、法规,实现“建筑为人服务,人以健康为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医疗机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为规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防范院内交叉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市金山区所有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医疗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空调类型及设置、新风系统卫生状况、空调系统运行情况、卫生管理状况等进行现场调查。结果金山区医疗机构集中空调包括全空气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式空调加新风系统3种类型。疫情防控期间部分医院关闭了全空气式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主机,仅开启新风机组维持机械送风。开启中的集中空调均全新风量模式运行,新风设置符合卫生要求,回风关闭。过滤网、过滤器、净化器、风口等易污染部件每周清洗消毒至少1次。结论金山区医疗机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设置符合卫生规范要求,运行管理良好,新冠肺炎疫情通过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传播和蔓延的可能性较小。建议在发热门诊及隔离观察室设置空气净化消毒器或安装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相似文献   

5.
倪骏 《环境与职业医学》2012,29(12):743-747
[目的]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对上海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分级排序,为综合评价法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中的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方法]采用二阶段随机抽样,抽取上海市某轨道交通线6个地下车站,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主、客观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判定5个车站为未污染等级,1个车站为轻污染等级.同时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标与过滤器、送风口、回风口、排风口及风口周边区域的污染程度和新风质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送风中细菌总数指标与新风质量之间也有一定的关联性. [结论]灰色关联分析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污染程度,主观指标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客观指标的污染水平.管理方可以根据灰色关联分析的评价结果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分级管理,有利于提高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无锡市新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方法依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通过现场调查和卫生检测于2014年—2015年对无锡市26家新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卫生学评价。结果不同功能区使用不同类型的空调通风系统,大空间使用混合式(新风+回风)空调系统即全空气方式,小空间使用新风机组加风机盘管(或回风箱机组)即空气—水系统。所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26/26)均安装新风初效过滤器、回风口过滤网、风口防护网,新风均直接取自室外,常见新风口位置依次为侧墙、屋顶和新风竖井。34.6%(9/26)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风冷热泵为冷热源,65.4%(17/26)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离心式/螺杆式冷水机组为冷源、板式换热器/蒸汽锅炉为热源。卫生制度不完整,缺乏空调通风系统定期的清洗消毒方案和应急预案。26家公共场所卫生初检平均合格率46.2%,不符合项有风管内表面的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送风口的可吸入颗粒物(PM_(10))、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经有效清洗消毒后复测检测合格率100%。结论无锡市新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设计基本符合要求,但卫生制度有待完善。过半数新建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指标不达标,建议新建场所在正式营业前清洗消毒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相似文献   

7.
生物安全保护Ⅲ级SARS尸体解剖实验室的建立和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北京地坛医院建立具有生物安全保护Ⅲ级(BSL-3)尸体解剖实验室,进行SARS尸体病理解剖、标本采集和发病机制研究,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标本的传送的安全.材料和方法:BSL-3尸体解剖室实行区域隔离,将实验室分为污染区、缓冲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通过对送风和排风的严格控制,清洁区为正常大气压区,半污染区为负压区(约-10pa),污染区为更小的负压区(约-30pa).实验室内气流按照气压梯度自清洁区向污染区定向流动,送入实验室内是经高效过滤的新风,排出实验室的空气经过高效过滤器净化处理.缓冲区1位于污染区与半污染区之间,为解剖后工作人员的外防护服的多方位药液消毒、自消毒风淋再消毒区域.缓冲区2位于污染区与太平问之间,也是污染物品外通道.半污染区设有自消毒风淋系统,随时杀灭可能进入半污染区的微量病毒.全部进入污染区的工作人员都穿戴防毒面具和无渗漏防化服.进入半污染区的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毒面具,穿隔离服.结果:①将模拟SARS的污染物大量弥散于污染区,在污染区内穿戴防毒面具和无渗漏防化服的工作人员经过缓冲区1的多方位药液消毒、自消毒风淋再消毒后,并进入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在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检测不到污染物.②经高效过滤后,实验室内排出周围环境的空气洁净度为7级(≥0.5μm的尘粒数为>35200粒/m3,≤352000粒/m3;≥3μm的尘粒数为>300粒/m3,≤3000粒/m3).③在SARS肆虐期间,共完成了15例临床疑似SARS和SARS死亡病例的病理解剖工作,其中7例为病理确定诊断的SARS死亡病例.参加SARS死亡病例的病理解剖的工作人员共23人,2003年5月到7月连续工作2个月余,无1人发生交叉感染.结论:规范化的BSL-3尸体解剖实验室的建立和管理,可以在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确保标本的传送的安全的前提下,对SARS死亡病例的尸体的系统、全面的病理学检查、标本采集,将为SARS的病原学、发病机制,病理学,诊断、治疗和预防研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