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旨在采用ERP技术探讨他人相关的社会评价情境如何影响个体的疼痛共情及其潜在的神经机制。方法:实验采用疼痛判断任务,首先向被试呈现他人对他/她自身作出的正性、中性或负性评价,然后让被试在看到他人正在经历疼痛或非疼痛场景时做出疼痛判断。结果:在早期N1阶段,仅在中性评价情境下疼痛刺激比非疼痛刺激诱发了更大的波幅;在晚期P3阶段,正性和负性评价情境下疼痛刺激都比非疼痛刺激诱发了更大的波幅,而在中性评价情境下未发现显著差异,同时负性评价情境下的疼痛共情程度最大。结论:他人对他/她自身作出的情绪性评价抑制了个体对他人的早期疼痛共情反应,而他人对他/她自身的负性评价促进了个体对他人的晚期疼痛共情反应。  相似文献   

2.
正什么是共情?共情,通俗的讲就是我们生活中常常提到的同理心。像"换位思考""感同身受"这些词讲的就是共情,它指的是能够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能够体会和分享他人的情绪感受,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待他/她所处的境地,并且将这种理解和体会反馈给对方。对他人体验的共情是与生俱来的,就像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一样。每个人都具有共情的能力,区别在于有时候,你可以去共情,有时候,你可能没办法去共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不同共情能力个体对CMC中"情绪符号"的认知。方法:实验1采用2×3×2混合设计,探究不同共情能力个体对情绪符号的情绪强度的感知差异;实验2采用2×3×2混合设计,探究不同共情能力个体对情绪符号在不同语境中的认知差异。结果:实验1发现,共情能力与负性表情符号的情绪强度知觉显著正相关;符号类型和效价均会影响情绪强度知觉,不同共情能力个体在上述模式上无差异。实验2发现,若文本与符号情绪强度一致但互相矛盾,文本被知觉为更不清晰、更讽刺和更不真实;不同共情能力个体在上述认知模式上无差异。结论:不同共情能力个体在CMC中对情绪符号的认知不存在显著差异,提示情绪符号不等同于面孔表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诱发情绪时情绪反应对状态共情与助人行为的影响,以及状态共情在诱发情绪时情绪反应与助人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通过视频诱发情绪,采用情绪自评问卷、共情反应量表、同伴评定量表和助人行为题目对9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通过视频诱发情绪有效,观看正性电影的个体其积极情绪反应显著高于观看负性电影的个体(F=24.17,P0.001),其负性情绪反应显著低于观看负性电影的个体(F=93.36,P0.001);(2)诱发情绪时情绪反应得分与状态共情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助人时间呈边缘显著负相关(P0.08),与助人金钱相关不显著;(3)诱发情绪时情绪反应正向预测状态共情(β=10.80,P0.001),负向预测助人时间(β=-0.64,P0.05)。状态共情在诱发情绪时情绪反应与助人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结论:个体消极情绪水平越高,越容易引起共情;个体积极情绪水平越高,越愿意花费时间帮助他人。状态共情在诱发情绪时情绪反应与助人行为之间不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美国心理学会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即使对他人进行共情并不会造成经济损失或情绪消耗,但人们仍会规避共情,因为他们认为共情需要过多的心理努力。共情,即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通常被视为一种激励互助行为的美德。但人们往往不想感同身受。首席研究员达里尔·卡梅伦博士说:"社会  相似文献   

6.
“共情”是德文Einfunlung、英文Empathy的意译,即“把情感渗进里面去”。在心理干预中。共情也译作投情、共感、感情移入或同理心等。它是指暂时抛开自我而与对方认同,通俗的说就是一个人能够设身处地地走进他人的内心世界中去,不做任何评判,去体会他人的某种情绪、情感体验,并向对方表达出来。众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共情在危机干预中是十分重要的。治疗师是用“心”去帮助心灵遇到创伤的来访者。  相似文献   

7.
正我做了这么多年婚姻、家庭咨询,发现来访者们真正在意的是当自己内心痛苦、脆弱,或者压力很大的时候,伴侣能不能理解自己,能不能共情自己。共情能力,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和有共情能力的人在一起,你会觉得如沐春风。有一个会共情的爱人,你会觉得自己被好好爱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道德评价对疼痛共情的影响。方法:以大学生为被试,通过2(故事类型:主人公高道德表现,主人公低道德表现)×2(图片类型:疼痛,非疼痛)的被试内设计,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道德评价对疼痛共情早期成分N1、P2、N2和晚期成分P3的影响。结果:高道德故事启动下的疼痛图片比非疼痛图片诱发了更大的P3波幅,低道德故事启动下两类图片诱发的波幅差异不显著。结论:道德评价影响疼痛共情的认知加工阶段,与低道德主人公相比,被试仅对高道德主人公产生了显著的认知共情。  相似文献   

9.
社会阶层指个体在社会层级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对自身所处地位的主观感知。关于不同社会阶层在共情上差异的问题,学界在实证研究和理论解释上都没能得到一致的结果。本文梳理并比较了此领域内的各种理论,并从共情的各维度和成分出发,综述了高低社会阶层在特质和状态共情,情绪和认知共情,神经机制上的异同,分析了差异形成的可能原因。最后,从概念界定、假设提出、研究范式几个方面为未来研究的开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患共情对住院慢阻肺患者的焦虑、自我效能、睡眠、IL-6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包括215名慢阻肺患者。出院三个月后,采用诊疗关系共情量表(CARE)、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和多导睡眠图(PSG)测量患者感知医患共情以及患者的焦虑、自我效能和睡眠质量。运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水平。结果:出院三个月后,患者感知医患共情与焦虑(r=-0.462,P0.01)和IL-6(r=-0.397,P0.01)呈负相关,与自我效能(r=0.436,P0.01)和睡眠质量(r=0.434,P0.01)呈正相关。患者焦虑、自我效能和睡眠质量是共情对IL-6影响的中介变量。结论:焦虑、自我效能、睡眠、患者感知医患共情、IL-6水平密切相关,焦虑、自我效能、睡眠在患者感知医患共情对IL-6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学生认知共情与情绪共情在亲社会行为与尴尬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哈尔滨市2所高校部分在校大学生380人[男159人,女221人;年龄17~27岁,平均(21±2)岁],采用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PTM)、尴尬易感性量表中文版(SES)和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进行测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法对共情在亲社会行为与尴尬间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结果:认知共情与情绪共情在亲社会倾向与尴尬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Bootstrap输出的95%可信区间为(0.15,0.28),其中介效应为遮掩效应,间接效应与直接效应的比例的绝对值为|0.03/-0.15|,且性别在尴尬对认知共情的作用中存在调节效应。结论:尴尬情绪会直接抑制个体的亲社会倾向,尴尬也可以通过认知共情与情绪共情间接对个体的亲社会倾向产生作用,促进其亲社会行为产生。  相似文献   

12.
拟人化是指给非人类个体赋予人类特征,使其被看作是有感觉和思想的人。自然共情则被定义为理解并共享一个自然个体的情绪体验。以往研究关注拟人化、自然共情和亲环境行为的概念、理论解释并证明了前两者对亲环境行为的促进作用。探讨提升亲环境行为的有效策略、完善自然共情理论,以及关注拟人化、自然共情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宽恕见于哲学、宗教、伦理、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研究。宽恕在心理学上是受害者原谅施害者罪过和撤销怨恨报复的心理过程。宽恕涉及受害者与施害者之间的3种方式:受害者宽恕施害者、宽恕自己的过错、施害者寻求受害者宽恕。宽恕受多种因素影响:宜人性人格特质的人容易实施宽恕;深度共情会促使对施害者的仇恨报复动机转化为寻求和谐的积极动机;积极归因可以改变受害者把受害的原因外归于情景所致和内归于施害者无意所为时即产生宽恕;价值观中的利他主义注重宽恕他人,而个人主义则看中宽恕自己。宽恕作为一种心理资本,能够给人际关系产生和谐效应、给个体带来心身健康效应和给组织冲突产生和解效应。宽恕是对伤害的一种积极心理品质和心理资本,可以提供积极心理学手段来开发和提升,以便为社会和组织带来更大的心理资产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暴力视频游戏接触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以及共情与心理素质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使用游戏经验问卷、中学生亲社会行为量表、人际反应指数量表和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对272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暴力视频游戏接触与共情、亲社会行为以及心理素质均呈显著负相关,共情、亲社会行为和心理素质两两间呈显著正相关;(2)暴力视频游戏接触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且共情在其中起中介作用;(3)心理素质能够调节暴力视频游戏接触与共情的关系:与低心理素质个体相比,高心理素质个体更不容易受到暴力视频游戏的消极影响。结论:暴力视频游戏接触通过共情影响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并且心理素质调节了前半段路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人格因素(宜人性)、恋爱满意度、共情能力和大学生恋爱宽恕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56名有过恋爱经历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相关问卷的测试.结果:①在面对恋爱中的伤害时,大学生更愿意选择消极沉思的方式来应对,而较少选择去报复对方;②人格因素中的宜人性能够有效预测个体的恋爱宽恕水平;③在宜人性对于恋爱宽恕的影响中,共情能力起中介作用、恋爱满意度起调节作用,四者之间是一个有中介的调节关系.结论:宜人性能够通过共情影响大学生的恋爱宽恕,且这一关系受到恋爱满意度的调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能力的特征。方法:纳入49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与患者年龄、性别、教育年限相匹配的42名正常对照。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IRI-C)和失言识别测验(faux pas recognition)比较两组共情能力。采用疼痛共情范式比较两组疼痛共情能力。结果:1患者组在IRI-C的同情性关心因子得分小于对照组;2患者组在失言识别测验的识别失言问题、理解失言问题和失言相关问题的得分均小于对照组。3患者组判断疼痛图片和中性图片的正确率均低于对照组,判断疼痛和中性图片的反应时均大于对照组,在疼痛评级中对疼痛图片的等级评定得分低于对照组,对中性图片的等级评定两组无差异。4患者组在IRI-C的同情性关心和个人痛苦因子得分与病程成负相关。结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共情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个体不幸情境下慈善捐赠的影响因素及共情的中介效应。方法:269名大学生被试,先采用情境实验探讨人格宜人性、情境强度、捐赠关系和强化对慈善捐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考查共情的认知和情绪反应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①人格宜人性和情境强度对慈善捐赠有影响;仅在中等宜人性条件下捐赠关系和强化存在交互作用。②共情在宜人性对慈善捐赠的影响中是完全中介效应,而情境强度的影响主要是直接效应。结论:相比于群体灾难情境,个体不幸情境下,人格宜人性对慈善捐赠的影响完全通过共情机制实现,而情境强度则相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在不同发病时期疼痛共情能力状况。方法:采用经典疼痛共情范式和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IRI-C)探究躁狂期、抑郁期和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疼痛共情能力。结果:抑郁期、躁狂期和缓解期患者人际反应指针量表观点采择因子、想象力因子和共情性关心因子得分均低于正常人群;抑郁期患者个人痛苦因子得分显著高于躁狂期和缓解期患者。躁狂期和抑郁期患者判断中性图片的正确率显著低于正常人群,躁狂期、抑郁期和缓解期患者所需反应时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抑郁期患者判断中性图片的正确率与想象力因子、共情性关心因子存在正相关,抑郁期患者判断中性图片的正确反应时与病程存在正相关;缓解期患者对中性图片的正确反应时与个人痛苦因子得分存在正相关。结论:躁狂期、抑郁期和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共情能力均受损,但不同时期受损状况不同。当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处在抑郁期时,疼痛共情能力的受损情况较为突出;抑郁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疼痛共情能力受损状况受患者病程影响,患病时间越久,疼痛共情能力受损越严重。  相似文献   

19.
临床研究发现共情缺陷与精神障碍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将对精神分裂症、破坏性行为、孤独症等精神障碍疼痛共情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进行回顾和分析,以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探讨不同精神障碍是否存在特征性共情神经机制异常,并对未来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大学生母亲教养方式、共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了南京某高校大一到博一的大学生531名,对其进行母亲教养方式,基本共情和亲社会行为问卷调查。结果:母亲鼓励自主(β=0.104,P0.05)和关爱(β=0.103,P0.05)可以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认知共情(β=0.12,P0.01)与情感共情(β=0.096,P0.05)均可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情感共情调节母亲鼓励自主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β=-0.108,P0.05)。结论:鼓励自主、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都有助于增加亲社会行为。母亲鼓励自主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受到个体情感共情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