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外周血CD4+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的表型和功能存在异质性。本文用Foxp3和CD45RO共同标记Treg,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reg亚群数量以及接受TNF-α拮抗剂治疗对其亚群的改变。分别采集未经治疗的21例活动性AS患者和27例活动性RA患者的外周血。两种疾病各有14名患者接受TNF-α拮抗剂治疗40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在CD4+T细胞中,活动性AS和RA患者其表型为CD45RO+Foxp3hi的效应型Treg(AS与正常对照相比,P=0.020;RA与正常对照相比,P0.001)和表型为CD45RO-Foxp3low的幼稚型Treg(AS与正常对照相比,P=0.009;RA与正常对照相比,P=0.001)细胞数量均显著下降。与正常对照相比,AS和RA患者的CD4+Foxp3+T细胞中非Treg亚群细胞(表型为CD45RO+Foxp3low)的比例显著增加(AS与正常对照相比,P=0.027;RA与正常对照相比,P0.001)。TNF-α拮抗剂治疗后,AS患者外周血中效应型Treg(P=0.025)和幼稚型Treg(P=0.005)细胞数量均增加,RA患者中仅效应型Treg细胞数量增加(P=0.003)。因此,不仅分析CD4+Foxp3+T细胞总数,而且分析其中不同表型的亚群细胞数量更有助于明确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健康人外周血CD39+ 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表型及功能特点。方法:采集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经密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9+ FoxP3+和CD39- FoxP3+两群Treg细胞CTLA-4、HLA-DR、CD45RO及Ki-67的表达水平,分别采用[3H]-胸腺嘧啶掺入法和ELISA检测其抑制PBMC增殖和IFN-γ分泌的能力。结果:按照表型不同可将Treg细胞分成CD39+ FoxP3+和CD39- FoxP3+两群细胞。发现CTLA-4、HLA-DR、CD45RO、Ki-67在CD39+ FoxP3+ Treg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CD39- FoxP3+ Treg细胞,CD39+ FoxP3+ Treg细胞抑制PBMC增殖及IFN-γ分泌的能力明显高于CD39- FoxP3+ Treg细胞(P0.05)。结论:CD39+ FoxP3+ Treg可能是主要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Treg细胞群,可以作为鉴定Treg细胞的表面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3个CD4~+Foxp3~+T细胞亚群在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中频率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分离来自无症状携带者(AsC)、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以及健康对照(Health)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流式细胞术分析PBMC中3个CD4~+Foxp3~+T细胞亚群占CD4~+T细胞的比例,并分析其与临床参数间的相关性,同时将CD4~+CD25~+Foxp3~+Treg作对比分析。结果CD4~+CD45RA~+Foxp3~(lo)(静息态Treg)频率在各实验组间无显著差别;CD4~+CD45RA~-Foxp3~(lo)(非Treg)频率在CHB组和AsC组间无明显差别,但两组相对Health组明显升高;CHB组CD4~+CD45RA~-Foxp3~(hi)(活动态Treg)明显高于AsC组和Health组。在CHB和AsC病例中活动态Treg与HBV病毒载量,HBeAg状态均无显著相关性。在CHB病例中活动态Treg与ALT水平不相关。结论相当比例的不具抑制功能的Foxp3~+T细胞可能混杂在CD4~+CD25~+Foxp3~+Treg的分析中,因此活动态Treg比CD4~+CD2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对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外周血中Foxp3~+Treg细胞及其各亚群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集35名靶向治疗前的GIST病例、31名靶向治疗后的GIST病例及31名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Foxp3~+Treg细胞占总CD4~+T细胞的比例,并基于Foxp3和CD45RA含量将Foxp3~+Treg细胞分为3个亚群:r Treg细胞、aTreg细胞和nonTreg细胞,分别检测各亚群所占比例。结果 2个GIST病例组的外周血中Foxp3~+Treg细胞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靶向治疗前组也高于靶向治疗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aTreg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靶向治疗前组也高于靶向治疗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oxp3~+Treg细胞及aTreg细胞亚群在高危GIST患者较中低危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Foxp3~+Treg细胞及其各亚群含量的变化与年龄、性别和肿瘤位置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 GIST患者外周血中Foxp3~+Treg细胞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其中aTreg细胞亚群与GIST的进展有关;甲磺酸伊马替尼可能通过抑制Foxp3~+Treg细胞及其有功能的亚群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发挥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各亚群比例、分析B细胞分化及其临床意义,进一步探讨SLE患者B细胞功能分化在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收取ds-DNA阳性、经过正规疗程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临床治疗仍未达标的21例SLE患者简称难治性SLE患者,同时选取1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对照及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B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情况,并与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人相比,高抗体滴度的SLE患者外周血双阴性记忆B细胞(CD19~+CD27~-IgD~-)比例明显增多,浆母细胞(CD19~+CD27~+CD38~+)比例明显增多,而非类型转换的记忆B细胞(CD19~+CD27~+IgD~+)比例明显下降。类型转换记忆B细胞(CD19~+CD27~+IgD~-)、静息B细胞(CD19~+CD27~-IgD~+)以及CD19~+B细胞比例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异。结论同健康对照相比,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记忆相关亚群比例发生显著变化,B细胞分化发生改变,导致B细胞功能障碍,进而增强B细胞分泌抗体能力,影响SLE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6.
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法通过分析检测41例AIDS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之间,以及21例AIDS患者在接受HAART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研究感染HIV病毒以及HAART治疗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显示AIDS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外周血CD4~+CD45RA~+、CD4~+CD28~+、CD4~+CD45RO~+、CD4~+CD95~+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CD8~+CD95~+、CD8~+CD38~+、CD56~+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经HAART治疗后,CD4~+CD45RA~+,CD4~+CD28~+细胞比例比治疗前升高,CD56~+细胞比例比治疗前显著下降。结果表明CD4~+T淋巴细胞表面CD45RA、CD28表达,以及CD56~+细胞能够预测AIDS患者HAART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CD45RO~+记忆T细胞的比例及其表面CD305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收集SLE患者20例为SLE病例组,另外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10例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不同血细胞表面CD305的分布差异以及CD4~+CD45RO~+记忆T细胞在SLE患者的比例变化和其表面CD305的表达。应用单克隆抗体交联CD305进一步观察其对记忆T细胞活化功能的影响。结果 CD305在PBMC中均有表达,以单核细胞的表达最高,其次是B细胞、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幼稚T细胞表面CD305的表达显著高于记忆T细胞。SLE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表面CD305表达下调,以记忆T细胞下调最为显著,但其阳性细胞比例数未见显著改变。交联CD305可以抑制CD3诱导的记忆T细胞活化。结论记忆T细胞表面CD305表达下调,介导记忆T细胞的异常活化参与SLE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D39分子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Treg、Foxp3-CD4+T细胞及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59例正常妊娠者、23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及65例子痫前患者(包括28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和37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妊娠妇女外周血CD4+T细胞、Treg(Foxp3+CD4+T细胞)、Foxp3-CD4+T细胞比例及CD39分子表达率。随机获取胎儿分娩后的脐带(正常妊娠组18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0例),检测脐静脉血管内壁细胞CD31+CD39+内皮细胞群比例。结果:正常妊娠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3组母体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33.71±9.80)%vs (29.59±14.22)%vs (29.63±11.11)%]及CD39表达率[2.84(0.89~5.51) vs 2.50(0.89~4.19) vs 1.39(0.79~3.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Treg比例及CD39表达率明显高于子痫前期组[3.25(1.39~4.53) vs 1.63(1.01~2.58);33.90(22.80~59.40) vs 21.20(16.70~32.55),P<0.001];正常妊娠组Foxp3-CD4+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子痫前期组[94.40(93.00~96.10) vs 95.60(94.10~97.40),P=0.016],但3组CD39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0(0.55~4.49) vs 1.92(0.54~3.60) vs 0.92(0.49~3.24),P=0.340]。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外周血CD4+T细胞[(32.35±10.51)%vs (27.56±11.24)%]、Treg[1.80(0.93~2.58) vs 1.44(1.03~2.58)]、Foxp3-CD4+T细胞[95.6(94.5~97.1) vs 95.6(94.0~97.6]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CD4+T细胞、Treg、Foxp3-CD4+T细胞CD39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重度子痫前期组[2.08(1.20~5.05) vs 0.95(0.68~1.78);26.20(19.55~58.55) vs 17.60(13.90~23.15);2.14(0.78~3.69) vs 0.62(0.40~1.73),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脐静脉血管内壁细胞CD31+CD39+内皮细胞群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6.32(3.27~10.55) vs 18.95(9.90~27.48),P=0.020]。结论:母体外周血发挥免疫抑制功能的Treg数量及CD39分子表达减少可能参与子痫前期发生发展;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脐静脉血管内壁细胞CD31+CD39+内皮细胞群较正常妊娠者明显减少,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输注对川崎病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Treg)与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川崎病患儿和30例体检健康儿童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以及108例川崎病患儿和41例体检健康儿童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分布。ELISA法检测川崎病患儿血浆中TGF-β1浓度。108例川崎病患儿中有30例收集到对应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后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reg、TGF-β1及淋巴细胞亚群在川崎病患儿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前后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健康体检组相比,川崎病患儿CD4~+CD25~+Treg细胞及血浆TGF-β1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外周血CD3+、CD8~+T细胞及NK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D4~+T细胞、B细胞及CD4~+/CD8~+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IVIG治疗前相比,川崎病患儿IVIG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血浆TGF-β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外周血CD3+、CD8~+T细胞及NK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CD4~+T细胞、B细胞及CD4~+/CD8~+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患儿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血浆TGF-β1浓度及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 Treg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失常是导致儿童川崎病免疫紊乱的重要原因。检测CD4~+CD25~+调节T细胞及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对评估川崎病患儿的细胞免疫状况,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茯苓多糖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取45例SLE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应用磁珠分选法分离外周血CD4~+ 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T细胞中Th17和Treg细胞的比例。用茯苓多糖分别处理健康对照者及患者的CD4~+ T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以测定茯苓多糖毒性,ELISA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7(IL-17)、IL-6、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RT-q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与叉头框蛋白P3(Foxp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LE患者的Th17细胞比例显著升高,Treg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用100μg/L的茯苓多糖处理SLE患者CD4~+ T细胞,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L-17和IL-6的含量显著降低,IL-10和TGF-β的含量明显上升(P0.05);RORγt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同时Foxp3的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明显增加(P0.05);并且Th17/Treg的比值降低(P0.05)。结论:茯苓多糖可以通过升高Treg并降低Th17细胞的比例,对SLE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可用于检测人外周血中CD4+CD25+Treg 细胞的最佳标记物.方法:以 52 名健康人和 47 名非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色免疫荧光素标记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同时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high、CD4+CD25+FoxP3+和 CD4+CD25+CD127lowT 细胞,并以经典指标CD4+CD25high 和 CD4+CD25+FoxP3+为标准,分析和比较CD4+CD25+CD127low作为识别CD4+CD25+ Treg 细胞的可行性及其优势.结果:健康人和肿瘤患者外周血 CD4+CD25high、CD4+ CD25+FoxP3+和CD4+CD25+CDl27+lowT 细胞占CD4+T 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769±O.682)%和(2.958±1.392)%;(2.905±1.772)%和(5.128±2.227)%以及(5.396±1.306)%和(7.175±2.565)%.三者呈相同的趋势,即肿瘤患者组>健康人组,且三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用两种不同标记法高纯度分选CD4+ CD25high 和 CD4+CD25+CD127lowT 细胞群后,FoxP3 阳性率分别为90.9%和92.7%.结论:CD4+CD25+CD127low 三标记法可以帮助识别 CD4+CD25+Treg 和部分激活的 CD4+T 细胞,提高CD4+CD25+Treg细胞的可检出数量,并且不影响细胞活性度,是反映CD4+CD25+Treg 细胞更理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ystemic lupus elythematosus,SLE)外周血CD4^+T细胞中CD25和Foxp3表达及其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根据SLE疾病活动积分(SLEDAI)将初发SLE患者分为活动组(10例)和不活动组(11例),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CD4^+T细胞中CD25、Foxp3和CD127表达百分率,并对其与SLE临床活动度、尿蛋白、补体和anti-ds-DNA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初发活动组和不活动组SLE患者CD4^+CD25^+Foxp3^+T细胞表达百分率分别为(1.91%~6.75%)和(2.74%~7.01%),与正常对照(2.11%~9.90%)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524,P=0.794);且初发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在体外增殖反应和增殖抑制功能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别(P=0.174,P=0.689);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在初发活动组(3.71%~10.94%)和不活动组(2.97%~7.69%)SLE患者均比正常对照(1.01%~3.62%)显著增高(P〈0.01和P〈0.01);而CD4^+CD2^+Foxp34^-T百分率在初发活动组SLE患者(1.19%~9.23%)显著低于正常对照(2.67%~11.26%)和初发不活动组SLE患者(3.73~8.27%)(P=0.039,P=0.048);与CD4^+CD25^+Foxp3^+T细胞类似,90%左右的CD4^+CD25一Foxp3^+T细胞不表达或低表达CD127,其百分率与anti-ds-DNA浓度呈正相关,且尽管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但激素和免疫抑制治疗后其水平下降。结论:初发未经治疗的SLE患者CD4^+CD25^+Foxp3^+T细胞数量和功能无明显异常,而CD4^+CD25^-Foxp3^+T细胞数量增多,与SLE疾病活动相关,可能具有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D4~+CD25~+和CD8~+CD28~-调节性T细胞(Tregs)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8例MM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CD4~+CD25~+和CD8~+CD28~-Tregs水平.分别采用溴甲酚绿法、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清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初诊MM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4~+CD25~(high)CD127~(low)及CD8~+CD28~-Tregs比率均明显升高;CD4~+CD25~(+/high)和CD4~+CD25~)(high)CD127~(low)Tregs比率在各临床分期均较对照组升高,随分期增高呈现增加趋势,且CD4~+CD25~(high)和CD4~+CD25~(high)CD127~(low)Tregs在Ⅲ期患者显著高于Ⅰ期患者;CD8~+CD28~(-Tregs)在Ⅱ、Ⅲ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且Ⅱ期高于Ⅰ期,Ⅲ期高于Ⅱ期,逐期递增,而在Ⅰ期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CD4~+CD25~(+/high)和CD4~+CD25~(high)CD127~(low)Tregs比率在进展期和稳定期均较对照组升高,但两期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而CD8~+CD28~-Tregs在进展期高于稳定期及对照组,稳定期和对照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CD4~+CD25~(high)Tregs和CD4~+CD25~(high)CD127~(low)Tregs比率与Alb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MM患者体内存在CD4~+CD25~+Tregs和CD8~+ CD28~-Tregs异常增加,可能是MM免疫逃逸的一个重要机制,这些变化同临床分期、病情进展及预后存在一定程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已经确定的外周血单核细胞有4种亚型,最主要的有2种,分别是CD14++CD16-和CD14+CD16+单核细胞。两种主要亚型的单核细胞在趋化因子受体、黏附分子的表达以及在迁移和分化特性上都是不同的。近年来发现CD14+CD16+细胞的促炎症细胞因子是高表达的,也是具有较高抗原提呈能力的细胞。本文对单核细胞的亚型,CD14+CD16+细胞的主要特性,以及这一群CD14+CD16+单核细胞对于人类相关的一些疾病的影响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失衡,产生针对自身组织的免疫应答并导致自身组织、器官损害的一类疾病。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具有免疫应答低下和免疫抑制特性,在维持机体免疫耐受和免疫应答稳态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Treg的异常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1]。Foxp3特异性表达于CD4+CD25+Treg细胞,与其发育、成熟以及抑制功能关系密切。但是目前关于该转录因子的表达调控机制却不清楚。本文拟就CD4+CD25+Foxp3 Treg细胞的研究进展及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核苷类药物替比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CHB)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细胞和CD8+CD25+T细胞比例的影响,并结合临床指标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22例CHB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时,分别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细胞和CD8+CD25+T细胞比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V标志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水平。结果 CHB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细胞和CD8+CD25+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替比夫定治疗3个月时,这两群细胞比例显著下降,Foxp3 mRNA的表达也显著下降;HBV DNA水平降至检测水平以下的CHB患者,其CD4+CD25+CD127lowT细胞也降至正常水平。治疗3、6个月时,HBeAg阴转率分别为9.1%和18.2%,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者的CD4+CD25+CD127lowT细胞和CD8+CD25+T细胞比例均降至正常水平。结论替比夫定能快速有效抑制CHB患者的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体外扩增的方法。方法:采用磁珠分选小鼠CD4+T细胞,αCD3单克隆抗体包被24孔板,加入αCD28单克隆抗体、雷帕霉素、rhIL-2,培养3周后,流式细胞仪测定培养细胞中CD4+CD25+T细胞的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CD4+CD25+T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增殖抑制试验测定扩增的CD4+CD25+T细胞的增殖及其抑制功能;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L-10和TGF-β1的含量。结果:小鼠CD4+T细胞培养3周后,CD4+CD25+T细胞达(76.05±2.73)%,高于未加雷帕霉素组(52.17±1.36)%(P<0.001),磁珠分选的CD4+CD25+T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是未加雷帕霉素组的5倍(P<0.001),增殖能力是未加雷帕霉素组的0.29倍(P<0.001),对CD4+T细胞增殖抑制能力是未加雷帕霉素组的3.6倍(P<0.001),培养上清中IL-10和TGF-β1分别是对照组的1.8倍和1.6倍(P<0.001)。结论:小鼠CD4+T细胞在含有1μg/ml的αCD28、rhIL-2 100 U/ml和终浓度为10 nmol/L雷帕霉素的培养体系中培养3周后能有效扩增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体外观察妊娠浓度的雌激素能否诱导CD4+CD25-naiveT细胞转化为CD+CD25+Treg细胞,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以CD4+CD25-T细胞作为反应细胞,实验组加入妊娠水平的雌激素(E2)及CD3/CD28单抗作为刺激原培养72 h,设阴性对照组(仅加入CD3/CD28单抗)和空白对照组.72 h后检测各组中CD4+CD25+T细胞和CD4+Foxp+T细胞比例变化及Foxp3 mRNA表达.结果 1)阴性对照组CD+CD25+T细胞比例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而实验组CD4+CD25+T细胞比例进一步升高(P<0.001).2)阴性对照组不能诱导CD4+Foxp+T细胞比例增高,但实验组CD4+Foxp3+T细胞的比例则较其它2组均显著升高(P<0.001).3)RT-PCR提示阴性对照组Foxp3 mRNA的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实验组F0xp3 mRNA的表达昔较其它2组均显著升高(P<0.001).结论 体外淋巴细胞刺激实验提示妊娠状态下雌激素的高水平与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的升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实验旨在研究CD4+CD25+T细胞在CD8+T细胞抗肿瘤免疫中的调节作用。将小鼠脾脏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分为两组,即去除CD4+CD25+T细胞组和未去除CD4+CD25+T细胞组,测定树突状细胞提呈的肿瘤抗原多肽刺激不同T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因子IFN-γ分泌,以及多肽特异性CD8+T细胞对同源性胃癌细胞株MFC的杀伤活性。结果显示预先去除未致敏T细胞中的CD4+CD25+T细胞,所诱导的特异性CD8+CTL对肿瘤细胞免疫应答增强,表现为反应性T细胞对树突状细胞提呈的肿瘤抗原多肽增殖反应增强,IFN-γ分泌量提高及CD8+T细胞对MFC杀伤活性增强。这些结果表明,预先去除未致敏T细胞中的CD4+CD25+T细胞,肿瘤抗原多肽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效能可明显增加。CD4+CD25+T细胞在CD8+T细胞抗肿瘤免疫中起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D3^-CD161^+NK、CD3^+CD161^+NKT细胞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患者肝脏组织及外周血中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31例肝细胞癌患者、59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组织及外周血、15例正常肝脏组织、48例正常人外周血中的CD3^-CD161^+NK和CD3^+CD161^+NKT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慢性肝炎/肝硬化组CD3^-CD161^+NK细胞[(13.4±1.3)%]和肝细胞癌癌周组CD3^-CD161^+NK细胞[(16.7±4.8)%]及远离肝癌组的肝脏组织CD3^-CD161^+NK细胞[(22.0±4.4)%]与正常肝脏组织CD3^+CD161^+NK细胞[(35.1±7.2)%]相比,肝细胞癌癌周肝脏组织内含量最低(t值分别为2.301、2.137、2.034,P〈0.05);外周血中肝细胞癌组CD3^-CD161^+NK细胞f(11.6±6.3%)]、CD3^+CD161^+NKT细胞[(14.7±6.2)%]与慢性肝炎/肝硬化组CD3^-CD161^+NK细胞[(10.8±1.7)%]、CD3^+CD161^+NKT细胞[(12.5±0.8)%]、正常对照组CD3^+CD161^+NK细胞[(7.5±0.8)%]、CD3^-CD161^+NKT细胞[(13.8±1.7)%]相比肝癌组CD3^-CD161^+NKT细胞含量最高(t值分别为2.134,2.099,P〈0.05),肝癌组CD3^+CD161^+NKT细胞含量最高(t值分别为2.125,2.154,P〈0.05)。结论由于NK细胞及NKT细胞数量减少或/和活性降低,使肿瘤细胞逃逸了免疫监视,可能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