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广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广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总分得分为(31.96±6.29)分、主观支持得分为(17.94±3.80)分,客观支持得分为(7.43±1.85)分、支持利用度得分为(6.59±2.46)分;社会支持较低者442人(53.71%),社会支持一般者355人(43.13%),社会支持较高者26人(3.16%);儿女、夫妻恋人、兄弟姐妹、其他人员及父母为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不同年龄、教育程度、年人均收入在社会支持总分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教育程度、年人均收入在主观、客观支持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教育程度、年人均收入在社会支持利用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态、教育程度、年人均收入显著影响广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均P0.05)。结论广西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得分处于一般、较低水平,且低于同地区汉族老年人群;年龄大、女性、未婚状态、低教育程度、低年人均收入等特征更严重影响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潍坊市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基本信息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抽取的250名潍坊5个县市区的老年人进行个别调查。结果 1农村老年人心理问题总体阳性检出率为58.4%。2小学以下文化程度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小学和中学以上文化程度(P=0.002);在躯体化、强迫、抑郁、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上显著高于中学以上文化程度(P0.05),在抑郁、恐怖和精神病性上高于小学文化程度(P0.05)。3独居老年人在强迫、抑郁和睡眠与饮食上显著高于非独居的老年人(P0.05,P0.01);有疾病农村老年人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和睡眠与饮食7个症状上得分显著高于无疾病的老年人(P均0.05);不从事劳动的老年人10个因子得分都显著高于从事劳动的老年人(P0.01),经常参加活动的老年人焦虑症状得分明显高于不经常参加活动的老年人(P0.05)。4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各因子与神经质都呈显著正相关,与撒谎的人格特征均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除强迫症状外,其他因子与精神质都呈显著正相关(P0.05)。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模型的是精神质、神经质和劳动状态(不从事劳动)。结论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不高,文化程度,独居、疾病、劳动状态、参加活动和人格特征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而精神质、神经质和劳动状态(不从事劳动)能够预测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广西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基于社区的横断面调查。结果 1广西仫佬族农村老年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8个因子得分和总分均与汉族老年人有差异(P0.01)。2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慢性病情况、住院情况、经济水平的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同(P0.05)。3Logistic回归显示:高龄、女性、有慢性病、过去一年内住过院及经济水平低是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较差的影响因素。结论仫佬族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好于汉族;影响仫佬族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慢性病情况、住院情况、经济水平等。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芜湖市211名老人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 在负性生活体验维度上,不同锻炼方式的老年人存在显著差异;在支持利用度维度上,不同性别和性格的老年人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存在交互作用;在亲社会性维度上,不同年龄层次的老年人存在显著差异;在主观生活满意感维度上,各属性老年人不存在差异.结论 老年人坚持锻炼身体有益于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性格外倾的老年人较容易寻求到社会支持和帮助,分享和合作行为有利于老年人健康心态的养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徐州市农村地区1 022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入户调查。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性别、婚姻状况、家中地位、经济状况、是否患病、睡眠质量、邻里关系、和子女的关系、近1年是否经历过负性事件、社会基层组织的帮扶情况、性格类型、生活能否自理12个因素均能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多因素分析显示,婚姻状况、是否患病、睡眠质量、邻里关系、最近1年是否经历过负性事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最大。结论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从家庭、社会、政府等多方面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徐州市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徐州市农村老年人761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结果徐州市农村老年人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9.4%;SCL-90各因子分与常模相比,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抑郁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病因子均显著增高(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受尊重程度、看病是否方便、躯体健康状况、是否能承担日常医疗费用、睡眠质量、对子女照顾的满意程度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影响。结论家庭、社会、政府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江苏省2012年和2014年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象为江苏省所辖13个市(不含县级市)的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2012年2 733人,2014年2 988人。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作为评定工具。结果江苏省老年人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性、抑郁和焦虑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ts>3.31,Ps<0.01)。与2012年相比,在2014年的调查数据中,男性老年人的抑郁和焦虑因子得分显著增加;60~69周岁老年人的人际关系敏感性因子得分显著增加;苏南地区老年人的人际关系敏感性因子得分显著增加,苏北地区老年人人际关系敏感性因子得分显著降低。结论江苏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且有不良心理症状的老年人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地区经济和心理健康状况呈逆行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南京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深入分析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 2013年3~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南京市某社区对1 176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应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南京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较好;不同性别、居住状况、慢性病情况、家庭关系和社会活动是影响南京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P<0.05)。男性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性,独居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消极影响因素,而家庭关系和睦、经常参加社会活动、无慢性病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积极影响因素。结论社会应该多关注老年人尤其是女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促进老年人身心全面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认知状态,探讨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陕西省4个社区的城镇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评估社区老年人的认知状况,并分析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共发放问卷367份,有效回收342份。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轻度认知障碍(MCI)的影响因素。结果 342名老年人中,118例(34.50%)老年人存在MCI,MMSE得分为(21.44±5.04)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婚姻、吸烟史及饮酒史影响社区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2.319,95%CI 1.257~4.277;P=0.007)、年龄(OR=1.044,95%CI 1.010~1.079;P=0.011)是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 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处于较低水平,应重点关注高龄、女性群体。吸烟、饮酒与老年人MCI的关系仍需探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苏北地区农村丧偶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对有效缓解苏北地区人口老龄化,改善农村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调查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5个地区的农村丧偶老年人,使用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苏北地区的农村丧偶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索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调查的283例农村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为(60.78±17.75)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3.32±7.24)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病数量、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积极应对和自理状况均对农村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有影响。其中,自理状况和慢病数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且负向影响心理健康状况,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正向影响心理健康。结论 苏北地区农村丧偶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应重点关注自理状况差、慢性病数量多、主客观支持不良及积极应对方式不良的丧偶老年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6~12月从重庆市10个晨练点参加晨练的人群中随机抽取60岁以上老年人315人作为晨练组,并抽取不参加晨练的老年人32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分析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共调查621人,其中晨练组307人,对照组314人,晨练组9个因子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晨练组阳性症状检出率低于对照组(χ2=15.347,P<0.001);晨练老年人女性心理健康阳性率(44.09%)明显高于男性(15.61%)(P<0.05)。退休前职业为工人的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阳性率明显高于事业单位和其他职业(P<0.05)。家庭类型为独居的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阳性率高于与子女居住一起(P<0.05)。锻炼年限也对晨练老年的心理健康阳性率有明显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与性别、退休前职业、家庭类型和锻炼年限存在相关性。结论重庆地区参加晨练的老年人整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不参加晨练的老年人,性别、退休前职业、家庭结构及锻炼年限是影响晨练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慢性病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老年抑郁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情绪-社交孤独问卷对177例慢性病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慢性病老年人抑郁、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孤立和孤独得分分别为(12.97±6.74)、(43.62±8.47)、(44.76±7.87)、(12.46±8.32)、(11.51±8.45)分;抑郁检出率为64.4%;婚姻状况、患慢性病种数对抑郁得分有显著影响(P0.05),年龄影响状态焦虑(P0.05),学历影响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社交孤独、社交孤立、孤独总分(P0.01,P0.05),情绪孤立、社交孤立、情绪孤独、社交孤独均受婚姻状况影响(P0.001,P0.01),职业影响情绪孤立(P0.05)。结论慢性病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老年人差,应加强精神支持,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重庆市老年人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孤独感量表对重庆市的各区县1 187位老人幸福感、抑郁、焦虑水平和孤独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重庆市老年人的抑郁及焦虑检出率为57.2%和40.8%;主观幸福感处于较低水平,比例为43.8%;孤独感处于较高水平,比例为17.9%。重庆市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孤独感、抑郁水平和焦虑水平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养老居住类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根据老人自身的不同情况和影响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提升心理健康的活动,减少负性情绪对其心身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农村女性老年人主观幸福感(SWB)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安徽省皖南皖北农村女性老年人为对象,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及自编的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社区环境对SWB的各维度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文化程度、社区环境、婚姻状况、居住方式依次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农村女性老年人SWB处于中等水平,比农村男性老年人差;应从文化程度、社区环境、婚姻状况、居住方式等方面提高其SWB。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浙江省老年人睡眠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来评价浙江省农村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和自拟的睡眠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睡眠良好、一般、较差分别占总人数的17.68%,27.70%,54.62%,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偏食(单食肉或食素等)、吸烟、情绪低落、失眠、服用药物等,其中不良情绪对睡眠影响最大。睡前保持平静心态、早睡早起、午睡习惯、经常参加文体锻炼及良好的饮食习惯等都对睡眠具有保护作用。结论浙江省农村老年人睡眠质量较差者比例较高,需改善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开展睡眠保健知识宣传,提高人群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吉林省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满意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利用笔者2016年对吉林省农村老年人健康满意度进行的调查数据,运用以理性经济人为假设前提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当前农村老年人健康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找出显著影响因素。结果性别、年龄、接受教育程度和是否和子女一起生活对农村老年人健康满意度影响不显著;医疗状况、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婚姻状况、周边对老人态度、子女情况和居住区域对农村老年人健康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结论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提高农村老年群体健康满意度提供相应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障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郓城县年龄≥60岁的农村老年人488名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郓城县农村老年人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得分为(21.02±6.48);195名(40.0%)存在认知障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得分与MMSE得分负相关(r=-0.730,P<0.05);ADL得分与 MMSE 各因子得分的轮廓分析,三组间轮廓不平行(F=30.780,P<0.05),正常组的轮廓得分高于下降组,高于明显障碍组。女性、体力劳动、离婚或丧偶、收入低、患有慢性病、ADL差是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受教育水平高是保护因素。结论农村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较低、影响因素较多,可从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学等方面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文化参与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居民文化参与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横断面入户调查。结果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文化参与率为35.5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文化参与率较男性低;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文化参与率较其他人群高;自然村有文化活动场所的人群,其文化参与率是自然村没有文化活动场所人群的3倍。结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文化参与率较低,性别、文化程度和自然村文化活动场所是主要影响因素;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文化活动场所建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京族、回族、仫佬族、毛南族和水族9个少数民族和汉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横断面入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社会支持总分为(30.74±7.04)分;不同民族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得分差异显著(P<0.05);被试者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为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人均年收入、住房类型、慢性病情况、住院情况等变量对广西少数民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有显著影响。结论广西不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存在不同,且表现为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社会支持维度的特征,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住院共病老年人衰弱状态分布特点,进一步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7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科收治的≥60岁住院共病患者440例。根据衰弱状态将患者分为衰弱组150例及非衰弱组290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共病、衰弱状态及老年综合征情况。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采用Mantel-Haenszel χ~2检验分析衰弱分布趋势。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向后逐步法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 440例患者总体存在5(4,7)种慢性疾病,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为(5.59±1.82)分。入选患者衰弱患病率为34.1%(150/440),衰弱前期占60.0%(264/440)。趋势性检验结果显示,随年龄和CCI评分升高,衰弱患病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五要素中,体质量下降发生率随年龄和CCI评分增加而增加,握力下降和疲乏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衰弱患者比较,衰弱组患者年龄增大,学历较低,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认知功能障碍、尿失禁、高跌倒风险、功能依赖的比例显著升高,但多重用药比例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校正混杂因素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抑郁(OR=2.178,95%CI 1.252~3.790)和功能依赖(OR=1.942,95%CI 1.029~3.668)是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住院共病老人中普遍存在衰弱,且衰弱的患病率与年龄和共病严重程度呈趋势性增加,抑郁和功能依赖与衰弱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