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3个月后应用小剂量替格瑞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入选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3个月内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大出血事件的老年(≥65岁)ACS患者596例。根据PCI术3个月后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的不同分为两组:阿司匹林100 mg/d联合标准剂量替格瑞洛(90 mg/次,2次/d)496例或联合小剂量替格瑞洛(45 mg/次,2次/d)100例。又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得出,基线无统计学差异的标准剂量替格瑞洛组192例和小剂量替格瑞洛组99例。比较两组患者分组后随访9个月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出血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 匹配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心血管危险因素、其他病史、病变及手术特征、合并用药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匹配前,与标准剂量替格瑞洛组相比,小剂量替格瑞洛组BARC所有出血及BARC 1型出血均明显下降(均为P<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3年5月在东莞康华医院应用替格瑞洛的41例ACS患者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及术后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服用替格瑞洛期间无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出现1例主要出血事件(主要原因为股动脉穿刺处处理欠妥,可能与替格瑞洛无关),1例次要出血;3例呼吸困难,继续用药症状缓解;1例因心动过缓停用β阻滞剂。结论替格瑞洛的临床疗效确切,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真实世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由替格瑞洛降阶为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转归。方法 连续募集2013年10月至2016年8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住院期间接受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并于住院期间或出院后1年内将替格瑞洛降阶为氯吡格雷的ACS或PCI术后患者746例。根据替格瑞洛降阶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急性期组(≤1个月,n=212)和非急性期组(1~3个月,n=262;3~6个月,n=156;6~12个月,n=116)。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随访。分析各组患者降阶治疗原因,比较各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1年内净临床不良事件: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靶血管重建及出血学会研究会(BARC)定义的2、3、5型出血事件构成的复合终点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心血管缺血事件和BACR 2、3、5型出血事件)发生差异。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比不同时间段行替格瑞洛降阶治疗后主要终点事件和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结果 急性期组降阶治疗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造影未见严重狭窄(23.1%),非急性期组降阶治疗的主要原因是无法获取替格瑞洛(41.9%)。急性期组1年内净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略高于非急性期1~3个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6% 和 12.2%;HR=0.72,95%CI 0.41~1.26;P=0.252)。非急性期1~3个月组的1年内净临床不良事件显著低于3~6个月组(12.2%和19.2%;HR=1.90,95%CI 1.07~3.37;P=0.029)及6~12个月组(12.2% 和21.6%;HR=1.48,95%CI 1.10~2.00;P=0.010)。各组间1年内心血管缺血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急性期1~3个月组的1年内出血事件显著低于6~12个月组(9.2%和15.5%; HR=1.42,95%CI 1.01~2.00;P=0.044)。结论 真实世界中ACS或PCI术后患者在非急性期1~3个月内进行替格瑞洛抗血小板降阶治疗能够获得最佳的临床净获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微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行PCI的AC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于PCI前12 h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单次服用,观察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联合氯吡格雷单次治疗。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CI,无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及死亡病例。术前两组患者微循环阻力指数(IMR)、血流储备分数(FFR)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IMR、FFR及CFR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替格瑞洛能有效改善ACS患者PCI后微血管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抗血小板治疗是ACS治疗的主要策略。P2Y12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治疗是目前临床指南所推荐的标准疗法,但存在一定局限性。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的环戊基三唑嘧啶类的非噻吩并吡啶类腺苷二磷酸(ADP)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化学结构与腺苷类似。1替格瑞洛的药代动力学  相似文献   

6.
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的药物不良反应(出血、呼吸困难和心律失常等)导致的提前停服替格瑞洛现象,很可能限制替格瑞洛的潜在优势。现综述导致提前停服替格瑞洛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原因和生物学机制,并提出改善替格瑞洛依从性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健康宣教、心理干预、活动指导、出院指导)。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患者入院时、术后1 w的焦虑、抑郁评分;出院前患者满意度; PCI术后1年内出血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6个月、12个月抗血小板治疗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 w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出院前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 05)。结论综合护理可明显提高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减轻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9月—2010年9月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4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替罗非班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及术后静脉输注替罗非班0.15μg/(kg.min)持续36h~48h。对照组采用常规PCI术。观察两组PCI术前、术后TIMI血流、无复流或慢血流、TIMI帧计数,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盐酸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TIMI血流改善,盐酸替罗非班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1),分别为(56.8±13.3)%vs(51.7±11.4)%。两组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MAC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罗非班可改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心肌灌注和左室收缩功能,且不增加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替格瑞洛停药原因及停药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连续募集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接受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42例,分析患者3个月内替格瑞洛停用的发生情况及停药原因。对入选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随访6个月,比较患者3个月内停用替格瑞洛与持续服用该药发生缺血事件[包括主要缺血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明确或可能的支架内血栓、冠状动脉血管重建)和次要缺血事件(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再入院)]及出血终点事件[包括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主要和次要出血]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中164例(25.55%)患者分别在住院期间(42例,25.61%)、出院当天(7例,4.27%)和出院至随访3个月时(115例,70.12%)停用替格瑞洛。停药患者在不同冠心病诊断中的分布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占78.05%、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占13.41%、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EMI)占4.27%和稳定型冠心病占4.27%。院内或出院时替格瑞洛停用的原因主要为替格瑞洛相关呼吸困难(32.65%)、出血(22.45%)和非复杂病变的PCI术(18.37%);院外停用替格瑞洛的原因主要为当地无法购买替格瑞洛(68.70%)和经济原因(16.52%)。停药后,除10例死亡患者,其余患者均在医师指导下更改抗栓治疗方案,其中153例转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1例单独阿司匹林治疗。对完成6个月随访的PCI术后冠心病患者(n=499)分析发现,3个月内停用替格瑞洛患者发生主要缺血终点事件(4.58% vs 0.82%,HR 6.62,95%CI 1.17~37.36,P=0.032)及联合缺血事件(11.45% vs 4.89%,HR 2.46,95%CI 1.03~5.89,P=0.043)的风险均显著高于持续该药治疗的患者。两组患者联合出血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03% vs 17.12%,HR 0.92,95%CI 0.49~1.73,P=0.795)。结论 替格瑞洛停药在冠心病患者中多见,院内及出院当天停药主要由于替格瑞洛相关呼吸困难、出血副作用及非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PCI术,院外停药主要是无法获取药物和经济原因。与未停药患者相比,冠心病患者PCI术后3个月内停用该药可能增加主要缺血事件和联合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前应用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急救中心确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患者。两组均接受急诊PCI术,治疗组于院前即口服负荷量替格瑞洛,对照组口服负荷量氯吡格雷。主要观察:①PCI手术前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②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及继发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③术后6月的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替格瑞洛组术前梗死相关动脉TIMI0~1级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有差异(67.5%比60.0%,P<0.05),两组PCI术前TIMI3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17.5%比12.5%,P>0.05),两组PCI术后TIMI3级比较有差异(95.0%比85.0%,P<0.05);术后1周超声心动图提示氯吡格雷组LVEF低于替格瑞洛组(P<0.05);术后替格瑞洛组轻度出血事件较对照组略有增多,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近期MACE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行PCI术前早期应用替格瑞洛能改善术后心肌再灌注,挽救濒死心肌,恢复存活心肌细胞功能,改善心功能,是有效的;未明显增加出血事件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多支病变行PCI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入住我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多支病变患者226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替格瑞洛组(试验组,n=99,术前顿服180mg,术后每次90mg,每次2次)和氯吡格雷组(对照组,n=127,术前顿服300mg顿服,术后每次75mg,每日1次)。术后均对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冠脉病变特征、药物使用情况及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在基本临床资料、冠脉病变特征、药物使用情况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患者随访期间(6个月内)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困难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血事件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多支病变行PCI术患者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低剂量替格瑞洛(180 mg负荷量,续贯60 mg每日2次口服)与标准剂量替格瑞洛(180 mg负荷量,续贯90 mg每日2次口服)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抗PLT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研究共入选196例成功接受PCI治疗的老年AMI病人,随机分为低剂量替格瑞洛组和标准剂量替格瑞洛组,详细记录病人住院期间及随访1年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与出血事件。结果低剂量替格瑞洛组住院期间及随访至1年MACCE发生率与标准剂量替格瑞洛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2组小出血(8.4%比18.6%,P=0.061)和大出血发生率(1.1%比2.9%,P=0.6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替格瑞洛组随访1年小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标准剂量替格瑞洛组(16.8%比36.9%,P=0.002),大出血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比3.9%,P=0.37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剂量替格瑞洛组1年无MACCE生存率与标准剂量替格瑞洛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3)。结论AMI病人PCI术后接受小剂量替格瑞洛较常规剂量相比,不增加MACCE事件发生率,同时可降低小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替格瑞洛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潞河医院心血管内科急性STEMI接受急诊PCI手术患者240例,分成替格瑞洛(n=94)和氯吡格雷(n=146)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血流、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STR)情况、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定义的出血发生率、呼吸困难发生率、服药情况及停换药原因、院内和术后12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替格瑞洛能提高PCI术后TIMI 3级血流的患者比例(90.5%vs80.8%,P=0.024.)。12个月内两组BARC出血分级、呼吸困难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7%vs24.0%,P=0.412;12.8%vs6.8%,P=0.121)。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12个月内停药或更改抗栓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主要原因是医师更改抗栓方案、经济原因和呼吸困难(50.0%傩1.4%,P0.001;12.8%vs 1.4%,P0.001;5.3%vs 0.7%,P=0.025)。两组院内、12个月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vs 5.5%,P=0.957;8.5%vs 8.9%,P=0.916)。结论替格瑞洛用于老年STEMI患者急诊PCI可改善术后血流,且不增加出血发生率,停换药的原因是医师更改抗栓方案、经济原因和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年龄≥65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PCI后接受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65岁急性STEMI患者105例(应用DAPT评分系统评估均≥2分),在阿司匹林长期用药基础上,根据患者服用替格瑞洛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n=37,使用时间为PCI治疗后1年)与观察组(n=68,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延长替格瑞洛治疗1年),其中观察组根据延长应用替格瑞洛的剂量不同又分为2个亚组,即观察A组(n=40,标准剂量,90 mg/次,每日2次)和观察B组(n=28,小剂量,45 mg/次,每日2次)。比较3组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血流、心电图完全回落比例、血栓弹力图中的血小板功能(MA)、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随访1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出血事件发生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PCI术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在高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rTE-ACS)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连续选取海军总医院心脏中心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住院期间的高龄(年龄≥75岁)NSTE-ACS患者202例,根据抗血小板策略不同分为替格瑞洛组(86例)和氯吡格雷组(116例)。替格瑞洛组给予替格瑞洛180 mg负荷量后90 mg,口服,2次/d;氯吡格雷组给予氯吡格雷300 mg负荷量后75 mg,口服,1次/d,观察1年内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严重心肌缺血复发率及出血情况。结果替格瑞洛组发生MACCE 4例(4.7%),氯吡格雷组发生MACCE 16例(13.8%),两组患者MACCE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替格瑞洛组复发严重心肌缺血4例(4.7%),氯吡格雷组复发严重心肌缺血8例(6.9%),两组患者严重心肌缺血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5)。替格瑞洛组发生出血情况7例(8.1%),氯吡格雷组发生出血情况8例(6.8%),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2)。结论高龄NSTE-ACS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治疗可改善预后,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进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ACS患者在IABP辅助下行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两组:中青年组(年龄<60岁)58例,老年组(年龄≥60岁)102例。对两组的手术成功率、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及IABP相关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3%,97.1%;院内存活率分别为89.7%,83.3%;IAB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4%,5.9%。上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BP辅助介入治疗老年ACS患者具有与中青年ACS患者应用时相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对不同年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地收集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内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为ACS,围术期均用小剂量替罗非班,并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的患者302例(男性207例,女性95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n=155)和中青年组(<65岁,n=147)。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30d内主要及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老年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26(16.7%)vs 7(4.8%),P=0.001]。(2)30d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两组各1例,老年组发生轻微出血事件24例(15.5%),中青年组6例(4.2%),P=0.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5岁、女性、吸烟史、糖尿病、高脂血症、既往PCI史为30d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女性、吸烟史、糖尿病与30d内各种出血事件成正相关,老龄、高脂血症、既往PCI史不是出血并发症发生的预测因素。结论围术期应用替罗非班强化抗血小板治疗,老年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及轻微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均高于中青年组,提示对老年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强化抗血小板治疗需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