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神应经》中病症与经脉、穴位应用和穴位配伍的关系。【方法】建立病症、经络、刺灸法、穴位标准库和《神应经》资料库,统计《神应经》中病症各部所取的经络频次与频次最高的穴位;采用Apriori算法实现配伍关系的分析,经测试界定经络配伍和腧穴配伍关系的支持度和置信度,计算经络、腧穴项集的支持度和置信度。【结果】全书病症有547条,共用穴246个、2 029频次,其中用穴频次最高的是三里(手三里和足三里),合谷次之,经脉频次最高的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同时出现的概率最高,为10.17%;处方中出现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时,足太阳膀胱经出现的概率最高,为72.73%;曲池与合谷同时出现的概率最高,支持度为3.67%,其次是三里、合谷与曲池;处方中存在肩髃时,曲池出现的概率最高,达88.89%。【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神应经》病症经穴应用规律的分析结果可为现代中医针灸与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孟英为清代温病学大家,并无妇科专著,然其对妇女生理的论述,以及对妇女经、带、胎、产诸疾的治疗却颇有其独到之处。现总结其妇科经带病症治疗医案,归纳其治疗妇科病症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见于<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中.该篇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对疾病的预防、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各方面,都作了概括性的论述."随其所得而攻之"便是仲景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治疗原则.但是,自古以来诸多注家对这一条的含义一直有很多争论,为后人学习和理解带来不少困难.事实上,该条文所表达的思想非常深刻,对后世的影响也很深远.所以有必要对这条条文进行剖析,挖掘其中深刻的含义.故笔者在此不揣鄙陋,略述如下,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4.
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彦川 《医学综述》2011,17(8):1154-1157
心力衰竭为慢性进行性疾病,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病症。现主要介绍用于心力衰竭研究的疾病动物模型,包括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法、阿霉素法、冠状动脉结扎法、腹主动脉缩窄法、心室快速起搏法。另外,介绍结合中医理论的病症结合动物模型,主要有心气虚症心力衰竭动物模型、气虚血瘀症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阳虚衰症心力衰竭动物模型、阳虚水停症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林媛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S):78-79
肺系病症是指在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影响下,造成肺脏功能失调和病理变化的一类病症。在儿科常见病症有感冒、咳嗽、哮喘、肺炎喘嗽、肺痈等。 笔者导师高树彬教授乃厦门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在治疗肺系疾病时有其独特的见解,灵活运用五苓散,临证加减,疗效甚佳,现将学习体会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试析亚健康状态与心身病症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阐述中西医对亚健康状态、心身病症的概念、表现、形成机制的认识,分析亚健康状态与心身病症(尤其是心身症)在成因、表现及评价方面的联系。认为亚健康状态与心身病症的关系十分密切,有关研究需要从多角度、多途径切入。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危急重病症,源远流长,历代医家为我们留下极为丰富的经验.目前,如何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对危急重病症的治疗,将是提高针灸学术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笔者就几年来诊治急重病症常用的治疗方法,归纳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8.
肺系病症是指在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影响下,造成肺脏功能失调和病理变化的一类病症[1],在儿科常见病症有感冒、咳嗽、哮喘、肺炎喘嗽、肺痈等。笔者导师高树彬教授乃厦门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在治疗肺系疾病时有其独特的见解,灵活运用五苓散,临证加减,疗效甚佳,现将学习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芍药甘草汤乃《伤寒论》中一首名方,具养阴益血、柔筋止痛之功。临证用本方治疗多种病症,皆有良效。 痛症:因阴虚血弱,肢体或脏腑经络失于养荣而疼痛者,乃阴血不足为本,疼痛之症为标,此种疼痛多伴拘急、痉挛、僵直、颤动等症象,故有按压则痛减之特点,可以用白芍60克、赤芍30克、甘草30克为主治之。此方用白芍大剂量养血益阴  相似文献   

10.
从用量与炮制、主治病症及药物配伍3个方面,探析《伤寒杂病论》中应用麻黄的34方及46条相关条文,提出:麻黄的常用量为5.2~32.0 g之间,主治病症中以“热”的频率最高,其次为“疼痛”、“咳喘”,麻黄性温,不能直接用于热证,然张仲景巧妙将其与大剂量的石膏配伍,保留麻黄宣通透邪之性,达到辛凉透热。小便关系体内津液的多少,并与水饮致病互为因果,故配伍上以甘草、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为主,以辛甘化阳助气化、酸甘化阴滋其源、固护中州发水气。纵观张仲景对麻黄的运用,麻黄的主治病症涉及面广,是一味有着较高应用价值的中药,需要临床研究的重视与发掘。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3.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人们对考试改革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不同的考试模式,例如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就是2种完全不同的考试模式。通过对比2种考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适合医学基础课的综合性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从必要性、要求及实质3个角度梳理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医信融创”教育的模式。“医信融创”需要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通过“融行-融智-融心”的过程最后走向“创新”的目的。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的实践案例证明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邬俏璇  魏倩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873-287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护理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制度,选取125例实施游泳的新生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游泳的新生儿为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2d头围、生长和体重的变化,比较两组生后7d、15d和28d的24h摄乳量。结果:42d后游泳组的婴儿头围、生长、体重增长明显,特别是体重增幅较大,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游泳组摄乳量从第7天开始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28d更是明显增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利于新生儿增加摄乳量,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消化科门诊躯体形式障碍诊疗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87例消化科门诊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采用既往检查调查表(自编)、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既往检查总费用212-28652元(中位数为3792元),检查频率为5-82次,检查项目为3-11项,重复检查频率为3-72次,检查项目为血常规、彩超、X线、内窥镜、MRI、粪常规,重复度高的项目为彩超、内窥镜、X线、MRI.检查频度与病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相关性,检查费用与检查频度呈正关(P<0.01).结论 消化科门诊躯体化障碍患者检查项目多,频度高,医疗花费多.  相似文献   

19.
解剖学与中医理论的隔阂与融合(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解剖学与中医理论发展的历史关系。指出古代的解剖在构建了中医基础理论之后逐步走向式微,中医理论与解剖学之间的隔阂在近代达到顶峰。这种隔阂是一种历史性的结果,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中医理论可以实现与解剖学的融合,从解剖脏器非对称特征中蕴含的阴阳规律具体论证了这一问题。在现代条件下,对解剖的反思和排斥已不具有积极意义,建立中医理论的形态学基础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4 解剖脏器非对称特征中的阴阳规律显示出中医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实现与解剖的融合 中医学认识解剖结构问题,当然要从自己的基本理论出发,最重要的首先是阴阳,同时要以确切的现代解剖内容为客观研究对象。就阴阳和解剖的关系这一具体问题而言,内脏基本结构的非对称性符合阴阳规律,中医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实现与解剖的融合,从而为未来进一步的发展奠定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