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发性痛风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与中医"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2.
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1]。痛风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多  相似文献   

3.
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  相似文献   

4.
王爱华  金玥  吴越  成学飞  田秋红  谢清  刘维 《天津中医药》2019,36(12):1241-1245
黄嘌呤氧化酶是一种重要的嘌呤代谢酶,可催化次黄嘌呤转化为黄嘌呤,再进一步催化黄嘌呤产生尿酸。当体内尿酸浓度过高时将导致高尿酸血症,进而引起痛风的发作。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可降低体内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现阶段大部分西药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等的毒副作用较大,文章就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的中药及中成药来治疗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进行详细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痛风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与中心性肥胖高血脂症、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病伴发.  相似文献   

6.
朱其卉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9):2357-2358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不全。笔者采用梅花针叩刺配合艾条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5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丹红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痛风性肾病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痛风是一组异质性疾病,遗传性和/或获得性引起的尿酸排泄减少和/或嘌呤代谢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痛风性肾病(GN),即痛风.  相似文献   

8.
<正>痛风性关节炎系指嘌呤代谢紊乱,导致高尿酸血症,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附近的软组织,造成局部组织的损伤,出现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慢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9.
胡维  仇珺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4):112-113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近年来,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本病中医亦称痛风,又  相似文献   

10.
痛风是由于机体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水平增高或者排泄减少而引起尿酸盐沉积的全身性胶原组织炎症。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特征性的关节炎反复发作,在关节滑液的白细胞内可找到尿酸钠结晶、痛风石形成,严重时关节活动障碍和畸形、肾尿酸结石和(或)痛风性肾病。急性发作典型特征为起病急促,关节周围组织出现明显红、肿、热、痛,局部不能忍受棉被覆盖或周围震动等症状,  相似文献   

11.
藏方猫乳儿散的抗痛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藏方猫乳儿散的抗痛风作用.方法:采用尿酸钠结晶植入法观察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作用;腹腔注射尿酸酶抑制剂和次黄嘌呤法观察对高尿酸血症的作用.结果:猫乳儿散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尿酸水平及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藏方猫乳儿散具有抗痛风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虚论治痛风性关节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晓芳  朱戎 《西部中医药》2005,18(12):20-22
痛风是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增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症疾病。其临床表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及痛风石形成,痛风性肾病。原发性痛  相似文献   

13.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1]。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2]。  相似文献   

14.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由于嘌呤代谢终产物尿酸代谢失常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当尿酸盐浓度超过其饱和溶解度时可形成尿酸盐结晶,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引起关节周围的炎性反应,导致痛风性关节炎。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产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对痛风和痛风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引起的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该文对痛风及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和黄酮类化合物抗痛风及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筛选抗痛风及痛风性关节炎的黄酮类化合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藏药桑当抗痛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通过对藏药桑当抗痛风实验研究,探讨该药抗痛风的药效学作用,为临床上寻找安全、有效、具有藏医药特色的痛风药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尿酸钠结晶植入法观察藏药桑当的抗急性痛风性关节作用;采用腹腔注射尿酸酶抑制剂和次黄嘌呤法观察藏药桑当对高尿酸血症的作用。结果:桑当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尿酸及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都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结论:桑当具有良好的抗痛风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茶树根抗痛风实验研究,探讨该药抗痛风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尿酸钠结晶植入法观察茶树根水煎剂的抗急性痛风性关节作用;采用腹腔注射尿酸酶抑制剂和尿酸法观察茶树根水煎剂对高尿酸血症的作用.结果:茶树根水煎剂对痛风性关节炎小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尿酸和血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都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能促进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尿尿酸的排泄.结论:茶树根具有良好的抗痛风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生成增多和(或)排泄减少,血液中尿酸浓度高出正常范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可表现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也可因尿酸盐沉积引起相应组织的病变,如尿石症、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痛风等[1]。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存在密切的相关性[2]。车树强教授致力于中医肾病临床研究,治疗高尿酸血症及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的痛  相似文献   

18.
辨证分型治疗痛风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本病中医又名历节、白虎历节风,属“痹病”范畴。  相似文献   

19.
痛风是一种嘌呤核苷酸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其特征是尿酸盐结晶在关节或其他结缔组织中沉积,临床表现包括急性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尿酸性肾结石、痛风石等和高尿酸血症。痛风的成因90%是因为尿酸排出不够,另外10%的原因多为尿酸制造量过大,这与后天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治疗痛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金祥 《河北中医》2009,31(7):1105-1107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乩、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存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严重昔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件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近年来,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呈卜升趋势,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痛风属中医学痹证、历节的范畴,认为多因饮食失定,湿浊内蕴,日久化热,阻滞经络,以致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