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甙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作用,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雷公藤多甙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实验应用鸡Ⅱ型胶原蛋白,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检测观察正常对照组、CIA模型组和雷公藤多甙治疗组大鼠血液及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浓度。结果 ELISA检测结果显示,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和关节液中IL-10含量明显减低,而雷公藤多甙可以升高IL-10的浓度,使之趋向正常。结论雷公藤多甙可有效减轻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关节病变,并能使CIA大鼠血清、关节浸液IL-10分子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2.
雷公藤单体T_4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细胞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的影响北京协和医院内科100730要庆平,张乃峥雷公藤单体T4系由雷公藤中提取的单一有效成份,初步动物实验表明其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本文探讨T4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细胞及外...  相似文献   

3.
目的:二肽肽酶I(DPPI)是一种溶酶体半胱氨酸蛋白酶,高表达于颗粒免疫细胞包括肥大细胞,有激活炎症介质丝氨酸蛋白酶的功能。本研究用胶原诱导类风湿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探讨雷公藤多苷对DPPI 的作用以揭示其治疗类风湿的药理机制。方法: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雷公藤多苷治疗组(低剂量组2.5 mg/100 g 体重,高剂量组5 mg/100 g 体重);用牛域型胶原加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大鼠类风湿关节炎,两次免疫后第12 天开始灌胃给药,连续2 周后处死,收集血液和滑膜。关节切片HE 染色和细胞计数,荧光底物法检测DPPI 在大鼠血清和滑膜中的表达和活性,明胶酶谱法检测滑膜液中MMP-2/9 表达水平,BCA 法测定样品总蛋白含量。结果:和模型组相比,雷公藤多苷能降低CIA 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肥大细胞的数量,并抑制滑膜液和血清DPPI 的活性;滑膜总蛋白和MMP-2/9 活性也有所降低。结论:雷公藤多苷对DPPI 活性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药理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以血管翳的形成和滑膜炎为病理改变。研究发现血小板活化及其活化产物作为类风湿关节炎一个重要的病理变化和发病因素,贯穿在病程始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极其重要。本文通过对血小板活化机制的分析以及对血小板活化产物与类风湿关节炎之间关系的分析,探讨血小板活化及其活化产物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Ⅱ型胶原诱导大鼠关节炎模型,以雷公藤多甙作对照,通过对大鼠的关节肿胀指数观察及检测问荆合剂含药血清对滑膜细胞细胞因子TNF-α、IL-β水平的影响,探讨问荆合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部分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问荆合剂能显著减轻大志关节肿胀指数,不同程度地抑制大志关节滑膜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β的水平。提示问荆合剂对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可通过抑制关节滑膜分泌的炎性细胞原子TNF-α、IL-β的水平,从而减轻关节滑膜的炎症,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的免疫抑制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正> 自从1969年福建三明地区第二医院首次报道应用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治疗类风湿病以来,雷公藤广泛应用到治疗各种自身免疫性、过敏性疾病。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狼疮性肾炎、红斑性狼疮、紫癜性肾炎、白塞氏病、皮肌炎、麻风反应  相似文献   

7.
雷公藤多甙对精子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雷公藤多甙对精子发生的影响叶惟三钱晓菁张奉春蒋明但凌黄玉苓郭燕张志荣(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雷公藤多甙(GTW)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炎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已取得肯定效果,并发现对雄性动物及人类有抗生育作用。我们选用雄性SD大...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对T、B细胞功能的不同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雷公藤是一种主要以抑制方式起作用的中草药,近年已广泛用于治疗诸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其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亦有一些报导,说明它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从细胞水平阐明其作用的确切环节尚乏资料,而且有的实验结果看来似乎互相矛盾。例如曾有报告指出,雷公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雷公藤不同剂型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免疫炎症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RA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利用SPSS 21.0分析复方雷公藤组和单味雷公藤组RA患者一般情况、免疫炎症代谢指标的变化,利用SPSS Clementine 14.2软件Apriori模块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利用ORACLE 10g工具进行随机行走模型评价。结果 1)共计2 221例RA患者符合本研究要求,其中复方雷公藤组(新风胶囊组,XFC group)1 324例,单味雷公藤组(雷公藤多苷片组,TPT group)897例,2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及平均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组RA患者IgA、IgG、RF、CCP-AB、Hs-CRP、ESR治疗前后差值均降低,且单味雷公藤组在降低IgA、IgG、RF、CCP-AB、Hs-CRP、ESR方面优于复方雷公藤组,复方雷公藤组在降低IgM方面优于TP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关联规则分析:复方与单味雷公藤制剂与免疫炎症、肝肾功能指标的改善均有明显关联关系,且复方雷公藤制剂与IgA、IgG、IgM、CCP-AB、Hs-CRP、ESR等指标改善的关联置信度明显高于单味雷公藤制剂,置信度均在40%以上。4)随机行走模型分析:复方雷公藤组IgM、Hs-CRP的综合评价改善优于单味雷公藤组。结论复方雷公藤与单味雷公藤均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免疫炎症代谢指标,复方雷公藤在改善患者肝肾功能方面优于单位雷公藤,复方雷公藤组IgM、Hs-CRP的综合评价改善优于单味雷公藤组,2组患者综合评价指标和接受的干预措施存在长程关联。  相似文献   

10.
IL-15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L-15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致炎症细胞因子,它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表达机制尚不清楚。因而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传统治疗,尤其是对TNF-α的抗体治疗,其效果不理想。随着免疫学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表面能够持续地高表达IL-15,这提示IL-15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近年来IL-15对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认识和进展,以期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滑膜炎、慢性系统性炎症反应及自身抗体分泌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已有研究结果表明,过量表达的IL-6在类风湿关节炎起病与进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olicizumab是第1个人源性的IL-6受体抗体,通过特异性识别结合IL-6受体而阻断IL-6生物学活性,发挥抑制类风湿关节炎炎症反应的作用.大量临床试...  相似文献   

12.
P物质在佐剂性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佐剂性关节炎 (AA)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动物模型。P物质 (SP)是发现最早的一种神经肽 ,广泛分布于外周及中枢神经系统中。有人报道P物质在外周及体外细胞培养条件下可增强免疫功能。本实验对佐剂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P物质的可能调节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1 材料与方法选用体重约 2 0 0克左右的Wistar雄性大鼠 ,将 0 .1mL完全弗式佐剂 (CFA ,内含死结核杆菌 1.0mg/mL)皮内注射于右后肢足垫内 ,观察AA发病情况。将雷公藤多甙片用1%的甲基纤维素配制成 3g/L的混悬液 ,将发病动物于免疫后 17d开始连续口服雷公藤多甙 10…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单味与复方雷公藤制剂对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患者免疫、炎症、肝肾功能及脂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安徽省中医院风湿病科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类风湿关节炎(RA)贫血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使用的药物分为单味雷公藤(TPT)组和复方雷公藤(XFC)组,以实验室指标为基础,构建关联规则、随机行走模型来评价不同雷公藤制剂的疗效。结果:①共计1 141例类风湿关节炎贫血患者符合本研究要求,其中TPT组504例,XFC组637例。②XFC组在升高RBC、Hb、HCT、MCV方面,降低RF、IgG、IgM、Anti-CCP方面优于TPT组;TPT组在降低ESR、Hs-CRP方面均优于XFC组;XFC组在肝功能AST方面、肾功能BUN方面较TPT组影响小,而TPT组在升高TG方面高于XFC组。③经关联规则发现XFC升高RBC、Hb,降低RF的支持度、置信度、提升度方面均优于TPT;而TPT组在降低Hs-CRP方面优于XFC组。④经随机行走模型分析,两组患者综合评价指标和接受的干预措施存在长程关联。两组均能改善RBC、Hb、RF、Hs-CRP指标,XFC组RBC、Hb、RF在行走正向增长率、随机波动幂率值、改善系数、期望改善值等方面均优于TPT组,而TPT组在降低Hs-CRP方面优于XFC组。结论:单味与复方雷公藤制剂均能改善RA贫血患者的免疫、炎症指标及贫血指标,但复方雷公藤在改善患者贫血程度、调节免疫反应、减少肝肾功能损伤方面优于单味雷公藤,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背景: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的药物有慢作用抗风湿药、生物制剂及植物药物,植物药因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小而越来越受到瞩目。 目的:观察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及白喉乌头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造模组37只,造模组于大鼠足跖及尾根部多点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乳剂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选取24只造模成功大鼠进行后续实验,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组和白喉乌头组,每组各8只,每周对3个造模后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共4组大鼠进行关节炎评分。经过灌胃给药治疗4周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在滑膜中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白喉乌头组、雷公藤组关节炎评分明显降低(P < 0.05)。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在模型组滑膜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在白喉乌头组、雷公藤组中表达低于模型组(P < 0.05)。结果证实,白喉乌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表达有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5.
建立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株(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100875,*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王永潮*蒋知新陈志强张焕相*蒋明)滑膜组织增生,尤其是滑膜衬里层细胞增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病理改变之一。因此,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其病理改变常需要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在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腔中注入核心肽,可以明显抑制病情活跃度且抑制滑膜的浸润增生。但由于T细胞和滑膜细胞之间联系密切,核心肽是通过直接作用于滑膜细胞还是通过T细胞介导抑制滑膜细胞尚缺乏研究。目的:对比观察核心肽对类风湿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类风湿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患者手术切取的病变滑膜组织滑膜细胞,MTT法检测滑膜细胞增殖率。取第3代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分5组干预:空白对照组、甲氨蝶呤组、10,25,50μmol/L核心肽组。MTT法检测各组滑膜细胞增殖率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滑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体外增殖速度较骨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快(P0.05)。3种剂量的核心肽均可抑制骨性关节炎滑膜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且具有剂量相关性,高剂量时,核心肽更明显表现出对骨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而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只有中、高剂量核心肽显示出明显的诱导细胞凋亡作用,但未见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核心肽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明显小于其对骨性关节炎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结果提示核心肽对滑膜细胞具有一定的直接作用,高剂量核心肽在体外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的过度增殖,而中、高剂量核心肽可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7.
赵华  于春艳 《医学信息》2010,23(2):369-370,346
目的 研究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导致肺功能损害的变化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肺功能检查仪检测51例病程在3年之内的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35例健康成人的肺功能。并对肺功能异常者和正常者进行比较。结果 13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有肺功能改变,主要表现为弥散功能受损,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而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肺功能异常组在性别差异、类风湿结节、口干、眼干发生率、球蛋白值及类风湿因子滴度等方面与肺功能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肺功能损害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即可出现,且与性别和异常免疫明显活跃相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的研究指出,高迁移率族蛋白1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相关。其从细胞核转移至核外后,高迁移率族蛋白1可以细胞因子与相关受体结合的形式促进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反应、参与血管翳的形成,甚至造成骨及软骨的破坏。本文将近年来对其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进行了整理并作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万昭  向阳   《医学信息》2019,(7):36-38,43
类风湿关节炎(RA)的骨破坏是导致RA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病理因素,几乎伴随着RA的始末,发病隐秘,预后较差。常规的免疫抑制剂、激素等疗效有限,患者经济负担重,且伴有较明显的副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报道表明,中医中药对延缓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有着较好疗效。本文对中药延缓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机体关节部位,特征为持续性滑膜炎症,研究提示促炎性的细胞焦亡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的:明确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细胞焦亡相关因子NOD样受体蛋白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白细胞介素18及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风湿病科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4例(类风湿关节炎组),同期选取伴膝关节积液的骨关节炎患者30例(骨关节炎组),健康受试者40例(对照组)。检测并记录3组受试者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水平和类风湿关节炎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和关节液中NOD样受体蛋白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白细胞介素18及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水平,分析上述4项因子表达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1)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血清中的NOD样受体蛋白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白细胞介素18及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00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