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PCI术治疗,对照组患者PCI术前2 h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冻干粉负荷剂量静脉推注,之后持续泵入治疗3~5 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患者PCI术后即静脉滴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 g,1次/d,连续治疗3~5 d。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的心功能状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d的心肌损伤情况以及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PCI术前,两组患者的LVEF、LVESV及LVED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周,两组患者的LVEF均显著升高,LVESV及LVEDV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LVEF高于对照组,LVESV及LVEDV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CI术前,两组患者血清CK-MB、cTn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CK-MB、cTnⅠ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K-MB、c Tn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MACE的发生率(11. 76%)显著低于对照组(27. 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联合使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与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可显著减轻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心肌再灌注损伤,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心肌损伤、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7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PCI术,观察组在PCI术后给予替罗非班注射液。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及心功能指标。结果:2组PCI术后12h CK-MB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术后12、24 h的cTnI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cTnI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24、72 h的sICAM-1、sVCAM-1水平均比术前升高(均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30 d 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高于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显著小于术前(均P0.05);且观察组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PCI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对AMI患者的心肌损伤、内皮功能及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注射用辅酶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AMI病人2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43例)和对照组(144例)。两组病人均接受急诊PCI术,均行抗血小板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辅酶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PCI术后24 h后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比较两组随访1个月时左心室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容积指数(LAVI)]及随访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入院时相比,两组PCI术后24 h cTnⅠ、CK、CK-MB均明显升高(P<0.05),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PCI术后24 h cTnⅠ、CK、CK-MB升高更明显(P<0.05)。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LAV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进行PCI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曲美他嗪。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梗死面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6 h、24 h的cTnI、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LV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7 d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后应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96例STE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术前服用20mg阿托伐他汀,术后持续以20mg/次剂量服用;观察组术前服用40mg阿托伐他汀,术后持续以40mg/次剂量服用。结果 PCI术后3d、7d,两组Lp-PLA_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 0. 05); PCI术后3d,对照组Lp-PLA_2水平较观察组高,(P 0. 05); PCI术后7d,两组Lp-PLA_2水平较术后3d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 0. 05); PCI术后7d,两组LVESD、LVEDD、LVEF均改善,观察组更低,LVEF更高,(P 0. 05)。结论 STE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CI术后采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有效维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保护效应的影响。方法取我院行PCI的AMI患者88例,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与术前术后使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与术前术后以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心肌损伤指标、血小板聚集功能、心功能及血流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10min、1d,观察组心肌损伤指标cTnI、CK-MB以及血小板聚集功能P2Y12反应单位、血小板最大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d,观察组LVEDd、TMP分级、TIMI分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肌保护效应优于氯吡格雷,前者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更强效,有助于发挥心肌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心通对冠心病择期PCI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85例冠心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脑心通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服用脑心通胶囊1.6g,每日3次。两组均口服药物治疗1周后行PCI。检测两组术前、术后24h血清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脑心通组术后hs-CRP、CK-MB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hs-CRP、CK-MB、CTnI水平术后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脑心通组CTnI水平术后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且术后CTnI水平脑心通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PCI术前口服1周脑心通,可降低PCI术后血清hs-CRP、CK-MB、CTnI水平,减轻PCI术对心肌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酶谱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自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宁波明州医院收治的AMI患者88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PCI治疗,其中对照组术前不进行其他处理,观察组术前则予以rhBNP静脉输注。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白细胞介素-37(IL-37)、左心室功能指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比较,前者更低;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IL-37水平比较,前者更高(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比较,前者更高;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比较,前者更低(均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前者更低(P <0.05)。结论 PCI联合rhBNP应用于AMI患者中效果较佳,且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酶谱以及左心室功能,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直接PCI术与溶栓后不同血流状态患者行择期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AMI并行PCI术的患者,分为直接PCI组20例,溶栓后IRA血流TIMI 0、Ⅰ级组14例和溶栓后IRA血流TIMIⅡ、Ⅲ级组20例,通过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3组术后3d、术后30d和术后90d的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血管再通率达100%。直接PCI治疗后30d、90d的AMI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较之术后3d时改善明显;溶栓后血流TIMI 0、Ⅰ级的患者术后LVEF值、LVEDVI、LVESVI有所改善,但较之直接PCI组却明显降低;但溶栓后血流TIMIⅡ级和Ⅲ级的患者术后上述指标的改善与直接PCI组无明显区别。结论:AMI起病7~10d再开通血管的患者心功能明显不如急诊开通者,而不管是急诊PCI还是溶栓开通血管后再行择期PCI均可使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冠脉注射尼可地尔对血浆凝溶胶蛋白(p GSN)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AMI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通过加压泵及球囊扩张在靶血管向靶病变远端2 mm处注射2 mg尼可地尔溶液,对照组于相同位置注射等容量0. 9%氯化钠溶液。观察2组患者PCI术前、后的梗死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及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p GSN及血T3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CI术后2组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校正后的TIMI血流帧数(c TFC)、无复流现象(NRP)发生率、血浆NT-proBNP、c Tn I、CK-MB水平、WMSI、PCI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 05),研究组ST段回落率(STR)≥50%、术后TMPG 3级比例及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 05)。术后2组患者血清T3及p GSN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AMI患者PCI术中冠脉注射尼可地尔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灌注水平,提高血清T3及p GSN表达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急诊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心内科行急诊PCI的116例STEMI患者作为急诊PCI组,行择期PCI的116例STEMI患者作为择期PCI组,病情稳定未行任何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的116例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未给予静脉溶栓或PCI等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急诊PCI组患者在发病12~24 h内入院,入院后立刻行PCI放置支架;择期PCI组患者在发病24 h后入院,7~10 d后行PCI放置支架。比较3组患者发病1周及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患者均随访6个月,记录随访期间因急性心力衰竭或其他心血管疾病再次住院率。结果发病1周,急诊PCI组患者LVEDVI、LVESVI小于择期PCI组和对照组,LVEF高于择期PCI组和对照组(P0.05);择期PCI组和对照组患者LVEDVI、LVESVI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6个月,急诊PCI组患者LVEDVI、LVESVI小于择期PCI组和对照组,LVEF高于择期PCI组和对照组(P0.05);择期PCI组患者LVEDVI、LVESVI小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3组患者因急性心力衰竭或其他心血管疾病再次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与择期PCI均能有效改善STEMI患者的左室重构和心功能,但急诊PCI的改善效果出现更早、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和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方法将成功PCI 77例患者分为2组,AMI组36例,非AMI组41例。结果(1)非AMI组PCI前、后BNP水平和左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和左心室大小无显著变化。(2)AMI组PCI前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指数(LVEDVI)、收缩末容积(LVESD)及指数(LVESDI)比非AMI组均已显著增大、BNP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P<0.01);PCI后LVESV、LVESVI及BNP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LVEF显著提高(P<0.05);LVESVI降低和LVEF升高的程度比非AMI组更显著(P<0.01)。(3)AMI组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49,P<0.01)。结论AMI患者恢复期已发生左心室重构伴收缩功能减低,择期PCI可有效逆转左心室重构,提高左心室收缩功能,同时降低BNP水平,且血浆BNP水平可作为治疗AMI的一个灵敏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并确诊的AMI病人100例,根据介入时机分为直接组和择期组,各50例。直接组于6h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择期组在溶栓治疗后6h~48h行PCI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脑纳肽(BNP)、肌钙蛋白T(cTnT)水平及1年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明显高于择期组,直接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血清CK-MB、BNP、cTnT水平明显低于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直接组1年内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直接PCI治疗可有效减少AMI病人心肌损伤,有利于改善病人心功能及降低MAC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miR-18a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AMI患者90例作为AMI组,老年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血清miR-18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 Tn 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生长分化因子(GDF)-15、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采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结果 AMI组血清miR-18a、c Tn T、CK-MB、GDF-15、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AMI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双支血管病变和3支血管病变AMI患者血清miR-18a水平显著高于单支血管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3支血管病变AMI者血清miR-18a水平高于双支血管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PCI治疗治疗后血清miR-18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 05)。AMI患者血清miR-18a水平与血清c Tn T、CK-MB、GDF-15、TGF-β1水平呈正相关(P <0. 05)。AMI患者血清miR-18a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 05),与LVEDV和LVEDD呈正相关(P<0. 05)。结论老年AMI患者血清miR-18a水平升高,参与心肌损伤和心肌重构,在老年AMI的诊断、病情评估及疗效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4例行PCI手术的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采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对照组采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心功能及不良心脏事件等。结果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为0级~1级的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CK-MB峰值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改善了血流分级,提高了心肌功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元益气活血胶囊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围术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非同期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元益气活血胶囊治疗,观察择期PCI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血清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同时观察参元益气活血胶囊对择期PCI围术期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PCI术前CK、CK-MB、SOD、M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血清CK、CK-MB、MDA、hs-CRP水平有所升高,提示存在一定的围术期心肌损伤;观察组术后血清中CK、CK-MB、MDA水平较术前降低,SOD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s-CRP水平略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s-CR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PCI术后心绞痛发作均明显减少,显效率相当,总有效率观察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元益气活血胶囊对择期PCI围术期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阶段健康教育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在治疗依从性、AMI并发症、住院满意度、出院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AMI并行择期PCI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施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施行三阶段健康教育,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期间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住院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出院后观察组能够坚持锻炼、戒烟、改善饮食、门诊复诊化验检查等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AMI行择期PCI的患者进行三阶段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住院期间AMI并发症,提高住院满意度,改善出院后情况,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联合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本临床研究将将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于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35例AMI患者分为对照组(n=69)和观察组(n=67),均于接诊后即刻PCI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急诊用药的治疗基础加服复方丹参滴丸。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CK-MB);比较两组PCI术前和治疗7天(d)时血清心肌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蛋白表达,并比较不同治疗对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统计临床疗效及心脏不良事件,籍此讨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AMI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7d时,ELISA检测显示观察组血清CaMKⅡ、cTnI和cTnT蛋白均明显低表达,CK和CK-MB明显降低,SOD升高,与PCI术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SO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监测显示观察组患者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左室舒张未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未期内径(LVESD)降低,而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房射血量(LASV)均较PCI术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dp/dtmax、LVEDD和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dp/dtmax、LASV和LV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5.07%)高于对照组(75.36%),且住院期间死亡率(2.98%)和心律失常(7.24%)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显著改善A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稳定型心绞痛行择期PCI治疗患者101例,入院后随机分为芪参益气滴丸组(芪参组,n=51)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50)。对照组予以冠心病常规治疗,芪参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0.5g,每日3次,入院后即开始服用。3~7(5.5±1.5)天后行PCI治疗。入院后次日晨及PCI术后次日晨测定血浆肌钙蛋白I(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观察PCI前后血浆TnI和CK-MB水平的变化。结果 PCI术前芪参组和对照组TnI和CK-MB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对照组TnI和CK-MB浓度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芪参组TnI和CK-MB浓度虽有升高趋势,但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且芪参组术后TnI和CK-MB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减轻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脉介入术(PCI)后慢血流现象(SCF)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因AMI行PCI术后慢血流患者30例资料,采用单双日法分组方法将其中15例运用IABP治疗,其余15例为对照组,观察术后10天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血管活性物质恢复情况,心肌损伤标志物,包括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血管活性物质指标,包括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治疗10天后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随访3个月、6个月左房内径、左室内径、LVEF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均成功植入支架。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活性物质(PRA、ANGⅡ、ALD、E、NE)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指标(MYO、CK-MB、CTNI)时间-浓度曲线显示IABP治疗组指标下降明显快于对照组。IABP治疗组血管活性物质指标峰值较对照组提前,两组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指标峰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心肌损伤标志物指标峰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IABP治疗组CTNI峰值较对照组提前1天。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患者恢复期LVEF值差别有明显统计学意义(IABP治疗组与对照组于3、6个月分别为55.22%与53.17%,59.22%与52.42%,P=0.0077)。结论 IABP能够加速降低AMI急诊PCI术后发生慢血流现象患者升高的交感神经系统(SNS)、RAS系统激素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水平;使CTNI的峰值提前;明显提高恢复期LVEF值,对心功能可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