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针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部分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减少VAP发生。方法:通过对192例机械通气新生儿采取两种护理对策,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这两种护理对策VAP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病房环境、胎龄、机械通气时间、频繁吸痰及湿化气道、呼吸机管道管理、卧位、胃内容物吸入、营养等不同的护理管理VAP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加强病房的管理,注意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体位,防止误吸,营养支持,控制呼吸机使用,是降低VAP的发生率,提高危重新生儿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小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方法 选取机械通气时间在 >48h30 1例患儿 ,符合 VAP诊断标准 10 8例作为 VAP感染组 ,VAP未感染组作为对照组 ,采用单因素分析 VAP的危险因素 ;并对 VAP作病原菌分析。结果  VAP发生率为 35 .88%,其中新生儿 40 .5 0 %,儿童 2 8.90 %;单因素分析表明新生儿 ,机械通气时间 >5 d,儿童危重病例评分≤ 90分 ,肺部原有疾病、有胃内容物吸入、鼻饲、使用胃酸抑制剂 /抗酸剂是 VAP的危险因素 ,而机械通气时患儿头部位置抬高 >30°及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预防VAP的发生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能降低 VAP的发生 ;病原学以 G- 菌为主 ;前 5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避免 VAP的危险因素 ,使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降低 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急诊插管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对医院自2009年4月-2011年12月在急诊科室行紧急插管后进行机械通气而引发VAP的患者108例,选择同时期未感染VAP行插管的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发生VAP的危险因素(患者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心肺脑复苏、胃部内容物的吸入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的年龄、再插管、机械通气时间、胃内容物的吸入等与VAP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机械通气2~5 d时的VAP发生率为21.03%,>5 d的发生率为56.98%;术前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具有明显的预防效果(P<0.05).结论 VAP在急诊插管中具有高发生率,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结合其特点,应该以预防为主,减少机械通气的时间,配合合理的抗菌药物,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探讨护理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76例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资料,观察VAP与年龄、营养不良状态、使用制酸剂及抗菌药物、胃内容物反流、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心理反应等变量的相关性;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76例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发生VAP42例,发生率为23.8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引起VAP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OR=3.12)、胃内容物反流(OR=4.02)、血清白蛋白低(OR=3.08)、机械通气时间长(OR=4.16)、抗酸剂应用(OR=2.67)、预防应用抗菌药物(OR=2.69)、存在不良心理反应(OR=2.87);VAP组呼吸机依赖发生率、住院时间、病死率分别为23.81%、(34.23±10.34)d、14.29%,非VAP组分别为11.19%、(17.28±4.34)d、2.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P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加强对高危因素的预防护理,以减少和预防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因素并制定相关护理对策,为新生儿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5月至今165例机械通气患儿中男性83例,女性82例,其中53例患儿发生VAP。分析患儿发生VAP的危险因素及细菌培养结果,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165例新生儿机械通气后有53例发生VAP,发生率为32.1%。其中胎龄小于37周、机械通气、出生体质量小于、吸痰不及时和仰卧位为其危险因素,与未达此条件患者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细菌培养结果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最多,部分患者为多种病原微生物复合感染。结论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较高,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采取综合多样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rrjk》2017,(14)
分析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他们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患者各10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患者VAP危险因素,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VAP发生率等方面的异同。结果:干预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VAP发生率明显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较大、机械通气时间过长、血清白蛋白高于30g/L、再插管等因素是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因素较多,但经过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不仅能大大降低患者VAP发生率,还能进一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气管插管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以期为急诊气管插管后VAP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1月医院急诊科行机械通气并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归纳急诊气管插管后VAP的可能影响因素,判断不同因素对急诊气管插管后VAP的影响程度,并分析急诊气管插管后VAP的病原菌分布特点。结果 213例行急诊气管插管的患者共发生VAP 88例,发生率为41.31%;88例发生VAP的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9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1.96%,革兰阳性菌占23.91%,真菌占14.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导管留置、气管再插管、机械通气时间≥4d、插管前未使用抗菌药物、胃内容物吸入、气管切开患者急诊气管插管后更易发生VAP(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胃内容物吸入、机械通气时间、年龄、导管留置、气管切开、插管前使用抗菌药物及气管再插管是发生VAP的独立危险(P<0.05),OR值分别为3.992、3.911、3.585、3.141、3.078、1.836、1.573。结论急诊气管插管后VAP的发生率较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的结果,临床应采取尽量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插管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措施减少急诊气管插管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脑卒中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的重症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327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自身因素及医源性因素,观察各种因素下VAP的发生率及与VAP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机械通气时间≥5d、气管切开、APACHEⅡ评分≥20分、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预防性抗菌药物治疗、合并意识障碍、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机械通气漏气、胃内容物反流、充分吸引口咽部分泌物、雾化湿化、按需吸痰、每日更换冷凝液、每日更换空气过滤器、抬高床头、护理人员有效洗手及严格限制探视均是VAP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sitic分析显示,年龄、APACHEⅡ、机械通气、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胃内容物反流、PPIs应用是VAP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每日更换冷凝液、按需吸痰、抬高床头是VAP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较高,影响VAP发生的因素较多,有效的临床护理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控。方法:目标性监测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NICU收治的564名危重新生儿VAP的发生率,并对VAP的危险因素及感染病原菌进行考察分析。结果:564名危重新生儿中VAP患儿共211例,VAP发生率为37.4%;共使用呼吸机天数958天,日感染率为22.0%。与目标性监测前(2007~2010年)相比,VAP发生率及日感染率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MV)时间及插管次数均影响VAP的发生率。结论:经目标性监测,掌握VAP的特点,并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可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集束化干预措施,并评价VAP干预措施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NICU使用呼吸机患儿2 5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VAP发生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制定VAP防控措施,选择呼吸机使用患儿400例,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VAP集束化干预措施,比较两组VAP千日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结果本院NICU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机械通气时间为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集束化措施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VAP千日感染率、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NICU患儿VAP发生危险因素,制定集束化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VAP发病率,减少NICU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保障患儿诊疗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