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63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63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有84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13.2%,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与患者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合并心力衰竭、使用抗菌药物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合并心力衰竭、使用抗菌药物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针对性的预防保护措施,控制相关危险因素,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为可行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心内科进行治疗的1 365例老年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性别、心功能、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侵入性操作、合并其他疾病等,对可能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心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因素。结果心内科1 365例老年患者中108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7.91%;感染患者心功能减低、住院时间长、抗菌药物使用、侵入性操作、合并其他疾病、非单间病房是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降低、住院时间长、抗菌药物使用、侵入性操作、合并其他疾病是心内科老年患者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功能低下、住院时间长、抗菌药物使用、侵入性操作、合并其他疾病是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针对以上因素,做好预防和控制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控制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80例发生医院感染的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80例未发生医院感染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对其住院时间、病房环境、侵入性操作、并发症、心功能分级及抗菌药物使用等进行分析.结果 533例老年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0例,感染率为15.0%;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住院时间、病房环境、并发症、心功能分级及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病程及抗菌药物应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无明显影响;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住院时间长、病房环境差、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及存在侵入性操作均为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住院时间长、病房环境差、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及存在侵入性操作均为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因素,医护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缩短操作时间、降低患者感染风险,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院》2015,(9):111-113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以及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4年1~12月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进行分析。结果调查住院患者45 437例,发生医院感染498例,515例次,感染率1.10%,例次感染率1.13%;高危科室为泌尿外科、ICU、骨科、普外科;感染主要部位是下呼吸道、泌尿道;年龄、住院时间长、长期应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均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进一步加强对高危科室的监测和培训,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护理管理,减少住院天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和分析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防治冠心病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60例冠心病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合并心衰及糖尿病、使用抗菌药物等相关因素与医院感染的关系进行比较,并分析感染部位及病原菌类型.结果 性别与医院感染无直接关系,而>60岁、住院天数>30 d、合并心衰与糖尿病、有侵人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发生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9.4%、50.0%、37.5%与50.0%、40.0%、45.5%,冠心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医院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中以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感染为主,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结论 冠心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年龄、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合并心力衰竭与糖尿病、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有关,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7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70例患者有37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2.7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45.95%,其次为泌尿道,占18.92%;单因素χ2检验结果显示,年龄>60岁、心功能Ⅲ和Ⅳ级、住院时间>30 d、合并其他疾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和低蛋白血症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利用、加强基础疾病治疗、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等,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干预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28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分析入选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根据患者感染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17例,非感染组272例;并针对感染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17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5.88%;其中男8例感染率为4.91%;女9例感染率为7.14%;感染部位分别为上呼吸道4例、下呼吸道6例、泌尿系统4例、胃肠道2例和皮肤软组织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与其性别、疾病类别、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合并高血压等不相关,与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和合并糖尿病等相关。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和合并糖尿病有关,采取适宜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以来收治的1 056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肺部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收治的1 056例患者中,有100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9.47%;病原菌7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5.38%,革兰阳性菌34.62%;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有糖尿病病史、住院时间长、营养状态差、有侵入性操作、有吞咽障碍和长期卧床是影响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肺部感染通常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而有吸烟史、有糖尿病病史、住院时间长、营养状态差、有侵入性操作、有吞咽障碍和有长期卧床是影响患者肺部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加强对冠心病病房的消毒工作、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对患者采取戒烟、早期营养支持,并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从而避免或降低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再生障碍性贫血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对192例住院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4例,发生率22.9%,89例次,发生例次率46.4%;医院感染发生率与患者年龄、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白细胞计数、合并其他疾病、抗菌药物、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密切相关;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多见(25.8%),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3.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患者年龄、住院天数、侵入性操作、白细胞计数、合并其他疾病、抗菌药物、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2012年650例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比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合并其他疾病、进行侵入性操作等因素,分析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50例肿瘤化疗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86例,感染率为13.23%;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消化系统、全身为主,分别占25.58%、22.09%、13.95%、10.47%;化疗周期长、年龄大、住院时间长、合并其他疾病、进行侵入性操作、未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是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医院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患者化疗周期长、年龄大、住院时间长、合并其他疾病、进行侵入性操作、未应用抗菌药物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