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彻底清洗医疗器械上的污渍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美国AMMI ST79要求: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彻底的清洁和漂洗[1];医务人员可以运用验证手段考核清洗效果作为整个质量保障项目的一部分[2]。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将清洗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要求,各级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的清洗程序验证方法,以验证全自动清洗消毒器的每个程序是否适合所对应的清洗物品,确保清洗有效。方法选择临床使用后污染器械,立即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按照结构进行分类,选择其中最具有清洗难度的器械进行最大量装载,按照手术器械清洗程序进行清洗,然后验证全自动清洗消毒器的温度和时间是否在规定误差范围之内,并验证程序设定的抽取清洗剂和润滑剂的量是否精准,最后用目测、带光源的放大镜、ATP检测的方法检测器械的清洗质量是否合格,三者均通过说明该清洗程序有效。结果 3种方法器械清洗效果合格率在70.00%~99.37%,其中全自动清洗消毒器Ebro温度测试合格率均为100.00%,清洗剂、润滑剂抽取量精准,延长了120s主洗时间后测试合格率均达到100.00%。结论全自动清洗消毒器的清洗程序验证要全面检测设备的温度、时间、清洗剂、润滑剂的抽液量是否精准,合理的设置清洗程序的时间,能够有效的提高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3.
改进清洗方法提高医疗器械清洗洁净度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 提高医疗器械清洗洁净度,改善复杂医疗器械清洗难度.方法 以清洗难度大的各类穿刺针为供试品,自行设计清洗架,以超声等清洗方法为主,设手工清洗为对照组,与超声1、多酶2、超声加喷淋3为观察组;试验多个时间段并重复3次,每次取不同供试品各3枚;完成程序后用血迹残留检测清洗效果.结果 观察1、2组血迹残留检测试验棉拭子变为蓝色或浅蓝色,示有血迹残留,观察3组清洗20 min血迹残留试验结果棉拭子达到不变色,说明清洗合格.结论 特定清洗架和超声加喷淋清洗,清洗洁净度提高.  相似文献   

4.
《rrjk》2017,(23)
目的:研究分析妇产科器械集中清洗之前及清洗之后清洗的质量,争取改善妇产科器械集中清洗的质量。方法:选取2017年66包妇产科器械包作为调查主体,由消毒供应室清洗的妇产科器械执行针对的清洗质量检测,之后放大镜检查联合肉眼观察不合格率情况以及合格率情况。结果:在清洗之前(对照组),不合格率达到16.45%,合格率达到83.55%。在清洗之后(观察组),不合格率达到0.64%,合格率达到99.35%。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妇产科器械是否干净,直接影响到医院感染的情况。所以,从根本上保证妇产科器械集中清洗的质量非常重要,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同时还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存治疗。在实际工作中,在对于妇产科器械集中清洗之前及清洗之后清洗的质量的基础上,得到妇产科器械集中清洗非常有必要,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妇产科器械的清洁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清洗质量的相关因素及清洗效果验证的方法.方法 利用目测、ATP检测、清洗监测卡监测、温度验证及过程参数确认的方法,对清洗机程序的清洗效果进行验证.结果 清洗剂浓度、清洗温度和时间对最终清洗效果产生影响;不同品牌清洗机使用同一清洗剂,达到合格清洗效果要求的浓度、温度、时间也可能不同;同一台清洗机使用不同清洗剂,达到合格清洗效果要求的浓度、温度、时间也可能不同;同一型号使用年限相同的老机器,使用同一清洗剂、同一程序,到达合格清洗效果要求的浓度、温度、时间也可能不同;新设备出厂验证设置与消毒供应中心实际情况不一致,清洗效果测试不合格.结论 当清洗消毒器安装、更新、大修、更换清洗剂、清洗程序选择发生改变时需要对清洗效果进行检测;应加强清洗消毒机的日常管理和监测.  相似文献   

6.
影响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效果的因素,找出相应对策,保证物品清洗质量。方法根据待清洗物品性状、性能、污染程度进行分类,并考察了不同装载量,加酶时间和酶种类与清洗效果的关系,通过目测法、白纱布擦拭法、潜血试验法检测物品清洗效果。结果对于污染不明显且易暴露清洗面再生器械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其清洗最佳条件为:二层放置弯盘48个、2个清洗盘放置止血钳36把;加酶时间5 s;使用全效多酶。对于污染明显或难以暴露清洗面再生医疗器械,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效果不佳。结论在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时应对再生医疗器械进行有效的分类,考虑合适装载量、加酶时间和酶种类,才能达到安全可靠的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7.
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是影响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器械上任何残留的有机物,均会形成细菌或芽胞的保护膜而影响灭菌效果,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2010年10月对我院妇、产科门诊及病房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进行调查,发现不合格率较高,11月消毒供应室接收了包括妇、产科门诊及病房在内的各临床科室专科器械到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超声清洗与人工清洗口腔器械对清洗合格率及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2月-2021年4月本院消毒供应室所回收的720件口腔器械进行研究,根据清洗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60件,对照组接受人工清洗给予处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清洗方案基础上加施超声清洗,比较两组清洗方式工作效率及清洗合格率。结果经目测法检测观察组清洗合格率为95.56%,较对照组89.72%高(P<0.05);经ATP检测法检测后观察组清洗合格率为96.39%,较对照组88.89%高(P<0.05),经隐血检测法检测后观察组阳性率为3.06%,较对照组11.11%低(P<0.05);清洗后观察组器械外表、管腔内细菌检测数量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一次清洗耗时、二次清洗耗时、器械消毒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口腔内科医师使用满意度、口腔颌面外科和口腔种植科医师使用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超声清洗口腔器械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及清洗合格率,同时还能减少隐血阳性率、清洗耗时以及细菌数量,提高医师使用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监测及清洗质量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通过清洗监测卡,了解全自动清洗消毒机的清洗质量和影响清洗质量的因素.方法 通过使用WashChecks清洗监测卡对清洗消毒机的清洗质量进行监测,将清洗监测卡放在卡夹内,与器械一起进行清洗,当程序运行完毕后,观察清洗监测卡测试污物的残留,判断清洗是否彻底.结果 监测喷淋型清洗1560个批次,其中20个批次清洗不彻底,监测合格率为98.72%;监测管腔器械的清洗330个批次,6个批次清洗不彻底,监测合格率98.18%.结论 WashChecks清洗监测卡可用于全自动清洗消毒机的清洗质量监测,喷淋孔是否阻塞、清洗液的温度和浓度、喷淋臂的转动异常都会直接影响清洗消毒机的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10.
人们懂得钱币上带有大量细菌,他们注意到拿钱后洗过手再拿吃东西,却忽视了另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播疾病途径——钥匙。钥匙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目前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经常清洗钥匙的习惯,从而使钥匙上沾满了污垢。据有关部门抽样检测,60%以上的钥匙都带有大肠杆菌、结核杆菌、霉菌等致病菌。如果人们不重视钥匙卫生,认为钥匙不像钱币那样肮脏,刚抓过钥匙便去抓食品,或用钥匙便去抓食品,或用钥匙戏逗婴孩甚至见  相似文献   

11.
12.
太原读者张先生:我的父亲戴有假牙,每天都清洗,但是他的口腔经常出现溃疡和口臭。请问这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清洗假牙?连线医生——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预防科主任医师荣文笙很多老人认为每天将假牙摘下用牙膏清洁是最卫生的方法。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牙膏中的摩擦剂会损伤假牙表面,更利于细菌繁殖,容易造成牙周病、口臭、口腔溃疡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来器械清洗专岗护士对清洗质量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20年10—12月由外来器械跟台人员清洗的外来器械200件为常规组1,以2021年6—8月由轮岗护士清洗的外来器械200件为常规组2,以2021年10—12月由专岗护士清洗的外来器械200件为改进组,采用目测法、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分别对3组外来器械的清洗效果进行检测,比较分析3组外来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及丢失率。结果 改进组清洗合格率高于常规组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外来器械的丢失率分别为4%(常规组1)、0.5%(常规组2)、0(改进组),常规组1和改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设立外来器械清洗专岗护士能有效落实标准工作流程,规范外来器械的处理,提升工作人员责任心,提高外来器械的清洗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镜的有效清洗方法,提高器械清洗质量,预防医院感染。方法将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1 800件污染鼻镜随机分为试验组910件和对照组890件,试验组采用自制的鼻镜清洗摆放架+超声波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机械清洗,对照组采用传统摆放法+超声波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机械清洗,比较两组鼻镜清洗质量合格率及干燥合格率,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鼻镜目测清洗质量合格率及3M清洗测试棒清洗质量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9.78%及100.00%,对照组分别为93.94%及92.7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鼻镜干燥合格率为99.89%,对照组为91.8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波清洗机及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机械清洗时,采用鼻镜清洗摆放架装载鼻镜,使鼻镜咬合面和轴节被最大限度地打开,鼻镜摆放相互不重叠,提高了鼻镜清洗及干燥质量,延长了器械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清洗方法对腔镜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手术后的腔镜300件分成A、B、C3组,每组100件。3组腔镜均先进行预处理,用多酶清洗剂浸泡10 min后,A组采用手工清洗,B组超声清洗后再用高压水枪冲洗,C组超声清洗后再手工清洗。采用目测法和潜血试验法检测3组腔镜的清洗效果。结果 A、B、C组清洗后目测腔镜污染率分别为9.00%、10.00%、0.00%,A、B、C组清洗后腔镜潜血试验阳性率分别为29.00%、15.00%、3.00%。3组腔镜污染率和潜血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0.227、25.633,均P0.05)。C组腔镜目测污染率和潜血试验阳性率均低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腔镜器械采用多酶浸泡后,先超声清洗再手工清洗的方法清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制医用管道清洗装置的清洗质量和清洗效率.方法对比分析自制装置与常规手工方法清洗医用管道的质量及效率.结果在管道清洗后的细菌检测结果显示,自制装置清洗组无菌落生长率是被抽检数的94.2%,常规手工清洗组则为73.3%;而同比条件下各清洗300条管道,自制装置清洗组所用时间是720 min,消耗多酶清洗剂385 ml,常规手工清洗组所用时间是1 060 mjn,消耗多酶清洗剂540 ml.结论自制医用管道清洗装置性能较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一种高效、实用、安全的手术器械清洗流程及方法,以提高清洗质量,保证灭菌效果,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选择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污染手术器械900件,分为改进后组(观察组)和改进前组(对照组),每组齿类器械300件,管腔器械150件;观察组采用手工配合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对照组采用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比较两组清洗后的目测、5倍放大镜、棉签检测、潜血试验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目测合格率为98.3%、78.3%,5倍放大镜合格率为93.7%、72.3%,棉签检测合格率为93.3%、59.3%,潜血试验合格率为97.3%、64.7%,经统计检验,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污染的手术器械先用多酶浸泡、刷洗再放入全自动清洗机按清洗流程清洗,这种采用手工配合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手术器械效果理想,可明显提高清洗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活检钳3种不同预清洗方法的清洗质量。方法选择2014年5—8月某院使用后的宫颈活检钳(180件次),随机分为A、B、C 组,每组60件次。A组对明显可见污染物进行预冲洗,B组浸泡于1∶500超浓缩酶液5 min,C组浸泡于1∶500超浓缩酶液5 min,并在水面下反复开合活检钳至少10次,同时对齿缝、沟槽处进行刷洗。3组不同预清洗后的活检钳均采用带光源放大镜目测、潜血试验及ATP生物荧光法进行清洗质量检测。结果采用带光源放大镜目测法进行清洗质量检测,A、B、C组器械合格率分别为60.00%、63.33%、80.00%;采用潜血试验进行检测,A、B、C组器械合格率分别为35.00%、50.00%、75.00%;上述两种检测方式均显示 C组器械合格率高于A、B组(均P<0.05)。采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A、B、C组器械合格率分别为95.00%、98.33%、100.0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80,P=0.167)。A、B、C组不同清洗质量检测方法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活检钳类器械机械清洗前酶液浸泡,手工预清洗时配合反复开合手柄能明显提高清洗质量;目测结合潜血试验是较为理想的清洗质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对呼吸机管路清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是导致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费用的主要原因之一.VAP累计发病率为10%~25%,占ICU内所有感染的25%.总死亡率为20%~70%,在ICU内>50%抗菌药物用于VAP.  相似文献   

20.
玩具清洗法     
玩具是孩提时期离不开的伙伴。孩子玩耍时常常喜欢把玩具到处乱放。因此,玩具就成了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藏身的“窝点”。根据细菌学家的一次测定。把消毒过的玩具给孩子玩10天以后,塑料玩具上的细菌集落数可达3163个,木制玩具上达4943个,而毛皮制作的玩具上竟多达21500个,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惊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