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精确置管对危重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以降低血流感染率。方法随机选取ICU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危重患者26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进行深静脉置管,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置管法进行深静脉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平均穿刺所需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平均导管留置时间及患者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穿刺所需时间为(8.76±3.68)min,一次穿刺成功为112例,成功率为86.15%,导管留置时间为(58.34±6.78)d,患者置管后发生血流感染8例,感染率为6.15%;试验组患者穿刺所需时间为(9.34±3.17)min,一次穿刺成功124例,成功率为95.38%,导管留置时间为(59.07±5.97)d,置管后发生血流感染1例,感染率为0.77%,两组患者置管穿刺所需时间和导管留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要高于对照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精确置管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危重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术后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原因分析,为更好的预防及控制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10月223例行肝癌切除术并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能导致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原因。结果 223例患者发生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者24例,感染率10.76%,其中静脉导管留置13例,占54.17%;导管局部感染10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例,分别占41.67%、4.16%;患者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置管次数≥3次、导管留置时间≥2周、静脉高营养时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明显高于患者年龄<60岁、未合并糖尿病、置管次数1~2次、导管留置时间<2周、无静脉高营养时的感染率,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置管穿刺次数≥3次、导管留置时间≥2周是引起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癌患者术后发生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原因主要与穿刺次数较多、导管留置时间较长有关,因而提高穿刺技巧以减少穿刺次数和减少导管留置时间是预防及控制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病原菌的分布,以指导临床工作,减少导管感染对患者的伤害。方法对2008-2012年在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网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章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文献涉及的内容,将其分为置管时间组、置管部位组和病原菌分布组,并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63篇,累计报告置管患者14 858例,其中感染2 525例;涉及7个感染相关因素,分别为留管时间76.19%、置管部位50.79%、患者因素46.03%、无菌操作39.68%、日常护理25.40%、导管因素17.46%、输液原因14.29%;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率为16.99%,导管留置时间≤1周感染率为5.46%,>2周感染率为29.94%;引起感染的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占41.24%、革兰阴性杆菌占35.28%、真菌占23.48%。结论中心静脉置管的留置时间与置管部位的选择仍是引起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因素,革兰阳性球菌是导致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4年7月—2016年7月金华市人民医院ICU治疗的96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45例,感染率为4.69%。不同性别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组感染率为6.89%,高于50岁组的3.17%(P0.05);反复穿刺感染率为11.11%,高于穿刺一次成功的3.80%(P0.05);置管时间长、置留部位为股静脉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相对较高(均P0.05)。结论患者年龄、置管时间、置管部位和反复穿刺是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前瞻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CVC-RD发生情况,分析CVC-RI危险因素、病原菌种类,探讨预防控制感染措施.方法 对2006-2008年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进行CVC-RI的前瞻性调查.结果 305例患者中,总置管日为7954 d,感染40例,其中28例血流感染,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率为5.03‰置管日,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为3.52‰置管日;留置时间≤2周的感染率为6.87%,留置时间>2周的感染率为1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岁年龄组感染率为11.07%,≥80岁年龄组感染率为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原学培养前5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和肠杆菌科.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与患者的年龄及留置时间相关,年龄越大、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避免中心静脉相关感染的有效措施是尽可能缩短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严格无菌操作,老年患者应作为感染监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方法:1%利多卡因局麻后经心尖区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果:10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均1次穿刺置管成功,未发生感染及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术较传统心包穿刺安全、有效,便于在基层开展。  相似文献   

7.
血透用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因素的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回顾314例通过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血透的患者,分析不同置管方式、导管抗凝方法及留置时间与感染的关系。结果股静脉感染率32.1%,留置时间小于2周的感染率11.3%,大于2周时为58.0%;非股静脉置管的感染率为15.8%,留置时间小于2周的感染率为6.9%,大于2周的感染率为20.8%。右锁骨下静脉置管期间每天肝素盐水抗凝组(A组)的感染率为19.0%,导管内血栓形成率为4.76%,每次透析结束时肝素盐水抗凝组(B组)的感染率为9.2%,导管内血栓形成率为5.75%。结论选取非股静脉置管方式、缩短留置时间、减少打开导管的次数可有效降低与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实施化疗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及相关因素,并制定对策.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0年1月-2012年1月医院170例PICC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及其原因.结果 170例患者中导管局部感染20例,感染率为11.8%;引起PICC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有导管留置时间、化疗疗程、换药频次、血像、基础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这些危险因素对感染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留置时间>化疗疗程>换药频次>血像>伴有糖尿病(x2 =46.28、45.52、37.04、25.23);而导管感染与穿刺次数、穿刺部位、年龄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合理选择留置导管的部位,加强置管操作与维护管理、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加强患者营养及提高免疫力,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研究预防措施,使患者置管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方法调查2009年1月-2012年9月医院行PICC置管患者85例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相关感染因素监测与分析。结果 85例置管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6例,感染率为7.1%,置管感染与年龄、血管条件、无菌操作环境、导管置入位置、导管留置时间及应用化疗、高营养药物的频率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在PICC置管患者中去除高危因素,可有效预防PICC导管感染的发生,对控制医院感染、延长置管时间、保证患者安全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以期总结防控对策,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2月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烧伤患者274例,发生感染46例,分析其感染因素,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4例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烧伤患者中共46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6.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糖尿病、血清白蛋白、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导管置管部位和穿刺针数、导管留置时间、导管固定和抗菌药物应用时间是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独立高危因素(P<0.05);且糖尿病血糖水平、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程度、置管穿刺针数量、导管置管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时间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危险呈正相关,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其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相关感染因素,有助于早期采取相应的防控对策能有效控制感染,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