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酶基因(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和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组织中的表达及预测意义.方法 选取有完整病理、临床及随访资料的88例进展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癌肿组织分别进行ERCC1、RRM1 及BRCA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化疗效果、生存情况的关系,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和预后评价效果.结果 88例患者中,ERCC1阳性率63.64%,RRM1阳性率61.36%,BRCA1阳性率68.18%;CR率12.50%,SD率22.73%,SD率29.55%,PD率35.23%.ERCC1、RRM1 及BRCA1蛋白表达在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临床分期、化疗效果、存活时间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指标间两两呈正相关(r=0.359-0.436,P=0.019-0.026),阳性表达均为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 ERCC1、RRM1、BRCA1在进展期肺癌中高表达往往提示对化疗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患者预后不佳,ERCC1、RRM1、BRCA1可作为NSCLC个体化的联合检测靶标,对化疗方案的制定、用药监测、敏感性评估、预后评价等均可能提供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BRCA2及P21^waf的表达,探讨BRCA1、BRCAZ及P21^waf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90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及35例乳腺腺病组织中BRCA1、BRCA2及P21耐蛋白的表达。结果BRCA1在乳腺腺病及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7.14%(34/35)、71.11%(64/90)。BRCA1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患者年龄无相关性。BRCA2在二者中的表达率为91.43%(32/35)、73.33%(66/90)。BRCA2与患者年龄有相关性,与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无相关性。乳腺腺病组织中不表达P21^waf,在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P21^waf表达率为57.78%(52/90)。BRCA1与P21^waf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BRCA1、BRCA2及P21^waf蛋白异常表达可能在散发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BRCA1 mRNA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35例未经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与外周血中BRCA1 mRNA的表达水平。并以表达水平的中位值作为截断值,将BRCA1的表达程度划分为高表达、低表达。结果肿瘤组织中BRCA1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4.00±4.05,中位值为2.3;外周血中相对表达量为2.40±2.33,中位值为1.7。肿瘤组织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外周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肿瘤组织与外周血中BRCA1 mRNA相对表达量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0.245,P=0.041),同时高表达或同时低表达的表达程度相符率达到80%。结论未经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肿瘤组织进行BRCA1表达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散发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BRCA1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患者年龄将乳腺癌分为≤40岁及〉40岁两组,各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病理诊断均为浸润性导管癌;术前未经任何治疗。同时选取乳腺腺病20例对照。构建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中BRCA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BRCA1蛋白在腺病中表达于腺泡及导管上皮细胞核(阳性率90%);在乳腺癌中表达于癌细胞胞质或细胞核(阳性率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年龄≤40岁BRCAl蛋白阳性表达率(52.0%)低于年龄〉40岁组(76.0%);同时无淋巴结转移组其BRCA1蛋白阳性表达率(80.6%)高于伴有淋巴结转移组(54.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RCA1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临床分期以及病理组织分级无关(P〉0.05)。结论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蛋白表达缺失与患者发病年龄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通过对BRCAl蛋白的检测,有助于筛选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及其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对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ERCC1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正常健康志愿者活检组织(18例),常规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标本(28例)和术前曾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标本(18例)中ERCC1基因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其的影响。结果无化疗组患者的ERCC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无化疗组乳腺癌中ERCC1基因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因子受体-2(HER-2)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新辅助化疗组ERCC1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化疗组(P<0.05)。结论与正常人相比,乳腺癌患者ERCC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ERCC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患者经过新辅助化疗后ERCC1基因的表达水平可出现上调,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化疗治疗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p21WAF1、P53与PC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p21WAF1、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HE染色鉴定乳腺癌的形态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21WAF1、P53及PCNA在30例乳腺癌组织与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E染色可见,与正常的乳腺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有明显的异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21WAF1、P53及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67%、63.33%与70.00%。p21WAF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与组织分级无显著相关(P〉0.05)。p53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与肿瘤组织分级无关(P〉0.05)。PCNA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p21WAF1、P53及PCNA蛋白的表达变化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RCA1蛋白表达在散发性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水平、以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相应组织的石蜡标本BRCA1蛋白表达水平,动态收集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相关指标。结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例非癌性乳腺组织,BRCA1蛋白在细胞核均为阳性表达(12/12,100%),其中强阳性表达率为75%,未见细胞浆表达。检测的98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52例为BRCA1蛋白细胞核阳性表达(52/98),46例为BRCA1蛋白细胞核阴性表达;在BRCA1蛋白核表达阳性病例中,发现14例(14/52,26.9%)同时伴有无功能BRCA1细胞浆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肿瘤组织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和胸苷酸合成酶基因(TYMS)的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及尿苷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UGT1A1)多态性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个体化化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230例,分为个体化化疗组(41例)和常规化疗组(189例),分别进行个体化化疗和常规化疗。个体化化疗组通过检测患者 ERCC1、BRCA1和TYMS基因中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UGT1A1基因多态性,指导患者选用敏感且毒性反应小的化疗药物,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无病生存率(DFS)和毒性反应发生率。结果 个体化化疗组患者中位 PFS 为(26.00±1.60)个月,常规化疗组患者中位PFS为(25.00±0.2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化疗后1、2年D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化疗组患者血液毒性、腹泻、肝功能损害和血尿素氮升高发生率较常规化疗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神经毒性、心脏毒性和血肌酐升高发生率与常规化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上基因检测使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在临床个体化化疗中获益,PFS延长,部分毒性反应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与切割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水平的关系,从而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收集132例经病理诊断证实为NSCLC肿瘤组织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的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分析技术(PCR-HRM)法检测EGFR基因18、19、20、21外显子突变,同时用逆转录定量PCR(qRT-PCR)检测ERCC1的mRNA的表达水平。对两者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41例EGFR突变型中,ERCC1基因高表达10例,低表达31例;91例EGFR野生型中,ERCC1基因高表达31例,低表达60例。EGFR基因突变状态与ERCC1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 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状态与ERCC1的mRNA表达水平无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IF-1(缺氧诱导因子)、Bax(细胞凋亡相关因子)、Ki67(细胞增殖因子)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表达状况及其相关性,研究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关系,为卵巢癌的治疗提出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107例卵巢上皮性肿瘤HIF-1、Bax、Ki67的表达状况及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HIF-1、Bax、Ki67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HIF-1增高程度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Bax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手术病理分期及分级均无关(P〉0.05);Ki67阳性率在交界瘤和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肿瘤(P〈0.01),与肿瘤的分期及分级呈正相关,与组织学分型无关。Bax与HIF-1、Ki67在卵巢癌组织的表达分别呈负相关(r=-0.352,P=0.012;r=-0.354,P=0.012),HIF-1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0.382,P=0.006)。结论 HIF-1、Bax、Ki67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上高表达并具有相关性,在其发生、分化、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治疗卵巢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RCCl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叶1m液和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以及检测外周血ERCCl的表达水平来预测铂类药物的化疗是否存在耐药的町能性。方法收集4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液和病理组织,分别利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来检测外周血ERCCl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来检测病理组织切片的ERCCl表达水平。结果42例肺癌组织和血液组织中ERCCl表达水平上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42例肺癌组织和血液组织中ERCCl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鳞癌与肺腺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ERCCl表达量在外周血和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有明显的变化。肿瘤组织和血液中的ERCCl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无法应用检测外周血ERCCl的表达水平来预测是否对铂类化疗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DNA修复基因RRM1(核苷酸还原酶,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M1)和ERCC1(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1)的表达水平与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疗效的相关性.方法: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NSCLC组织和外周血中RRM1和ERCC1 mRNA表达水平.分类变量之间进行x2检验,连续性变量之间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总体生存率的比较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结果:本研究中,34例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RRM1和ERCC1 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有效地检测,22例病例同时进行了肿瘤组织和外周血的基因检测.RRM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存在线性相关性(R2=0.045,P=0.048),而ERCC1在两者之间无线性相关(R2=0.016,P=0.251).RRM1低表达组的生存期(16.0月)明显长于高表达组(12.5月)(Log-rank 3.980,P=0.046).而ERCC1的表达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在入组的NSCLC患者中,外周血中RRM1低表达组的生存期明显长于高表达组,对化疗反应的有效率更高,其结果有助于筛选出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铂类化疗方案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ATP结合盒转运体基因2(ABCG2)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治疗并有明确病理诊断的初治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石蜡标本共112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BCG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ABCG2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癌组中的表达率为51.8%,其表达情况与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月经状况、年龄、脉管癌栓、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HER2-2表达等无关(P〉0.05)。结论 ABCG2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ABCG2+与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表达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与顺铂耐药的相关性。方法以2010年4月-2013年7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79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研究对象新鲜肿瘤组织标本的ERCC1表达水平,给予所有研究对象2个疗程的化疗,化疗方案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化疗2个周期后,采用《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79例NSCLC患者,37例ERCC1呈阳性表达,42例ERCC1呈阴性表达。(2)ERCC1阳性表达组与ERCC1阴性表达组之间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TNM分期、吸烟史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ERCC1阴性表达组的化疗疗效显著优于ERCC1阳性表达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患者检测ERCC1有助于预测患者对顺铂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ATl基因及其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60例乳腺癌标本和20例正常乳腺标本,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捡测乳腺癌组织中MATlmRNA及MATl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38例(63.33%)MATl111RNA阳性,32例(53.33%)MATl蛋白阳性,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癌组织护〈0.05)。不同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MATlmRNA阳性率和MATl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TlmRNA和MATl蛋白表达分别与临床分期正相关(P〈0.05)。结论MATlmRNA及MATl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组织病理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的进展,转移的参考指标及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白鑫  高健刚  侯四川  孙小庆  朱磊一 《河北医药》2010,32(18):2471-2473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R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钙黏附蛋白及E-钙粘连素(CDH1)基因的表达与RCC发病机制间的相关性。方法 RCC患者36例(RCC组),男24例,女12例;分别取血液和肾癌组织标本。对照组36例为非肿瘤患者,男30例,女6例,取血液标本。癌旁组织标本为对照组,ELISA方法测定血浆中CDH1定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癌组织及癌旁组织CDH1的表达情况。竞争性PCR方法半定量分析组织中CDH1表达。分析RCC临床特点与CDH1表达的关系。结果 RCC组血浆中CDH1(4.3±1.8)ng/ml较对照组(6.8±3.1)ng/ml低(P〈0.05)。免疫组化显示肾癌组织中CDH1表达阳性率为36.1%(13/36),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9.4%(25/36),肾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DH1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组织CDH1总RNA和mRNA水平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H1基因表达下调可能在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ALDH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分子亚型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和比较20例乳腺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20例良性乳腺肿瘤组织及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Basal-like型各20例)中ALDH1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乳腺癌组织中ALDH1的表达与其分子亚型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20例乳腺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及20例良性乳腺肿瘤组织中,ALDH1均呈阴性表达;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ALDH1呈阳性表达者17例(21.25%),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乳腺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及良性乳腺肿瘤组织(P0.007)。ALDH1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CK5/6、TopⅡ、Ki-67表达均无关,与ER、PR状态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ALDH1呈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分子分型有关,可能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分型及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18.
何坤  罗强  黄泽有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047-3048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和Ki-67基因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手术诊断的142例乳腺癌组织与4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MCM5和Ki-67基因蛋白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情况.结果:MCM5、Ki-67在乳腺癌与正常组织中皆有表达,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MCM5表达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486P=0.031).MCM5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Ki-67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MCM5和Ki-67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成为新的乳腺癌肿瘤增生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参数综合分析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对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癌119例,乳腺良性肿瘤47例,分析其声像图特征,包括乳腺肿块的内部及后方回声、边缘特征、血流分布、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及血流频谱形态。结果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RI分别为(21.17±13.43)cm/s(、0.84±0.12)及(13.21±7.23)cm/s、(0.70±0.17)。以PSV>15cm/s诊断乳腺癌的特异性为70.21%。微钙化、边缘毛刺、纵/横比>1和RI>0.7诊断乳腺癌的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76.60%、56.3%,80.85%、85.71%,93.62%、38.66%和74.47%、75.63%。超声诊断乳腺癌111例,良性肿瘤44例,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特异度及敏感度分别为93.4%、93.6%、93.3%。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多参数分析对诊断乳腺癌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