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解决方案。方法 对2014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治疗的4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可能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与甲状腺手术切口感染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对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治疗进行探讨。结果 480例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发生感染34例,感染率为7.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基础疾病、切口长度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手术时间>2h、有基础疾病、切口长度>5cm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其感染率(7.69%)远低于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患者(3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为高龄、手术时间>2h、有基础疾病、切口长度>5cm、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通过加大医疗器械的消毒力度,提高手术室无菌等级,恰当的评估患者身体水平及危险因素,合理、安全、主动、预防性的运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阴道残端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临床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8年9月于杭州市中医院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发生阴道残端感染的患者45例作为病例组研究对象,同期在杭州市中医院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后未发生阴道残端感染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前访视、手术物品准备、无菌操作、心理干预、术前阴道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情况,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阴式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阴道残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物品准备、无菌操作、心理干预、术前阴道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菌操作、心理干预、术前阴道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为阴式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阴道残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工作者应该了解阴式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阴道残端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临床措施做好围术期相关工作,降低术后阴道残端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能为预防及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412例胃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率9.47%,感染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平均(21.28±5.83)d,未发生感染患者术后住院时间(15.92±5.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吸烟、低蛋白、TNM分期、手术方式、缝合切口人员工作年限、术中使用电刀、术前使用抗菌药物是与胃癌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体质量指数≥24kg/m2、缝合切口人员工作年限<10年、术中使用电刀是引起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术后切口感染率较高,引起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性的进行干预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子宫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并对其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研究。方法对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医院妇科收治的342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切口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42例患者中47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3.7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50岁、体质量指数≥25kg/m~2、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多发肌瘤、Ⅱ型肌瘤、手术时间≥35min、切口≥4cm、术前未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50岁、体质量指数≥25kg/m~2、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多发肌瘤、Ⅱ型肌瘤、手术时间≥35min、切口≥4cm、术前未使用抗菌药物均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率较高,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治疗应针对其危险因素给予相应的防治,以减少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子宫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降低子宫切口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 592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分析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子宫切口感染率。结果 1 592例患者共发生子宫切口感染22例,感染率为1.38%;年龄≥45岁、合并糖尿病、低白蛋白血症、多发肌瘤、肌瘤分型为Ⅱ型、采取开腹手术、手术时间≥1h的患者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发生子宫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45岁、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多发肌瘤、Ⅱ型肌瘤、开腹手术以及手术时间≥1h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口感染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在临床工作中应针对这些高危因素,给予针对性的预防,一旦发生感染应立即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普外科无菌手术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医院行普外科手术患者116例,分析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术后切口感染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调查116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58例,感染率为50.00%;经单因素分析可知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手术季节、病房条件、抗菌药物应用时间等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有关;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可知BMI高、手术时间长、多人病房、操作者资历低、切口类型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普外科患者术后感染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术前调整患者体质量指数、缩短备皮至手术时间、改善病房条件、提高手术操作者业务水平,可有效降低普外科无菌手术术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脏直视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降低SSI提供相应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3-10月在医院心外科接受心脏直视手术治疗的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发生SSI的相关因素,利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0例患者发生SSI 43例,感染率20.48%;发生浅表切口感染占60.47%,显著高于深部感染的34.88%及纵隔感染的4.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3h、术后3d高热、术后住ICU3d、术后高血糖及切口实施皮下连续缝合是患者发生SSI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浅表切口感染是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SSI的主要途径,而手术时间3h、术后3d高热、术后住ICU3d、术后高血糖及切口实施皮下连续缝合是导致SSI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212例妇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同顾性分析妇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妇科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妇科手术患者212例,其中14例出现医院感染为感染组,选取同一时期同一病区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之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妇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 妇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6.6%;t、x2检验结果提示,年龄、是否伴有慢性疾病、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留管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伴有慢性疾病、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术后留置导管均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伴有慢性疾病、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术后留置导管均为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状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6年3月医院急诊外科528例胸腹部创伤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菌种鉴定及统计分析。结果 528例胸腹部创伤患者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患者56例,感染率为10.6%;共分离出病原菌72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48.6%,革兰阴性菌占44.4%,真菌占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手术后切口感染与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低白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呈明显相关性(χ2=20.420、7.326、12.274、10.254、4.238和11.68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是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7.126、9.852、4.312和6.597,P<0.05)。结论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手术后切口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年龄、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且针对性地提出预防策略。方法收集414例子宫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调查分析可能引起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者26例,切口感染率6.28%,其中浅部切口感染20例,深部切口感染6例,感染率为4.83%、1.4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0岁、恶性病变、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3 h、开腹手术、子宫全切除术、术中出血量≥300 ml、围术期输血、术中手术室人员数量≥5人、接台手术时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1.46%、14.13%、16.13%、13.11%、11.03%、7.69%、11.94%、15.15%、14.10%、8.21%,高于无以上因素时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有无合并高血压时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恶性病变、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3 h、开腹手术、子宫全切除、术中出血量≥300 ml、围术期输血、术中手术室人员数量≥5人是引起切口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相对较低,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疾病病变性质、手术方式及手术范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围术期输血情况、术中手术室的人员流动性等因素均会影响到术后切口感染发生风险性,上述因素为独立危险因素,应在围术期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