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兰兰  祝玲玲 《实用预防医学》2014,21(10):1171-1173
目的分析乙肝五项及PreS1-Ag联合检测与HBV-DNA结果的一致性,探讨三者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ELISA、PCR的方法对328例乙肝患者进行HBV五项、前S1抗原及HBV-DNA的检测。结果在HBsAg(+)HBeAg(+)HBcAb(+)的模式下,HBV-DNA、PreS1-Ag的阳性率分别为81.0%、79.4%,在HBsAg(+)HBeAg(+)的模式下,HBV-DNA、PreS1-Ag的阳性率分别为85.7%、80.0%,两者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BsAg(+)HBeAb(+)HBcAb(+)模式下,HBV-DNA、PreS1-Ag的阳性率分别为40.8%、35.7%,在HBsAg(+)HBcAb(+)模式下,HBV-DNA、PreS1-Ag的阳性率分别为54.5%、48.5%,在HBsAg(+)HBeAb(+)模式下,HBV-DNA、PreS1-Ag的阳性率分别为50.0%、50.0%,在HBsAg(+)模式下,HBV-DNA、PreS1-Ag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00%。PreS1-Ag和HBeAg的阳性检出率在HBV-DNA阳性与阴性标本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PreS1-Ag、乙肝五项及HBV-DNA的结果密切关联,联合检测PreS1-Ag、乙肝五项能够很好的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及传染性,对于乙肝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儿童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含量的关系. [方法]202例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同时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标本中HBV-DNA的含量. [结果]HBsAg、HBeAg、HBcAb阳性组中,HBV-DNA阳性率为98.9%(88/89);HBsAg、HBeAg阳性组的HBV-DNA阳性率为100%(6/6);HBsAg、HBeAb、HBcAb阳性组中,HBV-DNA阳性率为25%(9/36);HBsAb、HBeAb、HBcAb阳性组的HBV-DNA阳性率为12.5%(2/16);HBsAg、HBcAb阳性组和HBeAb、HBcAb阳性组分别5例中各有1例检出HBV-DNA;33例HBsAb阳性中仅1例HBV-DNA阳性;12例HBV血清标志物全阴的标本未检出HBV-DNA.[结论]儿童乙肝患者的多种血清标志物模式中都存在HBV-DNA复制.以HBeAg阳性者HBV-DNA复制水平最高.血清标志物与HBV-DNA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尤其对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Ag)与HBV五项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2005~2009年到泰安市中心医院健康体检者4 500人血清标本检测HBV五项指标。[结果]检测4 500人,HBsAg阳性者370例,阳性率为8.22%。在370例HBsAg阳性者中,HBeAg阳性率为41.08%,PreS1-Ag检出率为71.35%。其中,152例HBsAg(+)、HBeAg(+)、HBcAb(+)检测模式中,Pre-S1Ag阳性率为89.47%;125例HBsAg(+)、HBeAb(+)、HBcAb(+)检测模式中,Pre-S1Ag阳性率为63.20%。HBeAg阳性标本中Pre-S1Ag检出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标本,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re-S1Ag可以完善HBV五项指标的检测,是一项新的HBV血清标志物检测指标。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五项血清学标志物,同时对370份HBsAg(+)和110份HBsAg(-)血清标本进行Pre-S1Ag指标检测。  相似文献   

4.
HBsAg阴性献血者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检测献血者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和HBV-DNA,探讨HBV-DNA检测对于输血安全的重要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应用PCR实时定量荧光检测技术检测HBV-DNA。结果1698例HBsAg阴性献血员样本,HBV-DNA检测总阳性率为2.71%,其中HBsAb( )、HBcAb( )模式组占5.71%,HBV-DNA阳性率为7.22%;HBsAb( )、HBeAb( )、HBcAb( )模式组占3.60%,HBV-DNA阳性率为8.20%;HBcAb( )组占6.60%,HBV-DNA阳性率为4.46%;HBeAb( )、HBcAb( )模式组占2.77%,HBV-DNA阳性率为8.51%;HBsAb( )模式组占38.48%,HBV-DNA阳性率为1.21%;全阴模式组占46.94%,HBV-DNA阳性率为2.26%。结论对于HBsAg阴性的献血者,HBV-DNA检测对于保证输血安全有重要意义,应该探索更为经济、合理、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的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并探讨其护理对策,降低HBV的感染。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100例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1例,女39例,平均(20.3±1.2)岁,对选取的100例HBV感染患者进行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的检测,并探讨其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对61例样本检测的结果分析,HBsAg阳性男性7例感染率为11.5%、女性2例感染率为5.1%,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HBsAg阳性与阴性患者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共检测10种模式,HBsAg阳性指标类型主要以HBsAg、HBeAg、HBcAb;HBsAg、HBsAb、HBcAb;HBsAg、HBcAb为主,而HBsAg阴性指标类型主要以HBeAb;HBsAb、HBeAb、HBcAb;HBeAb、HBcAb为主。结论患者HBV感染的种类较多,应加强传染源的控制和管理,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有效的降低HBV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及HBV-DNA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前S1抗原(PreS1)与HBV血清标志物及HBV-DNA相关性。方法对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73例健康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和PreS1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PreS1和HBeAg与HBV-DN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70.6%和75.5%;PreS1的敏感性高于HBeAg,但特异性则相反;HBeAg阴性患者部分仍存在着病毒复制;随着HBV-DNA拷贝数的升高,PreS1和HBeAg的阳性率亦随之升高;在HBV-DNA低拷贝数时PreS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结论PreS1的检测可以较好地反映HBV存在和复制的情况,PreS1作为辅助或补充指标联合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同步动态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501例HBV感染者血清前S1蛋白抗原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人血清进行HBV前S1蛋白抗原(Pre-S1Ag),以便了解Pre-S1在HBV感染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501例HBV感染者及50名健康对照组检测.结果HBsAg阳性、HBeAg阳性、HBcAb阳性(大三阳)病人组的Pre-S1Ag阳性率为84.8%;HBsAg阳性、HBeAb阳性、HBcAb阳性(小三阳)病人组的Pre-S1Ag阳性率为38.6%;HBsAg阳性、HBcAb阳性病人组的Pre-S1Ag阳性率为40.0%.大三阳病人组Pre-S1Ag阳性率与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re-S1Ag的检测可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它与HBsAg阳性及HBeAg阳性有密切相关性,在防治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HBsAg阴性献血者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和HBV-DNA的相关性分析,论证HBsAg阴性血液的安全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检测HBV-DNA。结果3398例HBsAg阴性献血样本,HBV-DNA检测总阳性率为2.73%,其中HBsAb(+)、HBcAb(+)模式组占6.59%,HBV-DNA阳性率为5.80%;HBsAb(+)、HBeAb(+)、HBcAb(+)模式组占4.74%,HBV-DNA阳性率为6.83%;HBcAb(+)组占6.24%,HBV-DNA阳性率为5.19%;HBeAb(+)、HBcAb(+)模式组占5.86%,HBV-DNA阳性率为4.52%;HBsAb(+)模式组占31.99%,HBV-DNA阳性率为1.56%;全阴模式组占44.59%,HBV-DNA阳性率为2.11%。结论HBsAg阴性的献血者仍然存在HBV感染的危险,特别当单独HB-cAb检测阳性或合并HBsAb、HBeAb等阳性标志物时,输血潜在感染的风险增加,应同时检测乙肝其他标志物,推行灵敏度高的核酸扩增技术筛查血液,可以进一步减少输血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HBV-M)与HBV-DNA的关系,分析荧光定量-PCR检测在判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中的应用。方法笔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了717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血清中HBV-M、HBV-DNA,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HBsAg( )HBeAg( )HBcAb( )血清中HBV-DNA阳性率和含量最高,血清中HBeAg与HBV-DNA含量密切相关,但部分HBeAg阴性或HBeAb阳性患者也有较高的HBV-DNA阳性率及含量。结论单凭血清免疫标志物模式难以准确判断HBV的复制程度及传染性的强弱,定量检测HBV-DNA能真实反映HBV的复制情况,对诊断、治疗乙肝患者及疗效观察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517例乙肝标志物和HBV-DNA定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HBV-DNA水平与HBV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1517例HBV感染者血清标本中HBV-DNA含量进行检测,同时用ELISA法检测其HBV免疫标志物。结果HBsAg、HBeAg、HBcAb阳性组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98.24%;HBsAg、HBeAg阳性组为100.00%;HBsAg、HBeAb、HBcAb阳性组为60.98%;HBsAg、HBcAb阳性组为37.71%;HBcAb阳性组为12.90%。结论患者血清HBV-DNA的阳性率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存在状态相关,采用FQ PCR法检测HBV-DNA能更准确、直接地反映体内病毒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