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 对在笔者所在医院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41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手术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结石清除率为95.1%,经术后统计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100%.5 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经抗炎治疗一周后体温正常.结论 加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术后护理有利于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感染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患者感染率为62.22%,≥60岁患者的58.82%,手术时间〉60min感染率为78.38%,住院天数≥14d感染率为78.05%,合并基础疾病感染率为76.67%,使用〉3种抗菌药物感染率75.00%,灌注泵压力感染率78.57%,明显高于相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多种多样,在术前应预防应用广谱抗生素,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合理缩短手术时间,尽量降低灌注压灌洗,增强抗菌药物使用的护理,以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3.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0)
目的调查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重症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探讨重症感染对肾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4年4月医院诊治的12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重症感染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病原菌鉴定,检测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酐、尿素氮及微量蛋白尿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NADPH氧化酶亚基2(NOX2)、NADPH氧化酶亚基4(NOX4)及双功能氧化酶1(DUOX1)的水平。结果 12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重症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4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48.2%,革兰阴性菌占51.8%;术后重症感染患者血清中肌酐、尿素氮、微量蛋白尿及MDA水平升高(P<0.05);NOX2、NOX4及DUOX1表达增强(P<0.05),SOD水平降低(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易发生重症感染,并导致患者肾脏功能异常和氧化应激蛋白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4.
伍星海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4):83-8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术后创伤程度。方法:临床资料源自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肾盂结石患者80例,随机将8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d、7d的白介素-6(IL-6)、超敏反应蛋白(hs-CRP)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唾液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炎症指标相较于对照组低,术后3~7d的唾液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程度比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更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微通道经皮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评价。方法以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164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进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观察组采用微通道经皮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对两组的手术基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清石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124.20±36.54)min,对照组为(101.32±31.77)min,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术后发生血尿21例,切口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05%;观察组发生血尿12例,发生率为14.63%;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清石率分别为95.12%与91.46%,组间比较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体积小于3 cm的肾结石,微通道经皮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虽然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清石率高,且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16F微通道输尿管镜经皮肾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试验组采用16F微通道输尿管镜经皮肾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患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患者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某院住院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9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危险因素及分离病原体等进行分析。结果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发生感染35例,感染率为36.46%(35/9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石大小、形状、手术时间以及灌注量是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对术前96例患者和术后18例患者进行尿细菌培养,共检出病原菌39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12株),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8株)、草绿色链球菌(5株)、肺炎克雷伯菌(4株)和阴沟肠杆菌(3株)等。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感染率高;进行此类手术时,应做好充足地术前准备,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灌注量;同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改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8.
张进超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4):95-96
目的:观察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用于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低于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观察组,术后出血量高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结石患者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和分析标准通道基础上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在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治疗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10月—2012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共116例,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对患者实施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并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共有108例患者在一期手术中成功地取尽结石,有8例患者在二期取尽结石,有4例患者的结石有少许的残留,在一期结石的取净率达93.1%,本研究的手术时间为25~120min,平均时间为85min,患者平均住院7d,没有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在患者出院后的3~6个月进行随诊,实施静脉肾盂造影和B超检查,共有19例患者肾盂存在轻度的扩张,患者的肾功能较以前都出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标准通道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具微创损伤小和手术时间短以及结石清除率高且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属于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比较理想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3)
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措施,以降低真菌感染率。方法对50例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侵入性操作与真菌感染的关系,同时总结该类患者的护理措施,统计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采用侵入性操作的31例患者中,9例发生真菌感染,感染率为18.0%;而非侵入性操作患者中,无真菌感染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肾功能不全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均经积极治疗,其48例患者存活且有一定的生活质量,2例患者死亡。结论肾功能不全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应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避免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且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3)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碎石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其预防控制措施,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肾结石并经皮肾镜碎石术32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控制及护理措施。结果 320例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38例,感染率11.9%,其中脓毒败血症2例占0.6%;38例术后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38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3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肠球菌属3株、真菌5株;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手术时间、结石直径、拔管时间、高血压、糖尿病、应用3种以上抗菌药物治疗等7个变量与术后感染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糖尿病、手术时间、拔管时间、结石直径5个变量是术后感染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针对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术中规范操作、控制手术时间、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是预防皮肾镜碎石患者术后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1月10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52例,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地行走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术后医院感染3例,感染率为6.25%,观察组未发生术后医院感染病例;对照组内固定松动、创口坏死或难愈合发生率分别为4.17%、6.25%,总发生率为27.08%;观察组固定松动、创口坏死或难愈合发生率均为0,总发生率为3.84%,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分析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4所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240例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0份标本均进行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其中125份阳性,阳性率为52.1%;病原菌结果分析显示,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占60.8%,其中包括肺炎克雷伯菌28株、铜绿假单胞菌25株、鲍氏不动杆菌11株,革兰阳性球菌占34.4%,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表皮葡萄球菌12株、凝血酶阴性葡萄球菌7株,真菌占4.8%,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3株;共有32例患者出现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为13.3%,其中15例死亡,死亡率为46.9%,死亡原因主要为呼吸衰竭及心脏功能衰竭.结论 心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容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应及时使用敏感抗菌药物积极控制肺部感染,早期诊断及治疗肺部感染是减少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0)
目的探讨胎盘多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术后感染的影响,提高临床诊治水平,降低骨折术后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3月66例四肢骨折术后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32例,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34例,加用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渗液消失时间、皮肤愈合时间及感染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相关指标水平变化,同时对骨折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渗液消失时间、皮肤愈合时间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RP、IL-1、IL-6、TNF-α、WBC 5项感染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上述感染相关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四肢骨折的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不仅能降低四肢骨折术后感染率,且能加快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0)
目的通过对腰椎滑脱患者手术后的临床研究,分析其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正确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骨科的216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研究,对其术后感染情况进行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6例腰椎滑脱患者术后8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3.7%,其中手术切口浅部感染5例,占62.5%,另外3例患者出现深部感染,占37.5%;共检出病原菌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6株占75.0%,革兰阴性菌2株占25.0%;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患者年龄高、伴随疾病重、病因类型复杂、外力负荷大及病程长,发生感染风险越高,感染程度也越重。结论积极治疗患者伴随慢性疾病,明确腰椎滑脱病因,认真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密切感染监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减少腰椎滑脱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WAGNER R 《Das Deutsche Gesundheitswesen》1956,11(21):681-686
18.
目的观察免疫调理治疗对结石梗阻性黄疸(COJ)术后感染防治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5月接诊的COJ患者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抗感染、胃肠减压及肠外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免疫调理治疗,治疗持续1周;治疗前和治疗后1、3、5、7、14d,对患者淋巴细胞计数(LC)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水平进行统计,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结果术后3d开始,试验组LC和HLA-D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感染4例,感染率为9.5%,对照组9例,感染率为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调理治疗对COJ术后感染的防治效果明显,有效改善免疫麻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4)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情况,总结对感染产生影响因素,最大限度的降低术后感染概率。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医院诊治的150例子宫肌瘤实施开腹手术治疗患者,综合分析患者年龄、并发症情况、病程、手术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切口长度、有无复发等资料,总结术后发生感染的原因及影响因素,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60岁的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的概率明显比60岁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较长的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的概率明显比病程短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明显比非感染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感染组患者切口长度、术后复发、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均与术后感染有紧密的关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切口感染的出现与患者自身身体素质、切口长度、使用抗菌药物、并发症以及手术时间等密切相关,因而,外科医师应严格掌握手术操作技巧,控制手术时间,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以降低感染率,同时对切口感染产生影响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严格掌握,临床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