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国亮  陆炜  程国兵  李晓阳  蒋楠  王李华 《浙江医学》2018,40(4):411-413,419
Cockett综合征是人体左髂总静脉受前方右髂总动脉压迫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左下肢肿胀、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皮肤脂质硬化、下肢溃疡甚至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已成为Cockett综合征首选的治疗手段。本文将围绕Cockett综合征发病机制、诊断以及腔内血管成形术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腔内介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Cockett综合征患者(女性49例,男性4例)的临床资料.41例患者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予以导管引导下溶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12例患者表现为慢性静脉高压,予以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术后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1±15)个月.术后1个月、6个月及以后每年进行一次临床和造影评估.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左髂静脉均完全畅通,4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37例(90.2%)患者血栓完全溶解.在术后随访中,49例患者(92.5%)症状完全缓解,4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7.5%),50例患者(94.3%)支架完全畅通,3例患者(5.7%)出现了支架再狭窄.无死亡患者.结论 腔内介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具有较高的早-中期通畅率,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经左侧大隐静脉入路Cockett综合征的腔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左侧大隐静脉入路Cockett综合征腔内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直视下或超声引导下,应用Seldinger技术行左侧大隐静脉穿刺,对左侧髂静脉进行DSA造影检查及左侧髂总静脉内支撑支架成形手术治疗.结果:本组共完成11例,操作成功率100%.术后无浅静脉炎、皮下血肿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经左侧大隐静脉入路Cockett综合征的腔内治疗,避免了对深静脉的医源穿刺损伤,更微创,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术后易护理,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ockett综合征血管腔内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8例Coekett综合征患者行血管腔内治疗,血栓形成组22例,无血栓形成组16例,其中12例单纯行球囊扩张术(PTA),26例行PTA+支架植入术.结果 38例均获得技术成功,血栓形成组有1例形成后腹膜血肿.34例得到随访,1例术后4周血栓复发,经再次手术取栓后肿胀消退.5例出现血栓后综合征表现.结论 血管腔内治疗Cockett综合征安全、有效,近、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血管腔内介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8例Cockett综合征患者采用放射学进行诊断及临床分析,其中5例症状较轻采用保守治疗,其余23例均采用介入治疗.并对患者随访1年.结果 下肢深静脉造影术可以对Cockett综合征作出明确诊断,23例患者在介入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体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善,临床疗效明显.结论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Cockett综合征安全、有效,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Cockett综合征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不同治疗手段的疗效,探讨滤器植入是否常规,寻找更加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 年8 月- 2016 年4月期间就诊的89 例Cockett 综合征并发急性下肢DVT 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A、B 组)和对照组(C组)。A 组36 例均行下腔滤器植入+ 置管溶栓,其中11 例行球扩,16 例行球扩+ 支架;B 组22 例均行置管溶栓,其中7 例行球扩,11 例行球扩+ 支架,C 组31 例行系统溶栓保守治疗,术后给予抗凝、活血、消肿、穿弹力袜,院外均口服华法林继续抗凝,观察各组治疗疗效及血栓相关事件发生率。结果87 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20 个月。A 和B组有效率均为100%,C 组有效率为80%,均未出现肺栓塞,无疾病相关死亡病例,实验组中A组与B组肺栓塞发生率及治疗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对照组中6例肢体缓解不明显,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栓后遗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Cockett综合征合并急性期血栓治疗,不常规植入下腔静脉滤器也是安全有效的;腔内治疗较药物系统溶栓中远期效果好,通畅率高,发生血栓后综合征风险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探讨治疗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有效方案。方法:为2010年2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Cockett综合症患者联合使用置管溶栓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在进行手术治疗前后其左下肢及各项身体指标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均未发生死亡及肺栓塞等并发症,其左下肢肿痛的症状得到了良好的缓解。对所有术后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其中有4例患者发生了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主要症状为色素沉着、静脉曲张、水肿等),其余患者的左下肢未发生肿胀、静脉曲张及色素沉着等情况。结论:联合使用置管溶栓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中央型)并Cockett综合征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可作为治疗此病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的早期影像表现及相应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收集分析62例经左下肢增强CT检查诊断为Cocket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行内科保守治疗,36例行球囊扩张后支架置入28例,二期23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21例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滤器保护下行置管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后14例行球囊扩张,12例支架置入。术后所有患者随访8-12月。结果术后静脉曲张消失、溃疡愈合,色素沉着明显改善,21例患肢肿胀患者中,19例肿胀消失,2例明显减轻。结论左下肢静脉CT成像能明确Cockett综合征诊断,了解狭窄程度及血流路径特点,及时给予综合治疗能有效减少Cockett综合征后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告24例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介入治疗结果。方法在X线电视透视下,采用经皮血管成形术(PTA)及血管内支架(stent)置入治疗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阻塞;下腔静脉支架20例,副肝静脉支架1例,下腔静脉和肝左静脉双支架3例。结果24例27支血管皆一次性开通及支架置入获得成功。下腔静脉平均压力术前为3.54±0.91kPa,术后即刻降为2.02±0.98kPa。1例副肝静脉术前压力为3.22kPa,术后即刻降为2.06kPa。3例肝左静脉压力术前平均为6.17±0.82kPa,术后降为2.35±0.86kPa。术后随访平均4.6个月(1~14个月),下腔静脉保持通畅,支架扩张良好,无移位。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者21例,明显改善者3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BC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3支主肝静脉严重阻塞时,开通副肝静脉是治疗肝静脉型BCS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布加氏综合征(BCS)的血管内介入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布加氏综合征(BCS)的血管内介入诊治方法.方法 对39例布加氏综合征,依据窦后性门脉高压症和(或)下腔静脉阻塞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彩超、血管造影进行临床诊断后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分别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术、下腔静脉血管内支架放置术(PTA IV Stent);经颈内静脉途径肝静脉穿刺或下腔静脉穿刺肝内肝静脉或门静脉,行肝静脉血管内支架放置术(PTA HV Stent),或下腔静脉-肝静脉血管内支架置入术(IVC-HV Stent),或下腔静脉-门静脉血管内支架置入术(TC Tips).结果 介入治疗成功率92.3%(36/39),介入治疗后,患者胸腹水、侧腹壁静脉曲张明显减轻,肝脏回缩,尿量增多.随访最长8年,支架血流通畅.结论 适用于多种BCS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Budd—Chiari综合征(BCS)介入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3例BCS患者进行介入放射学治疗,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结果:Ⅰa型21例进行了介入治疗,成功率95.2%;Ⅰb型11例进行了介入治疗,成功率54.5%;Ⅱa型112例进行介入治疗,成功率96.4%;Ⅱb型14例进行了介入治疗,成功率92.9%;Ⅲa型9例进行介入治疗,成功率77.8%;Ⅲb型2例进行介入治疗,成功率100%;Ⅳa型25例进行介入治疗,成功率92%;Ⅳb型9例进行介入治疗,成功率88.9%。结论:介入放射学对BCS是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取代外科治疗,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单中心腔内治疗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病变(nonthrombotic iliac vein compression lesion,NIVCL)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5年6月收治3423例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其中NIVCL 107例,腔内治疗89例。在腔内治疗的89例中,男48例,女41例,年龄30~73岁,平均(55.9±10.1)岁;左下肢68例,右下肢17例,双下肢4例。手术均采用经患肢股静脉穿刺行髂静脉受压段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对其中83例合并浅静脉曲张者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14~48个月,平均15.7个月,支架一期通畅率100%。随访期间,患肢肿胀缓解率89.0%(73/82),溃疡治愈率94.1%(16/17),疼痛缓解率82.6%(19/23)。1例术后1年出现浅静脉曲张复发,再次行硬化剂治疗后静脉曲张消失;另1例术后3月出现血栓性浅静脉炎,予抗凝、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及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血管腔内治疗NIVCL安全有效,在疾病进展至血栓形成前早期诊治NIVCL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腔内修复术治疗外周血管创伤患者,观察其中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8年3月至2016年4月46例外周血管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4例,女性12例;年龄23 ~61 (39.8±11.6)岁.损伤类型:动脉内膜损伤16例,动脉部分断裂11例,动脉完全断裂7例,假性动脉瘤9例,动静脉瘘3例.46例均经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同时行腔内修复治疗.分别在术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之后每年随访1次.结果 4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30 ~ 90(50±16) min.腔内修复治疗后受损动脉血流恢复通畅,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消失,无对比剂外溢现象.无围手术期死亡及肢体缺血坏死、感染、截肢等严重并发症.46例患者无失访,随访12 ~6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3.5个月.1例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予溶栓治疗后血流恢复;1例支架内再狭窄>50%,予球囊扩张等处理后血流恢复通畅;其余患者动脉血流保持通畅.随访期间无支架移位、断裂、内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腔内修复术治疗外周血管创伤中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Cockett综合征介入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31例确诊为Cockett综合征且全部并发左髂-股静脉血栓完全闭塞患者行溶栓术前检测,溶栓期间每日超声检测溶栓效果,静脉血管造影及左髂静脉支架植入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支架和血流通畅情况.结果 31例溶栓效果评价:良好23例,一般6例,无效2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布—加氏综合征肝静脉阻塞的介入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5例肝静脉型布—加氏综合征,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肝静脉节段性阻塞2例,膜性阻塞2例,广泛性闭塞1例。5例均行经皮经肝穿刺肝静脉造影。采用经颈静脉途径,开通阻塞肝静脉。2例膜性阻塞的用硬质导管导丝顺行开通,2例节段性阻塞的用RUPS100肝穿装置在B超引导下,穿刺肝段下腔静脉,建立肝静脉—颈静脉导丝轨道,行球囊扩张成形或植入血管内支架治疗。1例广泛性闭塞,未行TIPSS。结果:5例患者,成功治疗4例,无严重并发症。3例实行了球囊扩张术(PTA),1例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随访1例复发狭窄,行再次治疗。结论:肝静脉型阻塞布—加氏综合征的介入治疗应采用多途径穿刺联合破膜技术,在B超引导下可提高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只要开通一条足够大的通道即可恢复肝静脉系统压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冠心病 2 8例 ,采用Gruntzig’s方法首先对病变处进行球囊预扩张 ,然后根据血管病变近端直径选择支架直径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结果  2 8例患者 3 4支病变血管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 3 6个。所有支架植入均获得成功 ,造影显示无残留狭窄 ,靶血管血流均达到TIMIⅢ级 ,无特殊并发症 ,手术成功率为 10 0 %。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管腔内支架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Budd-Chiari综合征(B-CS)是由肝静脉和(或)膈段下腔静脉阻塞引起门静脉和(或)下腔静脉高压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我院自1990~1998年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LA)治疗36例B-CS病人,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介入技术治疗Cockecl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2例接受介入(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的Cockett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和回顾性研究.结果:12例患者术后左髂总静脉管腔通畅,随访5~27个月,患肢症状消失,疗效满意,临床无复发.结论:介入技术足治疗Cockett综合征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Cockett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外科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选择合理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5年内收治的44例Cockett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和回顾性研究.结果:除保守或未治者,手术或介入治疗全部治愈;在急性血栓型中,有5例患者行取栓及人工血管搭桥术后仍有轻度下肢水肿,其余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提高.结论:Cockett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下肢静脉造影;治疗术式暂无定论,但介入治疗是发展方向,其住院时间短,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