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用抗TGF-β1抗体检测77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其中良性21例,交界性7例,恶性49例)中TGF-β1的表达及定位,并以正常卵巢组织14例作对照.结果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肿瘤组织中TGF-β1表达明显高于交界性和恶性肿瘤组织;TGF-β1的表达,粘液性癌高于浆液性癌,病理分级1级高于3级,临床分期Ⅰ~Ⅱ期高于Ⅲ~Ⅳ期(均P<0.05).结论TGF-β1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TGF-β1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
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用抗TGF-β1抗体检测77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其中良性21例,交界性7例,恶性49例)中TGF-β1的表达及定位,并以正常卵巢组织14例作对照。结果: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肿瘤组织中TGF-β1表达明显高于交界性和恶性肿瘤组织;TGF-β1的表达,粘液性癌高于浆液性癌,病理分级1级高于3级,临床分期Ⅰ-Ⅱ期高于Ⅲ-Ⅳ期(均P<0.05)。结论:TGF-β1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TGF-β1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 β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用抗TGF β1抗体检测 77例卵巢上皮性肿瘤 (其中良性 2 1例 ,交界性 7例 ,恶性 4 9例 )中TGF β1的表达及定位 ,并以正常卵巢组织 14例作对照。结果 :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肿瘤组织中TGF β1表达明显高于交界性和恶性肿瘤组织 ;TGF β1的表达 ,粘液性癌高于浆液性癌 ,病理分级 1级高于 3级 ,临床分期Ⅰ~Ⅱ期高于Ⅲ~Ⅳ期 (均P <0 .0 5 )。结论 :TGF β1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TGF β1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水通道蛋白3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水通道蛋白3(AQP3)的表达,探讨其在卵巢上皮性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取66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恶性46例,交界性10例,良性10例)、12例正常卵巢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AQP3的表达.结果:AQP3主要在卵巢上皮性癌癌细胞的胞质中和部分胞膜上表达,在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和交界性肿瘤部分肿瘤细胞胞质中、少量间质细胞胞质中也有表达.AQP3在交界性和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组织学分级为G2、G3的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AQP3的表达高于G1者,Ⅲ~Ⅳ期卵巢癌组织AQP3表达高于Ⅰ~Ⅱ期(P<0.05),腹水量超过1 000 mL者AQP3表达水平高于1 000 mL以下者(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织中AQP3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AQP3可能通过增加肿瘤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水通透性,增强卵巢上皮性癌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5.
Ki67和Survivin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秀娟  廖琪  孙中华  郝明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6):1534-1535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Ki67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55例卵巢上皮性癌和5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Ki67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Ki67和Survivin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2.73%和76.36%)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分别为12.00%和14.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Ki67和Survivin的阳性率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Ⅰ~Ⅱ期、Ⅲ~Ⅳ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40、0.0002).Ki67在G1~G2级与G3级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61);Survivin在G1~G2级与G3级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8). 结论 Ki67和Survivin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增强,是评估卵巢上皮性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的表达与活性及其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检测 4 9例卵巢上皮癌组织 ,2 6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及 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RK1/2蛋白和活性ERK1/2蛋白表达。结果 ERK1/2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 3% ,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 (阴性 )和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 ( 2 7% ) (P <0 .0 1)。Ⅲ~Ⅳ期卵巢癌组织中的ERK1/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卵巢癌 (P <0 .0 5 )。活性ERK1/2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6 5 % ,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活性ERK1/2的阳性表达率 ( 19% ,P <0 .0 1)。手术病理分期Ⅲ~Ⅳ期卵巢癌组织的活性ERK1/2表达阳性率为 80 % ,Ⅰ~Ⅱ期为 13例中 3例 ,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ERK蛋白的过表达在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促进作用 ,可作为卵巢上皮性癌的一项预后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环氧合酶 - 2 (Cox- 2 )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 4 2例卵巢上皮性癌 (浆液性 2 4例 ,粘液性 18例 ;Ⅰ~Ⅱ期 14例 ,Ⅲ~Ⅳ期 2 8例 ;G1、G2 31例 ,G3 11例 ;有淋巴结转移 18例 ,无转移 2 4例 ;存活时间≥ 3a 16例 ,<3a 2 6例 )、16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2 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和 2 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ox - 2的表达。结果 :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Cox - 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 (P <0 .0 5 ) ;与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分型、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存活时间无关 (P >0 .0 5 )。结论 :Cox- 2表达上调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表达在卵巢上皮性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0例卵巢上皮性癌、12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yclinD1的表达,并对其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和生存时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CyclinD1阳性表达多见于临床期别晚和生存期短的病例组(P<0.05),低分化者阳性表达高于高分化者,Ⅲ级与Ⅱ级、Ⅰ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yclinD1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病理指标有关,对估计其进展、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自噬基因Beclin1和PTEN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5例正常卵巢组织、25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19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及69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Beclin1及PTEN蛋白表达,比较四组组织中Beclin1及PTEN表达水平,以及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1)Beclin1、PTEN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与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表达较高,在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中开始下降,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最低(P〈0.05);(2)Ⅰ~Ⅱ期、高中分化、淋巴结无转移的卵巢癌组织中Beclin1、PTEN的表达高于Ⅲ~Ⅳ期、低分化、淋巴结有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eclin1、PTEN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下调,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及临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
杨明丽  赵杨  宋美英 《黑龙江医学》2005,29(11):815-817
目的探讨Survivin mRNA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本文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60例上皮性卵巢癌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卵巢上皮性癌OD值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1);卵巢上皮性癌OD值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P<0.01);卵巢上皮性癌OD值显著高于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P<0.05);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OD值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OD值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P<0.05)。良性卵巢肿瘤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无显著差异。Ⅲ、Ⅳ期卵巢癌与Ⅰ、Ⅱ期卵巢癌相比,OD值升高,P<0.05,差别有显著意义。随分化程度的逐渐降低OD值升高。Survivin mRNA在卵巢癌各组织类型中其差别无显著意义。结论Survivin 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中及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中过度表达,晚期癌中的表达高于早期癌组织。推测Survivin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的预后不良、复发密切相关,是一个具有潜在价值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1、IL-11受体(IL-11R)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108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18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L-11、IL-11RA蛋白表达.结果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卵巢黏液性囊腺癌、卵巢透明细胞癌的IL-11阳性率分别为78.79%、74.29%、50.00%、40.63%.相比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IL-11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P<0.05).在卵巢上皮性癌中,IL-11表达与年龄分组无关(P>0.05);IL-11在临床Ⅲ~Ⅳ期的表达明显高于临床Ⅰ~Ⅱ期(P<0.05);与无腹膜转移的相比,有腹膜转移的上皮性癌中IL-11明显高表达(P<0.05).卵巢良性和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IL-11RA高表达.结论 IL-11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亚型相关.IL-11R可能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协同作用,IL-11在腹膜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作为新的靶向治疗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Endoglin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管生成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本院2000年12月至2003年12月手术切除的70例卵巢上皮肿瘤标本分别标记CD34和Endoglin,并分别进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计数.结果 CD34标记的MVD在良性和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Endoglin标记的MVD在良性和恶性肿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Ⅰ~Ⅱ期CD34和Endoglin标记的MVD均高于Ⅲ~Ⅳ期;CD34标记的MVD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病理分级Ⅰ、Ⅱ、Ⅲ级间无统计学筹异(P>0.05),而病理分级Ⅲ级Endoglin标记的MVD明显高于Ⅰ~Ⅱ级.结论 Endoglin标记计数的MVD优于CD34、CD31和Von Willebrand因子等标记的MVD,可作为肿瘤血管生成状态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淋巴增强因子1(LEF1)在卵巢上皮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卵巢上皮肿瘤新鲜标本:卵巢良性上皮肿瘤24例,交界性上皮肿瘤17例,恶性上皮肿瘤35例;另选取因子宫肌腺瘤、乳腺癌、宫颈癌疾病切除的正常卵巢组织13例作为对照。提取组织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组织LEF1的表达情况,分析恶性上皮肿瘤组织中LEF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子宫良性疾病、良性、交界性卵巢上皮肿瘤相比,恶性上皮肿瘤中LEF1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良性及交界性肿瘤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卵巢恶性上皮肿瘤中,LEF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浆液性癌及黏液性癌(P<0.05),浆液性癌与黏液性癌组织中LEF1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病例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病例(P<0.05);在FIGO分期Ⅲ期+Ⅳ期病例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Ⅰ期+Ⅱ期病例(P<0.05);LEF1在不同年龄及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与原发灶相比,LEF1在转移性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F1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可能参与卵巢癌侵袭、转移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中TGF-β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逆转录-巢式PCR法检测上皮性卵巢癌40例、卵巢良性肿瘤40例及正常卵巢20例组织中TGF-β1 mRNA表达,并通过凝胶图像系统分析其相对表达量。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组织中TGF-β1蛋白的定位和表达。结果:TGF-β1 mRNA表达率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为100%(40/40),明显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的70.0%(28/40)和正常卵巢组织55.0%(11/20)(P=0.0002;P<0.01)。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且TGF-β1表达强度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腹水形成和肿瘤分期有关。结论:TGF-β1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转移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Endoglin mRNA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表达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卵巢囊腺瘤和卵巢癌组织中的Endoglin mRNA表达.结果 Endoglin mRNA在卵巢癌和卵巢囊腺瘤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卵巢癌组织中Endogl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卵巢囊腺瘤,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理Ⅲ级明显高于Ⅰ、Ⅱ级.结论 卵巢上皮性肿瘤无论良性或恶性,均有Endoglin mRNA表达,但Endoglin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卵巢囊腺瘤相比明显增高.Endog-lin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随着肿瘤的分化程度下降而上调,Endoglin基因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成正比,因而Endoglin可能与卵巢上皮肿瘤细胞恶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上皮性卵巢肿瘤微血管密度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微血管生成状态及肿瘤微血管生成与卵巢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对 11例卵巢良性上皮肿瘤、10例交界性卵巢上皮肿瘤和 4 5例上皮性卵巢癌石蜡组织切片采用FⅧ相关抗原 ,应用SABC法 ,检测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① 4 5例上皮性卵巢癌中MVD均值为 31.7±11.2 ,高于同时检测的良性和交界性卵巢上皮肿瘤 (P <0 .0 5 )。MVD在不同的卵巢癌临床分期中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并且临床Ⅲ~Ⅳ期肿瘤MVD高于临床Ⅰ~Ⅱ期 (P <0 .0 5 )。②粘液性卵巢癌MVD高于浆液性卵巢癌。③不同组织分级中MVD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肿瘤微血管生成是卵巢肿瘤发生、发展的早期事件。临床Ⅲ~Ⅳ期的上皮性卵巢癌MVD比Ⅰ~Ⅱ期高 ,表明MVD在卵巢癌的进展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Ⅰ)、泛素特异性肽酶5(USP5)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预后意义。方法 选取98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样本为病例组,同期98例正常卵巢组织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RIG-Ⅰ、USP5表达水平。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RIG-Ⅰ、USP5表达水平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RIG-Ⅰ、USP5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卵巢上皮性癌患者RIG-Ⅰ、USP5表达与肿瘤最大径、TNM分期、肿瘤浸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复发率相关(P<0.05)。RIG-Ⅰ、USP5阳性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5年生存率均分别低于RIG-Ⅰ、USP5阴性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2 cm、TNM分期Ⅲ~Ⅳ期、浸润深度≥1 cm、分化程度高、淋巴结转移、复发、RIG-Ⅰ阳性、USP5阳性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低于肿瘤最大径<2 cm、TNM分期Ⅰ~Ⅱ期、浸润深度<1 cm/无浸润、分化程度低、无淋巴结转移、无复发、RIG-Ⅰ阴性、USP5阴性的卵巢上皮性癌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β5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两步法,分别测定15例正常卵巢组织、15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10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57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整合素αVβ5的表达及MVD。结果:(1)卵巢上皮性癌中整合素αVβ5的阳性率及MVD值高于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和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P<0.01);(2)卵巢上皮性癌中整合素αVβ5的阳性率及MVD值随临床分期、组织分级的升高而增加(P<0.05);(3)卵巢上皮性癌中整合素αVβ5的表达强度与MVD值之间呈正相关(r=0.545,P<0.05);(4)卵巢上皮性癌中整合素αVβ5表达阳性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整合素αVβ5表达阴性组(P<0.05)。结论:整合素αVβ5可能通过介导血管新生参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整合素αVβ5是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9.
VEGF和EG-VEGF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分泌腺来源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G—VEGF)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意义,为卵巢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形态定量学方法检测85例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性25例,FIGOⅠ、Ⅱ期卵巢癌27例,FIGOⅢ、Ⅳ期卵巢癌33例)和20例正常卵巢(除外卵巢疾病的绝经前患者)组织中VEGF、EG-VEGF表达的阳性率及积分光密度值(IOD)。结果VEGF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及IOD值恶性组明显高于良性组及对照组(P〈0.01),其中晚期(FIGOⅢ、Ⅳ期)卵巢癌明显高于早期(FIGOⅠ、Ⅱ期)(P〈0.05);EG—VEGF在正常卵巢组织表达的阳性率及IOD值明显高于卵巢上皮性肿瘤,其中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EG-VEGF表达阳性率及IOD值高于良性上皮性肿瘤(P〈0.01),但晚期(FIGOⅢ、Ⅳ期)卵巢癌的EG-VEGF阳性表达率及IOD值低于早期(FIGOⅠ、Ⅱ期)卵巢癌(P〈0.05)。结论VEGF可作为衡量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良恶性,判断其预后的一个指标。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EG-VEGF在血管生成方面和VEGF互为补充,推测以EG-VEGF为靶位点的卵巢癌的治疗方法只在早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AX2 mRNA和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AX2 mRNA和蛋白在31例卵巢上皮性癌、11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10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和11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结果 正常卵巢表面上皮无PAX2的表达,PAX2 mRNA和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PAX2mRNA和蛋白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晚期(Ⅲ~Ⅳ)及低分化的卵巢上皮性癌中PA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高于早期(Ⅰ~Ⅱ)及高中分化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X2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可能对卵巢癌恶性程度的评估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