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小切口点状抽剥加高位结扎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6~2010年期间经静脉造影确诊为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146例(共153条患肢),采用小切口点状抽剥小腿部曲张浅静脉(包括小隐静脉及交通静脉结扎),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抽剥术式治疗.结果 本组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0~50 min(平均38 min),住院时间3~5 d(平均3.5 d).术后随访121例,随访6个月~3年(平均1.6年),除1例术后复发外,其余疗效满意,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切口点状抽剥加高位结扎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术后美观等优点,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视内镜下静脉交通支离断术的方法,优点及疗效。方法:在电视内镜下行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治疗明显浅静脉曲张,交通支及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伴有静脉性溃疡,其中3例系术后复发性溃疡,行常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小腿曲张浅静脉分段抽剥或结扎,同时行内镜下静脉交通支离断,对1例内踝部巨大溃疡者术后1周加做植皮。结果:术后浅静脉曲张消失,静脉性溃疡10天-30天,内愈合,无切口感染并发症,1例巨大溃疡植皮成功,创面术后18天愈合,结论:内镜下静脉交通支离断术治疗静脉性溃疡初步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内镜下静脉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电视内镜下静脉交通支离断术的方法、优点及疗效。 方法 在电视内镜下行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治疗明显浅静脉曲张、交通支及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伴有静脉性溃疡 ,其中 3例系术后复发性溃疡 ,行常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 ,小腿曲张浅静脉分段抽剥或结扎 ,同时行内镜下静脉交通支离断 ,对 1例内踝部巨大溃疡者术后 1周加做植皮。 结果 术后浅静脉曲张消失 ,静脉性溃疡 10天~ 30天内愈合 ,无切口感染并发症 ,1例巨大溃疡植皮成功 ,创面术后 18天愈合。 结论 内镜下静脉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初步效果满意 ,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研究使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对近5 a来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80例,分别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曲张静脉切除术(A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曲张静脉点抽术(B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治疗术(C组),每组60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结合腔内激光治疗术比传统金属剥脱器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降低(P<0.01),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显著性差异;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曲张静脉点抽术治疗组比较,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结合腔内激光治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显著降低(P<0.01),术中出血量较激光或射频组有所增加,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3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曲张静脉切除术创伤较大、切口瘢痕明显、治疗不够彻底,应逐渐摒弃不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曲张静脉点抽术不增加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切口瘢痕较小,并发症较少,治疗彻底,可以替代传统术式;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结合腔内激光治疗术时间短,术后瘢痕小,治疗彻底,条件允许、操作熟练时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以往多采用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抽剥术,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如小腿部静脉极度曲张,范围广泛,成迂曲状或蔓状改变,则不能顺利插入剥脱探条进行抽剥,需多切口分段抽剥或长切口大块剥离皮瓣切除曲张静脉,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恢复周期长,且会留下许多手术瘢痕。  相似文献   

6.
何洪 《浙江创伤外科》2013,18(2):194-194
目的 探讨保留三大属支的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抽剥加小切口分段切除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 和疗效.方法 对本院2005年至2010年 50例60条肢体进行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抽剥加小切口分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观察其手术方式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结果 5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随访1~3年,疗效满意,无1例复发.结论 保留三大属支的大隐静脉次高位结扎、抽剥加小切口分段切除术,疗效可靠,降低了手术风险,创伤小,其手术方式可行.  相似文献   

7.
1969年5月~1979年12月,我们采用高位结扎加分段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病人共82例(双侧40例,单纯右侧16例、单纯左侧26例;伴小腿溃疡28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手术方法手术指征、禁忌证及术前准备均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入手术室时,嘱患者直立,术者先用龙胆紫棉签在患肢曲张的大隐静脉上作分段结扎切口标记,一般在大腿下1/3内侧结扎1~2道,小腿视静脉曲张程度的轻重,每隔3~5cm结扎一道,可分别结扎4~10道。取平卧位,在0.5%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  相似文献   

8.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切除术,手术关键是寻找和妥善处理股隐静脉交界处和大隐静脉主干。若处理不当,常会导致局部出血、切口感染、术后复发,甚至误伤股动静脉等。为此,特将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切除术做如下改进: 1.先在患腿膝部内上曲张静脉明显处做一小切口,游离该处曲张静脉并切断之,近端暂时钳夹,远端伸入剥离器,至不能继续向下伸入为止,触摸探头后,于相应处做一小切口,将曲张静脉游离后切断,伸出探头,抽除此段曲张静脉。然后继续向远端曲张静脉伸入或分段切除曲张团块,至小腿和踝部曲张静脉全部切除,缝合切口,加压包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合并小腿溃疡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2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合并溃疡的患者施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抽剥术,并从腹股沟切口处取中厚皮瓣移植于溃疡面。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拆除缝线后曲张静脉均消失。32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28例植皮皮瓣I期愈合,4例植皮皮瓣Ⅱ期愈合。28例获得3个月~1年随访,下肢静脉曲张和溃疡未再复发。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抽剥术,并从腹股沟切口取中厚皮片移植于溃疡面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合并溃疡,手术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伴脂质硬皮症(Lipodermatosclerosis,LDS)的疗效。方法对41例大隐静脉曲张伴LDS患者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分段抽剥术和交通静脉结扎术,脂质硬皮症处行点式引流术。采用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对其进行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测量LDS皮下硬结厚度,记录术后切口愈合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患者手术前后VCSS和LDS皮下硬结厚度。结果 4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期为12~18个月,平均14.8个月。41例患者VCSS评分均值术前为3.15分,术后为0.44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DS皮下硬结厚度均值术前为1.07cm,术后为0.12cm,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切口40例甲级愈合,1例乙级愈合。结论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分段抽剥术和交通静脉结扎术,脂质硬皮症处行点式引流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伴LDS的患者,可明显改善LDS症状,且术后切口愈合满意。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20.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