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液净化治疗高脂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方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体外循环将血液进行二重血浆分离滤过,清除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蛋白。结果:高脂血症患者一次血浆分离脂滤过,可使血中除高密度脂蛋白外的脂蛋白平均下降64.8%,临床症状改善。结论:二重血浆分离清除血脂,是快捷,高效,特异性,安全性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氟硅酸钠是一种剧毒的无机氟化物,我院收住氟硅酸钠集体食物中毒10例,以内科常规治疗联合血液净化疗法,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10例均为同期同批误食氟硅酸钠中毒而住院患者(为某乡村户主误将氟硅酸钠粉末混同米粉当成炒粉,厚涂于糯米园外层而导致我市集体中毒重大事件)。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乏力、肢体麻木、头昏、头痛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是现代肾脏病替代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透析疗法的历史几乎可以追溯至人类文明开始,但直至20世纪以来血液透析才进人了一个新时代。伴随着血液透析的发展,血管通路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初人们用注射器采血注入透析器,透析后又用注射器注回患者血管内,由此带来的问题可想而知。在1940年后的20余年中,每次透析时都需要切断1根动脉,  相似文献   

4.
1 血管通路的发展与现状 血液透析是现代肾脏病替代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透析疗法的历史几乎可以追溯至人类文明开始,但直至20世纪以来血液透析才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伴随着血液透析的发展,血管通路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初人们用注射器采血注入透析器,透析后又用注射器注回患者血管内,由此带来的问题可想而知.在1940年后的20余年中,每次透析时都需要切断1根动脉,插入1根玻璃或金属管建立血管通路,治疗结束时把插管拔掉,然后结扎血管,下次透析时再重新插入套管.由于人体可利用的血管是有限的,如此反复结扎血管,很快便由于血管耗竭而被迫中断透析.因此,当时的透析仅限于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中毒,而且由于透析技术的落后,抢救成功率很低.20世纪上半叶,血管通路问题日渐明显,严重影响了血液透析的发展,早期的透析学者如Alwall以及Teschan等曾努力试图改善血管通路,但由于血液凝结及导管材料问题而未获成功.1949年 Alwall及Bergsten等曾用1根玻璃管将1只无尿兔子的颈动脉与颈内静脉连接起来进行透析治疗,但由于凝血问题,治疗只持续了1周.  相似文献   

5.
血液净化低氧血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发展至今已有90多年历史,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方法.目前血液净化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肾脏自身功能相比仍相差甚远.透析膜作为血液透析中的核心部分,仍需进行改进和完善,以减少血液透析治疗带来的不良影响,并提高患者生存率.本文就血液净化透析膜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急性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中毒多系药物或毒物所致,是临床上多见的急危重症,急性中毒(以下简称中毒)患者的治疗包括:阻止毒物的吸收、促进毒物的排泄以及拮抗毒物的毒性。1955年血液净化技术首次成功地用于抢救阿斯匹林中毒患者。20世纪70年代首次使用被包裹的活性碳行血液灌流。在当前应用于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除血液透析外还有: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连续血液净化、血浆置换、腹膜透析。血液净化对中毒患者的治疗作用包括:清除毒物,减少毒性;维持及替代重要脏器功能,特别是肾脏功能;维持内环境平衡。[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肇建于1978年,是河南省最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单位。中心隶属郑州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是省级重点学科、河南省血液净化治疗质量控制中心、国家县级医院血液净化培训基地、河南省医学会血液净化专科分会和河南省医院协会血液净化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单位.  相似文献   

9.
急性肾功衰竭时进行血液净化(purification)的主要目的有4:1)去除可能引起尿毒症的有毒物质;2)排出钾,治疗或预防高钾血;3)输入碳酸氢盐,控制代谢性酸中毒;4)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和钠。现有净化血液的主要手段有:1.间歇性腹膜透析(IPD),2。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3.血液透析(HD),4.间歇性血滤(IF)。最近又发展起了一种连续动静脉血滤,所有这些方法用在急性肾衰时都有其优缺点(见附表) 在这些方法中,排出血液溶质的主要机理是透析和滤过。透析是指溶质分子从血液穿过一种半透膜扩散到透析液中去。溶质分子沿着浓度梯度方向作净移动。为维持这一梯度,避免溶质清除率的下降,必须不断地更换透析液。血滤则是依赖水力学诱导产生血的超滤下的大量流动体带走溶质。血滤不需要透析液,也不依靠弥散过程。它废弃了超滤,而是在超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行动学习法在血液净化护理专科护士培训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2008年6月和2009年6月招收的25名学员作为对照组,2010年6月和2011年6月招收的24名学员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观察组采用行动学习法:分别在第1~7阶段,在建立反思与行动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通过相互支持与鼓励,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结果 两组实践考核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行动学习法可使学员短期内显著提高血液净化护理实践技能及临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血液净化用水传输管两端的反渗水,透析器出入口透析液,浓缩透析液,穿刺针头浸泡液、动静脉管道内血标本,进行了细菌培养,分类计数,统计对照,发现反渗水传输至末稍后,又被细菌污染并与反渗水相差明显,末稍反渗水与浓缩透析液混合后,进入透析器前,污染情况明显加重。这就提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净化水输入管道及透析液出口处的消毒,以减少血透患者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老年重症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更换管路和滤器的效率和安全性。方法 将41例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老年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1例。对照组按常规置换滤器与管路69例次,观察组采取双机法更换滤器与管路65例次。结果 观察组更换滤器与管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更换过程中血压波动值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心率波动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老年重症患者采用双机法更换滤器和管路,可显著提高更换效率,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相似文献   

13.
14.
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严重创伤、严重感染、外科大手术、病理产科等原发病发生后,同时或序贯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器官的功能不全或衰竭的临床综合征.继往报道其死亡率高达62.5%~85.0%[1].为了提高MODS的抢救成功率,本院自2002年1月~2004年8月对31例MODS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正血液净化是肾衰竭患者重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在实施血液净化的过程中,血液和人工材料表面接触而导致凝血级联反应的激活,造成滤器和管路凝血~([1])。通过对血液进行抗凝,可有效避免凝血的发生,保证血液净化顺利实施。不同的抗凝方式由于其抗凝机制差异,存在不同的适应症及禁忌症。选择恰当的抗凝方式是安全有效开展血液净化治疗的前提。本文将目前血液净化的各种抗凝方式予以  相似文献   

17.
连续血液净化技术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使其应用范围从原先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拓展到脓毒症、重症胰腺炎等其他危重病领域,成为救治重症患者的常用治疗手段之一.而良好的抗凝技术则是持续血液净化的基本保障.对此我们对危重病血液净化中的抗凝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血液净化治疗急性氟硅酸钠中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氟硅酸钠是一种剧毒的无机氟化物 ,一般用于金属防腐剂。 2 0 0 1年 3月 2 3日下午 5时左右 ,乡村某户主误将氟硅酸钠粉末混同米粉炒黄当成炒粉 ,厚涂于糯米圆外层 ,因混和不均 ,每只糯米圆约含有氟硅酸钠 2~ 3g左右 ,导致11例食物中毒的重大事件。发病 10h后死亡 1例 ,其余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996年1月至2003年1月在我科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143例65岁以上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探讨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有所增加。由于血液净化装置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儿童血液净化应用领域逐渐拓宽,治疗的疾病谱明显增多。使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儿童血液净化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儿的原发病、临床状态、医院的设备条件和肾脏专业人员的训练。腹膜透析相对简单,适于小婴儿的单纯性肾功能衰竭及技术条件不允许做血液透析或持续肾脏替代治疗。间歇性血液透析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钾血症时首选。持续肾脏替代治疗为病情危重患儿提供了安全有效的肾替代治疗。血液净化在儿科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