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与方法通过探讨用MTT法检测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复方抗菌凝胶生物活性的试验参数,包括凝胶剂中卡波姆含量对测定的屏蔽作用、不同试剂对卡波姆组分屏蔽作用的解除、抗菌成分磺胺嘧啶银浓度以及EGF含量对复方凝胶检测方法的影响作用等,建立一套适合用于EGF复方抗菌凝胶剂生物活性的检测方法。结果优选出的最佳条件:EGF质量分数为20μg/g,卡波姆质量分数为1.0%,用尿素 PBS 甘氨酸作屏蔽剂,磺胺嘧啶分数浓度为0.5%~2.0%。结论本文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对EGF复方凝胶活性进行检测。从而为复方凝胶剂的开发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胶原蛋白烧伤膜,测定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胶原蛋白烧伤膜的含量。方法应用交 联剂法制备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胶原蛋白烧伤膜,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胶原蛋白烧伤膜含量。结果 该法得到乳白色半透明、光滑、具有弹性的凝胶膜状物,检测线性范围为4.1~14.2 mg/L,r=0.9999,磺胺嘧啶银方法回收 率为(100.30±0.01)%、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方法回收率为(100.44±0.09)%;日内RSD为(1.13±0.63)%、日间RSD为 (1.63±0.33)%。结论用交联剂法制备胶原蛋白模具有简便,便于铸型,成膜性好等优点,可用于SD-Ag胶原蛋白烧伤 膜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剂联合磺胺嘧啶银治疗深Ⅱ度烫伤患儿创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本科收治的19例深Ⅱ度烫伤患儿,采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剂联合磺胺嘧啶银换药治疗。结果本组患儿创面换药无加深现象,通过换药顺利愈合,色素沉着及瘢痕增生不明显。结论采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剂联合磺胺嘧啶银治疗深Ⅱ度烫伤患儿,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制复方磺胺嘧啶银胶原蛋白烧伤膜,并考察其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作用。方法 采用交联法制备复方胶原蛋白膜,利用SD大鼠深Ⅱ度烧伤模型,观察外用胶原蛋白烧伤膜对创面愈合作用的影响。方法 制备后得到乳白色半透明、光滑和具有弹性的凝胶膜状物。胶原蛋白膜可促进创面坏死组织溶脱,烧伤创面愈合,实验组大鼠组织羟脯胺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细胞DNA周期变化,实验组在烧伤后5、7、10天G0/G1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而S期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烧伤创面含水量在烧伤后24、36和48小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磺胺嘧啶银胶原蛋白烧伤膜具有促进大鼠深Ⅱ度烧伤后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金因肽合并磺胺嘧啶银治疗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将65例Ⅱ度烧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用金因肽合并磺胺嘧啶银治疗,对照组用磺胺嘧啶银治疗,同时予相应护理。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8.99,P〈0.01)。结论采用金因肽合并磺胺嘧啶银治疗Ⅱ度烧伤能充分发挥组织修复及杀菌的作用,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疗效确切。而科学、优质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微乳液反应法制备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及其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腊蕾  邹豪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1(11):1082-1084
目的:应用微乳液反应法制备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并评价其质量。方法:利用磺胺嘧啶钠微乳和硝酸银微乳混合后反应的方法,制备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和大小,以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差热分析等手段检测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各种理化特性。结果: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的粒径大小约为2~4μm,均匀微晶的结晶性好,纯度高。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品比市售磺胺嘧啶银具有更好的抑菌效果。结论:用微乳液反应法能获得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  相似文献   

7.
吡哌酸锌对小鼠烫伤感染的体表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吡哌酸锌软膏对烫伤后常见的感染菌绿脓肝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保护作用,并与阳性对照药磺胺嘧啶银霜、磺胺嘧啶锌软膏进行对比。方法取18~22克小鼠,在麻醉下将其尾部造成烫伤,然后再分别将其尾部没入绿脓肝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液内,使其感染,尾部套上塑料管,将不同浓度的吡哌酸锌,磺胺嘧啶锌软膏及磺胺嘧啶银霜注入管内,封闭,连续观察14d内小鼠死亡现象拼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综合计算法计算各药ED50为:(1)金黄色葡萄球菌,吡哌酸锌软膏ED50=69.84±18.27mg·kg-1,磺胺嘧啶银霜ED50=73.49±19.98mg·kg。(2)绿脓杆菌,吡哌酸锌软ED50=58.16±15.22mg·kg-1,磺胺嘧啶银霜ED50=80.1±2.24mg·kg-1。磺胺嘧啶锌软膏浓度低于0.4%即有明显抗菌作用。结论吡哌酸锋软膏、磺胺嘧啶银霜、磺胺嘧啶软膏均有明显抗菌作用,前两者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吡哌酸锌软膏的抗菌作用比磺胺胺嘧啶锌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的新方法。方法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患者43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A组21例创面用磺胺嘧啶银冷霜直接外涂后暴露;B组22例创面含rhEGF磺胺嘧啶银冷霜面膜。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坏死组织清除情况、换药时疼痛与不适程度。结果 A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3.52)d,B组为(12±3.06)d,B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换药时坏死分泌物易清除,疼痛程度较轻。结论对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应用含rhEGF的磺胺嘧啶银冷霜面膜能较好地解决药物黏附不易清除的难题、并能及时有效清除坏死组织及分泌物,加快创面愈合,疗效明显,同时具有创面换药简便、疼痛轻与不适较轻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促进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对促进Ⅱ度烧伤创面愈合作用。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 ,选取 66例Ⅱ度烧伤患者观察rhEGF最适治疗浓度创面局部应用的治疗效果。在观察组创面按常规方法清创后 ,用rhEGF溶液局部均匀喷湿创面 ,再以磺胺嘧啶银霜纱布覆盖 ,而对照组单用磺胺嘧啶银霜纱布覆盖。结果 在浅Ⅱ度烧伤创面 ,rhEGF观察组的愈合时间为 (8 7± 2 1)d ,对照组为 (12 2± 2 4)d ,而深Ⅱ度烧伤创面观察组的愈合时间是 (13 4± 2 6)d ,对照组为 (16 2± 3 2 )d。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均有明显缩短 (P <0 0 1)。结论 rhEGF对Ⅱ度创面均可有效地促进组织修复 ,加快创面愈合速度 ,有良好的促进愈合作用 ,而药物反应极轻微  相似文献   

10.
合成抗菌药物1.磺胺类药物磺胺类药物为比较常用的一类合成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可口服、吸收迅速等优点。这类药物只能抑菌不能杀菌,单独应用易产生耐药性,如与甲氧苄氨嘧啶(TMP)合用,可加强磺胺药的抗菌作用,使磺胺药的应用更为普遍。磺胺药分全身感染用磺胺、肠道磺胺、外用磺胺。全身感染用磺胺口服后可吸收,常用的有磺胺甲基异唑(SMZ)和磺胺嘧啶,SMZ与TMP合用就是我们常用的复方新诺明(SMZCO)。肠道磺胺口服后吸收很少,主要在肠道中起抑菌作用。而外用磺胺主要包括磺胺醋酰钠、磺胺嘧啶银等。泌尿系统有结晶析出属于磺胺类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合纳米银护创液作用于糖尿病溃疡动物模型创面的疗效。方法建立糖尿病溃疡动物模型,随机分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纳米银护创液组,动态观察两组的溃疡愈合面积、愈合时间及动态愈合率。结果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纳米银护创液组溃疡的面积变化、愈合时间及动态愈合率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纳米银护创液联合使用比单纯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更能显著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纳米银并考察其原位凝胶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以硝酸银为原料,采用银氨络离子还原法,在低温下制备纳米银。以泊洛沙姆407和188作为温敏性原位凝胶基质,制备纳米银原位凝胶,考察其体外抑菌效果。结果 纳米银平均粒径为10 nm,zeta电位为-8.91mV。纳米银原位凝胶体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优于已上市的纳米银抗菌液,抑菌圈明显,直径为2.6 cm。 结论 纳米银原位凝胶抑菌效果显著,使用方便,适用于细菌感染的处理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敖敏  邹国彪  何刚 《西部医学》2013,(11):1623-1625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gel,rhEGF)在功能性鼻内窥镜(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术后鼻腔创面愈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60例FESS术后患者分为两组,30例使用rhEGF涂布创面的患者为试验组,其余30例未使用rhEGF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切口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切口感染、出血、血肿、囊泡、肉芽、息肉生长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鼻腔粘连)情况.结果 试验组创面愈合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创面疼痛程度更轻(P<0.001),疼痛持续时间更短(P<0.001),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5),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在FESS术后创面恢复时使用rhEGF,能有效地促进和加快创面愈合,效果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金因肽治疗60例难愈性创面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金因肽治疗乳腺癌术后残余创面、烧伤合并糖尿病病人植皮后创面、烧伤后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乳腺癌术后残余创面、烧伤合并糖尿病病人植皮后创面、烧伤残余创面随机分为2组,金因肽治疗组60例,采用金因肽喷洒创面,外敷一层磺胺嘧啶银霜纱布;磺胺嘧啶银霜治疗组56例,采用1%磺胺嘧啶银霜涂抹创面厚约0.2mm,外用无菌敷料包扎,观察2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及有无局部刺激性、有无过敏反应、致热作用。结果:金因肽治疗组、磺胺嘧啶银霜治疗组治疗乳腺癌术后残余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5.2、23.4d,烧伤合并糖尿病病人植皮后创面平均皮片红润时间分别为3、6d,烧伤后残余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7、21d。金因肽治疗组治疗后各创面均无局部刺激性、过敏反应、致热作用。结论:金因肽有促进难愈创面愈合的作用,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蓖麻蚕蛹生物反应器中分离纯化获得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Tricine-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鉴定rhEGF,通过MTT和台盼蓝法检测rhEGF的细胞活性。结果 Tricine-SDS-PAGE、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蓖麻蚕蛹中分离纯化获得的rhEGF具有正确的分子量和免疫原性;MTT法显示,纯化的rhEGF具有酶促活性,且酶促活性优于rhEGF标准蛋白(P<0.05),其最高活性浓度为1.0μg/L,在0.0625~1.0μg/L浓度范围内具有剂量依赖性;rhEGF能够促进Balb/c3T3细胞的分裂增殖,效果优于rhEGF标准蛋白(P<0.05)。结论 AnpehEGF感染的蓖麻蚕蛹中分离纯化获得的rhEGF,具有类似天然hEGF的生物学活性,且效果优于rhEGF标准蛋白;rhEGF的细胞实验为进一步的动物实验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糖尿病动物模型皮肤创面的治疗作用及疗效.方法 将2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4只)、糖尿病模型组(4只)、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rhEGF)组(4只),PRF组(8只),将糖尿病模型组、rhEGF组、PRF组建立糖尿病动物创面模型,4组动物创面分别予以1%碘伏清创、1%碘伏清创、rhEGF外敷、PRF外敷.观察各组创面面积及容积变化情况,标本予以HE染色观察创面组织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标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计算VEGF平均光密度.结果 干预后3、7 d显示,rhEGF组、PRF组创面面积和容积缩小的速度高于空白对照组及糖尿病模型组(P<0.05).第2、3 周末大体病理观察rhEGF组、PRF组创面组织表皮覆盖完全,真皮结构致密,皮肤结构基本恢复正常,有大量毛细血管存在.第2、3 周末标本VEGF平均光密度蛋白含量,rhEGF组、PRF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P<0.05).结论 PRF可显著促进糖尿病兔皮肤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商品名:典必殊)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rhEGF)治疗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共66处压疮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并将两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换药次数与愈合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结论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压疮具有协同作用,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唐肌康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效果及差异性.方法 同体对照,分别采用唐肌康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10只糖尿病大鼠背部两侧皮肤溃疡进行外敷治疗,观察溃疡创面大小、自溶清创效果、有无换药疼痛.结果 唐肌康自溶清创效果高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t=-1.455,P=0.172);唐肌康换药疼痛显著低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68.850,P=0.000).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均有效,唐肌康自溶清创效果、换药疼痛优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康肤霜对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24只,采用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法制成糖尿病大鼠模型。自动控时调压烫伤仪在大鼠背部制备4个深Ⅱ度烫伤创面,将创面随机分为康肤霜组、rhEGF组、聚维酮碘组及生理盐水组,分别采用康肤霜、rhEGF、聚维酮碘及生理盐水外敷,直至创面取材或创面愈合。观察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各组大鼠于创面治疗后第7、14、21天取创面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创面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以标记指数法测定PCNA阳性细胞,评估组织创面的修复情况。结果康肤霜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均优于其他3组(P<0.05)。病理检查显示康肤霜能明显减轻创面早期的炎症反应,促进创面的再上皮化和表皮各层的分化。康肤霜组大鼠创面组织中PC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康肤霜能促进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细胞增殖,加速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