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抗精神病的药物有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等副作用。恶性症候群(Syndrome malin简称SM)是由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严重的副作用。如识别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现将我院所见1例报道如下。 宋某某,女性,19岁,住院号:2619。患者因受精神刺激,急起失眠,继而兴奋,语言增多,行为异常等。当地拟诊“精神病”,于3  相似文献   

2.
徐艳华 《当代医学》2009,15(6):101-101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帮助患儿克服抗精神病药物产生的副作用,增加患儿对药物的依从性。方法心理护理、预防性护理、应急护理、健康教育。结果消除患儿对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的恐惧,增加了患儿对药物的依从性.让患儿和家属了解通过正确的治疗和护理,药物副作用是可以得到控制的。结论有效的进行护理干预,在儿童精神病药物治疗中可起到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朱敏 《当代医学》2011,17(32):139-140
目的探索莫沙比利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便秘的疗效。方法服用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而出现便秘者30例,应用口服莫沙比利治疗便秘,分别于第2周和第4周观察患者治疗情况;观察莫沙比利治疗便秘前、后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态度接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30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便秘患者用莫沙比利治疗2周的总有效率为83.33%,4周为86.67%。治疗前不愿服抗精神药物发生率46.67%,治疗后减为20.00%;治疗前要求换其他抗精神药物发生率26.67%,治疗后减为6.67%;治疗前要求给泻药发生率40.00%,治疗后减为13.33%。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莫沙比利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便秘安全有效,有助于提高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包括药物的副作用、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等,还包括患者的心理反应、精神作用。一般认为,护理只是发药、打针、清理衣被,其实不然,护理在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护理程序应用到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观察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药物的副作用.结果 2年来,患者对治疗与服药的依从性大大提高.结论 护理程序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自编调查表,回顾性分析24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心电图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心电图异常发生率47.2%(117/248),窦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其次为ST-T波改变,且与性别有关。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脏的影响和毒性副作用不可忽视,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应定期监测心电图,尤其是女性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7.
药物的作用可分为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其中不良反应又分副作用和毒性作用.副作用是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这里不再赘述.而毒性反应一般是指用量过大,其作用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毒性反应有时是十分危险的,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抗精神病药物(NLP)也不例外,其有几种严重的毒性作用,有的有一定的致残性,有的还危及生命,现介绍如下,以示警惕.  相似文献   

8.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常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心脏损害的心电图变化。方法 分性别、病程、剂量对268例氯丙嗪、氯氮平治疗后患者心电图异常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8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者心电图异常率较高,平均为64.18%,其中女性患者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病程〉6个月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增高,而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大小与心电图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长期服用对患者心血管系统有较大影响和毒性作用,尤其是女性患者和心脏有严重疾患的病人更应该慎重使用这类抗精神病药物,定期检查心电图有助于了解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9.
鞠文章  张岩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17(9):1022-1022,1008
头孢哌酮是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药物,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肝肾毒性低,副作用小,过敏反应少,对呼吸道、胆道、泌尿系统等感染、软组织感染、盆腔炎及败血症治疗均有很好的疗效,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当头孢类药物与酒精相继摄人体内时却出现过敏反应。现将2003~2006年间应用头孢类药物1周内饮用酒精类饮料诱发双硫仑样反应的抢救治疗患者62例观察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青霉素G具有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低的优点,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之一。近年来临床不合理应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应引起重视,本文就有关问题简述如下。1重视询问病人有无变态反应性疾病及药物过敏体史青霉素过敏反应最为常见,其发生率0.7%~10%,占所有药物的第一位,死亡率为10%~20%,严重者30秒钟内即可死亡。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等无关,对于过敏体质的病人,即使皮试时的微量青霉素,亦可诱发高度过敏反应,此类病人不宜做皮试。据报道,死于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病人中,约有1/4发生于皮试。因此,做青…  相似文献   

11.
抗精神病药物中毒26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精神病药物在有效治疗精神病的同时,常伴有副作用,可引致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甚至严重的、不可逆的神经毒性反应,这已为精神科医生所共知。现对我院近十年收治的26例抗精神病药物致中毒症状病例作临床资料分析,探求中毒原因并简单讨论合理用药问题。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6例均为我院近十年收治的诊断为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的病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21~67岁,平均45.31±7.65岁,其中<30岁7例,30~50岁7例,>50岁12例。既往有药物过敏史3例,心脏病史4例。入院诊断为情感性障碍5例,精神…  相似文献   

12.
手术病人在围手术期要接触许多外来物质,包括药物、血及血制品、造影剂、乳胶等,接触这些物质后可能发生各种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特异质反应及变态反应。其中药物过敏反应较为多见,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手术中过敏反应的报道增多,在法国为1/6500次麻醉,在澳大利亚为1/10000次麻醉。1992年法国的一项调查分析显示,发生在麻醉中的1585例过敏样休克病例中,诊断为过敏反应者约占60%,主要为肌松药(70.0%)所致,其次是乳胶制品(12.6%),局麻药所致者占0.6%。  相似文献   

13.
中药不良反应的定义是:临床上为治疗目的而发挥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而与治疗无关且不利于病人的作用称为不良反应。中药不良反应依据中药药性,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不良反应出现的程度,病理机制等分为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致癌和致畸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精神病患者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护理方案的制定进行讨论,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间63例精神病静脉输液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调查,同时对患者护理后的情况进行分析、调查,评估患者护理效果。结果:63例患者有58例完成输液,输液完成率为92.1%,患者输液未完成者5例,未完成率为7.9%。63例患者治疗后病情好转的31例,好转率为49.2%;患者治疗后有效的21例,有效率为33.3%,治疗无效的11例,无效率为17.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输液风险,保证患者完成输液治疗。  相似文献   

15.
氯氮平是一种临床较为常用的,尤期对兴奋躁动、幻觉、妄想和思维障碍等症状疗效显著的新型精神病药物。但其副作用一粒细胞缺乏极为严重,一旦发生极易合并感染而危及生命。本症若能在开始1~2周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能否转危为安的关键。我们通过若干这类病人的护理实践.总结以下几点颇为重要的护理措施。1临床资料15例均为本院精神科住院病人,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16~48岁,277岁,病程5个月~14年。偏执型4例,青春型2例,残留型1例,其它型8例。入院时查体正常,红细胞4.1×1…  相似文献   

16.
氯氮平系二苯氧氮平类抗精神病药物 ,其副作用中对皮肤的影响主要有药疹、光过敏、皮肤色素沉着等 ,重者可引起剥脱性皮炎[1] 。我院自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住院患者中服用氯氮平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共 16例 ,现将其临床表现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 ,在出现皮肤过敏副反应的 16例中 ,男 14例 ,女 2例 ,最小2 3岁 ,最大 5 2岁 ;出现过敏反应的时间 :最短在服药后第 3日 ,最长在服药后第 7日 ;药物剂量 10 0~ 35 0mg/d。1.2 方法 :对出现皮肤过敏病人的一般资料及临…  相似文献   

17.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永康 《广西医学》2003,25(12):2517-2517
在治疗精神病疾病方面 ,抗精神病药物起到重要的作用 ,但其副反应较多。白细胞减少即是较常见、严重的副作用之一。本文对我院 2 0 0 1~ 2 0 0 2年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 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   2 0 0 1~ 2 0 0 2年我院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住院精神疾病患者 2 2 5 1例 ,治疗后白细胞减少 30例 ,占 1 .3% (30 /2 2 5 1 ) ,其中男 9例 ,女 2 1例 ,年龄 1 5~ 81岁 ,平均 (35 .2 3±1 5 .92 )岁 ;病程 1 0天~ 30年 ,平均 (4 .4 5± 6 .5 3)年。病人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前 ,病史和体格检查均未发现重要躯体疾…  相似文献   

18.
临床研究表明,药物的不良反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41~50岁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80岁以上者增至25%。原因是,老年人疾病复杂,处方过大,药物种类多,相互作用大,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药动学特点随年龄而改变,血药浓度增高;体内稳定机制的调节变差;对某些药物作用的敏感性增强,免疫机制降低,导致过敏反应的增加。据调查,500例住院老年病人中,平均每人用药8~9种,有1/3的人用药10种以上,最多用至25种。用药品种越多,用药不合理现象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如64例老年病人用药5种以下,不合理用药者只有5例,占7.8%,19例用药20种以上,其中16例用药不合理,占84.2%。据报道,在药源性疾病中,有20%以上是由于用药种类过多,药物互相作用所致。若每人合并用药8种以上,将100%地产生药物之间相互影响。为用药的安全,有效,减少不良反应,老年人的用药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19.
张艳玲  魏社英 《中原医刊》1999,26(12):63-63
我科自1996年12月至1998年12月对收治102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收效满意。1 临床资料患者102例,年龄18~63岁,平均40-5岁,其中20岁以下2例,20~40岁72例,50~63岁28例。卵巢癌43例,恶性葡萄胎、绒癌28例,宫颈癌25例,其它6例。2 心理护理要点2.1 心理特点:①抑郁、恐惧心理:其程度不仅取决于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素质、经济状况等,而且还对疾病的治疗措施和想象中疾病的后果提心程度有关。由于病人不了解化疗药物的作用,当药物出现副作用及毒性反应时…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需长期服药,而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容易引起女性患者月经失调、甚至闭经,这是药物对神经内分泌的副作用,其中以传统的抗精神病药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中的利培酮较容易引起[1~3],这给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困难.为消除长期服药的不良反应,2006年7月~11月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用利培酮、氯氮平与消遥丸联合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