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原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现今临床最常见的非传染性慢性肝病,若不进行有效治疗,则可能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MAFLD有助于延缓其发展,逆转其病程。穿刺活检是MAFLD分期的金标准,但是有创,存在出血可能。无创评估MAFLD对于疾病的分期和干预治疗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回顾各类无创影像学技术在MAFLD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并分析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非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一种特殊临床表型,该病患者无肥胖特征,易被忽视,国内外对这类患者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该文就非肥胖型NAFLD的病因、危险因素、病理特点、诊断、饮食生活方式治疗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成人非肥胖型NAFLD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经逐渐成为引发肝细胞癌(HCC)的重要因素,且NAFLD-HCC与一般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对药物的敏感性有诸多不同.目前NAFLD-HCC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此构建临床前的NAFLD-HCC动物模型尤为重要.NAFLD-HCC动物模型的诱导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饮食诱导、化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诊断标准变更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层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收治的经超声检查诊断为脂肪肝的患者234例,收集其人体学指标、慢性疾病病史[高血压、2型糖尿病(T2DM)]、肝功能、血脂、...  相似文献   

5.
金玉  武晓旭  李秋娟  关怀 《人民军医》2021,64(5):425-42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所致,以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伴随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人口的老龄化,NAFLD全球发病率逐渐攀升,亚洲尤甚,其中我国是NAFLD负担较重的国家之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NAFLD全球患病率为25.24%.目前,NAFLD已成为全球第...  相似文献   

6.
运动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的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存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病程的进展而表现不一,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肝硬化三个阶段。病变过程不同,其流行病学特点和预后也有所不同[1]。NAFL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成为美国成年人肝功能异常的最常见原因[2]。近年来,有关NAFL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但有关NAFL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甚至概念本身的准确性仍然处于探讨阶段。本文就近年来有关NAFL的病因…  相似文献   

7.
 绝大部分药物都需要在肝脏进行分解和代谢,因此肝脏是药物及代谢产物攻击的靶器官之一。由药物肝毒性导致的肝脏损伤即为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 [1],DILI属于药物不良反应之一,发病率为0.01%~0.015%[2]。近年,随着药品的滥用及新药的不断上市,DILI在全球的发病率都呈上升的趋势,据WHO报道DILI占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五位。我国DILI的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病,因此该病的治疗显得极其重要。笔者在阅读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就治疗DILI的药物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环境与宿主易感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NAFLD的疾病表型,并影响其进展,其中饮食因素在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体摄入的食物承载着能量和信息,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的代谢和功能。目前,NAFL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基于NAFLD临床特征的复杂性,为了更好地阐明其发病机制,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评估单独或联合用药的治疗潜力,亟须开发有效、安全的临床前体内和体外模型。该文就NAFLD饮食相关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建立新型NAFLD饮食相关模型的重要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的情况日益严重,骨质疏松性疾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成为目前的主要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患者首选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随之术后椎体再发骨折的病例也逐渐增多,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术后再发骨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为了降低椎体再发骨折的发生率,需要对椎体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深入研究及探索.本文将对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郭睿  李昌平 《西南军医》2008,10(6):124-12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NAFLD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国军人肝病患者的肝病疾病谱、发病状况、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预后转归,为我国军人肝脏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内外最新肝脏疾病诊疗标准指南,对1981年1月-2007年12月来自某大型医院收治的1448例军人肝穿病例的临床、实验室、病理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评价和统计学分析,其中37·36%(541例)的病例进行了6个月~5年的临床随访,5·80%(84例)进行了二次肝穿临床病理追踪随访。结果该组男女比为13·63:1,年龄26·22±8·98(18~73)岁,陆、海、空、二炮及武警官兵分别占98·27%、0·62%、0·21%、0·41%和0·35%,其中鲁、豫、冀、川和苏籍官兵所占比例位居前五位,战士与军官之比为1:0·42。本组病例中肝病疾病谱涵盖30余种,急、慢性肝病之比为0·46:1,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2·02%,其中37·98%的病例肝穿前临床未提示诊断,后经肝穿病理确诊。本组病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及作业环境类毒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多种遗传代谢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和其他肝病分别占69·75%、5·73%、2·35%、1·73%、1·66%、1·31%和17·47%。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感染性肝病中,感染途径包括战友间、亲属间、军营外饮食、创伤或患病输血(或血制品)及未明确分别为26·85%、12·14%、3·70%、0·85%及56·45%。本组病例中病毒性肝病组和非病毒性肝病组主要肝功能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分析结果为:ALT:390·83±218·95U/L,232·30±135·97U/L(P<0·05);AST:306·28±223·32U/L,153·2±120·13U/L(P<0·01);TBIL:40·75±15·68μmol/L,129·57±59·70μmol/L(P<0·01);ALP:137·9±55·38U/L,175·53±42·63U/L(P>0·05)和GGT:107·468±53·73U/L,115·7±60·78U/L(P>0·05)。本组病例出院时治疗状况分析,治愈67·47%、好转29·01%、无效2·00%、死亡1·52%。随访病例预后转归分析显示康复、好转、恶化、死亡分别占74·31%、23·84%、1·11%、0·74%。结论病毒性肝病、脂肪性肝病、药物及作业环境类毒物性肝病是过去27年来危害中国军人健康的主要肝病病种,且近10年来非病毒性肝病发病率呈上升态势;中国军人肝病患者的年龄、性别、兵种、职别及入伍地具有一定的结构特点。中国军人感染性肝病中主要感染途径为战友间、亲属间、军营外饮食等;肝穿病理检查是明确各类肝病,尤其是临床诊断未明或疑难性肝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几种主要肝病在血清学检查指标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我军各种肝病患者经规范化治疗后整体转归较好,对部队战斗力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2.
任东东 《西南军医》2014,(6):670-672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在使用药物时,由于药物本身和(或)其代谢产物导致肝损伤或肝脏对其发生过敏反应引起的肝损伤。大多数药物都需通过肝脏进行生物转化被清除。在生物转化过程中,药物本身和(或)其代谢产物可直接或间接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肝损伤,严重时可发生肝衰竭。随着药物品种的增多及不合理使用,DILI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酒精性及非酒精性)[1],此外它还是隐匿性肝病的常见原因。据WHO统计,DILI己上升至全球死亡原因的第5位,在美国,由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患者占住院患者的0.1%~3.0%,同时也是导致急性肝衰竭的第一位因素。在我国DILI的报道不断的增加,据统计,我国由药物导致肝损伤患者占肝病患者的1%~5%;占急性肝炎患者的10%[2];占暴发性肝衰竭患者的13%~30%[3]。药物性肝损伤可为本质性和特异性两类,本质性肝中毒的发生与药物的剂量呈正相关,且可伴随肾脏等脏器的损害,如扑热息痛、氨甲蝶呤等,特异性肝损伤的发病不可预测,与药物剂量无关[4]。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越来越多,这引起更多的临床医护人员关注。因此,了解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常见的种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对预防及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张春  谢丹  米忠友  宋宗涛  龚必焱 《武警医学》2021,32(10):856-859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发生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4—2019年医院收治的64例HE患者为研究对象。以HE患者首次明确诊断为肝炎或肝硬化的时间为研究起点,首次发作HE作为研究终点,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引发HE可能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OR:1.066,P<0.0001)、肝硬化(7.979,P<0.0001)、乙肝病毒(HBV)感染及治疗(5.838,P<0.0001)、脾脏肿大(2.722,P=0.00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 1.986,P=0.024)和ALT水平高低(2.940,P<0.0001)是影响HE 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病患者HE 1年、3年、5年、10年的发病率分别是14.06%、34.38%、42.19%和85.94%。结论 年龄、肝硬化、HBV感染及治疗、脾大、EGV和血清ALT水平是潜在预判肝病患者HE发作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4.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其独立的危险因素,与经典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吸烟和高脂血症相似阁。心血管科患者合并心理障碍的比例较高.主要为焦虑、抑郁。本研究分析了82例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的临床资料,目的在于重视冠心病合并心理异常的诊断,对41例患者应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脂肪性肝病多见于长期大量饮酒、体重超重、内脏性肥胖、空腹血糖高、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人群。其中,轻度患者大多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偶有疲乏感觉,或仅感觉近期腹部有胀满感。中、重度患者主要表现为疲乏、消化不良、恶心、厌食、腹胀、肝区胀闷,甚至疼痛。如何早期发现脂肪性肝病25%以上的脂肪性肝病患者临床无症状,绝大多数脂肪性肝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伴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5 d内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某三甲医院收治的采用降门脉压力药物治疗的234例肝硬化伴EGV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5 d内治疗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n=184)与失败组(n=50)。记录患者临床表现、出血至入院时间、既往静脉曲张出血、脾大、腹水、肝功能分级(Child-Pugh)、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白蛋白、曲张静脉出血的风险指数、联合内镜治疗、使用抗菌药、联合两类降门脉压力药等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期止血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临床表现、脾大、腹水、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白蛋白、曲张静脉出血的风险指数、联合内镜治疗、使用抗菌药物、联合降门脉压力药物与早期止血治疗失败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以呕血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国际标准化比值增高是EGVB早期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联合内镜治疗是早期止血治疗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临床表现呕血、国际标准化比值增高是肝硬化伴EGVB患者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内镜治疗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肾移植手术逐渐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主要外科治疗手段。由于手术及术后药物治疗的特殊性,术后精神异常的并发症已成为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精神状态异常是临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发展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的给药方式包括口服、含化、注射、吸入、外敷、直肠用药等。近年来,随着药物制剂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药物离子导入的给药方式逐渐增多,适应症也不断增加,临床应用范围逐渐增大。本文主要介绍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Electrophoresis)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9.
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1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红莲 《人民军医》2004,47(12):727-727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的常见病。近年来,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尚未生育妇女的患病率不断增多,因而,非手术治疗日益得到重视,已成为治疗异位妊娠的重要手段之一。药物治疗的方法不一,成功率也各不相同。2000年5月~2002年10月,我院采用甲氨蝶呤(MTX)、米非司酮(Ru 486)和中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16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肝纤维化是由饮酒、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胆汁淤积肝脏疾病等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肝损伤,上述因素对肝脏的共同影响是产生慢性炎症,导致异常的肝脏炎症、坏死、再生、修复过程。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多能干细胞,能够植入靶组织并分泌多种因子,从而改变或改善受损组织的功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潜能分化及低免疫原性等优点,因此MSCs的分化潜力及旁分泌特性使其成为组织修复的重要选择。本文主要就MSCs及其修饰体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