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的可行性。方法:选择NSCLC脑转移初治患者30例,分析近期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毒副作用,与重新设计全脑加后程三维适形(WBRT+3DCRT)和立体定向(WBRT+SRT)放疗计划相比,通过癌旁正常脑组织剂量体积特点分析IMRT的优势。结果:30例患者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分别为16.7%(5/30)和33.3%(10/30)。治疗后全组IMRT后简短精神状态量表评分为25.67±2.73,较治疗前的22.90±4.94提高,P<0.001;治疗后3~5个转移灶者为24.77±3.24,较治疗前的19.23±4.64提高,P=0.001。全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为79.00±14.82,较治疗前的68.67±19.60提高,P<0.001;治疗后3~5个转移灶者为72.31±15.63,较治疗前的55.77±19.13提高,P=0.001。急性Ⅱ级损伤发生率为10%(3/30),晚期Ⅱ级毒副作用1例,Ⅳ级毒副作用1例。IMRT使瘤旁V35(147.56±80.77)、V40(50.86±32.33)和V45(22.32±15.40)明显较3DCRT和SRT减少,尤以3~5个病灶者显著,V35为214.56±58.09,V40为79.29±22.76,V45为34.17±12.64,P值均<0.05。结论:IMRT治疗NSCLC脑转移有效,毒副作用可耐受,转移病灶3~5个的患者选择IMRT可能更优。  相似文献   

2.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其主要病理类型,且易发生脑转移。目前,NSCLC脑转移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放疗是脑转移局部治疗的常用方法,随着技术和药物的不断发展更新,放疗与其他治疗手段如何联合是目前临床研究热点。本文将对NSCLC脑转移放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为临床工作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其主要病理类型,且易发生脑转移。目前,NSCLC脑转移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放疗是脑转移局部治疗的常用方法,随着技术和药物的不断发展更新,放疗与其他治疗手段如何联合是目前临床研究热点。本文将对NSCLC脑转移放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为临床工作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在分期及勾画靶区中的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调强适形放疗(IMRT)、呼吸门控技术及超高能射线(HLET)放疗,使得NSCLC的治疗结果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常规放射治疗计划、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计划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计划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评估3DCRT和IMRT与常规治疗的优越性。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50例中晚期NSCLC(Ⅲ~Ⅳ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计划靶区处方剂量66Gy,利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对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常规、3DCRT和IMRT三种放疗计划,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三种计划对肿瘤靶区和正常组织器官的剂量分布。结果 (1)靶区适行度:处方剂量为66Gy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达此剂量的计划靶区(PTV)体积和95%PTV体积下的照射剂量均高于常规治疗,同时,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均高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除全肺V20的IMRT检测外,3DCRT和IMRT治疗的肺受剂量均比常规治疗高。在全肺V5和全肺V10检测中,3DCRT比IMRT剂量低,其余检测中3DCRT比IMRT剂量高。(3)三种计划脊髓最大受照剂量均<45Gy。脊髓,食管及心脏受照剂量3DCRT均较常规放疗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DCRT和IMRT较常规放射治疗明显提高了靶区的照射剂量和靶区的准确性,从而在相同处方剂量情况下提高了治疗肿瘤的控制率。(2)3DCRT和IMRT与常规放疗比较,对肺的保护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3DCRT和IMRT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正常组织受照剂量和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减少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4)IMRT在靶区剂量分布上明显优于常规放射治疗和3DCRT,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保护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立体定向精确放射治疗(SRS)近期疗效。方法 46例明确诊断的NSCLC脑转移患者,全部接受单纯SRS。40 %~85 %剂量曲线完全包裹大体肿瘤靶区(GTV)勾画,计划靶区(PTV)紧贴肿瘤外缘,不进行外放(PTV=GTV),PTV边缘处方剂量1200~2500 cGy,放疗后加用保护胃黏膜药物、脱水剂、激素等对症支持治疗,降低放射性脑水肿并发症发生。结果 46例患者随访3~2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3例随访期内出现新发转移灶,2例出现放射性脑水肿,1例瘤体稳定无进展,随访期内疗效:完全缓解(CR)率60.87 %(28/46),部分缓解(PR)率32.61 %(15/46),有效(CR+PR)率3.48 %,稳定(SD)率13.04 %(6/46),神经功能症状改善率93.48 %(43/46),全组病例1年生存率43.5 %(20/46),2年生存率13.0 %(6/46)。结论 SRS脑转移瘤,放疗不良反应轻微,能有效控制转移病灶,迅速改善脑神经功能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晚期肺癌患者出现脑转移后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圆形准直器系统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DCRT组)和对照组(SRT组),均常规放射治疗40 Gy后,再分别应用3DCRT和SRT加量照射,两组均为4~5 Gy/次,6~7次,隔日1次,每周3次,总量28~35 Gy,2~3周完成。结果 3DCRT组和SRT组有效率分别为87.9 %和6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DCRT组和SRT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4.6 %、51.5%、36.2 %和71.2 %、48.9 %、26.5 %。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3和18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DCRT组和SRT组正常组织并发症发生率(NTCP)分别为27.3 %和48.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DCRT可有效提高NSCLC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魏洁 《国际肿瘤学杂志》2007,34(11):841-844
近年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3D—CRT)的运用使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得到了提高。使用此技术,可以在正常组织耐受的条件下提高局部照射剂量,并且在此基础上使用非常规照射方法以及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影响接受全脑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对比评估RPA和GPA两种预后指数对临床及研究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8月在我科接受全脑放射治疗的288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法分析影响生存预后的各种因素。根据RPA和GPA两种预后指数分别建立预后模型,并分析模型中各亚组生存曲线的差异,各亚组生存率差异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各组患者随访时间为1-33个月,其中接受全脑放射治疗后的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95%CI:7.07~8.92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放射治疗前的KPS评分、原发肿瘤控制情况、年龄、脑转移灶数目、颅外转移情况、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情况是影响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根据RPA和GPA指数建立的预后模型,各亚组生存曲线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KPS评分、原发肿瘤控制情况、年龄、脑转移灶数目、颅外转移情况、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情况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全脑放射治疗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RPA和GPA两种预后指数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预后。  相似文献   

11.
COAPC方案联合脑部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Chen LK  Xu GC  Liu GZ  Liang Y  Liu JL  Zhou XM 《癌症》2003,22(4):407-410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具有治疗脑转移癌的主要手段。而到目前为止化疗与放疗联合治疗脑转移癌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观察COAPC方案化疗与脑部放射同时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率。方法:45例NSCLC脑转移患者接受COAPC方案化疗,环磷酰胺0.3g/m^2第1天静推,长春新碱1.4mg/m^2第1天静推,阿霉素50mg/m^2第1天静推,顺铂20mg/m^2第1-5天静滴,司莫司汀80mg/m2第1天口服,每3-4周为1疗程,脑部放射治疗于化疗第1疗程的第6天开始,每次2Gy,每天1次,每周5天,脑转移灶1-3个者,全脑放疗40Gy后,缩野放疗至总量60Gy,脑转移灶>3个者,全脑放疗至总量40Gy.结果:治疗后80%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改善,对脑转移灶的客观有效率为64.4%,对肺原发灶的有效率为40%,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Ⅲ-Ⅳ度占35%),中位生存期10个月,1年生存率44.1%,5年生存率6.7%,单纯脑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14个月,高于多发远处转移患者的9个月(P=0.012)。结论:化疗联合脑部放射治疗NSCLC脑转移患者有效率与生存率较高,且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评价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32例不能手术的Ⅱb~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常规全纵隔或半纵隔 患侧肺门 原发病灶前后两野对穿外照射,DT38—40GY,1.8~2GY/次,5次/周。采用上海拓能公司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设计,DVHs评价和优化适形治疗计划。缩野病灶部位适形加量DT21~27GY,3~4GY/次,病灶累积量达DT61~67GY。按RTOG和WHO标准观察急性放射反应与近期疗效。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近期疗效:CR30.5%(8/32),PR52%(15/32),NC21%(7/32),PD7.0%(3/32),总有效率71%(23/32)。毒副作用:急性放射性食管炎29%(9/32),急性放射性肺炎21%(6/32),骨髓抑制16%(5/32),心脏损伤12%(4/32),但均能耐受。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对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可取得较好的近期效果,明显提高患者局控率,减轻放疗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30%~50%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发生脑转移。NSCLC 脑转移是目前肿瘤治疗的难点之一,治疗措施有手术、放疗、化疗、生物靶向治疗等。目前推荐采用新的预后评分系统来预判患者的预后,根据预后评分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和累及野照射(IFI)调强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优劣和剂量学特点。方法应用Varian Eclipse DX计划系统,对经病理证实的27例LA-NSCLC患者设计ENI和IFI两种放疗计划。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靶区适形指数(CI)、肿瘤控制概率(TCP)、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和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评价治疗计划优劣。结果IFI组GTV的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平均剂量、CI和TCP均高于ENI组,分别为77.1 Gy 和73.9 Gy、67.3 Gy和63.6 Gy、70.9 Gy 和67.1 Gy、0.82和0.73、96.7%和93.1%(P<0.05);IFI组肺平均剂量、V20 和NTCP均低于ENI组,分别为13.2 Gy 和16.0 Gy、22.1%和24.7%、5.2%和5.8%(P<0.05);IFI组的食管V45低于ENI组,分别为16.3%和21.7%(P<0.05),而LETT4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FI组与ENI组心脏受照平均剂量和脊髓受照最大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FI较ENI提高了靶区的照射剂量和肿瘤控制概率,可降低正常组织受照剂量和正常组织并发症的概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适形调强放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2.5%;观察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半年内的生存率为77.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适形调强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临床效果好,有助于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在肿瘤放疗治疗中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三维适形低分割放射治疗110例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低分割放射治疗(3D-CHRT)的疗效和有关影响因素.[方法]110例因内科或外科原因不能手术或患者不同意手术非小细胞肺癌,采用美国Varian 6MeV直线加速器,美国Renderplan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单次剂量5Gy~10Gy(中位剂量6Gy),总剂量30Gy~48Gy(中位剂量40Gy).[结果]获CR 62例,PR 38例,NC 7例和PD 3例,总有效率为89.1%,1年生存率74.5%,严重并发症为大咳血(3例).[结论]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是NSCLC的有效治疗方法.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期别、病理类型和肿瘤大小.Ⅰ、Ⅱ期的鳞癌,肿瘤长径小者疗效较好;单次大剂量照射易引起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大分割适形放疗技术较常规分割技术能给予肿瘤更高的生物有效剂量,近年来研究显示,对早期不能手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大分割适形放疗高效低毒,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案。许多临床Ⅰ、Ⅱ期研究显示,局部晚期NSCLC患者对大分割适形放疗耐受性良好。放射物理学模型和相关临床研究显示,与常规分割放疗模式相比大分割适形放疗不会增加放射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常规外照射后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常规放射治疗后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可行性,观察近期疗效及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2000年10月至2001年2月,12例非小细胞肺癌疗后复发病例,由美国CMS公司2.6.1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设计放射治疗计划,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和优化放射治疗计划,体部固定装置及多叶光栏技术实施适形放射治疗。计划靶区为临床所见肿瘤区外放1.0-1.5cm,计划照射剂量为40-60Gy,2.5-3.0Gy/次,1次/d,5d/周。照射方法为固定野、非共面野或旋转弧。计划靶区体积(PTV)中位体积为295cm^3(76.4-512.4cm^3)。按美国放射肿瘤学协作组(RTOG)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观察急性放射反应及近期疗效。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初次放射治疗至再放射治疗的中位间隔时间为19个月(12-32个月),再放射治疗肿瘤中位剂量51.2Gy(42.0-67.5Gy)。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CR)8.3%(1/12),部分缓解(PR)66.7%(8/12),无变化(NR)25.0%(3/12),进展(PD)0%(0/12),总有效率为75.0%(9/12)。根据PTOG分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1-2级16.7%(2/12),3级0%(0/12);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1-2级16.7%(2/12),3级0%(0/12);骨髓抑制发生率1-2级8.3%(1/12);3级0%(0/12);心脏损伤发生率1-2级16.7%(2/12),3级0%(0/12)。12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期为5个月(3-7个月),随访率为100%。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早期并发症较低,能为患者耐受,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常规二维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 cer,NSCLC)存在以下局限性 :不能有效地将剂量集中到靶区内 ,周围器官受量较高 ,总剂量难以提高 ,60Gy左右的剂量不足以控制中等敏感的NSCLC ;模拟定位片和二维治疗计划系统 (TPS)难以准确界定靶区和危及器官体积 ;不能提供危及器官受到不同剂量水平照射的真实情况及其与放射损伤之间的关系 ;能够在有限层面上满足靶区和解剖要求的照射野并不能保证满足其他未显示层面上的剂量学要求。Dill man等[1 ] 的研究表明 ,常规技术使 2 0 %的放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26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先采用6/15MV X线常规外放疗DT38-40Gy,后采用三维适形放疗2.5—3Gy/次.1次/d,累计量70—74GY。结果1、2年生存率分别为69.2%、46.1%,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8.5%、76.4%。结论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提高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并未增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