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病经发展均可伴有不同程度肾功损害,而进行性肾功能恶化取决于肾间质纤维化的病变程度。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主要表现为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目前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许多单味中药及复方制剂均有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而中药因其成分及配伍的多样性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领域中突显了中医特色及优势。有望为防治慢性肾脏病及其并发症开辟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
肾间质纤维化(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指由各种损伤因素引起的肾脏病理过程,组织学表现为肾间质内的成纤维细胞显著增生和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RID是慢性肾病的终末阶段,预后很差;因此,深入了解RID的形成机制,对指导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叶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被认为是RIF的重要原因,不过新近有学者提出不同观点,认为EMT与肾间质纤维化无关,而是与周细胞-间叶细胞转分化以及间质微血管稀疏化密切相关,本文将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肾间质纤维化发病机理与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共同的病变过程,病理特征为正常肾间质和肾小管结构被大量聚集的细胞外基质(ECM)所代替,如Ⅰ、Ⅲ、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N)、层黏蛋白(LN)等,ECM由成纤维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细胞合成和分泌,  相似文献   

4.
肾盂肾炎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第二病因。虽然抗菌药物仍是肾盂肾炎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只对细菌有杀灭作用,而不能阻止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故制作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对研究纤维化发生机理,评价抗纤维化药物疗效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毒论治肾间质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毒邪的涵义、来源、及致病特点等方面,论述了毒邪与肾间质纤维化之间的相关性,阐明了毒邪在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和演变的整个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并将解毒、排毒、抗毒三法相伍,作为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PDGF及PDGFR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任杰 《西部医学》2013,25(5):798-799
肾间质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的病理学特征之一,它涉及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复杂过程,细胞因子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是目前已知多肽生长因子中最强的有丝分裂原,参与了多组织器官生理活动与病理损伤过程的重要细胞因子,其过度表达可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其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PDGF及其受体PDGFR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肾间质微血管病变对肾疾病进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胡峰  胡伟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11):1034-1036
肾间质微血管病变在肾疾病进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作者综述了支持肾间质微血管的丢失是肾疾病进展特征的有关证据,指出影响肾间质微血管病变的因素,试图探索肾病变进展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细胞因子对肾间质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被认为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终共同通道[1].这一理论的基本内涵是: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一个独立于病因之外的进展过程,它涉及到小管上皮及间质的损伤,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产生,炎性细胞的浸润、成纤维细胞(FC)的增殖、细胞外基质(ECM)的增多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过程,其中细胞因子在这一复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几乎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的每一个方面的进展.现就目前研究较多的几种细胞因子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苦参碱抗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蓉  冯梅  付平 《四川医学》2007,28(4):358-360
目前,人类肾脏疾病病理改变和肾小球损害实验动物模型的大量研究显示,肾间质纤维化在肾脏疾病转归中起着主导作用,其病变程度与慢性肾脏病的预后密切相关。肾间质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疾病走向肾衰竭的必经之路,它以肾间质的细胞及胶原聚集伴小管萎缩和变形,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荒废,肾单位进行性破坏,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为特点。抗肾间质纤维化已是近年研究热点,虽然西药抗肾间质纤维化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其临床效果仍不太理想,而中药科研研究已凸显出其良好的作用,现就其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及中药苦参碱抗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由各种原发或继发的肾脏疾病的持续进展而来,其中主要的形态学改变有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的纤维化等。以往人们对该病的研究多集中在肾小球上,然而,自1970年Schainuch发现肾小管间质(TI)损害与肾  相似文献   

11.
肌成纤维细胞与肾间质纤维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成纤维细胞 (myofibroblast)是一种超微结构介于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之间的细胞 ,2 0世纪70年代被Gabbiani等命名。其后许多学者对其来源、特征及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证明肌成纤维细胞在创伤愈合、纤维化形成和肿瘤生物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 10年来 ,各国学者在实验动物模型和人类慢性肾小球疾病中发现肌成纤维细胞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 ,其标志蛋白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oothmuscleactin ,α SMA)被认为可作为判断多种慢性进展性肾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肾微血管内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ndo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在移植肾间质纤维化形成中的意义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5例慢性移植肾失功能(chronic allograft dysfunction,CAD)患者和25例正常人血生化指标进行分析,对移植肾组织标本和正常肾组织标本进行糖原(PAS)和马松三色(Masson)染色检查分析,观察两组肾功能?肾小管萎缩?肾小球塌陷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差异?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间接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方法检测两组肾组织标本中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和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和分布特点?进一步以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为体外研究对象,以TGF-β1(5 ng/ml)作用0~72 h,采用免疫印迹方法观察细胞中CD34和α-SM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人相比,CAD患者血清肌酐水平明显升高,PAS和Masson三色染色结果显示CAD患者移植肾组织中出现明显肾小管萎缩?肾小球塌陷及肾间质纤维化改变;半定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1)?免疫组织化学及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CAD组中CD34阳性表达率降低而α-SMA及TGF-β1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CAD组中部分肾小球和间质微血管内皮细胞呈CD34和α-SMA双重染色阳性?体外研究显示,TGF-β1作用于HUVECs细胞后,随着时间延长,CD34表达逐渐降低而α-SMA表达逐渐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1)?结论:人肾微血管内皮细胞可能在TGF-β1介导下通过发生EndMT现象进而在移植肾间质纤维化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PDGF及PDGFR在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DGF及其受体PDGFR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3、7、14及21天各处死6只大鼠,取双侧肾脏(未手术侧为对照组)分别做光镜和电镜检查,观察其病理改变。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PDGF-A、PDGF-B、PDGFR-α、PDGFR-β以及α-SMA(活化肌成纤维细胞的标志)和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GF-A、PDGF-B、PDGFR-α、PDGFR-β在不同时间点的梗阻肾脏中表达均增强,主要定位于扩张或萎缩的皮质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有少量表达。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肾间质表达α-SMA的细胞和Ⅲ型胶原逐渐增多,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肾间质α-SMA、Ⅲ型胶原的表达与肾小管PDGF-B和PDGFR-β的表达呈正相关,而与PDGF-A和PDGFR-α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中受损的肾小管过度表达PDGF-B、PDGFR-β,可促进肌成纤维细胞的形成和Ⅲ型胶原的沉积,在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肾小管上皮细胞与肾间质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娅  陈楠 《上海医学》2001,24(2):121-123
肾小管间质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与肾脏疾病预后有密切联系,即小管间质损害的程度与血肌酐上升速度显著相关。肾间质纤维化是由于基质蛋白合成增加、降解减少,单核/巨噬细胞系浸润,以及致纤维化的细胞因子表达上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病理主要表现为间质内大量基质蛋白积聚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间质纤维化是各种炎症、非炎症性肾脏疾病进展的最终结局,其严重程度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水平密切相关。有证据表明,肾小管上皮细胞在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因子,血浆蛋白及缺血、低氧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紊乱,加重…  相似文献   

15.
肾小管和内皮素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肾小管和内皮素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放射免疫测定及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并测定^3H-TdR掺入率,观察肾小管损伤时产生的内皮素-1(endohelin-1ET-1)与肾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关系,结果 肾小管上皮细胞既有ET-1mRNA的表达,又有ET的两种受体(ETA-RmRNA和ETB-Rm  相似文献   

16.
肾间质纤维化几乎是各种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的主要病理改变。近年研究显示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在肾间质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尤其TGF-g的作用较肯定。本文就TGF一月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作一综述。TGF-g的性质转化生长因子g(transforminggrowth柏ctor尸,TGF-g)...  相似文献   

17.
金芬  张忠寿  黄卫锋 《海南医学》2014,(18):2723-2725
上皮间质转化(EMT)和内皮间质转化(EndMT)参与各种纤维化疾病的发病机制,EMT和EndMT已经成为器官纤维化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EMT和EndMT在肾的纤维化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细胞内外分子可控制EMT和EndMT的表达,尤其是microRNA(miRNA)在EMT和EndMT中的调控作用,已被确定可利用于开发治疗纤维化。本文综述了EMT和EndMT在肾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了解EMT和EndMT参与肾病纤维化过程的机制,这将会给人类肾纤维化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靶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内皮素及其受体拮抗剂与肾间质纤维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丽娜  周盾 《医学综述》2007,13(3):184-186
内皮素是目前已知体内作用最强和作用时间最持久的缩血管物质,除此之外,内皮素还是一个强大的炎性介质,在许多炎性反应中起了重要作用。现在,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内皮素在生理及病理情况下对肾脏均有强大作用。有研究表明,内皮素作为细胞因子之一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而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通过拮抗内皮素的作用,而发挥肾保护作用。本文即就内皮素及其受体拮抗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陈秋  张璟 《重庆医学》2005,34(9):1427-1429
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是1996年Hannigan以β1整合素胞浆结构域为诱饵,运用酵母双杂交筛选系统在哺乳动物上皮细胞和肿瘤细胞的溶解物中发现的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随后的协同免疫印染技术也证实了ILK能和β3整合素亚单位的胞浆尾部相互作用[1].ILK是一个多功能蛋白,参与多种信号传导通路,在调节细胞周期、细胞黏附、基质积聚、肿瘤发生、胚胎发育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对动物及细胞的研究中发现,ILK参与了TGFβ1诱导肾小管EMT的4个关键步骤,在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细胞、细胞因子与肾间质纤维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间质纤维化(RIF)是多种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共同通路,且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与肾功能减退的相关性,比肾小球硬化与肾功能减退的相关性更为密切。RIF是各种细胞、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细胞外基质(ECM)代谢失衡,在间质异常积聚所致,因此细胞和细胞因子在RIF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