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ex disease,GERD)是指过多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灼感、疼痛等症状而导致的疾病,反流物还可致食管、咽喉和气管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简称GER)曾称为婴儿特发死亡(猝死)综合征。现已确定:这种特发死亡是由于食糜反流到支气管内导致窒息引起。早期确诊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手段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本文系作者在国外进修时收集的经手术治疗的小儿胃食管反流75例报告。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是指胃内容物反至食管.目的 讨论小儿胃食管反流临床诊断.方法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 目前诊断GER的方法有下列几种:食管钡餐X线摄像、Bernstein试验、Tuttle试验、24小时食管pH监测、胃食管同位素闪烁检查、食管测压、食管内镜检查和食管病理活检等.  相似文献   

4.
(一)反流性食管炎 又称消化性食管炎,为最常见的一种食管炎,系因胃食管连接部的抗反流功能不全,造成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所引起的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和纤维化等病变.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是指胃内容物包括从十二指肠流入胃的胆盐和胰酶反流入食管.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病理性反流伴临床症状称胃食管反流病.病理性胃食管反流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LES)的功能障碍、食管廓清能力降低、食管黏膜的屏障功能破坏及胃、十二指肠功能失常所引起.  相似文献   

6.
史伟东  苏秉忠 《医学综述》2009,15(24):3776-3778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并发症是因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引起食管外不适症状及(或)并发症。随着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并发症的患病率近年来在我国增多,及流行病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深入,发现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引起患者死亡,使此并发症诊断与治疗越来越受到消化内科和相关学科的重视。该文综述了质子泵抑制剂试验、胃镜检查、食管pH监测、食管阻抗测验、食管测压等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并发症的诊断方法,及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抗酸药和促动力药治疗、手术与内镜治疗等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并发症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问卷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在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价值.方法 对消化内科门诊具有典型烧心、反酸等症状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GERD的诊断标准为内镜证实反流性食管炎(RE)及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试验阳性,并与GerdQ积分情况进行比较,计算出诊断GERD最佳临界值.结果 GerdQ积分以7分为...  相似文献   

8.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一种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反流相关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组疾病。食管症状包括典型反流综合征(烧心、反流和反流胸痛综合征);食管外症状包括咽部异物感、咳嗽、声嘶、咽喉炎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食管及其下括约肌长度在胃食管反流疾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灌注式多导测压系统对正常组63例受试者及胃食管反流组53例病人进行食管压力测定。结果:正常人各年龄组食管下段括约肌长度差异无显著性;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组食管下段括约肌长度及腹段下括约肌长度均显著下降;正常组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组身高与食管长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1=0.700,r2=0.798。结论:食管下括约肌长度在抗反流中起到重要作用,其在正常人群中不随年龄而变化;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未伴食管长度缩短、上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镜下食管阀瓣分级联合食管胃超声造影在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341例疑似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资料,分析比较胃镜下胃食管阀瓣分级联合食管胃超声造影在诊断胃食管反流病与食管24 h pH阻抗诊断的一致性。比较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与非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食管高分辨测压远端潜伏期(DL)、下段食管括约肌综合松弛压(IRP)、食管远端收缩积分(DCI)。结果 胃镜下食管阀瓣分级和食管胃超声造影对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镜下胃食管阀瓣分级联合食管胃超声造影对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敏感度93.22%、特异度98.10%、准确度94.72%、阳性预测值99.10%、阴性预测值86.65%,分别高于单独使用胃镜下胃食管阀瓣分级或食管胃超声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镜下食管阀瓣分级联合食管胃超声造影与食管24 h pH阻抗诊断高度一致(Kappa值0.881)。通过胃食管阀瓣分级联合食管胃超声造影检出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其食管高分辨测压测出DL、IRP大于非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其测出DCI小于非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镜下食管阀瓣分级联合食管胃超声造影诊断胃食管反流病较各自单一检查敏感性、特异性高,可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 (GERD)是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当反流导致食管粘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 (RE)。GERD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 ,人群中约 7%~ 15 %有胃食管反流症状[1] ,我国北京、上海在 1996年调查结果 ,GERD的患病率为 5 .77% ,RE为  相似文献   

12.
张馨 《中原医刊》2005,32(11):48-48
胃食管反流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一个常见原因。小儿胃食管返流可引起顽固性呕吐、呼吸道感染、哮喘、营养不良及贫血等,重者造成反流性食管炎及食管溃疡。因其年龄不同,临床表现不一,现对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50例胃食管反流病例,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明确食管扩张时下食管括约肌发生松弛状态下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方法 :12例健康志愿者在餐前和餐后同时检测食管压力和 pH ,食管扩张是通过快速和缓慢的气体注射诱发。 结果 :引起完全的下食管扩约肌松弛的气体阈值量平均为 (11 0± 1 0 )ml。只有极少的松弛伴有继发蠕动。快速注气下食管括约肌的松弛时间为(13.0± 1.5 )s;慢速注射时食管括约肌的松弛时间是 (16 0± 2 0 )s。由快速阈值量气体注射引起LES松弛并伴有胃食管反流率 ,在餐后为 (2 2± 6 ) % ;缓慢注射时为 (2 3± 10 ) %。对于快速食管扩张 ,单独的下食管括约肌松弛伴随反流的百分比显著高于伴有继发蠕动的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时出现的胃食管反流情况。结论 :(1)胃食管反流可以发生在由食管扩张引起的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期内 ;(2 )食管扩张可以引起不伴随继发蠕动的单纯下食管括约肌松弛 ;(3)单纯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时的胃食管反流发生率显著高于伴有继发蠕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胃灼热等反流症状或组织损害,常合并食管炎。广义上说,无论内镜检查有否食管下端发红、糜烂和溃疡等“粘膜损害”所见,唯以具有胃酸为主之胃内容物反流进人食管而发生的症状均可认为是GERD。GERD在西方国家十分常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反流病(gs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系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GERD包括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 esophagitis,EE)即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RE)和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eal,BE),它们也称为GERD相关性疾病.GERD反流形式:酸反流、非酸反流(胆汁反流最重要)和混合反流,其中胃酸反流至食管是GERD的主要病因.GERD发病日渐增多,其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愈加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分析本院72例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资料,对诊治过程中有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典型表现者54例(75.0%);非典型表现者10例(14.9%);特殊表现(哮喘、咽喉炎、肺炎等表现)8例(11.1%)。胃食管反流病与冠心病心绞痛并存7例漏诊胃食管反流病4例,与支气管哮喘并存6例漏诊胃食管反流病5例;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6例、支气管哮喘4例、咽喉炎3例、肺炎1例。结论深入认识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非典型表现、特殊表现、误诊误治、漏诊情况及其几种疾病同时并存等问题,才能正确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食管24 h pH测定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4例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进行食管24 h pH测定及胃镜检查.将84例患者分为食管炎组(28例)及非食管炎组(56例),比较两组病理性酸反流的发生率.结果无食管炎组存在病理性胃食管反流21例,占35.7%.食管炎组存在病理性反流22例,占78.6%.食管炎组中立、卧位酸反流时间百分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24 h pH测定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确切指标,它为临床指导用药提供一个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疾病的治疗。方法 :将 5 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和对照组 2 4例 ,两组均给予常规补液及体位疗法 ,治疗组以红霉素每次3mg/ kg稀释后静脉泵入 ,每日 1次。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 93.3% ,对照组显效率 4.2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反流性食管炎的不典型症状易被长期误诊。为此作者对近3年来所遇到的几种不典型症状加以总结,并阐明其发病机理,以期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作者对与本病有关的几种检查方法加以比较,表明以 24 h食管pH监测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指出熟悉反流性食管炎不典型症状,结合食管pH监测、内镜检查等手段,可早期识别症状性反流,防止胃-食管返流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对50例GER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GERD以新生儿和婴幼儿发病较多,<3岁者占83%(41/50),临床表现以溢奶或呕吐为主等反流症状外,80%具有呼吸系统疾病,16%无呕吐症状。43例行24h食管PH监测,其中41例异常,检出率95%。13例行食管钡剂造影阳性10例,诊断阳性率为76%。结论小儿胃食管反流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仅凭临床症状有时难以与其他引起呕吐的疾病相鉴别,即使是胃食管反流也难以区分是生理性或病理性。食管24hPH连续监测配合食管胃钡会造影是早期诊断小儿GERD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