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分中药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是中科院最具创新实力的高技术强所之一。该所自2004年主持承担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基于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复方中药系统研究”以来,面向我国中药研发和生产技术的重大需求,采用现代理论和技术对复方中药进行前瞻性、先导性的系统研究,在科学发现、技术突破、集成技术创新和战略性技术储备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组分中药系统研究是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作指导,以标准组分分离制备、系统化学及生物学表征为基础,集中药基础研究、新药开发及生产三者为整体的系统工程。通过发展新的分离材料、表征方法,开展标准组分及其配伍的系统生物学表征研究和国际接轨的中药标准,阐明中药物质基础与作用原理,科学诠释传统中医药理论,积极推进中药的现代化进程,建立标准化、资源化、国际化的中药研究创新模式。组分中药系统研究所形成的整体思路和技术方法,为进一步提高中药现代化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期杂志以专题研究形式刊载了一组论述组分中药系统研究的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属于复杂体系,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组分结构中药是在继承中医药特点的基础上,体现中药多组分整合作用特点的一个有序整体,是中药物质基础的新见解。目前,传统的研究方法不足以解决中医药物质基础与药效关系,多成分、多靶点、多环节作用机制等方面问题。生物信息学诞生于后基因组时代,涉及了系统生物学,不同层面的组学以及相应的数学、计算机科学,越来越成为人们对复杂体系,生命规律本质认识的强大工具。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思路、技术方法和丰富的数据挖掘知识结合组分结构中药理论,为发展创新组分结构中药,系统解析中医药本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带来新契机。  相似文献   

3.
组分中药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是中科院最具创新实力的高技术强所之一。该所自2004年主持承担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基于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复方中药系统研究”以来,面向我国中药研发和生产技术的重大需求,采用现代理论和技术对复方中药进行前瞻性、先导性的系统研究,在科学发现、技术突破、集成技术创新和战略性技术储备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组分中药系统研究是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作指导,以标准组分分离制备、系统化学及生物学表征为基础,集中药基础研究、新药开发及生产三者为整体的系统工程。通过发展新的分离材料、表征方法,开展标准组分及其配伍的系统生物学表征研究和国际接轨的中药标准,阐明中药物质基础与作用原理,科学诠释传统中医药理论,积极推进中药的现代化进程,建立标准化、资源化、国际化的中药研究创新模式。组分中药系统研究所形成的整体思路和技术方法,为进一步提高中药现代化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期杂志以专题研究形式刊载了一组论述组分中药系统研究的论文,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代动力学是中药现代化研究进程中的桥梁学科,在对中药复杂物质基础、各成分/组分体内过程以及药动/药效关系等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中药的多成分/组分复杂体系,如何科学揭示符合中药自身特征的药代动力学一直是探索的热点和难点。中药物质基础的最优组成结构发挥着最佳的功效,而成分/组分组成结构的功效差异与体内的吸收、转运、代谢、排泄密切相关。该文系统回顾了当前中药及复方药动学的研究方法,并根据组分结构理论思想对中药药代动力学进行探索,拟采用中药组分结构整合中药药代动力学的方法,深入探究组分结构对中药多成分/组分的体内药动学特征的影响,以促进我国中药现代化、创新中药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药组分的中药多元释药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随着中药制剂现代化发展,中药新剂型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中药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中药多成分复杂性、物质基础不明确等问题,至今还没有形成科学的中药现代剂型研究系统思路。现代中药制剂必然要考虑中药多组分的性质和多环节多靶点的整体作用特点。作者提出针对中药组分的性质和作用特点,采用多元化的制剂技术和层次化的释药方式构建中药多元释药系统。该文深入阐述了中药多元释药系统构建思路、理论依据、制备技术和评价体系以及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以期构建以提高中药组分生物利用度为核心的中药多元释药系统理论与技术平台,为中药制剂提供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药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理论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药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理论为中药研究提供了一种符合中医药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的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组分结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丰富发展。该文在归纳总结中药物质基础组分结构发展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组分结构提出的背景以及在中药质量控制、现代创新中药制剂中的作用和进展。组分结构研究推动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变革,为中药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基于高生物利用度的创新组分结构中药制剂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雪峰  汪刚  邱辉辉  封亮  贾晓斌 《中草药》2017,48(16):3280-3287
中药制剂现代化是目前中药发展进程中的主要方向,而中药是一个具有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整体作用特点的复杂体系,存在着物质基础尚不明确、作用机制不清晰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中药制剂现代化的发展。加强中药组分的理论探索,提高组分制剂技术水平,促进中药组分制剂的发展,对实现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组分结构"理论为指导,从原材料前处理工艺和制剂成型技术2个方面系统阐述,以提出高组分生物利用度为目的,论述创新组分结构中药制剂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药的化学表征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中药发展的现状,从组分的角度切入中药,提出了同系组分的概念,并从标准品表征,强极性组分表征,同系组分表征,多雏多模式色谱分离及其联用表征和质量控制方法与技术等方面,全面阐述了进行系统化学表征研究的思路,力求实现对中药物质基础的揭示和中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全面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中药组分的系统化学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的化学表征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中药发展的现状,从组分的角度切入中药,提出了同系组分的概念,并从标准品表征,强极性组分表征,同系组分表征,多维多模式色谱分离及其联用表征和质量控制方法与技术等方面,全面阐述了进行系统化学表征研究的思路,力求实现对中药物质基础的揭示和中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全面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在刚刚结束的第418次香山科学会议“组分中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经3天研讨一致认为,组分中药研制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中药走向国际医药主流市场的重要途径,对中药产业发展、国际化及产学研结合具有重要意义。组分中药,这个名词究竟对中医药发展有着多大的作用与影响?而医药企业又将如何参与组分中药的研究与推进当中?  相似文献   

11.
组分中药与中药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其疗效是长期临床中医学实践证明的.长期以来,中药的研究一直薄弱,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药的发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中药是我国最具知识产权优势的文化,因而大力发扬中药事业是每个中药工作者的责任.中药的有效性是不言而喻的,但能用现代方法科学阐释其机理一直是个难题.因此,中药与世界药学的发展速度还存在很大差距.为此,我们提出了以组分中药来构建中药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组分层次的中药多元释药系统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中药(复方)是多组分的复杂体系,中药制剂的评价体系研究必然要围绕中药组分,考虑组分中多成分、多环节、多靶点的整体作用特点.该文将立足于“中医整体观念”,以方药物质基础组分为前提,结合中药制剂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重点从体外释药特性、体内生物利用度、PK-PD 3个方面构建中药多元释药系统的评价体系;同时尝试提出中药组分程序释放的新思路,以期为复杂的中药(复方)给药系统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中药强极性组分、类组分、同系组分、微量组分为研究重点,采用新颖的分离表征策略和发展新型分离材料进行中药标准组分系统分离制备。发展硅胶基质的亲水性色谱填料分离中药强极性组分,以组合大孔树脂技术研究类组分,发展组合分子印迹技术分离同系组分,以差异化富集策略研究微量组分。同时,采用多模式、多柱色谱及其联用技术进行标准品的制备,建立标准品资源库,推动中药物质基础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药标准组分系统分离制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药强极性组分、类组分、同系组分、微量组分为研究重点,采用新颖的分离表征策略和发展新型分离材料进行中药标准组分系统分离制备。发展硅胶基质的亲水性色谱填料分离中药强极性组分,以组合大孔树脂技术研究类组分,发展组合分子印迹技术分离同系组分,以差异化富集策略研究微量组分。同时,采用多模式、多柱色谱及其联用技术进行标准品的制备,建立标准品资源库,推动中药物质基础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规律及特点.方法 通过对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研究方法的分析,揭示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研究思路.结果 与结论开展中药有效组分的提取分离、化学研究、活性评价研究及中药组分配伍的药效作用多因素调节研究,是研究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重要方法.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研究是开展中药现代研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参与的生物网络变化的结果。药物干预的本质是将这种病理变化调控至正常范围。中药的优势在于通过多靶点、多层次、多途径地整体和系统性调控这种生物网络病理改变。组分结构中药为这种调控提供了可控、精确的"物"的基础,又通过网络药理学调控阐明"理"的本质。组分结构中药与网络药理学的密切结合为创新中药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策略,改变了传统用药的"一个药物、一个基因、一种疾病"的模式,体现疾病发生发展的整体特点,也充分体现中医药防病治病的内涵本质。该研究系统探讨了组分结构中药与网络药理学的结合本质、特点以及研究策略,从改善或恢复生物网络平衡的整体观角度来认识组分结构中药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成为揭示组分结构中药调控疾病生物网络机制的有效措施,也为进一步科学的研究创新组分结构中药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组分中药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俊芳  任晓亮  王萌 《中草药》2022,53(14):4545-4553
组分中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遵循方剂配伍理论与原则,吸收现代药物研制方法和技术,由有效组分配伍而成的现代中药,是创新中药研究的一种途径。作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成果,组分中药较传统中药来说具有更清楚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有效性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认可。且组分中药更符合现代药物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特征。组分中药的稳定性因其化学构成的特殊性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及研究方法。对组分中药的来源、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及其提高稳定性的方法等进行综述,旨在从稳定性角度为组分中药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药方剂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遵循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以饮片配伍来组方制药,是一种传统中药应用模式,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应对多因素复杂性疾病,中药方剂具有理论优势和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但科学研究基础较为薄弱,中药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缺乏科学认知,导致中药方剂发挥疗效的规律认识不足,影响了中药疗效的稳定发挥,也阻碍了中药产品质量的提升。组分中药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突破了仅凭经验组方的传统,实现从饮片配伍到组分配伍的转变,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在3个国家"973"计划项目支持下,以揭示方剂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研发创新中药为目的,围绕"两个相对清楚",开展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开拓了组分中药研究方向。十多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扩展,组分中药和效应配伍理论方法不断得到发展完善。组分中药理论价值不仅是在新药发现方面,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技术沟通融合的桥梁,构建了关键技术体系,符合中药行业创新发展的需求。该文着重介绍组分中药研究历程、相关概念和技术发展以及在中医药理论研究、创新中药研发、中成药二次开发和制药技术升级换代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中药组分已经成为现代中药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随之中药组分呈现出多样性与误识性发展趋势。对于一个现代化新产物的研究,应鼓励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但是对于中药组分概念错误认识是不应该出现的。该文通过分析中药组分的发展现状、引发的问题来对中药组分标准化进行探讨,目的是为了减少和避免再出现把非中药组分当作中药组分来研究的科研情况。  相似文献   

20.
系统生物学与中药有效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阐述了将系统生物学引入到中医药研究中的必要性与指导意义,并以中药有效组分与整体受试系统相互作用作为先导研究范例,阐述了在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的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技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理念与实施方案.指出系统生物学研究的是一个生物系统中所有组分的构成及其在特定条件下这些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体是一个非线性复杂系统,其研究要求尽可能地获得每个层次的信息并将它们进行整合,因而必须采用以系统论和还原论相结合为特色的复杂性科学研究方法.中医药学主动运用与其匹配的系统生物学理论与方法学指导科研实践初步显示了其可行性与必要性,并且在某些领域有了很大突破,尤其在中药有效组分对机体的整体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方面已充分体现了其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