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大衣高血压(WCH)患者在诊室测血压总是升高;而在家里自测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正常。对WCH的治疗决定于患者有无靶器官损害。近年很多作者就WCH诊断标准、产生机制以及患者的心、脑、肾结构与功能变化进行了研究。本文综述这些结果认为WCH患者有早期心脑肾的影响。因此,对WCH患者应进行药物治疗,并提出了治疗建议。  相似文献   

2.
白大衣效应与白大衣性高血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大衣效应与白大衣性高血压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孔燕综述郭冀珍审校高血压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测量血压,所测的血压值除与个体自身的血压水平有关外,还受到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早已发现,有不少病人在诊所由医生测血压时,血压升高,而当离开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3.
现代血压测定方法中的偶测血压(casual bloodpressure,CBP),又称为诊所血压(clinic bloodpressure,CBP)或者办公室血压(office blood pressure,OBP),其历史开始于20世纪初,后来家庭血压(homeblood pressure,HBP)和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的开展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5.
白大衣高血压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白大衣高血压是高血压研究领域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长期以来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对其发病机制和靶器官损害等方面研究的深入 ,发现白大衣高血压对机体已存在不良影响。本文就白大衣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产生机制、对靶器官的损害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白大衣高血压(WCH)的研究和随访在近年已较为重视,目的是了解其流行病学规律、认识其临床意义,从而为高血压及WCH的处理提供依据。本文就WCH研究的最近3年有关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白大衣性高血压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人们测得的血压值除与自身的血压水平有关外,还受到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有不少病人在医生测血压时血压升高,而当离开医疗环境回家自测血压时,血压降至正常。随着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24hABPM)的应用,发现有的病人在医院测得血压上升,而ABPM测血压则为正常,这种血压称之为白大衣性高血压(white-coathypertension,WCH)。1 WCH的发生率[1~2]白大衣性高血压的特点是,收缩压(SBP)一般比正常高2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DBP)较正常高10mmHg左右。1995年,Verdecchia等监测未经治疗的1333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24小时ABPM,结果发…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了白大衣高血压对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中风发生率以及对动脉结构和粥样硬化等方面的影响,表明白大衣高血压并不是一种无害的现象,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近来由Ohkubo等发表的研究,观察隐性高血压(MH)和未来心血管死亡率及发病率间的关系,此10年随访研究显示:MH患者及持续高血压患者的相对危险明显高于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及正常血压者。但有些值得特别注意的限制,由于血压的变异性,在一次诊室血压测量中血压水平可降低,另外,三分之一分类为MH的人接受降压治疗,并可在看病前几小时吃了药,导致在测血压时血压水平降低。当这些药有一短的半衰期和/或患者对服药依从性不好时,血压可能在诊室外较高,  相似文献   

10.
逆白大衣高血压(reverse white coat hypertension,rWCH)的现象从1993年开始就陆续有相关报道,有的学者称“假性正常血压”、有的称“反白大衣高血压”、“白大衣性正常血压”,也有的称“孤立性动态高血压”。了解rWCH,首先需了解白大衣高血压(WCH)、诊室血压(office Blood Pressure,OBP)和24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u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是测定血压的两种重要方式,两种方法测定血压结果有以下四种情况:①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的血压均在正常范围者为血压正常者(sustained norm blood pressure,SNBP);②均高出正常范围者为高血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大衣高血压(WCH)患者的血小板功能.方法:选初诊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 WCH 患者、正常血压(NT)者各35例,通过诊室血压测量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测定并比较3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Tmax)、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含量、平均血小板容积(MPV) 、血小板数量的变化.结果:和NT对照组相比,EH组和WCH组 PAGTmax、血浆血小板GMP-140含量、MPV均明显增加(P<0.05)而三组血小板计数无统计学差异,同时EH组的PAGTmax、血浆血小板GMP-140含量、MPV均高于WCH组(P<0.05).EH组和WCH组MPV与24 h平均舒张压、GMP-140含量均正相关( P<0.05).结论:WCH存在血小板活化,可能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白大衣高血压”也称为“门诊高血压”,具体表现是有的人在自己家中测血压时,血压正常,而一到医院就诊,在医生诊室测量血压时血压会升高。有研究表明,“白大衣高血压”不同于正常人群,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引起血管硬化。  相似文献   

13.
白大衣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心、脑、肾、血管损害亦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白大衣高血压对于部分靶器官尤其是心脏结构和舒张功能以及血管的结构已经造成损害,其程度介于持续性高血压和正常血压之间.(2)白大衣高血压可能为持续性高血压的初期,其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持续性高血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3)对于白大衣高血压药物治疗问题,目前尚存争议,对已存在靶器官损害者主张积极治疗,但仍有待临床实践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国枣庄市人群白大衣高血压(WCH)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873例门诊发现血压增高的患者填写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高血压家族史、心脑血管疾病与生活方式,同时进行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查。结果:枣庄市WCH患病率为31.6%,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WCH患者超重及高脂血症较正常血压人群显著增多(P<0.01),不同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及职业其WCH患病率不同,城市人群WCH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人群。结论:枣庄市人群WCH患病率较高与性别、职业、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及城乡分布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心、脑、肾、血管损害亦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白大衣高血压对于部分靶器官尤其是心脏结构和舒张功能以及血管的结构已经造成损害,其程度介于持续性高血压和正常血压之间。(2)白大衣高血压可能为持续性高血压的初期,其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持续性高血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3)对于白大衣高血压药物治疗问题,目前尚存争议,对已存在靶器官损害者主张积极治疗,但仍有待临床实践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6.
<正>白大衣性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WCH)最早由Pickering医生在1988年提出,也有人用"孤立性诊室内高血压"(isolated clinic hypertension)来描述诊室血压增高而动态血压正常这一现象~([1])。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者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诊室血压测量并不能真正反映人们在诊室外每日的血压水平。医生或护士在测量诊室血压的过程中,患者对医疗环境的戒备反应可能削弱了这一传统血压测量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杂志》2006,14(1):56-56
高血压杂志编辑:我在门诊中经常看到一些病人诊断为“白大衣性高血压”。这些病人经过检查24h动态血压,白天血压确属正常<135/85mm Hg。但到诊室来第1、2次量血压有的可以高达180mm Hg。他们心理负担很大,总是害怕自己会进一步发展成真正的高血压,也总是要求我们给他开降压药。我给他们解释总是解释不通。你们有没有什么新见解?××市立医院郑以垠2005-11-02郑以垠医师:如果确诊为“白大衣性高血压”病人(WCH),应当说危险性是与正常血压的人没有多大区别,也有报告认为头5年是与正常血压的人一样,没有危险性,但后5年血压逐渐增高,与真正高…  相似文献   

18.
逆白大衣性高血压(reverse White-Coat Hy-pertension,r WCH)即高血压患者在诊室内测量血压正常,而在诊室外血压高于正常[140/90mmHg(1mmHg=0.133kPa)]的现象〔1,2〕。大多数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r WCH患者不应视为正常人群,这类人群的血压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的血压水平,靶器官损害与持续高血压(sustained hyperten-sion,SHT)相近,因此应及早诊断和进行积极的治疗。自1993年以来r WCH的现象已有大量的相关文献报道,认为r WCH在一般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r WCH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认为与大量吸烟、大量饮酒、肥胖、压力反射灵敏…  相似文献   

19.
白大衣性高血压的特征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确定白大衣效应和白大衣性高血压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心理行为方法探讨白大衣性高血压的机制。结果 :报道白大衣效应和白大衣性高血压的发生率及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联系。结论 :白大衣性高血压的发生与心理行为因素有关 ,宜进一步探讨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