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附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手术经验。方法对11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施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其中标准原位心脏移植术1例,双腔静脉吻合法原位心脏移植术10例,心肾联合移植术1例。5例术前存在中度肺动脉高压者,术中及术后给予一氧化氮(NO)吸入等措施治疗。抗排异治疗采用环孢素A(CsA)+甲基强的松龙(MP)+霉酚酸酯(MMF)三联方案。结果2例术后出现急性排异反应.给予大剂量MP冲击治疗3d缓解;1例术后第3天出现肾功能衰竭.给予血液透析后缓解。1例行心肾联合移植术者术后18d死于肺动脉栓塞。随访6~45个月,晚期死亡2例,其余病例心功能正常,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严格掌握受体适应证、合适的手术方法及严格的围术期管理可提高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告2例原位心脏移植术后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及治疗经过,探讨其围手术期处理的初步经验和要点.方法我院自2000年12月一2002年12月共对4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施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4例均为男性,采用标准原位心脏移植术,术后应用三联免疫治疗的方法抗排异.结果4例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术后未发现超急性排斥反应或急性排斥反应,2例术后1周左右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床边连续肾脏替代(CRRT)治疗后,1例存活22d,1例完全康复,随访半年患者心功能恢复Ⅰ~Ⅱ级(NYHA),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心脏移植手术后肾功能损害较常见,围手术期的肾功能保护非常重要,如符合手术指征,及早手术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29例原位心脏移植的近期疗效。方法:2006年10月至2012年12月,对29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行原位心脏移植治疗。受体肺血管阻力为3.6~5.2 wood单位,平均(4.2±1.8)wood单位;应用4℃的HTK液保护供心,供心冷缺血时间为63~360 min,平均(95.5±26.7)min;29例均采用双腔静脉吻合法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前使用免疫诱导治疗,术后采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和泼尼松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结果:术后死亡2例,1例死于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1例死于急性右心衰竭。术后早期并发症有急性右心衰竭3例,急性肾衰竭2例,心包大量积液4例。结论:心脏移植近期疗效满意。选择肺血管阻力较低的患者、妥善的供心心肌保护、熟练的手术操作、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正确处理术后肾功能不全是提高心脏移植近期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原位心脏移植5例初步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原位心脏移植成功的初步经验。方法2000年9月至2004年9月为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行原位心脏移植术,其中标准原位心脏移植手术2例,双腔静脉吻合法3例。结果本组5例无手术死亡,2例术后因右心衰竭和真菌感染致肾功衰竭分别于术后第14天和第76天死亡,其余3例至今(2005年5月)存活,最长生存时间近5年,生活质量良好,心功能0~I级。结论合适的受体选择,良好的心肌保护,术后并发症的有效防治和合理的免疫治疗,是心脏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昆明市延安医院云南省心脏移植中心11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的监测治疗。方法选择2003年3月—2008年9月进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患者11例,手术均按标准法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抗排斥反应治疗采用环孢素(CsA)+霉酚酸酯(MMF)+泼尼松(Pred)三联方案,并给予严密的监测治疗。结果 11例患者均一期恢复良好出院,出院后6例患者存活至今,心理状态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无明显免疫排斥迹象;3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因患者自己暗地里不规律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引起急性排斥反应,经我科救治好转后出院,仍然不规律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而猝死家中,1例肺部严重感染,1例急性右心衰竭经再次入院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心脏移植是目前终末期心脏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的监测治疗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移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方法2003年3月至2004年12月8例患者施行了原位心脏移植术,其中扩张型心肌病7例,肥厚型心肌病1例。采用标准原位心脏移植手术1例,双腔静脉吻合法原位心脏移植手术7例。4例术前存在中度肺动脉高压,NO吸入等措施降肺动脉压力。抗排异治疗采用环孢素A(CsA)+皮质激素(Pred)+骁悉(MMF)三联方案。结果手术均获成功,1例术后第9天出现急性排异反应,给予大剂量泼尼松龙冲击治疗3d缓解;1例术后第3天出现肾功能衰竭,给予血液透析治疗;1例于术后35天死于肾功能衰竭及抗排异药物神经毒性反应,其余病例心功能恢复至Ⅰ ̄Ⅱ级。术后5例已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严格掌握受体适应证、供体的心脏保护、合适的手术方法及围术期患者管理,是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告2例原位心脏移植的初步体会。方法2003年8月与2004年12月进行了2例原位心脏移植,1例为瓣膜型心肌病,另1例是扩张型心肌病。采用冷晶体停跳液顺灌进行供心保护,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双腔静脉法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免疫抑制方案采用环孢素A、骁悉、甲基泼尼松龙三联。结果1例术后52h右心衰竭至全心衰竭死亡;另1例围术期无急性排斥反应及感染发生。心功能恢复至Ⅰ级,术后存活8个月。结论合理选择受体,良好的心肌保护、术后合理的监测与抗排异治疗是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原位心脏移植术的围术期临床经验及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心脏移植围术期的心肌保护方法和经验。方法2003年3月至2005年11月为11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实施了原位心脏移植,其中心-肺联合移植、心-肾联合移植各1例。采取标准法1例,双腔静脉法10例。结果全组热缺血时间8 ̄12min,冷缺血时间90 ̄292min,术中心肌自动复跳10例,1例电除颤复跳。术后1周超声心动图示各心腔大小、EF值均在正常范围。死亡3例:心-肺联合移植术后气管吻合口瘘合并重度感染1例,心-肾联合移植、单纯心脏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各1例。随访1 ̄29个月,8例存活患者心功能均恢复至Ⅰ ̄Ⅱ级。结论心脏移植术中除在供心的正确切取过程中注意供心的心肌保护外,还应在术中吻合、术后管理过程的整个围手术期都要重点加强心肌保护,这些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并总结1例心脏移植术后右心功能不全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体会。方法患者临床表现为出现肺动脉高压,中心静脉压高等右心功能不全表现,予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术中、术后护理配合,积极处理并发症。结果患者心功能逐渐恢复,痊愈出院。结论体外膜肺氧合是一项抢救心肺衰竭患者的新技术,可以为心脏移植术后的心肺功能衰竭予以辅助治疗,提高此类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心脏移植术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1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燕  韦献锋  唐盛 《内科》2012,7(3):322-323
心脏移植术后急性肾衰竭发生比例高,严重影响了心脏移植近期存活率[1]。2009年3月,我院胸心外科对1例患者行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手术成功,术后发生急性肾衰竭,通过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明显延长了患者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原位心脏移植患者术后在重症监护病房期间感染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成功实施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中,有7例(53.8%,7/13)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13例术后2d内体温波动于36.5℃~38.5℃,白细胞超出正常范围,经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12例体温及血象恢复正常,1例术后体温反复发热,予积极对症治疗,后因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心脏移植患者术后感染极易发生,要保证手术的成功,做好术后早期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是最有力的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与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脉旁路移植术后疗效及护理的差异。方法:同期215例冠脉旁路移植术患,其中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109例,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106例,分别观察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以及ICU监护期辅助呼吸时间、ICU监护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结果:经统计学处理.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组术后并发症、低心排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应用IABP例数、死亡率、辅助呼吸时间、ICU监护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低于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组,除胸部并发症P<0.05外余P均<0.01。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优于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急性心脏功能衰竭的经验。方法:回顾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我院33例单纯CABG术后因急性心脏功能衰竭接受ECMO辅助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6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9±11)岁,35~76岁。其中24例先行放置IABP,9例放置ECMO,ECMO辅助均采用静脉动脉(V-A)模式。结果:21例(63.6%)成功脱离ECMO,13例(39.4%)痊愈出院。平均ECMO辅助时间55h,平均监护室停留时间6 d。主要并发症为感染12例、肾衰竭需要透析11例、氧合器血浆渗漏10例、出血6例、肢体缺血5例、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结论:ECMO是一种有效的治疗CABG术后急性心脏功能衰竭的短期机械辅助方法,及时放置并积极防治并发症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性分析 8例Rastelli术后右心衰竭的可能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 :从 1997年 8月至2 0 0 0年 8月 ,我科行Rastelli术 8例 ,全组患者均用Dacron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 ,同种带瓣管道重建右室肺动脉通道。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 1例 ,生存 7例 ,围术期右心衰竭 5例。随访 6个月~ 3年 ,除 1例顽固性心力衰竭外 ,4例生长发育良好。结论 :Rastelli术后右心衰竭发生率高 ,其原因可能与外管道置入位置和方向不恰当、室间隔缺损修补后左、右心腔大小失衡、室间隔缺损修补不严密妨碍三尖瓣隔瓣功能以及心肌缺血时间长等有关。针对这些因素 ,手术中应采取相应措施 ,术后合理的内科治疗也能较好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用于心脏移植术前准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应用CVVH为术前准备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CVVH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患者术前诊断:限制型心肌病,心功能为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Ⅳ级。患者反复心力衰竭并渐进性发展,出现轻度肾前性肾功能衰竭。给予CVVH3d,25d后进行心脏移植术。血液净化治疗模式为CVVH。治疗持续时间12h/d,超滤2000~2200mL/d。结果 CVVH治疗后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明显缓解,恢复正常尿量,双肺湿啰音、心脏移植术后前5d尿量保持在2800mL/d以上,未出现严重右心衰竭及感染,术后6d转出监护室回普通隔离病房继续治疗。结论肾功能衰竭发生在心脏移植术前多为肾前性肾功能衰竭,往往都是可逆的,尽早应用CVVH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措施。CVVH做为心脏移植术前准备,并非只适用于合并严重肾功能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 8例原位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术前依据患者心脏功能及全身状况 ,给予强心、利尿、营养心肌等治疗。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 ,气管插管控制呼吸 ,在体外循环下行原位异体心脏移植术。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选用合适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结果 :8例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平稳 ,术毕 6~ 14h拔除气管导管 ,无麻醉并发症。 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 17d和 72 d死亡 ,余 6例患者均存活。结论 :重视术前心功能准备 ,合理使用麻醉药和血管活性药物 ,维持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平稳是原位异体心脏移植术麻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脏再次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再次移植的原因及再次移植治疗的效果。方法:总结2007年8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阜外医院完成的心脏再次原位移植术患者6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26~56岁;体质量54~70kg。1例患者为心脏移植术后10年出现巨细胞性心肌炎接受心脏再次移植术。其余5例患者首次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出现移植物功能衰竭(PGF)而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循环,判定为等待移植超紧急状态,并在3个月内进行心脏再次移植术,首次移植和再次移植均采用双腔静脉吻合原位心脏移植术。结果:6例患者接受心脏再次移植术后2例应用ECMO辅助循环,3例应用主动脉内球囊泵反搏(IABP)辅助循环,4例使用连续肾替代治疗(CRRT)。心脏再次移植术后4例存活,2例死亡,2例死亡患者均死于无法逆转的严重并发症。本组心脏再次移植术后病例,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首次移植后明显延长。结论:PGF是心脏移植术后早期再次移植的主要原因,再次移植术后患者往往病情危重,常合并其他并发症,康复时间较长及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总结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急性排异期应用常用排异抑制药物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6例次(15例患者)成功实施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分析其急性排异期应用常用排异抑制药物的护理。结果16例次心脏移植中,经典式原位心脏移植术4例次、双腔静脉吻合法心脏移植术12例次,全部患者采用术后早期免疫诱导加三联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加霉酚酸酯加泼尼松)的抗排异反应方案。本组6例死亡,存活时间5d~103个月,中位数3.5个月;其余9例(10例次)存活至今,存活时间3.119个月,中位数49个月。结论术后严密、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性排异期药物的观察和护理,为早诊断、早处理提供依据,可有效提高心脏移植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原位心脏移植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5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治疗经验,探讨手术方式及术后围术期处理。方法2005年1月至2005年6月连续为5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实施了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术后免疫抑制剂应用环饱素A+骁悉+泼尼松"三联疗法。结合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化验检查及心肌内心电图,对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进行分析。结果5例手术均顺利,其中1例存活时间仅为9 d,其余均近期存活,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原位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作为一种监测排斥反应的无创方法,心肌内心电图可以明显减少心肌活检的次数。低血管阻力受体的选择和合理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应用是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用于心脏移植术前准备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应用CVVH为术前准备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CVVH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患者术前诊断:限制型心肌病,心功能为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Ⅳ级.患者反复心力衰竭并渐进性发展,出现轻度肾前性肾功能衰竭.给予CVVH 3 d,25 d后进行心脏移植术.血液净化治疗模式为CVVH.治疗持续时间12 h/d,超滤2 000-2 200 mL/d.结果 CVVH治疗后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明显缓解,恢复正常尿量,双肺湿哕音、腹水征消失;生化参数转正常;血压平稳,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明显减少.心脏移植术后前5 d尿量保持在2 800 mL/d以上,未出现严重右心衰竭及感染,术后6 d转出监护室回普通隔离病房继续治疗.结论 肾功能衰竭发生在心脏移植术前多为肾前性肾功能衰竭,往往都是可逆的,尽早应用CVVH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措施.CVVH做为心脏移植术前准备,并非只适用于合并严重肾功能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