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刘孟渊教授根据临床经验,提出了补益肝肾为本,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方法,注重补益肝肾为本,配合化瘀、祛风、散寒、化湿,急则西医治标,缓则中医治本的原则,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在临床治疗中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2.
董松林教授认为,膝骨关节炎多因患者年老体虚,感受外邪或外伤劳损所致,提出针对病因辨证施治,并归纳为寒湿凝滞证、痰瘀痹阻证、湿热蕴结证、筋骨互结证四大证型。董松林教授同时注重辨证用药、中西结合分期递进治疗内外兼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综合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膝骨关节炎按X线及功能可有多种分级法,但较局限,为便于临床治疗,作者将其分为早、中、晚三期辨证辨病施治,取得较好疗效.现就作者1999年9月~2003年3月综合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一小结.  相似文献   

4.
从病因病机、辨证思路、验案举例等几方面探讨翁维良教授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的辨证特点并进行总结介绍。翁维良教授重视病证结合,擅长冠心病的气血辨证和脏腑辨证,尤其重视瘀血辨证,强调舌诊在瘀血辨证中的重要性,治疗上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和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介绍房定亚教授辨病治疗风湿病的理论基础及临床模式。强调运用毒热痹理论认识风湿病的发病特点、病理特点、疾病特点。临床运用有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结合、西医辨病与专方的应用、无证从病等多种模式。  相似文献   

6.
胃痞病是脾胃病科较常见的病证,多由胃肠道本身的病变引起,其治疗在临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1])。温艳东教授继承周文泉教授"调整为主、以致中和"的学术思想,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宗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注重气机升降平衡,结合中医宏观辨证与西医微观辨病,辨体论治,调理脏腑,灵活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痞病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病证结合是孙桂芝教授治疗肿瘤病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辨证与辨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诊治,既照顾到整体,又注意到局部;辨证为先还是辨病为先在临床诊疗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二者互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弥补了中医诊疗方面的不足,辨病治疗成为中医治疗学的重要部分。孙桂芝教授临证始终强调辨证与辨病紧密相连,中西手段并用,诊断疾病现代仪器和中医四诊联合,治疗上病证相参结合,攻补兼施,标本兼治,既要兼顾全局,也要重视细节。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康良石教授认为其多系在原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基础上,因痰浊瘀毒、诸邪气重杳、脏气伤损太过,正不胜邪而现癌变。康良石教授在临床治疗中注意辨病与辨证结合,突出在辨病基础上进行辨证治疗,辨病使用近现代研究对肝癌有抑制作用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中药,并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将原发性肝癌辨证分为毒瘀肝脾证、湿热瘀毒证、瘀毒伤损证3型,使用调理肝脾、清热利湿、益气健脾、滋阴降火中药,临床上常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7,(8):1589-1593
房定亚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著名的风湿病、肾脏病及心脏病专家,他在学术上推崇辨病辨证相结合,在临证中擅用专方专药治专病,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文章从"学术渊源、内容阐释、方证举要"几方面论述了房定亚教授"病证结合、专方专药"学术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宋成鑫 《吉林中医药》2012,32(9):879-880
徐力教授辨治恶性肿瘤提倡分阶段和辨病辨证结合治疗.因围放化疗期、维持治疗期、姑息治疗期3个阶段在中医病机特点、处方用药上明显不同,准确辨析方能提高疗效.更因肿瘤病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应充分利用现代医学手段,深知现代医学知识,把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有机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提高疗效.辨病:辨病位、病理类型、免疫组化,辨证:辨总证、主证、兼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层层递进,建立完善的恶性肿瘤辨治体系.  相似文献   

11.
癌性发热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癌性发热的机理十分复杂,临床上常分为虚证和实证。治疗可分为肝气郁滞、阳明腑实、痰湿郁热、血瘀血热、阴虚发热、气虚发热、阳虚发热等证型辨治。但临床辨证不一定是某一个证型,可能是多个证型的叠加,必须辨明虚实,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 ,由颈椎病引起的心前区疼痛 ,即颈椎心痛不为少见 ,尤以青壮年居多。近年来以治脊整复理筋手法治疗该病 5 0例 ,收到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治疗 5 0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大者5 0岁 ,最小者 2 4岁 ,平均年龄为 31岁 ;病程最长者 16年 ,最短者 15d ;职业以从事会计、秘书、文职人员为多见 ;所有患者均有心前区疼痛 ,伴颈肩麻木疼痛 2 9例 ,头晕 13例 ,上肢无力 9例 ,高血压 16例 ,低血压 9例 ,多汗 11例。颈椎体棘突移位部位 :C3 移位 4例占8% ,C4移位 6例占 12 % ,C5移位 11例占 2 2 % ,…  相似文献   

13.
HPLC法测定解酒灵冲剂中葛根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HPLC法测定解酒灵冲剂中葛根素的含量,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控制质量标准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拉达奉注射剂常规治疗,并加用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抗血小板、脑细胞保护、神经营养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牛膝、川芎等)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38,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阻止脑缺血进一步发作,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中医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疗效。设治疗组43例,对照组37例。结果:临床症关均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HP转阴率,治疗组58.1%,对照组48.6%,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组对消退炎症,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则无明显改善;观察两组例对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生方面,虽有改善作用但无明显疗效。提示分阶段治疗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  相似文献   

16.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药分期论治概况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梁珂  舒志军  彭炜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8):63-64,F003
根据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演变的特点,应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期论治,把整个病程分为初期、进展期、恢复期,按照各期的特点通过通腑泻下、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补益滋阴等方法,采用多种治疗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足按摩治疗痔瘘术后尿潴留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痔瘘术后引起的尿潴留为创伤性尿潴留 ,又属于功能性尿潴留 ,祖国医学称之“癃闭”。我肛肠专科痔瘘手术后所产生的10 0例尿潴留患者进行了足反射区经穴按摩和新斯的明常规处置两组进行了对比观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本文病例均为住院病人 ,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等手术后所产生的尿潴留。为区分尿潴留的程度 ,本文以轻、中、重程度表示。轻度尿潴留 :手术后6h~ 8h左右 ,膀胱轻度充盈 ,有便意 ,但自行排不出 ;中度尿潴留 :手术后 9h~ 14h左右 ,膀胱中度充盈 ,有较强便意 ,但自行排不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留兰香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lient6890N气相色谱仪,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323 mm×0.25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气化室温度250℃,检测室温度280℃,进样分流比为20∶1,程序升温。采用正十一烷为内标对照品溶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结果:留兰香油中柠檬烯质量浓度在41.71042.5μg·mL-1(R=0.999)间,香芹酮质量浓度在102.81042.5μg·mL-1(R=0.999)间,香芹酮质量浓度在102.82570μg·mL-1(R=0.999)间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7%,103.0%,RSD值为1.92%和1.59%。薄层色谱清晰,空白对照无干扰。结论: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高,能有效测定留兰香油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薄层鉴别专属性强,可用于留兰香油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9.
运用拉曼光谱法对两面针活性成分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进行分析,肝癌细胞7404分别经10 mg·L~(-1)氯化两面针碱及3 g·L~(-1)两面针提取液处理后,收集经药液处理12,24,36,48 h的各组细胞的拉曼光谱后,通过Hochest33342/PI荧光染色法鉴定细胞并保留荧光染色阳性(发生凋亡活细胞)的光谱,并在Origin Pro8.0系统中比较各组平均光谱的差异。收集肝癌细胞的拉曼光谱依次进行背景扣除、平滑、归一化等方法处理。Hochest荧光染色后空白组细胞核染色均匀,而药物处理48 h后,核碎裂,拉曼光谱结果显示两面针提取液处理肝癌细胞12,24,36,48 h后,与核酸及蛋白质相关的峰均有降低,其中785,1 002,1 175,1 660 cm~(-1)峰强度随两面针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表明两面针活性成分能够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凋亡的肝癌细胞中核酸和蛋白质的含量均低于活细胞。两面针活性成分作用时间与药效呈一定的相关性。拉曼光谱能够反映中药两面针活性成分作用后的肝癌细胞内物质变化的信息,对实时监测细胞凋亡过程及药物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中医药治疗外感发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热是临床上的一个常见症状,是机体正气抗御病邪和机体内在的阴阳失去相对平衡的一种表现。它可以发生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由于发热的原因不同,因此其临床表现也不完全一致。一般来说,高热和中热多见于外感发热;低热多见于内伤发热。1立宣散透热法治外感发热外感发热,多因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