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2003年长春市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和分析长春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的动态情况,为制定和采取预防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按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出生缺陷诊断及统计标准对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缺陷儿围产期死亡率368.19%oo.占围产儿死亡的28.72%;出生缺陷前6位依次为:先心病、神经管畸形、唇腭裂、外耳畸形、多指(趾)、脑积水;农村围产儿畸形率明显高于城市,产母年龄35岁以上为出生缺陷高发年龄。结论:出生缺陷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应加强优生知识宣传,提高产前诊断技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以提高围产期保健及产科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按照围产Ⅰ期标准,对我院8年间164例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年间围产儿死亡率为9.59‰。164例中:新生儿死亡占47.56%,死胎占42.68%.死产占9.76%。总新生儿死亡率为4.56‰,呈逐年下降趋势。导致围产儿死亡原因为早产、胎儿畸形、缺氧综合征,新生儿死因以畸形、缺氧综合征及呼吸道疾病为主。结论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早产,防止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158例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灯塔市2000-2002年158例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围产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先天畸形、呼吸系统疾病是前4位死因,占总死因构成比的78%,是均可预防性死因。由于提倡住院分娩,取消家庭接生,2002年围产儿死在自家和途中为零。加强孕期卫生宣教,提高孕期,产期保健质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出生缺陷对中国围产儿死亡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1990~2001年期间中国围产儿死亡率以及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趋势,探讨出生缺陷对围产儿死亡的影响。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对象为孕28周到产后7天住院分娩的围产儿。把资料按出生地分为城乡两组,按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分为沿海、内地、边远地区三组,调查围产儿死亡率和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结果 中国围产儿死亡率由1990年的22.85‰下降到2001年的13.26‰,呈下降趋势;死胎死产率和早期新生儿死亡比例也呈下降趋势。同期围产儿出生缺陷死亡专率呈下降趋势,但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却逐年上升;在城镇和乡村以及沿海、内地、边远三类地区中都观察到同样变化趋势,1996~2001年间趋势更为明显。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城镇高于乡村,沿海和内地高于边远地区。结论 出生缺陷在死亡围产儿中的比例逐年上升,成为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静安区1997至2006年围产儿死亡率,分析有完整资料的2000至2006年围产儿死亡原因。方法静安区近10年出生的围产儿作为调查对象,计算出围产儿死亡率;对2000至2006年有完整资料的死亡围产儿进行死亡因素分析。结果1997年死亡率达高峰,其后有显著下降趋势(P〈0.05);畸形显著影响围产儿死亡(P〈0.05)。结论近10年静安区围产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达发达国家水平;畸形是影响围产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降低围产儿死亡率,重点是预防、治疗胎儿畸形、脐带异常、早产、重度妊高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降低英德市围产儿死亡率,减少伤残儿的出生,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和素质,对该市2000--2002年围产儿资料进行分析。方法监测英德市2000年1月—2002年12月的围产儿死亡情况。结果围产儿死亡率,2000年为14.5‰,2001年为13.9‰,2002年为12.8‰。结论做好围产保健,围产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台州市围产儿死亡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台州市2012—2016年围产儿死亡监测资料、出生缺陷报表及非户籍孕产妇健康状况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年份、户籍和地区围产儿死亡率、出生缺陷率和高龄产妇比例等指标,分析围产儿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2—2016年台州市围产儿平均死亡率为6.80‰,呈下降趋势(P0.01);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9.28‰)高于本地人口(5.64‰)(P0.01)。高龄产妇比例为10.30%,呈上升趋势(P0.01),高龄产妇围产儿死亡率为10.60‰,高于围产儿平均死亡率(P0.01)。围产儿首位死因是出生缺陷,出生缺陷率为35.86‰,呈上升趋势(P0.01),但出生缺陷死亡率呈下降趋势(P0.01)。台州市各县(市、区)围产儿死亡率、出生缺陷率、男女性别比和高龄产妇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动人口围产儿母亲的年龄相对较小、文化程度低、孕产次多和建卡孕周晚(均P0.01)。结论台州市围产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高龄产妇、出生缺陷和流动人口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率与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情况和出生缺陷对围产儿死亡的影响。方法:调查对象为孕28周~产后7天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调查围产儿死亡率与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结果: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共出生围产儿16602例;出生缺陷儿308例,围产期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8.55‰;围产儿死亡237例,围产儿死亡率为14.28‰;在导致围产儿死亡的原因中,出生缺陷呈逐渐上升趋势,平均为46.41%。结论:出生缺陷在死亡围产儿中的比例逐年上升,成为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掌握深圳市宝安区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相关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2000—2002年宝安区围产儿死亡1049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3年围产儿死亡率平均为19.00‰,2000年围产儿死亡率为20.41‰,2001年为19.38‰,2002年为17.55‰。围产儿死亡呈逐年下降趋势。3年的围产儿死亡率经χ2检验,P>0.1。死因顺位前3位为死胎、早产儿、出生窒息。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0—2015年兰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死亡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兰州市2009年10月1日—2015年9月30日所有孕满28周至产后7天围产儿的资料。采用年估计百分比变化法(EAPC)评价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2010—2015年兰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城镇高于农村,全市和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均有上升趋势,其 EAPC 值分别为11.9%、14.1%;围产儿死亡病例以死胎为主,7天内围产儿死亡率逐年下降,EAPC 值为-15.9%。结论2010—2015年兰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城镇高于农村;围产儿死亡病例以死胎为主,7天内围产儿死亡率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民众镇2006至2012年围产儿死亡相关资料,探讨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对中山市民众镇2006至2012年的49例围产儿死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2006年为13.80‰、2012年为5.36‰,2006至2012年围产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6.625,P=0.357);围产儿死亡因素主要为胎儿畸形(占44.90%)、新生儿因素(占20.41%)、胎盘和脐带因素(占12.24%)。结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在于采取三级干预措施,加强产前诊断,做好孕前优生和孕期免费出生缺陷工程的筛查,控制胎儿畸形的发生,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同时,提高助产技术和产科质量、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天河区2003~2005年围产儿死亡率及死因相关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05年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上报的围产儿死亡报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围产儿死亡率为10.05‰,2003年为12.01‰,2004年为10.54‰,2005年为8.41‰,呈逐年下降趋势;围产儿死因分类中死胎占67.66%,3年中呈上升趋势;死产及早期新生儿死亡各占11.52%与20.82%,3年中逐年下降;围产儿死亡人群集中于外地流动人口孕产妇,75.84%未经正规的产前检查,两者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的围产期宣传与保健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曾红友  黄跃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516-4518
目的:分析宝安区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相关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宝安区2001年~2005年2141例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围产儿平均死亡率为16.06‰,2001年19.38‰,2002年17.55‰,2003年16.74‰,2004年14.32‰,2005年14.70‰,围产儿死亡呈逐年下降趋势。5年围产儿死亡原因的前4位为死胎、早产儿、先天畸形、出生窒息。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及早对先天性疾病进行筛查,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近6年深圳市龙岗区围产儿死亡水平,死因分布及其变化情况,为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深圳市龙岗区围产儿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深圳市龙岗区围产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Z=-9.984,P=0.000),6年来合计死亡率为10.37‰;2004-2009年深圳市龙岗区围产儿死亡例数中91.46%是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的围产儿死亡率较高(χ2=134.643,P=0.000),6年合计围产儿死亡率男女性别比为0.96,显示女性围产儿死亡比男性高;围产儿死因主要是出生缺陷、胎儿因素、脐带胎盘因素等。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流动人口管理,提高孕产妇孕期保健及性别平等意识,是降低龙岗区围产儿死亡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丽水市出生缺陷发生现状及变化趋势,探讨减少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2006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丽水市3个监测县(市、区)8家出生缺陷监测医院住院分娩的孕28周至产后7d内的围产儿和28周的出生缺陷儿报表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围产儿92 543人。报告出生缺陷2 907例,其中围产儿出生缺陷2 234例,28周出生缺陷儿67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4.14‰,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男婴(25.57‰)高于女婴(22.52‰),城镇(27.04‰)高于乡村(22.62‰)(均P0.05);不同年龄组母亲分娩出生缺陷围产儿的概率不同(P0.05),20岁(37.21‰)和≥35岁(30.21‰)女性娩出出生缺陷围产儿的风险较高。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前五位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腭裂、并指/趾和小耳。围产儿和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9.09‰和15.49%,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出生缺陷儿死亡占围产儿死亡的41.14%。结论丽水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围产儿性别及其母亲的年龄和居住地区与出生缺陷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苏州市围产儿死亡率变化及相关因素,探索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综合措施。方法对2008-2013年苏州市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年中苏州市围产儿平均死亡率为7.11‰,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多胎妊娠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产妇年龄〈20岁及〉34岁组的围产儿死亡率较高;多胎妊娠的围产儿死亡率高于单胎妊娠;围产儿死亡原因依次为胎儿先天异常、原因不明、脐带因素、母体因素、早产低体重。结论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应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做好婚前、孕前、孕期、产时、产后宣教,提供各阶段的服务;加强人员培训,及早发现异常,尽早处理;加强对助孕机构的监管,减少多胎妊娠的发生;做好围产儿死亡评审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综合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7.
通海县2000年~2007年围产儿死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影响围产儿死亡相关因素和死亡率变化趋势,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2000年~2007年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7年围产儿死亡率较2000年下降了6.81‰,早期新生儿死亡人数占围产儿死亡人数的50.47%,臀位助产和早产围产儿死亡率最高,在死亡围产儿中母亲是高危孕产妇的比例明显高于非高危者.[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和高危孕产妇的管理,提高接产技术和新生儿抢救、护理技术,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浏阳市1995~2004年围产儿死亡分析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彩练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8):2530-2531
目的:探讨浏阳市围产儿死亡的分布规律、主要死因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浏阳市1995~2004年的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5~2004年,浏阳市围产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在死亡的时间分布上,7天内新生儿死亡占多数,在死亡分娩地点分布上乡镇卫生院占多数,在死亡地点分布上家中、途中占多数。结论: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孕期保健和产科质量是控制围产儿死亡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1996-2004年郑州市住院分娩围产儿出生性别比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郑州市住院分娩围产儿男女出生性别比。方法:采用1996—2004年郑州市出生缺陷监测网监测的住院分娩围产儿资料,计算围产儿出生性别比。结果1996~2004年全市住院分娩围产儿的出生性别比偏高,且有上升趋势。农村妇女住院分娩围产儿的出生性别比偏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9年中各级医院的出生性别比均表现为县级医院高于省、市级医院。母亲分娩年龄30~34岁组围产儿出生性别比最高。结论:我市围产儿的出生性别比偏高。可能与性别偏好有关。女要活产漏报、瞒报和溺要不是我市人口的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探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措施。方法对2009—2014年如皋市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比较各年份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类型构成变化情况,围产儿死因及不同级别医院围产儿死亡类型构成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9—2014年如皋市共有围产儿死亡261例,围产儿死亡率为3.56‰,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围产儿死亡率为2.90‰,低于2009年的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儿死亡类型中死胎166例(63.60%)、死产12例(4.60%)、早期新生儿死亡83例(31.80%),死胎、死产死亡率及构成逐年下降,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不稳定,2014年有抬头趋势。死胎死产前3位死因依次为胎儿畸形(37.08%)、脐带因素(28.09%)、原因不明(18.54%)。早期新生儿死亡前3位死因依次为新生儿窒息(31.33%)、畸形(26.51%)、早产(15.66%)。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围产儿死亡构成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健康宣教,加强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尤其是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提升,有望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不同级别的医院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