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手术效果,探讨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2月至2008年12月45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31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8例,主动脉瓣与二尖瓣置换术73例,再次二尖瓣置换术19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231例.结果 全组术后早期出现并发症41例(9.1%),手术死亡14例(3.1%).主要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影响瓣膜置换术后早期疗效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术前巨大左室、收缩功能减弱、心功能Ⅳ级、肾衰竭、严重感染、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合理选择手术时机,保留瓣下结构,积极纠正三尖瓣病变和心律失常,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1 2例心脏机械瓣膜再次置换术的治疗经验,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 2例心脏机械瓣膜再次置换术,其中机械瓣膜血栓形成5例,心内膜炎4例,瓣周漏1例,机械瓣膜功能障碍1例,机械瓣周围心内膜过度增生干扰碟片活动1例。再次手术二尖瓣置换7例,主动脉瓣置换2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3例。结果 术中意外死亡1例,为心肌收缩无力致无法停体外循环机,术后早期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死亡率为2 5 %。结论 及早诊断,术前心功能改善,掌握好手术时机,不断改进的外科技术及心肌保护,都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诱发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60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观察患者手术治疗后肺部感染情况,分析感染的诱发因素,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经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后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9.68±0.98)mmHg、5.98±0.43、887.89±31.87]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13.78±1.57)mmHg、4.19±0.34、768.86±2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中,术后20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33.33%,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2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株占70.00%,革兰阳性菌5株占25.00%,真菌1株占5.00%;感染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44.23±12.12)%、(29.39±7.01)h、(16.97±5.46)h]与非感染组患者[(56.10±13.23)%、(24.13±6.44)h、(11.29±4.53)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胸骨哆开、再次开胸止血、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与非感染组患者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发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因素主要有LVEF、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再次开胸止血、胸骨哆开、低心排综合征等;采取针对性措施,可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诱发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60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观察患者手术治疗后肺部感染情况,分析感染的诱发因素,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经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后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9.68±0.98)mmHg、5.98±0.43、887.89±31.87]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13.78±1.57)mmHg、4.19±0.34、768.86±2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中,术后20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33.33%,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2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株占70.00%,革兰阳性菌5株占25.00%,真菌1株占5.00%;感染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44.23±12.12)%、(29.39±7.01)h、(16.97±5.46)h]与非感染组患者[(56.10±13.23)%、(24.13±6.44)h、(11.29±4.53)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胸骨哆开、再次开胸止血、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与非感染组患者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发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因素主要有LVEF、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再次开胸止血、胸骨哆开、低心排综合征等;采取针对性措施,可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5.
我院ICU病房自1998年6月~2003年6月共收住风湿性心脏病46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瓣膜置换术。手术成功,术后经严密的观察及护理,均顺利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欣  刘娟  郝素芳 《现代养生》2014,(14):194-194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手术过程顺利,经严密观察与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降低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2008年12月-2012年6月35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一般资料、心脏检查、术中及术后情况;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以上资料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关系,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35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36例,感染率为10.28%;其中肺部感染30例,占83.33%;痰液细菌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各8株,分别各占26.67n;感染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45.34±14.55)%、非感染组为(55.01±16.63)%,呼吸机使用时间感染组为(16.11±7.31)h、非感染组为(11.32±6.56)h,术后再次开胸止血12例、胸骨哆开10例、低心排综合征9例,非感染组分别为18、20、21例,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LVEF、呼吸机使用时间、再次开胸止血、胸骨哆开、低心排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换瓣手术患者住院病死率及其主要死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明确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130例(所有患者均准备行瓣膜置换术).按其住院是否发生死亡分成死亡组10例和存活组120例.收集其内外科术前临床资料以及合并症和并发症等情况,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住院病死率及其死因.结果 死亡组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分别为(30.31±19.10)、(22.38±17.34)μmol/L,均明显高于存活组的(19.47±8.61)、(12.92 ± 7.30)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术后并发症、脑梗死病史和心肺合并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并发症为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2).结论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换瓣手术患者合并术后并发症是其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加强住院期间治疗及护理尤为重要.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 mortality of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RHD)and major cause of death.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hirty patients with RHD prepared to take valve replacement from January 2006 to November 2009 were involved in this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all clinical data: death group (10 cases ) and survival group (120 cases ). The clinical data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llected, and the hospital mortality and their causes were analyzed with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Univariate analysis: total bilirubin and indirect bilirubin levels in death group [(30.31 ± 19.10), (22.38 ± 17.34) μmol/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survival group [(19.47 ± 8.61),(12.92 ± 7.30) μmol/L] (P < 0.01).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history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death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survival group (P <0.01).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hospital mortality (P =0.002). Conclusions RHD with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s identified 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hospital mortality.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nhance the treatment and care during hospitalization.  相似文献   

9.
我院从 1996年 12月至 1999年 12月共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 34例 ,其中二尖瓣与主动脉双瓣替换 8例 ,主动脉瓣替换 3例 ,二尖瓣替换 2 3例 ,治愈 32例 ,治愈率 94 1%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12例 ,女性 2 2例。年龄16~ 64岁 ,平均 4 8 6岁 ,病史 5~ 34年 ,有心力衰竭史者 2 1例 ,有咳血史者 13例 ,有栓塞 6例。1·2 辅助检查和诊断 心电图 :房颤心律 18例( 52 9% ) ,窦性心律 16例 ( 4 7% ) ,左房扩大 2 9例( 85 3% ) ,右室肥厚 15例 ( 4 4% ) ,左室肥厚 8例( 2 3 5% ) ,双室肥厚 2 3例 ( 67 6% )。心胸比率 0…  相似文献   

10.
预防术后感染是确保心脏瓣膜置换术(CVRO)成功的重要环节.近两年我院实施CVR0 69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1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4%,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艳芬 《现代医院》2005,5(11):95-96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监测水平,从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20例换瓣术后患者出院后在门诊治疗就诊时间进行个体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重点是抗凝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副作用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的预防方法。结果120例中有13例(10.8%)患者由于掌握抗凝药物副作用的观察方法、及时就诊,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术后患者的教育贯穿整个护理过程,延续到家庭、社会,不断反复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总结30例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体外循环(CPB)管理和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月的30例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充分准备,术中采用适宜的插管部位,自体血液回收,中一高流量,维持平均动脉压(MAP)50~80mmHg。[结果]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单瓣置换16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7例;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置换4例;三尖瓣置换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死亡2例。[结论]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术前充分准备,选择适当插管部位,术中加强血液保护、心肌保护,采取综合措施是保证CPB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心瓣膜置换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脑梗死后行心瓣膜置换术后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术后严密监测神志、瞳孔、循环功能、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结果 10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术后观察与护理是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胡银桂 《现代医院》2012,12(7):61-62
目的研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中拔牙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0年10月~2010年8月35例在我院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华法林抗凝治疗中拔牙后出血的临床病例,探讨其原因及诊治经验。结果 35例换瓣患者拔牙后出血,经局部填塞含凝血酶碘仿纱条辅以反包扎缝合,34例达到良好止血效果,1例肌注VitK后血止。结论笔者认为换瓣术后抗凝治疗半年后拔牙,可减少拔牙后出血,拔牙前将PT值调至抗凝治疗安全范围低限。  相似文献   

15.
心肺转流二尖瓣置换术中乌司他丁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心肺转流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围术期脑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0例择期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乌司他丁组于麻醉诱导后、心肺转流前将乌司他丁(10000u/kg)溶于50ml等渗盐水中用微泵泵入,心肺转流开始时再将乌司他丁(10000u/kg)预充加入心肺转流机内。对照组用等容量的等渗生理盐水替代。于心肺转流开始即刻(T1)、心肺转流结束后10min(T2)、心肺转流结束后4h(T3),心肺转流结束后24h(T4)4个时间点采桡动脉血4ml,分别测定血浆TNF-α、IL-6、IL-8、S100β蛋白的浓度。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在心肺转流结束后10min~24hTNF-α、IL-6、IL-8、及S100β的浓度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患者S100β、TNF-α、IL-6、IL-8的浓度在心肺转流结束后10min~24h均降低。结论乌司他丁可以减轻视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围术期的脑损伤,其可能机制主要是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肝破裂是常见的外科急诊,约占腹部损伤的25%,我院1997年7月-2007年7月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72例,其中非手术治疗15例,腹腔镜探查止血7例,开腹探查50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58例食管癌外科围手术期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病人的外科治疗及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4年12月~2008年5月间共手术治疗58例食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8例中完成根治56例,2例开胸探查后,改为胃空肠造瘘术。术前含各种合并症36例,29例术后发生并发症,严重并发症5例,死亡2例。结论手术是食管癌病人的最好治疗方法。严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食管癌手术成功的关键。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充分的术前准备,合并症的正确治疗,适当的麻醉和正确的手术操作及术后处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病,降低手术死亡率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一期手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经验及教训。方法 针对近端型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不同患者采取Duckett横型岛状皮瓣或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术或阴囊纵隔皮瓣尿道成形术一期手术矫正。结果 采取Duckett法治疗35例,其中30例一期愈合,4例尿瘘,1例尿道狭窄;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术治疗4 0例,其中36例一期愈合,1例尿瘘,5例尿道狭窄;阴囊纵隔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2 5例,其中2 3例一期愈合,1例尿瘘,1例尿道狭窄。结论 针对不同患者的近端型尿道下裂,应采取不同方式一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在瓣膜替换术中应用改良超滤和机血快速回输技术 ,并评价其减少术后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148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88例采用改良超滤和机血快速回输技术 (实验组 ) ,与 6 0例常规手术 (对照组 )进行对比 ;比较两组病例术后出血和临床用血情况。结果 实验组停体外循环后红细胞压积明显增高 (P <0 .0 1) ,术后 2 4h出血量和术后库血用量明显减少 (P <0 .0 1) ,不输血病例数量增加。结论 改良超滤和机血快速回输技术能使术后创面渗血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0.
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廖燕飞 《现代医院》2008,8(2):43-44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在不同子宫大小、下腹部手术史患者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3月~2006年12月不同子宫大小、下腹部手术史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子宫全部经阴道切除,手术成功率100%,无1例盆腔脏器损伤,无1例中转开腹;大子宫、有下腹部手术史的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术后恢复时间差别不大。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微创、简便、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在不同子宫大小、下腹部手术史患者中均可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