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射线诱发的恶性肿瘤及对组织学发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了7例射线诱发恶性肿瘤及60例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活检材料。着重观察了慢性放射性硬肤损伤的增生性病变,包括重度表皮增生,假上皮瘤样增生,表皮不典型增生及纤维组织细胞的不典型增生。这些病理组织学表现,可能是癌前不同阶段的病变。根据组织学观察,射线皮肤损伤到发生恶性肿瘤,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1)坏死退变期,(2)良性增生期,(3)不典型增生期,(4)恶变期。皮肤增生性病变与照射后时间长短及照射累积剂量有关:照射后时间越长,增生性病变例数越多,照射剂量越大,增生性病变例数也有增多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电离辐射所致皮肤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离辐射所致皮肤损伤的临床分析谢凯,潘东向,杨柏成,李淑杰当射线作用于皮肤时,不论是大剂量一次照射,还是大剂量分次照射或是小剂量长期照射,都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下面就我室收治的放射性皮肤损伤21例做一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5...  相似文献   

3.
β射线所致皮肤损伤的远期效应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β射线所致皮肤损伤的远期效应及疗效观察刘雁玲,张志平,高鑫苓核工业厂矿和科研单位中发生的皮肤放射性损伤绝大多数由β射线引起。为深入了解这类皮肤损伤的局部病变发展过程的量效关系和远期效应,以及治疗严重皮肤损伤病例的远期疗效,本文作者对25例β射线所致皮...  相似文献   

4.
γ射线外照射对胶原代谢等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观察动物模型局部组织胶原代谢指标、以及全身和局部与胶原代谢相关的生化指标,以阐明γ射线所致放射性皮肤损伤中胶原代谢变化的分子机理。方法采用^60Coγ射线外照射新西兰兔后臀部皮肤制作皮肤放射损伤模型。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2.0,6.0和12.0Gv4组,14d后处死动物,观察局部组织胶原代谢指标及全身和局部与胶原代谢相关的生化指标。结果(1)γ射线外照射可引起局部组织Ⅲ、Ⅰ型胶原含量下降,伴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升高,组织蛋白分解加强:(2)γ射线可引起全血或血浆5-羟色胺、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量的改变,但对它们局部组织含量影响不大。结论γ射线引起的放射性皮肤损伤机理中胶原代谢变化可能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三例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诊治及医学随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对3例事故照射所致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诊治及随访,探讨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救治和远期效应。方法 采用“一对一”和“多对一”的方式采集病史,进行详细体格检查,观察临床表现、眼晶状体、细胞遗传学指标、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等的变化。随访期间对3位受照者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事故后,3位受照者中2例发生Ⅲ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1例发生Ⅱ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医学随访显示,2位受照者有无力型神经衰弱症状发生,2例Ⅲ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皮肤损伤迁延成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心理测评提示1例患者平时焦虑、紧张,不能适当表露情绪。结论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可迁延成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观察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远期医学效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1例192Ir源急性外照射致局部放射性损伤的改变,探讨局部放射损伤的诊治。方法 重点观察该例患者局部病变的临床经过;采用磁共振成像(MRI)评估局部组织损伤;采用双能X射线法检测患者骨密度;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和血清睾酮(T)水平。结果 受照后患者局部表现为红斑、肿胀、疼痛、水疱、溃疡、坏死,诊断为Ⅳ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受照后383 d伤口愈合,但患者右下肢运动障碍。MRI检查显示局部损伤累及皮肤、股骨、多处肌肉及骨髓组织。骨密度检查显示患者骨量减少(-1.5~-1.1),血清β-CTx一过性升高(493.50~1 580.00 pg/ml),血清PINP出现波动(49.30~291.80 ng/ml),且血清睾酮出现波动(5.41~608.80 ng/dl)。结论 大剂量急性外照射可致局部重度放射性皮肤损伤,MRI有助于评估局部放射损伤,骨密度、骨代谢指标联合血清睾酮可用于评估骨损伤。临床医生救治局部放射损伤时应注重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  相似文献   

7.
局部大剂量射线照射可引起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 ,目前此类溃疡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尚不清楚。本实验以6 0 Coγ射线单次局部照射大鼠后肢为实验模型 ,观察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发生发展过程中TGFβ1 、TGFβ3、TGFβR1 的表达情况 ,探讨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的难愈机理。一、材料和方法1 材料 :二级Wistar雌性大鼠 4 3只 (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 ) ,正常对照 3只 ,余为照射动物 ,照射前麻醉、固定 ,6 0 Coγ射线单次照射大鼠双大腿、臀部、全尾 ,吸收剂量5 0Gy ,照射时间 15min 30 5s,吸收剂量率 0 32 8Gy·m…  相似文献   

8.
杨志祥 《人民军医》2000,43(9):505-507
对于局部严重放射性损伤 ,近年来多主张手术修复与功能重建 ,且以局部扩大切除与组织移植修复为主要治疗手段。1 手术适应证主要包括 :( 1 )各部位的急、慢性Ⅲ度损伤 ,坏死、溃疡超过 3cm以上者 ;( 2 )功能部位 (如手、足、关节 )的急、慢性Ⅱ度损伤 ,早期手术可防止关节畸形 ,保护和促进功能恢复 ;( 3)大面积Ⅱ度局部急性损伤伴有全身放射病、内脏损伤或全身中毒反应明显时 ,早期切除坏死组织、封闭创面 ,有利于减轻复合伤 ,减少并发症 ;( 4)有恶性变者。2 手术时机对于局部严重放射性损伤 ,尤其是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手术时机 ,目前…  相似文献   

9.
大鼠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动物模型,并用此模型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创面愈合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治疗组:45Gyβ射线照射SOD治疗;对照组:45Gyβ射线照射生理盐水对照。采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β射线照射大鼠臀部皮肤20mm×40mm。观察创面出现及愈合的时间。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组织学改变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变化。结果45Gyβ射线照射后出现典型深Ⅱ度烧伤创面。SOD治疗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比生理盐水对照组快(P<0·05)。β射线照射后第6、7、8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VEGF、bFGF表达分别为强阳性和阳性。β射线照射后第4、5、9周时,2组表达均为弱阳性。结论采用直线加速器产生β射线照射建立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动物模型简便、快速,剂量准确、可靠,是研究外用药促进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的较理想动物模型,SOD具有促进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浅谈放射治疗局部皮肤损伤的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射治疗是利用各种放射线照射肿瘤,以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时,因放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正常的组织细胞。所以放射治疗既有全身的反应,也有不同程度的局部损伤。放射治疗对局部的损伤主要表现在皮肤和粘膜,即照射范围内的皮肤和粘摸的损伤性改变。反应严重时病人不得不中断治疗,既拖延了放疗时间,又影响放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局部放射损伤是指身体局部受到一定剂量的某种射线照射后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物效应。引起局部放射性损伤常见的射线有 β射线、X射线、γ射线、高能电子束和中子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离辐射和原子能日益广泛地用于工业、农业、科研、医疗和国防建设等领域 ,这类放射损伤日渐增多 ,平时多见于应用放射线诊断和治疗某些疾病过程中的失误和后遗效应 ;也可见于核工业生产、辐照加工、工业探伤、放射实验室、原子能反应堆、核电站和加速器等意外事故。在核战争条件下 ,主要是局部皮肤放射性损伤。了解和掌握局部放射损伤的特点和防治原则 ,对平时和战时均有重要意义 ,为此 ,本刊将陆续刊载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杨志祥主任医师撰写的“放射损伤系列讲座”(共 7讲 ) ,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2.
60Coγ射线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系统地动态研究了60 Coγ射线照射对兔眼的急性损伤、剂量与效应关系和病理学变化特点 ,试图阐明眼辐射损伤的临床表现、病变规律和损伤机理 ,为进一步研究放射性白内障和角膜损伤的发生规律、机理以及防治提供实验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 实验动物与分组 :青紫蓝灰兔 114只 ,体重为 1 5~2 5kg。照射前外眼检查 ,复方托品酰胺扩瞳检查晶状体、眼底、玻璃体无病变者 ,按吸收剂量随机分为 5组 :2Gy (18只 )、10Gy(2 6只 )、2 0Gy(2 6只 )、30Gy(2 6只 )组和对照组 (18只 )。2 照射方法 :采用60 Coγ射线单次双眼局部同时…  相似文献   

13.
医疗照射、职业性暴露、应急照射均可引起放射性皮肤损伤, 相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方面, 但相关分子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 辐射诱导的细胞早衰在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放射性皮肤损伤机制及细胞早衰促进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发展, 电离辐射诱导的细胞早衰信号通路, 及细胞早衰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3个方面进行综述, 探讨辐射诱导的细胞早衰与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皮肤β辐射损伤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实验以锶-90作为β放射源.分别对刚分离的小猪、家免、大鼠和琢鼠等不同种动物进行β辐射致伤照射.实验动物43只,170个照射野.照射剂量最小600拉德,最大25,000拉德.实验证明.不同种属的动物皮肤对β辐射的敏感性不同,小猪皮肤对β辐射的敏感性比家兔、大鼠高。据临床表现.损伤可分三度:第1度为脱毛、红斑反应;第2度为水泡反应;第3度为皮肤坏死溃烂.皮肤β损伤的病理变化与γ线或X线所引起的病变相似,但前者对皮肤的损伤比后者浅表.外周血象改变与其它类型的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后引起的血液学变化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油外涂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将99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34例)、B组(33例)、C组(32例)。照射前,A组用自制中药油外涂于照射野皮肤上,照射后继续用药3 d,3次/d,直至放疗结束;B组采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C组采用湿润烧伤膏。B组和C组的用药方法均同A组。结果 A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为14.7%,B组为21.2%,C组为46.9%,A、B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22,P〉0.05);A、C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72,P<0.01);B、C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86,P<0.05)。结论自制中药油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效果同医用射线防护喷剂,明显优于湿润烧伤膏,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且价格明显低于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放射性锁骨损伤16例报道殷汉民魏新林傅荣作者单位:430070武汉,湖北省肿瘤医院颈部肿瘤(原发或继发)和上胸部肿瘤、乳癌放射治疗时锁骨不可避免的直接受到照射,因射线引起的锁骨损伤日益增多。作者将我院20年来随诊的16例放射性锁骨损伤予以报道。1一般...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疑似因介入治疗致背部大面积皮肤损伤的患者进行生物剂量估算与重建。方法 术后约7个月(2020年7月22日),采集患者外周血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并用不同方法构建的剂量曲线估算剂量,用剂量估算的修正系数、Dolphin''s模型和Qdr方法重建患者术后短期内的受照剂量。结果 基于dic半自动与dic+r人工分析及4条剂量曲线估算患者的全身平均吸收剂量为0.68~0.95 Gy,泊松分布检验结果显示u值均>1.96,患者受到局部不均匀照射,且半自动分析可明显提高剂量估算的效率。3种重建剂量方法修正后估算患者术后短期内的全身平均吸收剂量为1.80~2.86 Gy。估算的生物剂量与该患者存在放射损伤和临床诊断为局部放射性皮肤损伤Ⅳ度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通过染色体畸变分析和生物剂量估算,确诊了1例因介入治疗致背部大面积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患者,非稳定性染色体畸变分析对局部不均匀照射受照者回顾性生物剂量的估算与重建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放射性脊髓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提高对放射性脊髓损伤MRI表现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4例分别患鼻咽癌、纵隔淋巴瘤、食管癌及肺癌的患者,因放射治疗后5 ̄36个月出现双下肢运动及感觉障碍而进行颈胸段脊髓MRI检查。结果:脊髓病变在照射野内,表现为稍长或长T1、长T2信号。注射Gd-DTPA后,病变不同程度强化。结论:放射性脊髓损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指放射线对皮肤照射所引起的急慢性皮肤损伤。核灾难、放射性事故、放射性治疗、职业暴露等都有可能造成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大约95%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最终会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过程后发展为辐射诱发性皮炎,因此如何正确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医认为,放射性皮肤损伤属于火热毒邪,阻滞气血,损伤肌表,影响体内气血津液布散,损伤脏腑机能。本文综述放射性皮肤损伤中医理论的认识与发展,及中医内治法和外治法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研究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局部外敷维生素B12治疗β射线所致皮肤损伤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局部外敷维生素B_(12)治疗β射线所致皮肤损伤25例报告李玉华我院用90锶-90钇治疗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症时有5%左右患者会阴部表面皮肤照射后发生放射性损伤(吸收剂量为25~30Gy/cm2).我们采用维生素B12局部湿敷,取得了良好的疗效。25例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