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变态反应性鼻炎的发病率增高,分泌性中耳炎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目前,分泌性中耳炎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常采用鼓膜切开置管治疗。2011年10月-2013年1月,我们采用自制改良管置入鼓膜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1例(23耳),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 1999年 5月至 2 0 0 0年 4月 ,我们应用脉冲Nd∶YAG激光治疗咽鼓管阻塞致分泌性中耳炎 30例 32耳 ,收到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30例 32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男性 2 2例 ,女性 8例。年龄 2 0~ 6 0岁。病程 7~ 30天 ,病变在右耳18例 ,左耳 10例 ,双耳 2例。 2 5例明确由感冒引起 ,5例病因不确切。所有患者在激光治疗前均接受过不同的治疗 ,但效果不佳。电测听检查 ,骨导在 0~ 5dB30耳。气导示轻度耳聋 9耳 ,中度耳聋 2 3耳。声导抗鼓室图均为B型 ,镫骨肌反射消失。鼓膜检查 ,32耳鼓膜充血呈暗红色 ,正常标…  相似文献   

3.
耳内镜下鼓室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6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0年4月以来,我院利用耳内镜直视下对36例(46耳)分泌性中耳炎行鼓室置管治疗,获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鼓膜置管对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成人100例(162耳)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的疗效。结果治愈103耳(63.5%),好转31耳(19.1%),无效28耳(17.2%),总有效率为82.6%。结论鼓膜置管术是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平 《航空航天医药》2013,24(9):1040-1041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0例,对其基本临床资料以及通过复诊、回访等确定的治疗效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结果:痊愈患者67例(74.44%),有效患者20例(22.22%),无效患者3例(3.34%).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可靠,这一术式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简便等优势,便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6.
张旭东  李和安 《人民军医》2000,43(7):421-422
1995~1998年,我们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64例,采用鼓膜穿刺、咽鼓管量管注药、咽鼓管置管拍氧的三联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男39例,女25例;年龄23~66岁。病史3~14个月,均为单耳发病,经反复鼓膜穿刺治疗无效。以耳闷、听力下降、耳鸣为主要症状。治疗前均进行鼓膜、声阻抗、纯青测听、鼻腔及鼻咽部检查。查体:鼓膜混浊(少数淡红色),鼓室压力曲线为C型16例,B型48例,纯音测听均为传导性聋,气导损失30~50dB。均除外鼻腔疾病及鼻咽部占位病变。1.2治疗方法配制三联药液(氧氟沙星029,地塞米松5mg,干扰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以1%麻黄素和1%地卡因喷鼻腔及鼻咽部3次,充分麻醉和收敛鼻咽粘膜后,以30°鼻内窥镜观察咽鼓管口,吸除管口分泌物,将导管置入咽鼓管口,先向管内注入空气数次后注入地塞米松5mg,以空针推入少量空气后,再将全部药液注入鼓室。结果:275耳中治愈253耳,好转16例,无效6耳;治愈率92%,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窥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取得较好疗效,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使用新型双腔鼓室和咽鼓管冲洗管,辅以曲安奈德冲洗鼓室、咽鼓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来我科就诊的45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经知情同意后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25例36耳,鼻内镜下将新型双腔鼓室、咽鼓管冲洗管置入咽鼓管,辅以曲安奈德冲洗鼓室和咽鼓管;对照组20例30耳,行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予以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25耳(69.4%),好转5耳(13.9%),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治愈22耳(73.3%),好转2耳(6.7%),总有效率8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首次治疗有效26耳(72.2%),对照组首次治疗有效21耳(7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耳痛、眩晕、鼓膜瘢痕、中耳炎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治疗组复发5耳(13.9%),对照组复发11耳(3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双腔鼓室和咽鼓管冲洗管可以取样、抽吸、冲洗,将其置入咽鼓管,辅以曲安奈德冲洗鼓室和咽鼓管,可以起到清除鼓室及咽鼓管积液、消除肿胀、改善黏膜功能的作用,其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与传统鼓膜穿刺给药法疗效相仿,但术后耳痛少,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5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江刚  郭梦和 《人民军医》2003,46(3):173-174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儿致聋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对该病有多种非手术治疗方法 ,无效时可选择手术治疗。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我们采用切开鼓膜放置T形通气管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64例 ,疗效较好 ,现将其中资料完全的 4 8例 (83耳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4 8例 83耳中 ,男 32例 5 4耳 ,女16例 2 9耳 ;年龄 3 5~ 13岁 ,平均 6岁。发现听力障碍到就诊时间为 30d~ 2 5年 ,平均 12个月。术前曾分别接受血管收缩剂滴鼻、鼻腔负压置换疗法及咽鼓管吹张、抗生素、粘液稀释剂、激素、中成药 ,甚至鼓膜穿剌抽液等治疗…  相似文献   

11.
12.
李晓琴 《西南军医》2006,8(1):53-54
儿童睡眠呼吸疾病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腺样体肥大,同时腺样体肥大也是慢性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基础因素。我们对27例并发慢性鼻窦炎和(或)分泌物中耳炎的患儿采用内镜辅助经口腔腺样体切除术,观察慢性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强 《西南军医》2012,14(4):626-626
咽鼓管为中耳通气引流的唯一通道,成人全长约36㎜[1],具有通气平衡鼓室内外气压、引流、防声、和防止逆行感染等功能。咽鼓管狭窄阻塞或功能障碍与中耳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导管法咽鼓管吹张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保障咽鼓管通畅,消除阻塞,局部药物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我科将鼻内镜技术延伸运用至咽鼓管检查及局部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马艳丽 《西南军医》2011,13(2):258-259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对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32耳)鼻咽癌放疗后的SOM患者进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和随访。结果随访6个月~2年,治愈7耳(21.9%),好转19耳(59.4%),总有效率81.3%;脱管后鼓膜穿孔不愈12耳(38%)。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并发SOM有效方法,但术后鼓膜穿孔率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张旭东  李和安 《武警医学》2001,12(5):310-310
1997年以来 ,我们对经治的 6 4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了“鼓膜穿刺 咽鼓管置管注药 咽鼓管置管吹入氧气”的三联治疗 ,取得了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39例 ,女 2 5例 ;年龄 2 3~ 6 6岁 ,单耳发病 ,病史 3~ 14月 ,均经反复鼓膜穿刺治疗无效。以耳闷、听力下降、耳呜为主要症状。治疗前均进行鼓膜、声阻抗、纯音测听、鼻腔及鼻咽部检查。检查见 :鼓膜混浊 (少数淡红色 ,可见液平 ) ,豉室压曲线为C型 (16例 )、B型 (4 8例 ) ,纯音测听均为传导性聋 ,气导损失 30~ 5 0db ,所有病例均除外鼻腔疾病及鼻咽部占位性…  相似文献   

16.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耳科常见病,其病因比较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最常见原因是咽鼓管功能不良。临床多采用抗菌素、糖皮质激素药及减充血剂等治疗,但效果不太理想。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氨溴索和α-糜蛋白酶联合耳内镜下鼓室注射治疗43例(49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术前、术后红光照射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20年1月在某医院接受治疗的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100例(均为单侧患耳),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鼻喷激素、鼓膜穿刺置管等基础上,单纯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  相似文献   

18.
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1年1月,采用鼻内镜下钬激光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3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地塞米松5mg+盐酸氨溴索15mg,鼓室内注射;Ⅱ组:曲安奈德40mg+盐酸氨溴索15mg,鼓室内注射;Ⅲ组:鼓膜置管引流。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治疗后不同时间段气导平均听阈。结果治疗后3个月,Ⅱ、Ⅲ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较I组均显著升高(P〈0.05),Ⅲ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Ⅰ、Ⅱ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段气导平均听阈均显著改善,其中Ⅱ、Ⅲ组各时间段显著优于Ⅰ组(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和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OME)患者鼓膜置管术后发生通气管阻塞状况,并分析其中影响因素,探讨OME术后发生通气管阻塞的预防措施,以降低通气管阻塞发生风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为前瞻性研究,以2019年2月-2020年1月医院接受诊疗的86例O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鼓膜置管术治疗,以术后随访12个月内通气管阻塞发生情况进行分组,分为发生组15例和未发生组71例。入院常规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和听力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OME患者鼓膜置管术后发生通气管阻塞的影响因素。结果 86例患者为实际研究对象。86例患者术后随访期间15例患者相继发生通气管阻塞,发生率为17.44%。发生组患者咽鼓管功能不良、术后耳溢液占比多于未发生组,C反应蛋白(CRP)、白三烯(LTD4)水平高于未发生组,通气置管时间短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资料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数据显示,咽鼓管功能不良,术后耳溢液,LTD4过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