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血压患者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比较刘红,叶青山高血压是手术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高血压患者一般年龄段偏高且常有冠心病史、动脉硬化及心电图改变,麻醉和手术中受各种外界因素刺激和精神因素影响,该类病人血液动力学变化较大。本次分析了44名高血压手术患者在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高血压患者上腹部手术各类血压指标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择期接受上腹部手术合并高血压患者95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接受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B组仅进行单一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血压测量时间分别为:诱导前、插管时、插管后5min、手术中、拔管时和拔管后5min.结果:观察组在插管时、插管后5min、手术中、拔管时和拔管后5min多数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测量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可以显著改善择期上腹部手术高血压患者各类血压指标.  相似文献   

3.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永玉 《吉林医学》2011,(31):6733-6734
<正>高血压是慢性终身性疾病,患病率高,常引起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009年《中国城市人口死亡分析》最新显示:全国半数以上中老年人死于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肾并发症。近两亿高血  相似文献   

4.
郭银业 《中外医疗》2009,28(20):152-152
中老年高血压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常见病,也是使中老年人致残甚至危及生命的重要病因之一,应积极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莘桃 《吉林医学》2010,(24):4049-4050
目的:分析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方法: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核对、逻辑核查。结果:危险分层越高,其危险聚集越明显,高危组、极高危组是研究的主体,其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均有升高趋势。结论:中老年EH人群是多重危险因素聚集发生率较高的特定群体,因年龄增高,各种危险因素均不同程度的高发。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患者行腹部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盐酸乌拉地尔和硝酸甘油治疗中重度高血压患者行上腹部全身麻醉急诊手术时控制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ASA2~3级高血压患者25例,于诱导插管前及术毕拔管前,静注盐酸乌拉地尔,分别观察静注后至20 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术中观察泵注硝酸甘油至60 min及停药后至30 min,SBP、DBP、HR的变化。结果:诱导插管前静注药物后2 min,SBP、DBP即显著下降,HR无明显改变,术毕拔管前静注药物后,SBP、DBP,显著下降,且维持至20 min。术中泵注硝酸甘油时,SBP、DBP显著下降,且维持至停药后30 min,而HR无显著改变。结论:联合应用乌拉地尔及硝酸甘油能有效控制血压,维持全麻诱导、拔管时血压、心率的平稳,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王玮 《中外医疗》2010,29(20):42-42
目的观察一些心理干预和体会对于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作用。方法将3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体测前、后服用药物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为期3个月的心理干预。结果心情稳定,态度平和,减少了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结论心量干预可以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从而使药物降压疗更易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亚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4,(36):5013-5014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健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总结我院内科收住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和有效的个体化护理教育措施。结果100例患者中,血压控制良好85例,基本控制10例,控制不良发生并发症5例。结论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时麻醉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50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02例,死亡48例,病死率为32%。麻醉均满意。结论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麻醉,可降低术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上腹部手术麻醉的方法。方 法  6 0例糖尿病上腹部手术患者 ,随机分两组 :Ⅰ组 (30例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Ⅱ组 (30例 )实施静吸复合麻醉。结 果 I组麻醉前后HR、MAP、脉搏SPO2 变化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II组麻醉前后HR、MAP、脉搏SPO2 变化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行上腹部手术时选择静吸复合麻醉 ,对糖代谢影响小 ,氧供充分 ,循环平稳 ,麻醉意外和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1.
老年高血压患者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欣馀 《吉林医学》2007,28(5):628-62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30例,术前合并1~2级高血压,30例均按WHO标准诊断,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A组(单纯全麻)、B组(硬膜外复合全麻)。术中连续监测Bp、HR、SpO2、心率;记录术中知晓、术后躁动及麻醉药用量。结果:插管及拔管时,A组SBP、MAP、HR、RPP均明显高于麻醉前值(P<0.01),术后60及90minSBP、MAP、HR显著升高;同期B组无明显波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毕至清醒时间A组(35.0±15.2)min,B组(10.0±4.6)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用于老年高血压病人上腹部手术,血流动力学波动小,全麻药量和术后躁动减少,病人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比较 3种麻醉方法用于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的优缺点。方法  6 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 ,随机分为 :A(单纯硬膜外 )、B(单纯全麻 )、C(硬膜外复合全麻 ) 3组 (每组 2 0例 )。硬膜外阻滞选择T8、T9椎间隙穿刺置管 ,局麻药用 1%利多卡因 +0 .2 5 %布比卡因混合液 ;全麻采用静吸复合 ;术中连续有创监测桡动脉压、心率 ;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胰岛素、皮质醇、肾上腺素和血糖浓度。结果  3组术中血皮质醇、血糖浓度均升高 ,但C组低于A、B两组 (P <0 .0 5 ) ;切皮后 12 0分钟时均达高峰 ;血胰岛素水平术中呈上升趋势 ,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A、B组术中肾上腺素水平明显高于C组 (P <0 .0 5 ) ;C组全麻诱导后MAP下降较A、B组明显 ,但麻醉维持期较A、B组稳定 ;拔管时B组MAP、HR升高幅度较C组显著。结论  3种麻醉方法均不能完全阻断手术创伤性刺激导致的应激反应。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行上腹部手术 ,应激反应小 ,全麻药用量小 ,利于保持各系统功能的稳定和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不同给药方式对胸科手术麻醉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全麻下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30),A组术中顺苯磺酸阿曲库铵采用单次静推的方法,B组术中采用持续泵入的方法,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停药至出手术室时间、停药后4个成串刺激比率(train-of-four ratio,TOFr)从25%恢复至75%的时间、TOFr从25%恢复至90%的时间、TOFr=75%和TOFr=90%时的拔管率;单肺通气前后不同时间的肺顺应性、气道压;手术过程的总用药量。结果 A、B两组患者手术时间、TOFr从25%恢复至75%的时间、从25%恢复至90%的时间、术中总用药量、拔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停药至拔管时间(43±15.2)min、停药至离室时间(60±14.3)min,均低于A组的(55±17.5)min和(75±27.6)min;B组患者单肺通气后0.5 h和1 h肺部的顺应性为(23.1±1.9)mL/cmH2O、(22.9±2.2)mL/cmH2O,均高于A组的(20.8±2.6)mL/cmH2O和(21.1±2.0)mL/cmH2O;B组单肺通气后0.5 h和1 h的气道峰压(24.2±1.6)cmH2O、(24.1±1.2)cmH2O,均低于A组的(26.2±1.7)cmH2O和(25.7±1.8)cmH2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科手术中持续泵入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可以较好地改善单肺通气后肺部顺应性及气道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硬膜外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对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A)、硬膜外联合快通道麻醉(B)(每组34例)。两组麻醉诱导均采用咪唑安定0.03mg/kg、瑞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铵8-10μg/(kg.min)诱导气管插管,全麻维持用微泵注射瑞芬太尼0.05-2μg/(kg.min)、丙泊酚60-120μg/(kg.min)、间断追加维库溴铵。B组诱导前先选T7-8-T8-9间隙硬膜外置管注入0.5%利多卡因3ml试验量诱导出现阻滞平面,术中以硬膜外镇痛为主。麻醉苏醒采用Steward评分方法,10分钟内≥4分送回病房,否则送入PACU或ICU,同时记录术中觉醒、术后躁动、麻醉药用量。结果两组病人麻醉效果均满意;Steward评分≥4分者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硬膜外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可让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尽早苏醒,减少进入PACU或ICU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不同的麻醉方法对老年病人呼吸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方法选择30例呼吸功能正常的老年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Ⅰ)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照组(Ⅱ)为单纯全麻。分别在术前3d、术后1d、术后3d,监测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分钟通气量(VE)、一秒用力吸气量(FEV1)、残气量(RV)、总肺容量眦、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Q)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呼吸功能指标比较元明显差异;对照组呼吸功能指标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病人呼吸功能影响小,是老年病人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两种输注方法在胸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40例胸科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IR组)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TR组).IR组麻醉前30 min给予咪唑安定0.05 mg/kg和阿托品0.5 mg,静脉注射异丙酚2.5 mg/kg复合瑞芬太尼4μg/kg;TR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5 mg/kg复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6 ng/ml,其余用药同IR组.术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脑电双频指数,并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OAAS评分达5级时间、术中知晓和术后不良反应. 结果 TR组术中循环相对平稳,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OAAS评分达5级时间明显小于IR组(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较静脉注射更能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并维持有效的麻醉深度,更适合胸科手术患者的麻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人在N2O-O2-安氟醚吸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上腹部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和氧耗的变化。方法28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老年组和中年组各14例,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吸入安氟醚和N2O维持麻醉,并间断硬膜外给药。分别在诱导前、切皮前1 min和手术开始后30、60、120、180 min记录各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参数。结果 插管后切皮前两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非常显著地低于诱导前水平(P<0.01),围术期两组的MAP和HR略有回升,仍非常显著地低于诱导前水平(P<0.01),老年组MAP的降低幅度明显比中年组大。手术开始后两组的氧耗量(VO2)均明显上升(P<0.01 vs切皮前1min),老年组的上升幅度较中年组小。结论 在吸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上腹部手术期间,老年组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幅度较大,但其氧耗的上升速度和幅度较中年组小。  相似文献   

18.
文利东  代传兴  林丽  周稳 《重庆医学》2013,(29):3508-3509,3511
目的分析不同全身麻醉(全麻)方式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41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A~E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复合全麻方式。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量表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不同全麻方式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持续至手术后第3天依旧存在。其中B组患者术后3h的认知得分最高,其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率亦最低。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复合全麻方式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老年开胸手术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45例择期行开胸手术的食管中下段癌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0.25%罗哌卡因组(B组)和0.5%罗哌卡因组(C组),每组均为15例。全麻诱导后,每60minB组和C组硬膜外腔间断注入相应浓度罗哌卡因5ml辅助术中镇痛,A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记录各个时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术毕各组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全麻诱导后,3组HR、MAP均下降(P<0.05~P<0.01)。在气管插管后、手术初期、拔管时期,A组HR、MAP显著升高(P<0.01);B组HR、MAP波动较小(P>0.05);C组HR在手术期下降(P<0.01),MAP在插管后各时期显著降低(P<0.01)。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缩短(P<0.01),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均无术中知晓、恶心呕吐、呼吸抑制。A组术后有1例烦躁。结论:0.2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开胸手术患者麻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与静吸复合全麻相比,观察硬膜外复合全麻对上腹部手术后患者应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质量的影响。方法37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70岁,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18例)和硬膜外复合浅全麻组(EG组,19例)。两组均在术毕保留硬膜外导管行患者PCEA。于术后6、12、24及48 h记录安静时视觉模拟(VAS)评分及硬膜外镇痛药在术后2 d的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和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G组术中芬太尼用量为(0.41±0.08)mg,明显多于EG组的(0.24±0.03)mg(P<0.05);EG组术后12和24 h VAS评分分别为3.4±2.5和3.1±2.1,明显低于G组的4.5±1.5和4.2±1.0(P值均<0.05);且术后1、2 d EG组镇痛药用量为(55.2±12.9)和(39.9±4.2)mL,明显少于G组的(67.5±9.0)和(52.4±8.0)mL(P值均<0.05)。结论与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相比,硬膜外复合浅全麻可以显著提高手术后24 h的PCEA的镇痛质量,并减少手术后2 d的镇痛药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