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闫继强  王贤波  张榕 《四川医学》2006,27(8):851-852
目的 总结17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资料。结果 24.12%(17/41)的胸腺瘤患者合并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抗胆碱脂酶药以及呼吸机辅助呼吸,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较常见,采取手术、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胆碱脂酶药,积极防治并发症和危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告1986年9月至2000年8月手术治疗52例胸腺瘤的结果,探讨胸腺瘤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采用胸部正中切口,彻底清除前纵隔内的脂肪组织及并位胸腺.术后综合治疗,防止肿瘤的复发.对伴有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术前应改善症状,术后防治危象的发生.结果44例术后恢复顺利,8例伴重症肌无力病人术后48~72小时内发生肌无力危象,5例病人需长期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9例术后2~5年局部复发或胸膜肺转移,其中3例二次手术;五年生存率23.08%.结论胸腺瘤尽早手术,要彻底清除前纵隔内的脂肪组织,术后进行化疗和/或放疗(Masaoka临床分期除外Ⅰ期),以防止肿瘤复发,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胸腺摘除及前纵隔脂肪廓清术治疗重症肌无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胸腺摘除及前纵隔脂肪组织廓清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价值。方法 1989-1998年对5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前给予抗胆碱酯酶药物口服,除2例外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完整摘除胸腺及廓清前纵隔脂肪组织。结果 经1-6年随访,缓解32例,改善21例,缓解和改善率为91.6%,术后死亡1例。结论 应用胸腺摘除及前纵隔脂肪组织廓清术治疗重症肌无力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和治愈率.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1997年8月至2008年8月收治胸腺瘤合并MG患者39例,术前均给予抗胆碱酯酶及激素治疗,病情稳定后经胸骨正中切口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术后给予呼吸机支持及药物等治疗.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未发生肌无力及胆碱能危象,痊愈出院.随访30例,失访9例,随访时间3个月~5年,缓解25例(83.3%),明显改善5例(16.7%).结论:在胸腺瘤合并MG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完整良好的术前评估,完全而彻底的胸腺瘤切除及前纵隔脂肪组织清除,围术期抗胆碱酯酶及激素治疗,呼吸机支持治疗是防止手术并发症及危象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术期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4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手术治疗,占同期收治胸腺瘤患者的32.6%。其中Ⅰ型4例,ⅡA型6例,ⅡB型3例,Ⅲ型1例(Osser-man分型)。结果 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发生肌无力危象2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11例,9例症状消失,2例缓解。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减少肌无力危象的发生是降低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强调术前及术后早期督导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采用胸部正中切口,尽可能切除肿瘤,清扫前纵隔脂肪组织,术毕确实固定胸骨;术后早期在密切观察下停用呼吸机;术后有效防治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6.
5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力  杨双强 《重庆医学》2008,37(13):1447-1449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70年6月至2007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8例胸腺瘤合并MG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准备、手术路径及术后危象的预防及处理。结果本组发生术后肌无力危象21例,发生率36.2%。术后死亡5例。术后随访47例,肌无力症状消失19例,缓解15例,改善不明显或加重13例。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置胃管,术中经胸骨正中切口彻底切除胸腺瘤及前纵隔淋巴脂肪组织,术后延长呼吸机辅助通气,合理、及时使用胆碱酶抑制剂及激素,加强呼吸道管理、控制感染等综合措施,是预防及治疗肌无力危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腺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 1977年 3月~ 2 0 0 2年 11月间经手术治疗并病理证实的胸腺瘤 10 5例 ,其中重症肌无力 2 0例 ,剖胸骨正中切口胸腺瘤切除加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术 6 9例 ,右前外侧切口胸腺瘤切除 2 2例 ,左前外侧切口胸腺瘤切除 14例。 结果:10 5例中彻底切除者 10 0例 (95 .2 % ) ,未能彻底切除者 5例 ,术后进行放疗和化疗。 1例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因呼吸衰竭死亡。 19例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随访 ,2例术后 2~ 3年局部复发或肺内转移。结论:胸腺瘤的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 ,剖胸骨正中切口 ,全胸腺切除加前纵隔的脂肪组织切除为主要术式 ;胸腺瘤具有潜在恶性 ,除病理分期 期外术后均行放疗 ,局部复发及转移者应采用放疗加化疗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30例患者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术中完全切除胸腺组织,同时彻底清除前纵隔脂肪组织,术前后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出现肌无力危象者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抗感染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结果:术后2例出现肌无力危象,经抢救好转,余均恢复顺利,术后随访5个月~5年,症状完全缓解14例,改善11例,无效2例,死亡3例。结论:胸骨正中切口行扩大胸腺切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对重症肌无力病人应及早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2003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重症肌无力86例,其中单纯重症肌无力(MG)33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TTMG)53例,正中纵劈胸骨切口82例,后外侧切口4例。结果:83例行完全切除,3例行大部切除,1例于肌无力危象期行手术治疗,78例术前、术后加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和(或)糖皮质激素,26例患者术后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胸腺瘤术后病理分期Ⅱ期以上者进行放、化疗。术后随访6月至10年,30例缓解(34.88%),41例改善或明显改善(47.67%),8例无改善(9.30%),总有效率91.86%,5例恶化,2例术后半年内爆发重症肌无力危象死亡。结论:手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要手段,纵劈胸骨切口可以在较好的显露下行全胸腺切除加纵隔脂肪清除术;而抗胆碱酯酶药物及激素的使用是围手术期处理的关键,术后应注意机械通气的应用。处于肌无力危象期的患者抓好围手术期处理可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的手术方法、围术期处理及疗效。方法:研究分析15例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手术、围术期治疗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本组无围术期死亡,除2例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外,其余恢复顺利。术后随访发现症状完全缓解8例,改善7例。结论: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病人术前通过抗胆碱酯酶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应使病人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术前插胃管,于麻醉前、术中、术后早期鼻饲给药;胸骨正中切口能充分显露前纵隔结构,清除彻底,术中对瘤体周围的可疑组织(包括脂肪组织)按瘤体组织处理,必要时电灼灭活,术毕顺铂冲洗;麻醉要求相对较高,带咽气管插管或气管插管回病房可防止早期重症肌无力危象引起的呼吸道梗阻;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1000mg/日)肌注及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是抢救重症肌无力危象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Thymectomy is considered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predictors of postoperative myasthenic crisis in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after thymectomy.
Methods  Clinical records of 243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who underwent thymectomy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The following factors were analyzed in relation to the occurrence of myasthenic crisis after thymectomy: gender, age, duration of symptoms, Osserman stage, history of myasthenic crisis, concomitant diseases, preoperative pyridostigmine dose, preoperative steroid therapy, operation approach, operation time, presence of thymoma, maj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esults  Forty-four patients experienced postoperative myasthenic crisis during the first month after thymectomy. Un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Osserman stage (RR=0.0976, P=0.000), history of myasthenic crisis (RR=0.2309, P=0.012), preoperative pyridostigmine dose (RR=0.4349, P=0.016), thymoma (RR=0.0606, P=0.000), and maj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R=0.1094, P=0.000)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postoperative myasthenic crisis.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Osserman stage (IIb+III+IV) (RR=0.0953, P=0.000), thymoma (RR=0.0294, P=0.000), and maj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R=0.0424, P=0.000) independently predict postoperative myasthenic crisis.
Conclusion  Osserman stage (IIb+IIIb+IV), thymoma and maj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postoperative myasthenic crisis in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who underwent thymectomy.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对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观察选择有效方法完成围手术期处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30例患者术后无1例死亡。其中有3例发生了肌无力危象,实施机械通气后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在术后1个月重症肌无力症状均有缓解,最终痊愈出院,治愈率为100%,效果比较令人满意。结论选择有效方法针对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加以围手术期处理,临床能够获得显著效果,可以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的手术治疗及其效果。方法19倒重症肌无力病人,采用胸骨正中劈开切口(18例)和颈横切口(1例),彻底切除胸腺及纵隔内脂肪组织,术中不用肌松剂。对病情严重者胸腺切除同时或术后早期行气管切开。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18例随访1mo~25a,症状完全缓解8例,改善8例,无变化1例,死亡1例。病理诊断:胸腺癌9例(其中恶性3例);胸腺增生7例;胸腺结核1例;胸腺未见异常2例。结论无论病人年龄大小或胸腺病理类型如何,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气管切开的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G)病人胸腺切除术围手术期行气管切开的适应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80年4月至1999年8月因MG行胸腺切除术病人174例,44例于围手术期行气管切开,占总数25.3%,38例发生危象、占总数21.8%,分析了重症肌无力临床分型、病期、是否伴有胸腺瘤、术前肺功能情况和术前抗胆碱能药物用量等因素与肌无力危象之间的关系及需要行气管切开术的手术适应症。结果 MG病人病程长、服用抗胆碱能药物剂量大、临床分期为Ⅱb型以上,术前有肺功能损害及合并有胸腺瘤者,特别是伴有侵润型胸腺瘤的患者,术后发生危象较高;需气管切开的比例也相应较高。结论 重症肌无力病人胸腺切除术后发生危象,及时气管切开,人工呼吸器辅助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术后立即预防气管切开术后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严格掌握,不能滥用,以有利于病人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的机理,疗效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胸骨正中入路或胸腺瘤切除及周围脂肪组织清扫。结果:术后死于呼衰2例。术后3a死于复发1例。87%病例有效(完全停药 小剂量维持),13%无缓解,结论:重症肌无力病人,特别是有胸腺增生或胸腺瘤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多数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II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分析,选择一种相对更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对我院1993年3月-2011年3月共40例得到随访的胸腺瘤手术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经胸骨胸腺切除术,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术,颈-胸联合切口胸腺切除术)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随访有效率情况进行统计,初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经胸骨胸腺切除术,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术,颈-胸联合切口胸腺切除术的有效率分别是78.57%,75%,85.71%。结论:Ⅱ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采用颈胸联合手术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