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131I治疗Graves病对外周血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将接受131I治疗的Graves病患者按131I用量分组,于服131I前和服131I后做外周血白细胞测量,观察白细胞的变化。结果:131I治疗后第4天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出现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显著(P<0.05,P<0.01),且与131I用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白细胞减少者占69.4%,131I治疗后第7天白细胞已回升至接近疗前水平。结论:131I治疗Graves病可使外周血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短时间内(约1 )减少,减少程度与131I用量有关,一周后可恢复至接近疗前水平,131I治疗时应适当加用升白细胞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131Ⅰ治疗Graves病伴白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131I治疗Graves病伴白细胞减少患者25例,其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3.0~4.0)×109/L者16例,(2.0~2.9)×109/L者8例,<2.0×109/L者1例。服131Ⅰ前根据白细胞下降程度,给予利可君(利血生)、维生素B4、氨肽素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惠尔血),150~300μg/d注射。根据甲状腺质量、24h甲状腺最高摄131Ⅰ率、患者病程及年龄等确定131Ⅰ治疗剂量。25例患者服131Ⅰ平均剂量为2.35×108Bq(1.41×108~2.96×108Bq)。131Ⅰ治疗后3、6及12个月门诊随访,复查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外周血象。结果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1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6例,未缓解5例。25例患者131Ⅰ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回升,白细胞计数>4.0×109/L者13例,(3.0~4.0)×109/L者9例,(2.0~2.9)×109/L者3例;131Ⅰ治疗前白细胞计数平均为(2.99±0.51)×109/L,131Ⅰ治疗后为(4.36±0.76)×109/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Ⅰ可作为Graves病伴白细胞减少患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剂量131碘和硫脲类药物联合治疗Graves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小剂量131碘和硫脲类药物联合治疗Graves病的疗效.方法131碘剂量降至常规用量的1/2-2/3,131碘治疗后一周继续给予硫脲类药物,直至Graves病治愈时停药.结果 (1)联合治疗后2-3年,60例Graves病患者中,治愈56例(93.3%)、未愈4例(6.7%),治愈病例硫脲类药物疗程4-11个月、平均6个月,无一例出现甲亢复发或发生甲低.(2)联合治疗后甲状腺重量35.23±17.13g,与疗前 60.12±21.34 g 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联合治疗是缩短硫脲类药物疗程、提高甲亢治愈率、减少或避免甲亢复发、甲低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131Ⅰ治疗Graves病伴白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131Ⅰ治疗Graves病伴白细胞减少患者25例,其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3.0~4.0)×10^9/L者16例,(2.0-2.9)×10^9/L者8例,〈2.0×10^9/L者1例。服^131Ⅰ前根据白细胞下降程度,给予利可君(利血生)、维生素B4、氨肽素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惠尔血),150~300μg/d注射。根据甲状腺质量、24h甲状腺最高摄^131Ⅰ率、患者病程及年龄等确定^131Ⅰ治疗剂量。25例患者服^131Ⅰ平均剂量为2.35×10^8 Bq(1.41×10^8-2.96×10^8 Bq)。^131Ⅰ治疗后3、6及12个月门诊随访,复查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外周血象。结果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1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6例,未缓解5例。25例患者^131Ⅰ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回升,白细胞计数〉4.0×10^9/L者13例,(3.0-4.0)×10^9/L者9例,(2.0~2.9)×10^9/L者3例;^131Ⅰ治疗前白细胞计数平均为(2.99±0.51)×10^9/L,^131Ⅰ治疗后为(4.36±0.76)×10^9/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Ⅰ可作为Graves病伴白细胞减少患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外周血白细胞和CR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经标准三联1周根除治疗后的临床资料,其中Hp根除组108例,Hp未根除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结束时、1个月、12个月外周血白细胞和CRP的变化.结果 108例成功根除Hp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明显减少,其CRP水平也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则无显著变化(P>0.05).50例未根除Hp患者治疗前后上述参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Hp感染可导致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CRP水平增加,表明Hp感染可能是一种全身性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白细胞水平与感染的相关性,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白细胞升高的原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天津市东丽区中医医院收治的糖尿病伴白细胞升高患者116例,均未使用抗生素,仅给予内科治疗,统计、比较入院第1天及第3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变化。结果所有入选患者治疗第3天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明显低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酮症与不伴酮症患者第1天血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天二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白细胞升高与感染无直接相关性,无感染的糖尿病患者也可出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且糖尿病酮症患者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Graves病131I治疗前后自身免疫变化规律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采集30例正常对照及70例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3、6、9、12月空腹血,检测FT3、FT4、sTSH、TRAb、TGAb、TMAb、IL-2、IL-6.观察各指标变化规律及与近期预后(未愈、痊愈、甲减)的关系.结果 ①除sTSH外,Graves病患者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131I疗后TRAb呈升高趋势, IL-2、IL-6 、TGAb、TMAb均呈降低趋势.③预后与131I疗前TRAb呈负相关(P=0.04);与131I疗后TMAb呈正相关(P=0.02),IL-2呈负相关(P=0.00).结论 TRAb、TGAb、TMAb、IL-2、IL-6均参与Graves病自身免疫反应,但131I治疗近期预后只与疗前TRAb及疗后TMAb、IL-2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镉暴露对大鼠白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浆白细胞介素-2(IL-2)和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取36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每组12只,分别按0、0.5、1 0 mg/kg腹腔注射CdC12,连续7 d.分别在注射后第4天和第7天宰杀大鼠,采集血样.结果在整个实验期内,Ⅰ、Ⅱ组大鼠体重均非常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01);白细胞总数均高于对照组;Ⅰ、Ⅱ组的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别在染毒第7天明显高于和低于对照组(P<0.05),而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则变化无显著性(P>0.05);Ⅰ、Ⅱ组血中T淋巴细胞和IL-2水平低于对照组,B淋巴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Ⅰ、Ⅱ组血浆皮质醇水平在染毒第7天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急性镉暴露可影响白细胞免疫功能,引起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内分泌活动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在败血症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败血症患者26例(败血症组)、局部感染患者23例(局部感染组)以及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并检测外周血CD64、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结果 败血症组治疗前外周血CD64表达为5.87±0.90,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的4.52±1.12和对照组的2.09 ± 0.59(P<0.01);败血症组抗生素治疗2周后外周血CD64表达水平为3.89±0.83,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败血症组的CD64、CRP、N%和WB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5、0.885、0.823和0.801,其中CD64面积与其他三个数据非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当CD64取临界值为4.29时,诊断败血症的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87.5%.均优于CRP的诊断价值.结论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败血症,判断病情、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Graves病(GD)患者131Ⅰ治疗前后甲状腺组织剪切波速度的变化.方法 对25例131Ⅰ治疗的GD患者,用声辐射脉冲成像技术(ARFI)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甲状腺组织剪切波速度..结果 甲亢131Ⅰ治疗后痊愈组、好转组和甲低组甲状腺组织剪切波速度呈上升趋势,无效组甲状腺组织剪切波速度略下降,痊愈组和甲低组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的剪切波速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和无效组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的剪切波速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患者经131I治疗后剪切波速度指标有变化,可作为临床评价疗效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红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CD11b及白细胞介素8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45例,随机分成A组综合治疗加红霉素治疗10d,B组综合治疗10d,收集A、B两组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C组)的外周血,分离出中性粒细胞和血浆,并制作中性粒细胞涂片.用桥联酶免疫法测定CD11b表达阳性的中性粒细胞百分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IL-8的水平.结果A组及B组治疗前,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阳性率,血浆IL-8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并且CD11b同IL-8呈显著正相关(r=0.38).治疗前,A组同B组相比,CD11b表达阳性率,IL-8的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A组同B组相比,CD11b的表达阳性率,IL-8的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红霉素能抑制COPD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的表达,降低血浆IL-8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患者外周血中自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急诊收治的116例DTIH患者和123例非DTIH患者的外周血,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并分组进行对比.结果 首次头颅CT检查无颅内血肿,再次检查发现颅内血肿的DTIH患者入院时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13.35±6.72)×109/L及中性粒细胞计数(12.78±6.43)×109/L,明显高于首次及多次头颅CT检查均未见颅内血肿患者[白细胞计数(9.72±3.09)×109/L及中性粒细胞计数(7.64±2.93)×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首次头颅CT检查即发现颅内血肿的DTIH患者和非DTIH患者人院时外周血中自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以作为一项客观指标协助首次头颅CT检查无颅内血肿的DTIH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后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变化,并评价其在131I治疗后与早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发生的关系.方法 167例Graves病患者,于131I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18个月分别检测血清TPOAb、TGAb水平,将患者分为抗体阳性组(72例)及抗体阴性组(95例),比较各组患者甲减的发生率.根据早发甲减的情况将患者分为早发甲减组(64例)及非早发甲减组(103例),比较各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变化.结果 131I治疗后18个月抗体阳性组甲减发生率为19.4%(14/72),抗体阴性组甲减发生率为7.4%(7/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TPOAb及TGAb阳性率最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TrPOAb及TGAb阳性率均降低,其中治疗后18个月TPOAb、TGAb阳性率明显降低[15.6%(26/167)、19.8%(3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发甲减组TPOAb及TGAb水平明显高于非早发甲减组[(433.2±98.4)kU/L比(211.4±76.5) kU/L;(165.7±41.6) kU/L比(89.5±21.1) kU/L,P<0.01].结论 TPOAb及TGAb是131I治疗Graves病后致早发甲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131I治疗Graves病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肿瘤化疗后粒细胞减少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中用降钙素原(PCT)值指导抗菌药物使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2例收住ICU的老年肿瘤化疗后粒细胞减少发生HAP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PCT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按常规治疗方法使用抗菌药物,PCT治疗组通过检测血清PCT值指导抗菌药物使用,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使用率、抗菌药物治疗结束后炎性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PCT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CRP)与常规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治疗组CPIS评分为(4.1±1.2)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4.6±1.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炎性指标中除白细胞计数外,中性粒细胞、CRP、CPIS评分及PC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CT治疗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11±4)d,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5.0%,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两组患者ICU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延长(均P<0.01).结论 老年肿瘤化疗后粒细胞减少发生HAP患者中参考PCT值指导抗菌药物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甲亢131I疗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变化规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131I治疗的甲亢(Graves病)患者317例,分别于131I治疗前、后3、6、9、12等月监测血清FT3、FT4、sTSH、TRAb等.按131I治疗前后TRAb升降变化规律分为八组.预后分为未愈(无效+好转)、痊愈、甲减.结果 131I治疗前后TRAb保持阴性不变组疗效最好,TRAb阳性疗后先降后升组疗效最差.131I疗前TRAb阴性各组较阳性各组疗效好.131I 疗前TRAb阳性,疗后不变、升高或先降后升组较疗后降低组疗效较差.结论 131I治疗前后TRAb升降变化规律可以较好地反映预后,对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榆升白片联合利血生治疗Graves病粒细胞减少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地榆升白片与利血联合治疗Graves病伴有粒细胞减少症的效果。将112例Graves病伴有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分为利血生治疗组、地榆升白片治疗组、地榆升白片加利血升治疗组,连续治疗4周,分别观察粒细胞上升水平。结果表明,地榆升白片治疗组粒细胞上升水平明显高于利血生治组(P<0.01),地榆升白片加利血生治疗组粒细胞上升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利血生治疗组(P<0.01)和地榆升白片治疗组(P<0.01)。地榆升白片与利血生联用可有效提高Graves病伴有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外周血粒细胞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与Graves病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选取325例治疗前TGAb、TPOAb阴性Graves病患者,分别于131Ⅰ治疗后3、6、12、18个月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TGAb、TPOAb 水平,以18个月时血清TGAb、TPOAb水平分为TGAb、TPOAb阴性组和TGAb、TPOAb阳性组,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结果 TGAb、TPOAb阴性组271例;TGAb、TPOAb阳性组5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7.4%( 24/325),其中TGAb、TPOAb阴性组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3.0%(8/271),TGAb、TPOAb阳性组为29.6%( 16/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raves病131Ⅰ治疗后TGAb、TPOAb 水平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显著相关,治疗后动态检测TGAb、TPOAb水平对指导临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沧州地区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通过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变化判断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以2008年10月—2016年9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收治的43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年龄、职业、中毒途径、中毒原因、中毒剂量、中毒距就诊时间、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再将其中经口途径中毒且转归明确的363例患者列为观察组,按转归不同细分为3组:存活组、3 d内死亡组、3 d后死亡组,统计分析各组患者入院即刻和入院后第2、3、5、7 d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结果全部432例患者中,男女比1∶1.15(201∶231),年龄以20~50岁为主(71.99%),主要为农民(68.98%),口服途径占85.42%,中毒原因以自杀居多(60.65%);治愈或好转患者最多,占48.84%,未愈或死亡患者占46.06%,转归为其他占5.09%。363例观察组患者中,3 d内死亡组和3 d后死亡组患者入院即刻和入院后第2、3、5、7 d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 d内死亡组入院即刻和入院后第2天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高于3 d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后第3 d,3 d内死亡组和3 d后死亡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死亡率高,早期救治是关键,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变化对判断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服用丙戊酸钠治疗的癫痫患儿体内中性粒细胞活性的改变,并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服用丙戊酸钠治疗的癫痫患儿34例作为癫痫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活化率.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癫痫组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活化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治疗6、12个月中性粒细胞活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36±4.72)%、(15.87±5.68)%比(5.32±1.41)%,P< 0.01],且治疗12个月中性粒细胞活化率高于治疗6个月(P<0.05).癫痫组治疗前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治疗6、12个月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64±1.22)、(6.96±2.64) mg/L比(1.46±0.27)mg/L,(74.72±22.58)、(96.67±30.25) ng/L比(31.72±12.16) ng/L,(32.59±8.45)、(46.74±12.16)ng/L比(15.36±4.45) ng/L,P< 0.01],且治疗12个月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显著高于治疗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患儿中性粒细胞活化率与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呈正相关(r=0.328、0.402、0.344,P< 0.05).结论 丙戊酸钠治疗的癫痫患儿体内中性粒细胞活化率出现了显著的升高,中性粒细胞的异常活化使机体处于高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的特点、原因,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方法 收集本院2007年门诊及住院Graves甲亢患者216例进行分析.结果 白细胞正常组和白细胞减少组甲状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自身和经ATD治疔两组的白细胞及粒细胞数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升白细胞药物治疗后白细胞及粒细胞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治疗前后白细胞及粒细胞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亢合并自细胞减少的发生与甲亢本身、抗甲状腺药物、感染、贫血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