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制一种可携带重症急救设备的便携式前出急救背囊,以方便在无依托的环境下快速高效实施紧急医疗救援和卫勤保障。方法:在囊体外部设有携带重症急救设备的专用组合式囊袋,其内设备可通过管线出入口与外部有效连接,将重症急救设备集成于单个急救背囊。结果:可满足院前急救、突发紧急医疗救援、野战救护中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快速医疗救治需求。结论:该新型急救背囊具有结构精巧合理、携带使用方便、功能强大广泛的特点,为重症伤员的一线救治提供了可靠的途径,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论证搜救直升机医疗救护技术和方法,探讨其配备药品、器械的品种和数量,研制机载医疗救护装备,解决我军搜救直升机缺少标准医疗救护装备问题。方法:采用调研和资料分析等方法,论证搜救直升机医疗救护装备的勤务需求,研制医疗救护装备。结果:提出的技术方法、救治原则和药品、器械品量及装备形成了技术规范;搜救直升机医疗救护装备体积与质量小,功能配套齐全,在机上固定牢固,展、收迅速;该装备在直升机的震动、噪声、颠簸、低气压等工作条件下工作状态不受影响,性能稳定,达到了设计要求。结论:研究的搜救直升机医疗救护技术、方法和装备满足被迫跳伞受伤飞行员的救治要求.解决了部队训练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局部战争条件下大批量重症伤员紧急救护演练的组织及效果。方法由院校专家设计局部战争条件下发生大批量重症伤员情景,医疗队分两批组织紧急救护演练。每次演练的方法是人员编组与调配、物资装备、训前培训及推演、紧急救护流程演练、训后评价与总结、修订救治方案等。比较两次演练效果(检伤分类时间、等待处置时间、第一诊断准确率、考评得分及工作效率)。结果两批伤员检伤分类时间、等待处置时间及第一诊断准确率均在参考范围内。考评得分及伤员满意率第二批高于第一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批次伤员救护效率均高于参考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批组织局部战争条件下大批量重症伤员紧急救护模拟演练,能持续提高大批量重症伤员救护效率及医疗队人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在战时救护和平时的灾害救援行动中,现行模式的野战救护所经常会因地域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无法跟进、展开,使得伤员(尤其是批量伤员)无法在“黄金时间”内得到紧急救治。针对这种特殊情况.由5名医护人员组成前出急救单元,以背囊的形式携带便携式呼吸机、除颤仪和氧气装置等急救装备和药品,深入一线进行紧急医疗救援,可以明显提高伤病员救治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适应突发灾害事故、载人航天航天员的医疗保障及救护及局部战争中伤员现场救护的需要,提倡和实施现代救护的新概念和技能,探讨流动便携式重症监护治疗(ICU)病房的创建与应用。方法:回顾与分析国内外有关突发灾害、载人航天航天员意外伤害及局部战争造成伤害的资料并分析其原因,结合我们多次参加医疗紧急救治的体会,从设备配置、人员强化培训及组织等方面创建了流动便携式ICU病房。结果:流动便携式重症监护治疗(ICU)病房在我国载人航天首飞航天员的医疗保障及救护中得到了应用,能达到“快速反应、立体救护”的目的,能使危重病现场救治规则、卫勤保障原则更趋于合理,抢救成功率更高。结论:危重病特种伤目前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及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最主要的杀手之一,现场急救需要“快速反直,立体救护”危重病现场急救新模式,流动便携式重症监护治疗(ICU)病房的创建可以达到这一目的,能够降低突发灾害及局部战争中伤塌的伤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任突发事件中伤员需要紧急救治和后送.伤员后送分陆、海、空3个途径。空运后送具有快速、安全、机动灵活等优点。为适应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的需要,我院承担各种条件下的应急医疗保障和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治后送任务,需要加强医院空运后送保障力最的建设.提高应急空运救援能力。本义对直升机急救转运伤员的流程设计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直升机附加综合急救医疗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适应突发灾害事故或局部战争中伤员现场救护和后送的需要,设计一种直升机附加综合急救系统,包括固定式和移动式等两种形式。方法:根据现有直升机的特点,设计了直升机附加综合急救系统,系统主要由通用担架、整体框架以及内嵌于框架中的急救设备和支撑转运附件等组成。结果:设计的系统能达到“快速反应、立体救护”的目的.能使危重病现场救治规则、卫勤保障原则更趋于合理,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危重病特种伤目前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及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最主要的杀手之一.现场急救需要“快速反应、立体救护”危重病现场急救模式.设计的直升机附加综合急救系统可以达到这一目的。能够降低突发灾害及局部战争中伤员的伤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适应未来战争伤员救治需要.研制在后送转运中为伤员进行急救处理和护理的救护包。方法:根据救治范围,确定救护包的功能、物品配备的种类及数量等;设计适合野战条件下使用的囊袋、包装,按功能划分6个模块,便于快速展开、救治、补给;到野战部队试用,参加作战演习。结果:研制出一种适合平战两用的后送途中便携组合式救护包。结论:便携组合式救护包能够适应现代化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伤员救治的需要,提供救护人员在前接后送途中为伤员进行救护处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重症伤员或患者在现场救治、转运途中生命支持、院内救治无缝对接的达到ICU病房洁净度的高级重症监护型救护车。方法:根据重症监护型救护车的功能定位要求,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救护车专用底盘,研发、优选急救设备设施及制氧、净化设备,严格按急救医护流程布局配置3G网络、北斗和卫星通信系统。结果:车辆最高时速125 km/h,可同时满足1名卧姿伤员和3名坐姿伤员的转运、现场救治,图像、数据可适时查询、传输,具有全天候、全覆盖的语音通话,可实现不间断连续供氧,空气洁净程度达10万级。结论:整车性能优良、功能完备,实现了重症伤病员现场救治、转运途中生命支持和院内救治的无缝对接,显著提高了急救医疗装备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响水3.21特大爆炸事故后,短期内批量伤员急诊救治的应急组织和应对策略,进一步优化短期内大量伤员涌入的急救流程,提高急救水平。方法:事故发生后8小时收治伤员92人,通过检伤分类,分为轻、重、危重三级,自预检分诊开始,对所有伤员分类,分别采取门诊处置、留观、收入专科病区、入ICU或手术室。分别组建院前急救组,急诊救治组,病区救治组,后勤保障组,病员服务组,信息统计组,安保宣传组等,对92例伤员进行及时有效处置。结果:92名伤员全部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其中危重2人,重伤22人,轻伤68人;入院治疗51人,留观3人,38人门诊治疗离院;所有伤员均病情好转或治愈后离院,整个救治实施过程满意。结论:按照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全院及时响应,分类救治,有效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协调组织好各小组应急救治工作,能够提高批量伤员救治效果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设计一种移动式生命支持系统,能适应突发灾害事故或未来局部战争中伤员现场救护和后送的需要。方法:分析突发灾害事故或未来局部战争伤痛员的特点和勤务救治要求,结合内嵌设备结构及急救器材与药品的配置,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系统框架整体结构、设备安放位置、固定方法、干涉情况、操作性能等进行仿真设计。结果:设计的系统能推、能抬,能加载在多种运载工具上,进而快速投放至急救现场展开急救.使危重病现场救治规则、卫勤保障原则更趋于合理,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设计的系统结构新颖,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操作方便,为突发灾害事故或未来局部战争中伤病员现场抢救.以及伤病员长距离转移过程中不间断急救复苏.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综合急救装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设计一种便携式生命支持系统,该系统是为院前重症患者转运所研发的小型综合急救系统。方法结合内嵌设备结构及急救器材与药品的配置特点,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机械通气、输液、吸引、监护、供氧、供电等模块。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系统框架整体结构、设备安放位置、固定方法、干涉情况、操作性能等进行仿真设计。结果该系统可与通用担架进行快速卡锁形成便携式重症监护病房(ICU),可以搭载多种交通工具,并能利用车载电源,在运送途中对患者实施不间断治疗和救护,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本文研制的便携式生命支持系统外型小巧,重量轻,便携性强,功能齐全,操作方便,为院前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不间断急救复苏,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综合急救装备。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突发事件对指挥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比较了国内外医学救援指挥系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全程救治链(WTC)指挥决策系统的“链-树”构架,指出了集成应用现代通信技术,整合多种救援资源,高效统筹现场急救、途中救治、后方医疗等各类信息,构建全程救治链指挥决策系统是未来应急医学救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加强院前急救医疗设备管理方法,以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和效率。方法:从院前急救医疗设备使用环境、使用人员和使用状态3个方面,分析其使用特点,采用鱼骨图分析法找出造成院前急救医疗设备使用情况不佳的原因;从采购、使用和保障环节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结果:在设备采购环节注重急救设备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坚固耐用、多功能、一体机、网络化和品牌型号一致性等因素,使急救设备便于使用;加强使用培训、制定操作规程和完善使用记录,使急救人员规范使用急救设备;在保障环节中严验收、勤保养、密检测、配备人员和配置工具,使急救设备随时可用。2020年南京市院前急救出救车次同比上升3.38%,而可视喉镜、心电图仪、心肺复苏机和呼吸机的成功使用次数同比分别上升了11.35%、22.06%、110.14%和36.42%,患者综合满意度得到提升。结论:针对性的院前急救医疗设备管理措施,能够确保医疗设备的性能和状态完好,可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军队卫生勤务学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军队卫生勤务学教学中,将卫生勤务学的实践教学内容系统化,提出卫勤课堂作业+卫勤图上作业+卫勤演练+战救技术等为主线的卫勤实践教学模式,并通过有效的教学管理确保卫勤实践教学标准、规范,全程质量监控。其中,卫勤演练包括了卫勤专项训练、军事医学综合演练、卫勤联合演练等多种形式;战救技术教学也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实施;并将为部队医院进行的训练指导,看作是卫勤实践教学的拓展,教学相长,反馈、促进院校教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提高战备物资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设计一种战备医疗物资仓储管理系统,针对战备医疗救援相关设备、耗材、药材、被装等物资进行智能化管理,以避免发生物资和账目的混乱。方法:设计基于J2EE架构,建立基于Oracle11i平台的数据中心,局域网内计算终端可以通过JDBC、JSP、JavaMail实现数据访问,具有可伸缩性、易于维护等优点。结果:系统实现了战备医疗物资编码、分类、日常维护、应急箱包组合等功能,提高了应急物资管理的智能化。结论:系统具有投资小、效率高的特点,为军队战备医疗物资的管理提供了现代化管理手段,降低了分队响应时间,为应急救治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为医疗救治体系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上海市虹口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管理的基本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医疗机构医疗现场救援和医疗救治能力、卫生应急经费和物资保障以及培训演练情况5个方面。结果虹口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应对能力大幅提高,但在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仍存在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大医疗机构卫生应急救援和救治能力,加强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进一步提高辖区医疗机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结论上海市虹口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初步形成,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增加应急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
集团化的医联体模式改变了原有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对构建其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市、区一体化管理的深圳市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为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策略进行探讨分析,为医联体模式下医疗集团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