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磺酸对大鼠异丙肾上腺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40mg/kg/日)造成心肌损伤模型,发现心肌组织钙含量和心肌AGTⅡ水平显著增加,并伴有严重的心肌损伤。若同时注射牛磺酸(200mg/kg/日)或疏甲丙辅酸(1mg/kg/日)均可拮抗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肌钙增加及AGTⅡ水平升高,并可缓解心肌组织病理损伤。结果提示牛磺酸抑制心肌AGTⅡ可能是其拮抗异丙肾上腺素心肌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和方法:应用离体血管环张力测定技术,观察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脂多糖(LPS)诱导兔离体胸主动脉反应性变化的影响。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探讨CCK-8抗内毒素休克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LPS(100mg/L)孵育后的胸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ACh)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降低,且呈时间依赖性;对苯肾上腺素(PE)的收缩反应降低;孵育7h血管内皮细胞结构损伤;CCK-8(1mg/L)可减轻LPS的损伤效应;CCK-8(1mg/L)单独孵育对胸主动脉的舒缩反应及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无明显影响。结论:CCK-8能减轻LPS诱导兔离体胸主动脉反应性的异常改变,这可能是CCK-8抗内毒素休克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肾上腺髓质素(ADM)对内毒素性休克大鼠心肌细胞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成年SD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 10 mg/kg) 4 h后,分离心室肌细胞。用细胞缩短的方法观察ADM对心肌收缩的影响。以细胞内cAMP的水平为指标,研究ADM对内毒素性休克大鼠心肌细胞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反应性的影响。结果: 休克心肌细胞细胞缩短程度较正常心肌细胞明显减弱。ADM孵育心肌细胞时间超过60min具有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特异性ADM受体拮抗剂ADM-(22-52)可取消上述两种负性肌力作用。休克心肌细胞cAMP基础水平较正常心肌细胞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用1 μmol/L异丙肾上腺素(Iso)刺激内毒素性休克大鼠的β-肾上腺素受体, cAMP的增加明显减少(P<0.01)。1 μmol/L forskolin 增加cAMP的作用在2组间没有显著变化(P>0.05)。ADM-(22-52)可使内毒素性休克时心肌细胞对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降低的反应性得到恢复。结论: 内毒素性休克时过量产生的ADM使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减弱,有可能是ADM使大鼠心肌细胞对β-肾上腺素受体刺激的反应性降低所致。  相似文献   

4.
牛磺酸对大鼠心脏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离体大鼠心脏模拟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模型上观察了牛磺酸的心肌保护作用。实验结果发现预先给大鼠牛磺酸灌胃(300mg/kg)三日或再灌注同时给药(20mmol/L),对心肌均有保护作用,明显减少心肌细胞内的Mb、LDH的漏出,降低心肌MDA的生成,减轻细胞内钙的聚集,促进心肌ATP含量的恢复。在本实验条件下预防应用牛磺酸较再灌注的同时应用更为有效,表现为更大程度地减少LDH漏出,抑制心肌MDA生成和钙聚集。结果证明牛磺酸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对于防治心肌I/R损伤可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应用显微录像静画步进法观察家兔肠系膜局部施加去甲肾上腺素(NA)后,诱寻出微动脉周期性、节律性的血管运动及静脉注入普萘洛尔、酚妥拉明对其产生的影响,以期探讨血管运动产生机制及其与α-,β-肾上腺素受体的关系。结果:在家兔颈动脉平均血压为11.40±0.89kPa的条件下,局部施予NA0.8μg于肠系膜观察域,引起微动脉的血管运动,其频率:0.109±0.006Hz,振幅:5.51±0.42μm。同一视野的微静脉和毛细血管未出现血管运动。血管运动的振幅在同一支微动脉上分布不均,呈节段性。普萘洛尔0.1mg/ml·kg-1、0.5mg/ml·kg-1组的内径、血压、血管运动频率及振幅无明显改变,1.0mg/ml·kg-1组的血压无明显变化,内径减小,血管运动频率增加,振幅减小。静脉注入酚妥拉明0.5mg/ml·kg-1及1.0mg/ml·kg-1,颈动脉血压降低,血管内径增加,血管运动频率减少,振幅降低,血管运动被抑制。结论:上述结果表明生理条件下,局部施加NA可以诱导出家兔肠系膜微动脉血管运动,并且血管运动的发生与NA及α-,β-肾上腺素受体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檗碱(Ber)预防内毒素血症小鼠心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是否与其激活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关,并探讨中性粒细胞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脂多糖组(LPS)、小檗碱+LPS组(Ber+LPS)、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育亨宾+小檗碱+LPS组(Yohimbine+Ber+LPS)、育亨宾+LPS组(Yohimbine+LPS)、小檗碱组、育亨宾+小檗碱(Yohimbine+Ber)组和育亨宾(Yohimbine)组,分别用蒸馏水,小檗碱(50 mg/kg),育亨宾+小檗碱(2 mg/kg+50 mg/kg)或育亨宾(2 m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3d,第3 d灌胃后1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LPS(20 mg/kg)。观察注射LPS后12 h各组小鼠心肌组织结构的改变,用VisualSonies Vevo770TM高分辨小动物超声系统测定小鼠的心功能,并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LPS注射后0.5 h心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结果:LPS注射后12 h,LPS组小鼠心肌组织出现明显水肿。小檗碱、育亨宾、小檗碱+育亨宾组小鼠心肌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LPS组。超声心动图检测显示,LPS组小鼠心输出量(CO)和每搏量(S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小檗碱、育亨宾、小檗碱+育亨宾组。腹腔注射LPS后0.5 h,LPS组心肌MPO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小檗碱、育亨宾+小檗碱组心肌MPO的水平显著低于LPS组,而育亨宾组心肌MPO的含量与LPS组没有显著差别。结论:小檗碱预处理能够减轻内毒素血症小鼠的心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与其激活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和抑制LPS引起的心肌中性粒细胞浸润无关,体内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可能在LPS引起的心功能障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心肌损伤大鼠钙敏感受体表达的影响及黄芪注射液可能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心肌损伤组、黄芪注射液组(20 mL/kg)、黄芪注射液(20 mL/kg)+钙敏感受体激动剂Cinacalcet(3.0 mg/kg)组。腹腔内注射5 mg/kg异丙肾上腺素,制备大鼠心肌损伤模型。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钙敏感受体的表达以及Bax、Bcl-2、Caspase-9、Caspase-3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TUNEL染色法评价各组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NF-κB的水平。结果黄芪注射液显著抑制了心肌损伤组大鼠钙敏感受体的表达(P0.01),促进了Bcl-2的表达(P0.01),降低了Bax、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P0.01),降低了血清TNF-α、IL-1β和NF-κB的水平(P0.01);钙敏感受体激动剂Cinacalcet可以部分消除黄芪注射液对心肌损伤组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心肌损伤组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钙敏感受体的表达、减少炎症反应、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用保持家兔处于闭胸状态记录心外膜心肌单相动作电位(MAP)的技术,研究垂体后叶素(Pt)对MAP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Pt可致动物心率减慢、MAP振幅和V_(max)降低、MA时限延长和MAP间期不等以及室性早搏等。用阿托品(1mg/kg iv)或心得安、立其丁(各1mg/kg iv)或同时给予三种受体阻断剂后,再用Pt(2u/kg iv),出现与上述基本一致的电生理改变。结果提示:心肌MAP改变的机理是由于Pt直接作用于全身血管平滑肌使之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心室的后负荷增大,心输出量减少和冠状动脉收缩血流阻力增加所致的全心性缺血。  相似文献   

9.
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共分三组,Ⅰ一对照;Ⅱ一异丙肾上腺素性AMI组(100或150mg/kg剂量)Ⅲ一Svate防治组,在注射Svate 0.2或0.4单位/kg后同Ⅱ组处理。注药4、6、12、24小时采血观察血浆纤溶酶(PL),纤维蛋白原(Fg)、PT、KPTT及血清心肌酶活性变化,心脏切片做HBFP、HE染色。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II (Ang II)、巨噬细胞及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保护心肌的可能机制。方法:35只12周龄SHR随机分为葛根素高、中、低剂量组(100 mg/kg、50 mg/kg、25 mg/kg,腹腔注射)、卡托普利组(30 mg/kg灌胃)和SHR对照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另设WKY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组7只,给药6周。给药6周后麻醉下迅速处死取出心脏,称量左心室湿重后,备做Masson染色、组织匀浆和RT-PCR。结果:与WKY大鼠相比,SHR左室质量指数增高(P<0.01),心肌组织Ang II含量上升(P<0.0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和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 mRNA表达增加(P<0.01),巨噬细胞浸润明显(P<0.01),间质纤维化严重(P<0.01)。高剂量葛根素和卡托普利明显降低左室质量指数(P<0.01),降低心肌Ang II含量(P<0.01),下调MCP-1和PAR2 mRNA表达(P<0.01),减少巨噬细胞浸润(P<0.01或P<0.05),减轻心肌间质纤维化(P<0.01)。结论:葛根素具有治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心肌局部Ang II含量、下调MCP-1和PAR-2 mRNA表达及减少巨噬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1.
<正> 本文应用异丙基肾上腺素造成豚鼠心肌坏死,用 3M KCl提取坏死的心肌抗原,用抗原激活的活性玫瑰花试验(Ag-ARFC试验)检测了20只心肌坏死动物模型及20只正常豚鼠。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心肌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选择健康豚鼠20只,用异丙基肾上腺素(1mg/2ml)皮下注射,剂量为3.5mg/kg,1次/日,注射3次。喂养28天进行试验。试验后处死,取心脏做病理检查。同时设对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使用解痉药物预防去甲肾上腺素诱发的血管痉挛。 方法 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在其股动静脉区域滴加7种解痉挛药剂预处理30 min(前列腺素E1、硝普钠、硫酸镁、罂粟碱、酚妥拉明、维拉帕米和利多卡因),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随后分别滴加去甲肾上腺素0.1 ml(1:1000),建立血管痉挛模型。通过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监测股动静脉灌注强度和内径,数据处理为血流灌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股血管灌注差异比较。 结果 对照组(生理盐水)局部应用去甲肾上腺素5 min,动脉灌注约降低91%,静脉灌注约降低78%。硝普钠和酚妥拉明组均可预防股动静脉血管痉挛(P<0.05),罂粟碱仅对股动脉痉挛有预防作用,前列腺素E1仅对股静脉有预防痉挛的作用。 结论 术前使用硝普钠和酚妥拉明预处理血管,可以预防去甲肾上腺素诱发的动静脉痉挛。其中硝普钠预防效果最强,酚妥拉明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3.
盐酸丁咯地尔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和方法 用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方法探讨丁咯地尔(Buflomedil,Buf)多种药理活性。结果 Buf在整体大鼠和离体家兔主动脉条和股动脉条上有竞争性对抗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但作用弱于酚妥拉明。Buf14mg.kg^-1、28mg.kg^-1能显著对抗10%高分子右旋糖酐引起的兔眼球结膜微血管血流速度减慢和管径缩小。Buf25mg.kg^-1、50mg.kg^-1使家兔全血粘度明显降低。Buf50mg.kg^-1使家兔红细胞压积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下降。结论 丁咯地尔不扩张血管,更重要的是能增加末梢血管或部缺氧组织的血供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探讨Svate对大鼠异丙肾上腺素性坏死(ISP-MN)时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和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影响,并与尿激酶的效果进行对比。实验分四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安慰剂组)皮下注射ISP(85mg/kg)4h后经舌下静脉注射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吡那地尔预处理诱导对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保护作用以及与蛋白激酶C(PKC)α、ε的关系。方法:观察不同剂量吡那地尔在休克前不同时间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去甲肾上腺素(NE)的升压效应[平均动脉压(MAP)增幅]和收缩血管效应[肠系膜上动脉(SMA)管径变化]的影响,以及对SMA一级分支微血管环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影响;观察PKCα、PKCε抑制剂对吡那地尔预处理诱导保护效应的影响,以及吡那地尔预处理对PKCα、PKCε蛋白转位的影响,证实PKCα和PKCε的作用。结果:(1)失血性休克2 h后,NE的升压效应和收缩血管效应、SMA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较正常组均显著降低(P0.01),25μg/kgBW吡那地尔休克前30 min预处理可改善休克后的上述变化;(2)PKCα和PKCε的拮抗剂可以消除25μg/kg BW吡那地尔休克前30 min预处理诱导的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保护,使NE的Emax分别降低42.9%和62.9%(P0.01),使Ca2+的Emax分别降低31.1%和56.1%(P0.01);25μg/kg BW吡那地尔休克前30 min预处理使PKCα和PKCε的胞膜表达较休克2 h增高,胞浆表达较休克2 h降低(P0.01)。结论:吡那地尔预处理可通过诱导PKCα和PKCε的转位和活化,提高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血管的反应性和钙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以异丙肾上腺素性心肌缺血(ISP-MI)为模型,对心肌膜脂、膜酶及自由基系统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蝮蛇抗栓酶(Svate)对膜损伤的修饰作用。结果发现,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ISP,85mg/kg)24h后,心肌膜脂、膜酶及自由基代谢发生明显紊乱,标志着膜损伤的存在。舌下静脉注射Svate(0.25U/kg)治疗组,与单纯缺血组比较,心肌线粒体Ch/PL比降低,膜脂流动性明显恢复;心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下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增加,Na~+-K~+-ATPase活力明显升高及Ca~(2+)-Mg~(2+)-ATPase活力恢复正常。以上结果说明,Svate对缺血心肌膜损伤有一定的修饰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细胞内记录方法研究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CIHH)对家兔窦房结肾上腺素能受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Con)、CIHH14d组(CIHH14)、CIHH28d组(CIHH28)3组。CIHH组动物置于低压氧舱,分别接受14、28d模拟5000米高原的低压低氧处理(6h/d)。制备离体窦房结标本、描记窦房结自律细胞的生物电活动。通过累加给药法,观察不同浓度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ISO)(0.01、0.1、1μmol/L)和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苯肾上腺素(PE)(0.01、0.1、1μmol/L)对家兔窦房结自律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1)CIHH对基础状态下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各参数无明显影响;(2)ISO浓度依赖性增加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期最大除极速率(Vmax)、动作电位幅值(APA)、放电频率(RPF)、舒张期自动去极化速率(VDD),对其它参数无明显影响;(3)CIHH处理动物窦房结细胞对ISO的反应性降低;最大浓度ISO(1μmol/L)下,CIHH14和CIHH28组的VDD、RPF、APA和Vmax的增加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4)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PE(0.01、0.1、1μmol/L)对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各项参数均无影响。结论:CIHH降低家兔窦房结β肾上腺素能受体反应性,对α1肾上腺素能受体反应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及对心肌肥大时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和GRP94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肥大细胞模型,将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加入异丙肾上腺素0.3 mg/L作用48 h),白藜芦醇+异丙肾上腺素组(加入异丙肾上腺素0.3 mg/L和白藜芦醇11.4 mg/L作用48 h)和白藜芦醇对照组(加入白藜芦醇11.4 mg/L)。检测心肌细胞表面积和心肌肥大标志物ANP表达评价心肌细胞肥大程度,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分析GRP78和GRP94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异丙肾上腺素作用心肌细胞48 h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和GRP94蛋白表达均增高;白藜芦醇+异丙肾上腺素组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11.4 mg/L)干预可以有效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细胞肥大,同时降低GRP78和GRP94的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MDA的释放。结论:白藜芦醇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和GRP94表达,减轻自由基生成发挥对心肌肥大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通过对血浆凝固性的动态变化和自由基系统有关指标的变化的监测以及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大鼠皮下注射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ISP)(85mg/kg)后早期(4h以前)即有明显的血浆高凝状态、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和心肌微血管内血栓形成,且心肌缺血损伤程度与血浆凝固性紊乱程度之间呈正直线相关;心、肝、肾和脑以及血清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心肌的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增高。提示ISP引起的膜脂质过氧化、血浆高凝状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血管内皮受损和微血栓形成是ISP致心肌微血管阻塞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异丙肾上腺素加剧db/db小鼠心功能损伤的瘦素参与机制及NADPH氧化酶的调控作用。方法:18只野生型小鼠和18只db/db小鼠分别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异丙肾上腺素组和NADPH氧化酶apocynin组(n均=6)。除对照组外,其余两组小鼠给予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1mg/kg),连续6天,apocynin组小鼠第4天起给予apocynin(100mg/kg)灌胃治疗。分析各组小鼠心脏指数,并检测心肌组织中NADPH氧化酶亚基、瘦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抑制剂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异丙肾上腺素组小鼠心功能明显异常(P0.01),且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p47phox、p67phox、gp91phox及瘦素表达明显升高(P0.01),MMP2/9和TIMP1/2也明显升高(P0.01),而apocynin组小鼠上述指标异常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异丙肾上腺素通过下调NADPH氧化酶负调控瘦素表达加剧db/db小鼠心肌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