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核因子-κB(NF-κΒ)活性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对25例确诊PNS的患儿及20例正常儿童,各抽取静脉血3mL培养PBMC,平分成3管,分别为:仅单纯培养(培养组);加入刺激剂IL-1β后培养(IL-1β组);加入抑制剂四苯磺酰苯乙基氯甲基酮(TPCK)后培养(TPCK组)。用ELISA法检测核蛋白提取物NF-κB活性的OD值。结果:培养组PNS患儿NF-κB的OD值为0.407±0.154,正常儿童为0.199±0.036;PNS患儿和正常儿童IL-1β组NF-κB活性最高,分别为0.571±0.290和0.308±0.060;TPCK组NF-κB活性最低,分别为0.348±0.118和0.163±0.039。PNS患儿和正常儿童的培养组、IL-1β组及TPCK组的NF-κB活性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培养组、IL-1β组及TPCK组PNS患儿的NF-κB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0.05)。结论:NF-κB可能在PN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NS患儿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炎症反应刺激NF-κΒ的活化,促进病情的进一步发展,NF-κΒ可作为肾病综合征干预治疗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活性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组)、35例正常妊娠孕妇(NGT组)血浆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活性,同时测定各组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结果:(1)GDM组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活性(0.46±0.14)显著高于NGT组(0.34±0.14,P<0.05).(2)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活性与HOMA-IR、孕前BMI、C肽、胰岛素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GDM患者血浆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活性升高,且其与HOMA-IR呈显著正相关,提示核因子-κB参与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活化蛋白-1(AP-1)的核内蛋白水平的变化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初步诊断为冠心病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共5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13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11例。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NF-κB、GR和AP-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ACS组NF-κBp65、c-Jun/AP-1蛋白表达水平较SAP组和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ACS组GR-α蛋白表达水平较SAP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ACS患者与SAP患者比较,存在NF-κB、AP-1的激活和GR的抑制。  相似文献   

5.
背景:临床发现肾移植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的活性异常增高。目的:了解肾移植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的活性,并探讨其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检测肾移植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营养状态、人体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据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非炎症组(〈3mg/L)和微炎症组(≥3mg/L)。结果与结论: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②微炎症组营养不良数量及程度、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价评分、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炎症组(P≤0.001或P〈0.01或P〈0.05)。③非炎症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中臂肌围、中臂围、握力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肾移植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异常活化;随炎症反应加重,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进一步增强,营养不良加重;说明核因子κB活性可能较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更早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及预测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6.
背景:核因子κB与蛋白激酶C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目的:观察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的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探讨其与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及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横断面分析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71例患者各项指标,将其中糖尿病肾病22例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12例、血糖控制不良组10例,余49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①血糖控制不良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核因子κB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组.②糖化血红蛋白与核因子κB、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正相关,与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显著负相关;核因子κB与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正相关,均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负相关.提示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血糖控制越差,核因子κB活性越强,炎症反应越明显,营养不良程度越重.血糖控制欠佳导致的核因子κB异常活化是增强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反应,加重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危重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 -κB(NF -κB)的活性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 (SOFA)评分的变化 ,探讨NF -κB对危重病患者病情和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将入住ICU的 4 0例危重病患者分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组和非MODS组 ,存活组和死亡组 ;选择健康体检者 2 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他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 -κB的活性 ,并进行SOFA评分。结果 危重病患者的NF -κB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NF -κB的活性和SOFA评分在MODS组和死亡组分别明显高于非MODS组和存活组 (P <0 0 1) ;NF -κB的活性和SOF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 (r =0 90 2 ,P <0 0 1)。结论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 -κB的活性是判断危重病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明确抗核因子κB的治疗是否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5-01/2005-12关于运动猝死的文章。检索词“cerebralischemia,NF-κB”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2-01/2004-12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脑缺血,核因子κB”。资料选择:选择关于核因子κB与脑缺血方面的文献,不排除其是否为随机、盲法等论证推荐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85篇,排除20篇重复性研究。65篇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脑缺血后核因子κB被激活,通过促进细胞因子、黏附因子及炎性酶的转录、诱导神经细胞凋亡、调节胶质细胞的活性、介导自由基损伤等来参与缺血性脑损伤。抗核因子κB的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缺血后脑组织损伤。结论:脑缺血可诱导核因子κB的激活,核因子κB通过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参与了缺血后的炎症反应和神经元的凋亡,在缺血性脑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针对核因子κB作为治疗脑缺血损伤的靶点对有效防治脑缺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核因子κB结构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因子κB是一种多功能核转录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调控多种炎症介质的基因转录。现主要阐述核因子-κB的结构、激活过程、与DNA的特异性结合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纪芳  陶疆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2):201-204
[目的]观察HEK293细胞系中颗粒蛋白前体(PGRN)对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影响.[方法]在HEK293细胞中采用瞬时过表达PGRN、瞬时的通过RNA干扰来下调PGRN、采用报告基因系统共同来研究PGRN在影响NF-κB活性过程中所行使的具体功能.[结果]HEK293细胞中本底状态能检测到PGR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对哮喘患儿外周血中核因子-kB(NF-KB)活性及血浆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吸入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4 mg/d,1次/d,睡前口服,连用3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NF-κB活性和血浆IL-10水平的变化.并进行日夜间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外周血中NF-κB活性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而治疗后血浆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治疗组比时照组上升更明显(P<0.05);同时治疗组患儿日夜间症状评分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IL-10水平,使NF-κB活性降低,从而抑制气道炎症,缓解气道痉挛,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核因子kappa B(NF-κB)在炎症反应、免疫应答、胚胎发育、细胞增殖与凋亡、细胞周期调控以及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年的研究显示,NF-κB与恶性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关系密切。目前,恶性血液病细胞NF-κB的活化及其机制的研究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近几年此方面的有关进展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脂多糖对CHO-K1细胞核因子-κB活性的影响及健心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刺激的调节作用。方法:①实验于2005-03/05在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实验中心和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肿瘤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清洁级SD大鼠12只。随机将鼠分为2组:动物治疗组和动物对照组,每组6只。②动物治疗组给予3.2kg/L健心方口服液(水煎醇提法制备,主要成分:黄芪、太子参、川芎、当归、葶苈子、云苓、桂枝、香附等),动物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以获得空白对照血清。灌胃体积均为10mL/kg。1d剂量分2次服,连续给药3d,第4天1次服用全天剂量后采血制备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血清。③体外培养CHO-K1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转染质粒(pNF-κB-TA-Luc和pCMV-β-半乳糖苷酶共0.5μg)后加用脂多糖刺激;感染1组:转染质粒并加含Toll样受体4全长的重组腺病毒感染;刺激1组:转染质粒并加含Toll样受体4全长的重组腺病毒感染后用脂多糖刺激;治疗组:转染质粒、加含Toll样受体4全长的重组腺病毒感染并用脂多糖刺激后加用含药血清干预;感染2组:转染质粒并加含Toll样受体4细胞外段的重组腺病毒感染;刺激2组:转染质粒并加含Toll样受体4细胞外段的重组腺病毒感染后用脂多糖刺激。④检测各组细胞核因子-κB相对活性,即相对发光值(荧光素酶强度值/β-半乳糖苷酶值)。⑤数据作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组间比较用LSD检验和Dunnett(双侧)检验。结果:大鼠1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表明,相对发光值:对照组细胞明显高于感染1组(3560±57,1634±38,P<0.05);刺激1组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1组(8767±82,P<0.05,0.01);感染2组、刺激2组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530±74,536±71,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刺激1组(1820±24,P<0.05),但明显高于刺激2组(P<0.05),略低于转染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健心方含药血清可部分拮抗脂多糖导致的核因子-κB激活作用;Toll样受体4是脂多糖激活细胞的关键受体,健心方含药血清的拮抗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断了Toll样受体4对脂多糖的识别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群中核因子-κB(NF-κB)+细胞率和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NF-κB+细胞率和sICAM-1水平.结果 ACS患者上述2项指标均高于稳定性冠心病(SCHD)患者和无心血管病史的健康者(P<0.01).结论 ACS患者外周血PBMC群中NF-κB+细胞率和血浆sICAM-1水平升高可作为判断ACS预后和评估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测定蝮蛇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80例蝮蛇伤患者根据入院时中毒程度分为轻型、重型、危重型;根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诊断标准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根据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诊断标准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根据抗蝮蛇毒血清干预的时间分为干预前组、干预6 h组、干预24 h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未作任何处理前和注射抗蝮蛇毒血清后6 h、24 h三个时相点采集外周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外周血中单核细胞NF- κB的活性,比较各组NF-κB的活性.取同期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结果 轻型、重型、危重型患者NF-κB活性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S组与非SIRS组NF-κB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P<0.05);MODS组与非MODS组NF-κB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P<0.05).干预前组、干预后6 h及24 h组NF-κB活性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蝮蛇毒素可使NF-κB被激活,NF-κB的激活可能参与了蝮蛇伤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过程;蝮蛇伤患者SIRS、MODS的发生与NF-κB的过度活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法检测ACS患者6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8例及正常人20例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的活性,并检测其血清C反应蛋白的浓度.结果 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活性及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正常人(P<0.01),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高;且两者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 ACS血单核细胞NF-κB活性明显升高,促发急性炎症反应,引起斑块的不稳定,在ACS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核因子κB活性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1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3例,并选取2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在入院第1、3、5天用ELISA法分别检测其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因子κB的活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心绞痛组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因子κB活性度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P<0.01),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最高。前两组随时间有下降趋势,但仍明显高于后两组,后两组随时间无明显变化。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核因子κB活性明显升高,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核因子-kappa B(NF-κB)是细胞中一个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静息状态下与IKB相结合形成复合体,以无活性状态存在于胞浆中。当细胞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NF-κB暴露出核定位信号(NLS)并进入核内,使其具有生物活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基础在于过度失控的炎症反应,NF-κB在SIRS的信号传递途径中占据重要角色。现就NF-κB的生物学特性和信号转导途径、NF-κB与SIRS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通气对机械通气肺损伤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的保护机制。方法:选用24只新西兰兔,制作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ILI)模型,将动物随机分3组,即正常组、传统潮气量组及小潮气量组,在造模结束后6h收集VILI的炎症反应标志物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及测定肺组织核蛋白核因子-!B(NF-κB)含量,VILI炎症损伤标志物BALF的蛋白含量、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肺组织湿/干比和氧合指数,以及循环内皮细胞计数、肝肾功能等指标,同时检测外周血中NF-κB活性。结果:根据参考文献建立VILI兔模型,与正常组相比,小潮气量组的BALF中中性粒细胞计数、肺组织核蛋白NF-κB含量、蛋白含量、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肺组织湿/干比和氧合指数、循环内皮细胞计数、肝肾功能及外周血中NF-κB含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小潮气量可以降低VILI导致MODS的发生率,可能与小潮气量能够降低NF-κB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功能、血脂、细胞因子水平及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的影响。方法选择曹县人民医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按照配对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他克莫司治疗,8周为一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测定两组患者肾功能相关指标、血脂、细胞因子水平及HMGB-1和NF-κB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2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分别为(71.4±4.6)μmol/L、(6.5±0.6)mmol/L,均低于对照组(88.9±5.2)μmol/L、(7.6±0.5)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1.4±0.4)mmol/L、(4.1±1.1)mmol/L、(2.8±0.9)mmol/L,均低于对照组[(2.5±0.6)mmol/L、(6.8±1.2)mmol/L、(4.1±1.1)mmol/L],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9±0.4)mmol/L高于对照组[(1.5±0.5)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HMGB-1、NF-κB水平分别为(64.5±15.6)pg/ml、(84.5±23.6)pg/ml、(15.4±4.9)ng/L、(711.4±165.2)ng/L,均低于对照组[(99.8±19.8)pg/ml、(115.6±28.6)pg/ml、(25.6±5.3)ng/L、(1 314.5±205.8)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他克莫司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疗效较佳,肾功能显著改善,并对减轻炎性反应有重要作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