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肠道菌群在物质信息传递、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肠道菌群与宿主健康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某些药物毒性存在相关性。本文总结了药物肝毒性、肾毒性、神经毒性和生殖及幼龄毒性相关的肠道菌群研究成果,以期为药物毒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发现人体中的肠道菌群在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认为是人体的“第9大系统”“第2基因组”。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本文综述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与糖尿病、高血脂、免疫系统、结肠癌及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与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环境因素中,高脂饮食导致的胆汁酸代谢异常以及肠道菌群失调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胆汁酸的合成、转运、代谢以及胆汁酸受体(如法尼醇 X 受体等)的功能,重点探讨了胆汁酸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 CRC 发生发展的影响。靶向胆汁酸肠道微生物轴可能为今后 CRC 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肠道菌群与抑郁症的病理机制以及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为后续以肠道菌为靶点的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提供帮助。方法 查阅近年来肠道菌群与抑郁症方面的33篇中英文文献进行分类总结,从肠道菌群的门、科、属水平的角度探讨了抑郁状态下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变化,从分子水平上阐述了肠道菌与抑郁症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总结现有相关研究,进一步探索以肠道菌群为靶点进行药物研发治疗的可行性。结果 肠道菌紊乱与抑郁症之间相互作用,现有益生菌等生物制剂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病理状态下的紊乱对抑郁症治疗起到缓解作用。结论 肠道菌群失调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以肠道菌为靶点的相关药物研发治疗,可能成为治疗抑郁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探讨了肠道菌群与前列腺癌(PCa)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了包括高脂饮食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如何促进前列腺癌的发展,并进一步阐释了肠道菌群在调节睾酮代谢及前列腺癌激素抵抗方面的作用,提供了关于肠道菌群如何加剧前列腺癌进程的见解,此外,也探讨了肠道菌群在前列腺癌治疗、防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未来的治疗方向开辟了新思路。本文不仅分析了肠道菌群与前列腺癌的相互作用,也为发展基于肠道微生物调控的前列腺癌治疗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已有研究认为免疫调节紊乱在多因素致病过程中是关键的发病因素,而肠道菌群可能是导致这种免疫紊乱的重要诱发因素.本文对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婴儿时期,肠道微生物的构成一直处于非随机的动态变化中。此期间,肠道微生物群在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噬菌体在肠道中含量非常丰富,具有很大的多样性。肠道中的微生物群之间互相影响,直到两岁形成类似于成人的、稳定的肠道菌群结构。因此探究婴儿时期人类肠道菌群与噬菌体的动态平衡与相互作用,可以分析噬菌体驱动对肠道微生物组的重构作用,以及噬菌体在肠道中的其他潜在作用。在肠道中噬菌体和宿主菌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互利共生的关系,两者共同成为肠道微生态协同进化的要素。本文对婴儿肠道菌群与噬菌体的动态平衡和相互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的病理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失衡与高血压发病机制相关。故针对高血压发病时肠道菌群变化,肠道菌群在高血压发病机制的作用以及以肠道菌群为干预靶点治疗的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肠道菌群是寄居在肠道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落,对药物等外来化合物的代谢至关重要,近年来肠道菌群作为机体"隐形器官"被广泛关注。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该文对机体中肠道菌群的分类、功能及其对中药化学成分和化学药物代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了解肠道菌群对药物代谢的影响,明确药物转化过程,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个体化用药、毒理学评估及推动药物发现和研发具有重要意义,为后期研究高原环境下肠道菌群对药物代谢的影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抗生素致肠道菌群紊乱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非肠道疾病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将予以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40例)、将予以抗生素联合益生菌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46例).比较两组治疗21 d后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程度、免疫功能(CD...  相似文献   

11.
健脾渗湿汤对晚期大肠癌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艳洁  卢林  丁艳波 《中国药师》2010,13(11):1545-1547
目的:研究中药健脾渗湿汤对晚期大肠癌化疗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临床泄泻治疗作用。方法:6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健脾渗湿汤联合化疗,化疗方案采用FOLFOX4方案;对照组30例,单纯化疗,方案同治疗组。4周期后,观察临床泄泻疗效;治疗前后粪便茵培养,对比肠道常驻茵(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指标的变化。并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amofsky(KPS)评分,食欲及体重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63.3%(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双歧杆菌及乳杆茵明显增多(P〈0.01)。两组患者在karnofsky评分,食欲及体重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渗湿汤具有调整肠道菌群的作用,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脾虚湿盛泄泻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慢性腹泻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差异.方法 对20例慢性腹泻、31例急性腹泻及20例对照组的粪便进行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培养及检测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腹泻患者肠杆菌增加,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类杆菌减少(P<0.01),慢性腹泻患者肠杆菌增加,乳酸杆菌减少(P<0.05).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比较,类杆菌和乳酸杆菌减少更明显(P<0.05).结论 急慢性腹泻患者均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其中急性腹泻更严重.  相似文献   

13.
金晓慧  王伟军 《中国药师》2012,(12):1756-1758
目的:探讨乳果糖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64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保肝、利尿和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口服液10 g,2~3次/d,根据大便次数适当调整乳果糖剂量使患者保持大便1~2次/d,连用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肠黏膜屏障功能变化。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ALT、AST和血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血浆内毒素、D-乳酸和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乳果糖口服液能加速肝功能恢复的作用,降低肝硬化患者肠通透性,促进肠黏膜的修复,保护与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多发于妊娠晚期的疾病,严重影响着母婴结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血清胆汁酸水平是ICP诊断的主要临床依据,肠道菌群在胆汁酸的合成和代谢中起关键作用,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ICP密切相关。微生物疗法如益生菌的使用可改善肠道微生物群,可作为治疗ICP的新思路。本文就ICP患者胆汁酸变化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分析肠道菌群与ICP发生发展的关系,发现某些特定菌种(如大肠杆菌志贺菌属、拟杆菌、双歧杆菌以及乳酸杆菌等)与ICP的发展密切相关,并总结益生菌改善胆汁淤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ICP的临床治疗和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肠道菌定植饮(DZY)对小鼠和斑马鱼的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设置DZY 3个剂量组0.41、0.82、2.46 g·kg-1·BW,连续灌胃30 d,测定灌胃前后小鼠粪便中肠杆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乳杆菌、双歧杆菌菌落数;使用CM-DiI红色荧光标记青春双歧杆菌,DiO绿色荧光标记短乳杆菌;同时饲喂受精后5天(5 dpf)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建立斑马鱼肠道菌群模型。将模型斑马鱼培养至6 dpf,移除短乳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分别给予DZY(1000、2000、4000 μg·mL-1)、阳性对照常欣卫口服液(8.30 μg·mL-1),并设置模型对照组。24 h后,每个实验组随机取10尾斑马鱼置于荧光显微镜下拍照,分析肠道短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的荧光强度。结果:DZY对小鼠肠道中的肠杆菌、肠球菌、乳杆菌数量无明显影响;但显著增加了双歧杆菌的数量,抑制了产气荚膜梭菌的生长。给予1000、2000、4000 μg·mL-1 DZY都能显著增加斑马鱼肠道中短乳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的数量。结论:DZY能够在抑制条件致病菌的同时,增加有益菌的数量,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发酵中药是通过体外微生物发酵工艺形成的具有新成分和功能的中药,发酵赋予中药独特的药理药效特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复杂性慢性疾病与肠道屏障和肠道菌群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广泛参与中药的代谢过程和药理作用,探究发酵中药如何调节肠道微环境成为新的趋势。本文从发酵中药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包括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和生物屏障及调节肠道菌群的机制2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比较发酵中药与传统中药的作用差异,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发酵中药和肠道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地揭示发酵中药治疗疾病的核心内涵,促进中医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手段。方法对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手段做一综述。结果肝部分切除术、肝移植术及局部治疗使原发性肝癌的治愈率和长期生存率得到明显的提高。结论外科手术切除仍是治疗肝癌的首选及最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对呼吸暂停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合肥市滨湖医院收治的呼吸暂停新生儿110例,依据枸橼酸咖啡因给药方式的不同分成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患儿(55例)的首次负荷量为静脉滴注枸橼酸咖啡因20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3 ml以输液泵维持30 min,24 h后取枸橼酸咖啡因5 mg/kg静脉滴注,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3 ml以输液泵维持30 min,之后每间隔24 h用药1次。高剂量组患儿(55例)首次负荷量给药方式同低剂量组,24 h后给予枸橼酸咖啡因10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3 ml以输液泵维持30 min,之后每间隔24 h用药1次。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至呼吸暂停症状消失后7 d停药。观察两组患儿的肠道菌群情况、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患儿治疗第7日时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球菌计数较高,而革兰阴性杆菌计数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8.18%(54/55),明显高于高剂量组的87.27%(4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日时,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患儿呼吸暂停发作次数、严重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第1日时,两组患儿治疗第3日的呼吸暂停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严重程度评分明显降低,且治疗第3日两组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18.18%(10/55),明显高于低剂量组的5.45%(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可破坏新生儿正常肠道菌群的建立,因此,在确保疗效的同时应尽量减少使用剂量,降低药物对肠道微生态的损伤,提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联合左卡尼汀对菌群失调腹泻摸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摸型组、益生菌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70 mg/mL)、左卡尼汀组(左卡尼汀注射液50 mg/mL)和左卡尼汀+益生菌组(左卡尼汀注射液50 mg/mL+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70 mg/mL).除空白...  相似文献   

20.
刘波  王少敏  袁岸龙 《安徽医药》2021,25(6):1128-1131
目的 探讨肝癌病人体内肠道菌群与血氨、血清胆碱酯酶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肝癌病人为肝癌组,同期肝硬化病人92例为对照组.采用微生物培养法检测肠道菌群情况;连续监测法检测血氨水平;假性胆碱酯酶速率法检测胆碱酯酶的表达;分析肠道菌与血氨、血清胆碱酯酶的相关性.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