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急性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 (NF-κB) 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TLR4-NF-κB通路在急性PQ中毒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生理盐水(NS)对照组(6只,NS腹腔注射),PQ染毒组(24只,腹腔注射PQ溶液,20 mg/kg).PQ染毒组分别在染毒后6、24、48 h及72 h麻醉处死,NS对照组于处理后6h处死,进行肺组织HE染色,病理学观察,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TLR4和NF-κB的mRNA表达情况,用ELISA方法测定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中IL-6含量.结果 PQ染毒组大鼠肺组织病理表现为早期充血水肿明显,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NS对照组相比PQ染毒组肺组织中TLR4和NF-κB mRNA的表达量、TNF-α、IL-6含量在各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鼠急性PQ中毒后肺组织中TLR4和NF-κBmRNA表达量、TNF-α、IL-6含量明显上调,TLR4-NF-κB通路参与了PQ中毒大鼠肺损伤的早期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SP70与Toll-NF-κB信号途径在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8只)、急性肺损伤模型组(LPS组,32只),LPS组再细分为2、6、24 h三个亚组(各8只)。LPS组尾静脉注射LPS(浓度6 mg/k g)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测定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动脉血气分析、肺组织湿/干重(W/D)比,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IL-10,Real Time-PCR法测定肺组织HSP70、TLR及NF-κB水平并观测肺组织结构变化情况。结果:NS组大鼠各项指标无明显波动,LPS组大鼠血气分析提示存在进行性低氧、二氧化碳潴留,肺组织湿/干重(W/D)比、TNF-α、IL-6、IL-10提示逐渐升高,肺组织HSP70与TLR、NF-κB间提示随时间点推进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大鼠急性肺损伤病理过程中,HSP70与TLR、NF-κB通路间存在互相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MIRI)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IRI组和HIF-MIRI组各10只,HIF-MIRI组于造模前24 h腹腔注射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DMOG,20μg/g),MIRI组和HIF-MIRI组大鼠采用手术结扎法制备MIRI模型,对照组只打开心包,不结扎。造模成功后,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损伤;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 ELISA法测定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和IL-6水平;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HIF-1αmRNA的表达; Western Blot检测HIF-1α、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NF-κB)、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I组和HIF-MIRI组大鼠血清CK-MB和LDH、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显著升高(P 0. 01),心肌组织HIF-1α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P 0. 01),HIF-1α、TLR4、NF-κB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P 0. 01);与MIRI组相比,HIF-MIRI组大鼠血清CK-MB和LDH水平、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显著下降(P 0. 01),心肌组织HIF-1α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P 0. 01),TLR4、NF-κB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P 0. 01),HE染色显示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 HIF-1α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改善MIRI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的疗效,并通过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RA模型组、阳性药双氯芬酸组、雷公藤内酯醇组,每组6只。采用热杀死结核分枝杆菌诱导RA模型组、阳性药双氯芬酸组、雷公藤内酯醇组大鼠制作RA模型;造模成功后,阳性药双氯芬酸组给予10mg/kg双氯芬酸灌胃,雷公藤内酯醇组大鼠给予6mg/kg雷公藤内酯醇灌胃,空白对照组和RA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6]表达水平;评价关节炎指数及足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关节滑膜组织TLR4、NF-κB、p-NF-κB蛋白表达,q-PCR法检测滑膜组织TLR4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RA模型组血清中TNF-α、IL-4、IL-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RA模型组比较,阳性药双氯芬酸组血清中TNF-α、IL-4、IL-6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雷公藤内酯醇组TNF-α、IL-4、IL-6表达水平呈极显著下降(P0.01)。与RA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内酯醇组在第8、12、16、20天时关节炎指数和足体积显著降低(P0.05),阳性药双氯芬酸组在第12、16、20天时关节炎指数和足体积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RA模型组滑膜组织中TLR4、NF-κB、p-NF-κB蛋白表达量和TLR4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与RA模型组比较,阳性药双氯芬酸组滑膜组织中TLR4、NF-κB蛋白表达量和TLR4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雷公藤内酯醇组滑膜组织中TLR4、NF-κB、p-NF-κB蛋白表达量和TLR4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的信号因子表达,从而降低炎性因子的产生,减少炎性反应,起到治疗RA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和雷公藤内酯醇处理组(Tri组)3组,每组6只.sham组仅行剖腹术;Tri组和模型组采用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法复制SAP肺损伤模型,然后分别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0.2 mg/kg或等量生理盐水.制模后6 h处死动物,取肺组织测定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mRNA表达、蛋白含量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结果 与sham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TNF-α mRNA与IL-1β mRNA表达及蛋白含量、NF-κB活性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Tri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对SAP肺损伤大鼠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与抑制NF-κB活性进而下调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大黄素对重症胰腺炎大鼠核转录因子-κB表达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变化的影响,探讨大黄素治疗ANP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NP组、大黄素治疗组;观察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及胰、肺组织NF-κB活化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ANP组TNF-α、IL-6含量均明显升高,胰、肺组织 NFκB表达亦增加(P均<0.01).应用大黄素治疗后,其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ANP组,胰、肺组织NF-κB活化表达降低(P均<0.01),24 h大鼠死亡率低于ANP组(P<0.05).结论:大黄素治疗ANP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活化、下调细胞因子表达来减轻ANP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SNⅡA)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肾脏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下调作用,并分析其对肾脏IRI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建立大鼠肾IRI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表法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2只,其中A组大鼠为假手术组;B组为IRI模型组;C组为ST2825干预组,注射ST2825(100 mg/kg);D组为Bay-7082干预组,注射Bay-7082(50μg/kg);E组为TSNⅡA干预组:实验前3 d开始TSNⅡA干预组股静脉注射丹参酮ⅡA注射液(5 mg/kg),每天1次。18 h后,取大鼠下腔静脉血液2 ml,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并处死大鼠,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TLR4和NF-κB阳性表达率。结果 B、C、D和E组TLR4和NF-κB阳性率均高于A组,C、D和E组TLR4和NF-κB阳性率均低于B组,E组TLR4和NF-κB阳性率分别为(38.27±2.87)%和(40.76±4.20)%,均高于C和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和E组血清TNF-α、IL-1和IL-6水平均高于A组,C、D和E组血清TNF-α、IL-1和IL-6水平均低于B组,E组血清TNF-α、IL-1和IL-6水平分别为(76.02±4.28)pg/L、(86.41±6.32)ng/L和(80.28±5.60)ng/L,均高于C和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NⅡA能够下调大鼠肾脏TLR4和NF-κB水平,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实现对肾脏IRI的改善与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阻断toll样受体(TRL4)对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损伤组和阻断组,每组20只。损伤组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LPS(6mg/kg)复制ALI模型;阻断组同时注射TLR4抗体(10mg/mL);正常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3h后处死大鼠,采用凝胶滞留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活性;Westernblot印记分析法检测抑制蛋白(IκB-α)水平;检测肺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损伤组和阻断组肺组织湿质量/干质量比值增高,NF-κB活性升高,IκB-α、TNF-α、IL-1β水平升高(P<0.05),而IL-10水平降低(P<0.05)。而比较损伤组与阻断组发现,阻断组肺组织湿质量/干质量比值降低,NF-κB活性降低,IκB-α、TNF-α、IL-1β水平明显低于损伤组(P<0.05),IL-10水平高于损伤组(P<0.05)。结论采用抗TLR4单克隆抗体阻断TLR4介导的信号传导可明显降低NF-κB活性和IκB-α、TNF-α、IL-1β水平,同时提高IL-10水平阻断TLR4,对LPS致ALI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萝卜硫素对于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以及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将3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治疗组大鼠在术后立即腹腔注射50 mg/kg的萝卜硫素注射液,其余两组注入等量等渗NaCl溶液;于术后24 h大鼠右侧颈总动脉采集动脉血标本,然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测定肺组织湿/干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三组大鼠肺组织匀浆标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NF-κB p65表达水平;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三组大鼠肺组织TLR4 mRNA的表达。 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肺组织湿/干比[(4.00 ± 0.13)、(6.10 ± 0.05)、(5.80 ± 0.08)]、氧合指数[(315 ± 11)、(177 ± 7)、(200 ± 12)mmHg]、TNF-α[(6.05 ± 0.29)、(45.06 ± 0.52)、(27.09 ± 0.85)ng/L]、IL-1β[(8.02 ± 0.21)、(38.23 ± 0.81)、(32.73 ± 1.12)ng/L]及NF-κB p65[(0.375 ± 0.013)、(1.230 ± 0.045)、(0.988 ± 0.043)ng/L]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480.891、255.309、4 245.262、1 918.168、564.842,P均< 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肺组织湿/干比、TNF-α、IL-1β、NF-κB p65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大鼠显著升高(P均< 0.05),治疗组大鼠肺组织湿/干比、TNF-α、IL-1β、NF-κB p65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大鼠显著降低(P均< 0.05);而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氧合指数均较假手术组大鼠显著降低(P均< 0.05),治疗组大鼠氧合指数较模型组大鼠显著升高(P < 0.05)。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三组大鼠肺组织TLR4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224.538,P < 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肺组织TLR4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均< 0.05);而治疗组大鼠肺组织TLR4 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 < 0.05)。 结论萝卜硫素可减轻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肺水肿程度,改善缺氧状态,对于肺组织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干预TLR4/NF-κB信号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G-硝基-L-精氨酸(NG-nitro-L-arginine, L-NA)对脂多糖诱导大鼠肺损伤炎症反应和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L-NA对肺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LPS组)和L-NA治疗组(L-NA组).模型组和L-NA组静脉注射脂多糖(LPS)5 mg/kg复制内毒素性肺损伤模型,3 h和6 h后腹腔注射L-NA(L-N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及LPS组),治疗3 h.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的核移位和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光镜、电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大鼠肺损伤后NF-κB活化,明显从细胞浆移位于细胞核,表达量也显著增加;ICAM-1蛋白表达上调;肺组织中TNF-α、IL-6含量明显升高.肺损伤3 h用L-NA治疗3 h后, NF-κB从细胞浆向细胞核的移位被明显限制,NF-κB的表达量、肺组织中ICAM-1的表达明显低于相应的LPS组,肺组织病理改变减轻;但TNF-α、IL-6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肺损伤6 h用L-NA治疗3 h对LPS引起的ICAM-1的表达和TNF-α、IL-6含量变化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肺损伤3 h后给予L-NA可减轻内毒素性肺损伤、抑制核因子的活化,在一定程度上阻断NF-κB相关信号通路的传导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肺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54只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芪组,每组18只,对照组生理盐水5.0 mL/kg尾静脉注射,模型组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5.0 mg/kg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30 min后黄芪组给予黄芪注射液10 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制模后2、6、12 h处死大鼠,心脏取血、留取肺组织标本,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W/D),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NF-α、IL-6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SP70和NF-κBp65蛋白表达量.结果 模型组肺间质及肺泡明显充血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黄芪组肺间质及肺泡充血水肿明显减轻,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黄芪组各时间点肺组织W/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肺组织W/D 12 h达高峰;黄芪组肺组织W/D 12 h下降程度最大,明显低于模型组各时间点(P<0.01).模型组、黄芪组各时间点血清TNF-α、IL-6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血清TNF-α、IL-6浓度6 h达高峰;黄芪组血清TNF-α、IL-6浓度12 h降至最低,明显低于模型组各时间点(P<0.01).模型组、黄芪组各时间点HSP70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HSP70蛋白表达量6 h达高峰;黄芪组HSP70蛋白表达量12 h达高峰,明显高于模型组各时间点(P<0.01).模型组、黄芪组各时间点NF-κBp65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NF-κBp65蛋白表达量6 h达高峰;黄芪组NF-κBp65蛋白表达量12 h降至最低,明显低于模型组各时间点(P<0.01).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能通过提高HSP70表达,从而抑制NF-κB活性,下调TNF-α、IL-6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发挥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素E1对急性肺损伤肺组织核因子κB表达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急性肺损伤(ALI)大鼠模型,通过观察脂微球前列腺素E1(1ipoPGEl)对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调控作用和对血清中细胞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探讨PGE1对ALI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健康大鼠45只随机分成3组,A组:生理盐水组;B组:LPS模型组;C组:LPS lipoPGE1治疗组。各组分1、2、4h3个时间点各5只观察肺组织变化,测定肺组织NF-κB的表达及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2、IL-10浓度。结果治疗组肺组织充血出血情况较模型组明显改善,NF-κB表达显著降低,血清TNF-α、IL-12浓度显著降低,IL-10浓度明显增高。结论前列腺素E1通过下调NFκB的活性,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性大鼠肺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选健康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10只、脂多糖(LPS)组10只、脂多糖+乌司他丁(LPS+ UTI)组10只.注药24 h后取肺组织观察形态学改变,分别应用RT-PCR或Western blot 及ELISA方法测定肺组织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脂多糖导致大鼠肺组织损伤,乌司他丁可下调肺组织TLR4 mRNA (t=3.563,P=0.032)、TNF-α mRNA(t=5.147,P=0.028)及TLR4蛋白(t=2.692,P=0.041)、NF-κB蛋白(t=2.459,P=0.024)、TNF-α蛋白(t=3.336,P=0.037)表达,并减轻肺损伤.结论 乌司他丁对脂多糖致肺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途径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经中心静脉途径注入腺病毒转载的核转录因子-kB(NF-kB)抑制因子(IkB)基因对感染性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作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ALI模型组、IkB治疗组,每组10只。IkB治疗组经中心静脉注入滴度为1×109 pfu腺病毒转载的IkB基因1 ml,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注人生理盐水1 ml;然后模型组和IκB治疗组经尾静脉注入脂多糖(LPS,5 mg/kg)1ml复制ALI模型,假手术组则注入生理盐水1 ml。观察7d后大鼠的动脉血气分析,肺湿/干重(W/D)比值,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肺组织NF-κBp65蛋白表达及光镜下肺组织病理改变,并计算肺损伤评分。结果 模型组死亡1只大鼠,其余大鼠均存活。3组间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无明显差异;动脉血氧分压(PaO2)假手术组最高,模型组最低。模型组血浆TNF-α (μg/L)、IL-6(ng/L)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TNF-α:5.20±1.09比3.01±0.46;IL-6:540.28±100.78比214.45±61.37,均P<0.05);IkB治疗组血浆TNF-α和IL-6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TNF-α.3.70±0.96比5.20±1.09;IL-6:356.49±60.58比540.28±100.78,均P<0.05),其中TNF-α含量已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肺W/D比值:假手术组最低(4.49±0.36),模型组最高(5.78±0.43),IκB治疗组居中(5.33±0.38);肺损伤评分(分):假手术组最低(0.17±0.41),模型组最高(2.29±0.76),IκB治疗组居中(1.57±0.53);肺NF-κB免疫组化评分(分):假手术组最低(1.00±0.89),模型组最高(9.43±1.13),IκB治疗组居中(4.00±1.15);上述指标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中心静脉途径注入腺病毒转载的IκB基因,可降低ALI大鼠血中炎症因子TNF-α、II-6含量,抑制NF-κB活化,减少肺水含量和肺泡塌陷以及肺实变,从而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酰化Toll样受体4(TLR4)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GDM孕妇67例(GDM组),同时选取健康孕妇6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乙酰化TLR4和NF-κB p65蛋白表达,微板法检测血清脂多糖(LPS)、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结果 GDM组和对照组TLR4蛋白相对表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乙酰化TLR4相对表达为(1.012±0.062),而对照组未检测到乙酰化TLR4表达,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LPS、TNF-α、IL-1及IL-10分别为(0.95±0.11)IU/ml、(56.01±3.18)pg/ml、(76.82±3.05)pg/ml和(32.17±4.07)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DM组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为(0.763±0.07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DM组乙酰化TLR4相对表达与LPS、TNF-α、IL-1、IL-10及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呈正相关(r=0.321、0.304、0.335、0.341和0.482,P0.05)。结论 GDM孕妇外周血单核细胞存在乙酰化TLR4,其与炎症因子水平有一定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内毒素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大鼠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IRS组和痰热清组,每组20只.腹腔注射内毒素复制SIRS大鼠模型.制模成功后2 h,痰热清组腹腔注射痰热清注射液4.5 ml/kg.各组于实验后6 h开胸取心脏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NF-κB活性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31.06±16.34)、(76.26±16.88)、(45.37±9.64)ng/L]比较,SIRS组大鼠NF-κB活性[(87.52±36.72)ng/L]以及TNF-α[(321.52±56.74)ng/L]和IL-1β[(136.76±19.68)ng/L]表达明显升高(P均<0.01);与SIRS组比较,痰热清组大鼠NF-κB活性[(49.51±20.51)ng/L]以及TNF-α[(183.46±30.64)ng/L]和IL-1β[(90.62±16.29)ng/L]表达明显降低(P均<0.01).SIRS组大鼠NF-κB活性与TNF-α和IL-1β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r1=0.67,r2=0.43,P均<0.01).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可明显抑制SIRS大鼠的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NF-κB的活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羊耳菊水提物对重症肺炎(SP)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取45只大鼠建立SP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另外10只大鼠为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按照20 ml/kg灌胃,保证羊耳菊生药摄入量为6 g/kg、12 g/kg、24 g/kg,模型组和对照组灌胃等量蒸馏水,连续6 d。对比灌胃2 d、4 d、6 d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2(TLR2)、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 D88)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共40只大鼠建模成功。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TLR2、My D88、NF-κB p65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组间比较,对照组最低、中剂量组次之、低、高剂量组稍高、模型组最高,除低、高剂量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清TNF-α、IL-6、IL-1β、TLR2水平组内比较,3剂量组均随时间延长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随时间延长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随时间延长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羊耳菊水提物可改善SP大鼠炎症反应,其中12 g/kg的羊耳菊水提物改善作用最佳,可能与抑制TLR2/My D88/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大鼠IRI肾脏TLR4/NF-κB信号通路以及下游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其对肾脏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I)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对照组、丹参酮ⅡA组、ST2825组及Bay11-7082组,行对应处理,24 h后取肾脏标本,行HE法观察组织病理学形态,以PT-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LR4、NF-κB mRNA及蛋白水平,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肾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变,且TLR4、NF-κB mRNA及蛋白水平,组织TNF-α、IL-1β、IL-6水平均明显上升;丹参酮ⅡA、ST2825及Bay11-7082均可有效保护肾组织,表现为细胞肿胀、坏死和脱落程度较轻,同时炎症反应更轻,表现为TLR4、NF-κB mRNA及蛋白水平,组织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对缺血再灌注肾脏组织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减少下游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9.
失血性休克诱导小鼠肺组织巨噬细胞TLR4原位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复制失血性休克致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原位观察其肺组织巨噬细胞TLR4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32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NCG组为空白对照组,PCG组为单纯失血性休克组,分别于失血性休克后1、2、4、6 h处死小鼠.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EMSA检测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ELISA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激光共聚焦观察肺巨噬细胞TLR4原位表达的变化.结果 失血性休克诱导的ALI肺组织病理显示,随时间变化肺部损伤逐渐加重,NF-κB活性及TNF-α水平均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加,与NC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观察肺巨噬细胞TLR4的表达亦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加.结论 失血性休克诱导小鼠肺部的炎症反应,肺巨噬细胞TLR4的表达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加,调控肺巨噬细胞TLR4的表达可能成为早期治疗失血性休克诱导ALI的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减轻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方法 将72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组,假手术)、ALI模型组(ALI组)、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ex-0.5组,0.5μg/kg)、中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ex-1.5组,1.5μg/kg)、大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ex-4.5组,4.5μg/kg)和NF-κB特异性抑制剂组(PDTC组),每组12只。经股动脉放血和股静脉回输血液,维持平均动脉压在35~45 mm Hg水平1 h,建立失血性休克ALI大鼠模型。建模后6 h采集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处死大鼠取右肺组织测量湿/干重比(W/D),光镜观察并进行肺组织损伤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肺组织NF-κB表达水平;取左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与Con组比较,ALI组、Dex-0.5组大鼠W/D、肺组织损伤评分均升高,ALI组大鼠NF-κB、IL-6、IL-10、TNF-α水平均升高,差异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