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终止2min时的心率恢复情况与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生存质量(QOL)的相关性.方法:纳入87例临床经冠脉造影检查而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按照运动试验终止2min时的心率恢复值(HRR2),将其分为以下两组:①HRR2≥42bpm的正常组35例;②HRR2< 42bpm的异常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静息心率(RHR)、峰值摄氧量(peak VO2)、无氧阈(AT)、峰值通气量(peak VE)和峰值功率(peakpower),以及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结果.结果:HRR2正常组冠心病患者的RHR明显高于HRR2正常组患者(P< 0.05);HRR2异常组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过程中的peak VO2、AT、peak power结果均显著低于HRR2正常组(P< 0.01,P< 0.05,P<0.05),而两组间peak VE相比则差异无显著性(P> 0.05);HRR2正常组冠心病患者的SF-36评分显著低于HRR2正常组,主要表现在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等5个维度方面.结论:运动试验后的心率恢复与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QOL有一定相关性.心率恢复异常的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水平更高,运动时的心肺储备和有氧代谢能力更差.HRR2可以作为预测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QOL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腹部脂肪分布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160例男性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BMI进行分组,并检测各组患者腹部脂肪分布与性激素水平,分析不同BMI男性T2DM患者腹部脂肪分布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 46例归为正常组,60例归为超重组,54例归为肥胖组;肥胖组内脏脂肪面积(VFA)及皮下脂肪面积(SFA)均高于超重组、正常组,且超重组VFA、SFA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睾酮(TT)水平低于超重组、正常组,雌激素(E2)水平高于超重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MI男性T2DM患者VFA、SFA值与TT呈负相关(r0,P0.05),与E2水平呈正相关(r0,P0.05)。结论 不同BMI男性T2DM患者血清TT、E2水平与腹部脂肪分布密切相关,BMI与腹部脂肪面积越高,TT水平越低,E2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BMI)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生存状况。方法选取96例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BMI将患者分为肥胖组(BMI≥28kg/m~2)、超重组(24kg/m~2≤BMI28kg/m~2)和正常组(18kg/m~2≤BMI24kg/m~2),分别为27、33、36例,比较3组患者各种临床表现发生率,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水平,以及1年后生存率,并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BMI与各临床表现的发生率,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水平,以及1年后生存率的相关关系。结果肥胖组、超重组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胸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肥胖组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胸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超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超重组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肥胖组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水平明显高于超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1年后的生存率分别为69.23%、75.76%、8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与各种临床表现发生率,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水平,以及1年后生存率呈显著相关(r=0.344、0.551、0.468、-0.613)。结论 BMI越高,肺栓塞患者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胸痛的发生率越高,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水平越高,生存率越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改变与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以2018年7月-2018年1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住院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体重指数(BMI)不同分为两组:超重/肥胖组(BMI≥25 kg/m~2,n=34)与正常体重组(18.5≤BMI25 kg/m~2,n=32),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3月后的心功能指标。结果:超重/肥胖组的LVEF值低于正常体重组,而NT-pro BNP水平高于正常体重组。3个月后门诊随访,发现超重/肥胖组的6分钟步行长度较正常体重组低,超重/肥胖组NYHA分级≥II级的例数多于正常体重组(P均0.05),而两组的NT-pro BNP、LVEF无明显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改变与体重指数相关,超重/肥胖可能会降低急性心梗患者的活动耐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2周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对超重/肥胖男性青少年心肺适能、身体成分及血脂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超重/肥胖男性青少年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受试者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变,运动组受试者给予12周HIIT干预。于干预前、后分别检测2组受试者最大摄氧量(VO2max)、最大有氧功率(MAP)、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WC)、体脂百分比(BF%)、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C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干预前2组受试者上述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发现运动组体重、BMI、WC、BF%、TC及TG等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VO2max及MAP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LDL-c及HDL-c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P>0.05);通过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干预后运动组体重[(76.9±5.9)kg]、BMI[(25.9±2.5)kg/m2]、WC[(89.7±7.0)cm]、BF%[(20.1±4.7)%]、TC[(5.00±0.87)mmol/L]及TG[(1.71±0.31)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VO2max[(41.3±4.0)ml/kg·min]及MAP[(143.7±8.9)W]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LDL-c及HDL-c与对照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持续性有氧运动比较,HIIT是一种省时、有效的运动方式,能显著改善超重/肥胖男性青少年心肺适能、身体成分及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秦皇岛市7~12岁学龄儿童血压状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测量654名7~12岁学龄儿童,身高、体重及血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儿童男女性别间收缩压(SBP)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男性舒张压(DBP)高于女性( P <0.01).汉族与少数民族SBP和DB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超重组SBP高于对照组( P <0.05),肥胖组SBP和DBP高于对照组和超重组( P <0.01).SBP与年龄(r=0.188,P =0.000)和体重指数(BMI)(r=0.430,P =0.000)存在单变量相关.DBP与年龄(r=0.121,P =0.002)和BMI(r=0.262,P =0.000)存在单变量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显示,BMI是SBP(β=0.995,P =0.000)和DBP(β=0.458,P =0.000)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肥胖是儿童期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针对于心肺运动试验后2min时心率恢复值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70例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且在心肺运动试验终止2min时心率恢复值(HRR2)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以下两组并给予12周相应干预:(1)电针组35例,常规用药管理和电针治疗;(2)对照组35例,常规用药管理。12周治疗前后通过心肺运动负荷试验、心率变异性检测测定两组患者的静息心率(RHR)、HRR2、峰值摄氧量(peak VO_2)、无氧阈(AT)、峰值通气量(peak VE)、峰值功率(peak Power)、心率变异性指标,以及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结果:12周后,电针组RHR、HRR2、peak VO_2、AT、peak Power及心率变异性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SF-36量表在身体疼痛(BP)、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6个维度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对应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电针组RHR、HRR2、peak VO_2、AT、peak Power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peak VE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SF-36评分在BP、PF、RP、GH、VT、SF这6个维度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在改善心率恢复异常冠心病患者的心率恢复情况的同时,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心肺功能以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前肥胖与妊娠不良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单胎、足月、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49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不同分为4组:低体重组(BMI18.5 kg/m2)、正常体质量组(18.5kg/m2≤BMI23.9 kg/m2)、超重组(24 kg/m2≤BMI27.9 kg/m2)和肥胖组(BMI≥28 kg/m2)。比较四组孕妇一般资料和分娩结局情况。结果超重组和肥胖组体重增加明显低于正常体质量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大学以上学历孕妇所占比率明显低于正常体质量组、低体重组(P0.05)。低体重组与正常体质量组各项妊娠结局未发现明显的差异,差异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重组和肥胖组的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剖宫产、新生儿死亡和巨大胎儿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体质量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超重和肥胖对妊娠不良结局具有相关性,临床应特别重视对文化程度低的孕妇进行体重控制管理。通过对孕前体质量的控制,可以有效地改善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肥胖对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116例择期行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分为正常组(BMI24.00 kg/m~2)62例、超重组(24.0≤BMI28 kg/m~2)31例和肥胖组(BMI≥28 kg/m~2)23例。比较3组围手术期失血总量、显性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肥胖与围手术期失血量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失血总量[(864.39±29.62)mL]、显性失血量[(354.65±40.09)mL]和隐性失血量[(509.74±25.76)mL]少于超重组[(1 094.94±30.35)、(454.84±47.39)、(640.10±32.91)mL]和肥胖组[(1 213.78±76.28)、(441.00±79.05)、(772.78±30.16)mL)](P0.05);超重组失血总量、隐性失血量少于肥胖组(P0.05),显性失血量与肥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与围手术期失血总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增加均呈正相关(r=0.832,P=0.046;r=0.472,P=0.041;r=0.872,P=0.035)。结论肥胖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风险较高,应注意隐性失血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摄氧效率斜率(OUES)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肺功能的价值。方法对54 例肺功能Ⅱ~Ⅳ级的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运动心肺功能的评价,采用症状限制性Steep 分级平板运动方案,同时测定摄氧量(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峰值摄氧量(VO2peak)、每分通气量(VE)、呼吸气体交换率(RER)。采用对数曲线拟合的方法,分析递增负荷运动试验中VO2与VE之间的关系,建立回归方程VO2=algVE+b,计算摄氧效率斜率(OUES),即a。同时测定无氧阈(VAT)。结果OUES与VO2peak呈显著正相关(均P<0.001)。75% OUES、90% OUES、100% OUES三者均值无显著性差异(F=0.239, P=0.830)。结论OUES可以反映COPD患者运动心肺功能,75% OUES可以作为亚极量运动水平心肺功能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和正常体重人群肠道菌群的差异,为临床防治超重和肥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在吉林市人民医院营养科就诊的122例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超重肥胖组(n=57)和正常体重组(n=65)。检测两组患者肠道菌群含量和相关血生化指标。结果超重肥胖组空腹血糖(Glu)、血清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尿素(Ur)和尿酸(UA)水平均高于正常体重组(P<0.01,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正常体重组(P<0.01)。超重肥胖组的拟杆菌门和普雷沃菌属高于正常体重组,而厚壁菌门、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肠球菌属和链球菌属低于正常体重组(P<0.01)。拟杆菌门和普雷沃菌属与BMI呈正相关(r=0.403,P<0.01;r=0.420,P<0.01);放线菌门和双歧杆菌属与BMI呈负相关(r=-0.251,P<0.01;r=-0.436,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Glu、TG、HDL-C、ALT、GG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2周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生理功能、心肺耐力、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在北京博爱医院就诊的MHD患者14例,所有患者运动前应用Bruce方案平板运动测定最大摄氧量(peak oxygen uptake,VO2peak)、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s,METs)、负荷运动时间等,记录血压和心率。生理功能的评估采用6min步行试验(six-minute walking test,6MWT);心肺耐力的评定采用VO2peak、METs和负荷运动时间;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评估采用美国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Kidney Disease Outcomes Quality Initiative,K/DOQI)推荐的简易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表(SF-36,the Health-Related Short Form)。有氧运动定义为中等运动强度(50%~80%VO2peak)的平板运动,运动训练在透析间期进行,每周3次,每次30min,共持续12周,运动前15min热身运动,运动结束后5min放松训练,12周运动结束后再次评价上述指标,比较其前后结果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12周有氧运动后6MWT结果有所改善(Z=-1.132,P=0.241);VO2peak明显提高(Z=-2.226,P=0.028)、负荷运动时间显著延长(Z=-2.701,P=0.007),代谢当量有所提高(Z=-1.632,P=0.103);SF-36评分明显改善(Z=-2.701,P=0.007)。结论 12周有氧运动训练对MHD患者生理功能、心肺耐力、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有部分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超重肥胖人群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变化特征及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武汉市主城区2个社区2014年1-12月健康体检无重大慢性疾病相对健康成年人1 243人,按体质指数(BMI)分为体质量正常组(BMI24.0kg/m2)、超重组(BMI 24.0~27.9kg/m2)和肥胖组(BMI28.0kg/m2),回顾分析3组间baPWV的差异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差异。结果随着BMI从正常到肥胖的增高,baPWV呈逐渐上升趋势,体质量正常组为(1361.4±189.8)cm/s,超重组为(1 527.8±221.4)cm/s,肥胖组为(1636.5±305.7)cm/s,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3组高血压的检出率为体质量正常组17.9%超重组35%肥胖组40.1%(P0.01),高血脂的检出率为体质量正常组28%超重组53%肥胖组79.6%(P0.01),高血糖的检出率为体质量正常组3.6%超重组23.6%肥胖组24.1%(P0.01)。结论武汉市社区人群随着BMI增大,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明显增快,血管弹性减低,且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检出率增高,社区居民控制体质量,使体质指数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对维护血管健康、减缓动脉硬化的发展进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老年健康体检人群的体重指数与血脂、血压及脂肪肝的关系,为健康教育提供可靠依据,降低高血脂、高血压及脂肪肝的患病率,从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方法统计2006~2008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高血压群体检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参检人群的身高、体重、血压、心电图及空腹12 h的晨抽血生化、尿常规检查、空腹上腹部B超等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按体重指数(BMI)分为三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进行分析。结果肥胖组、超重组TC、TG、LDL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肥胖组与正常组、超重组比较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升高,超重组较正常组血压高值;BMI与脂肪肝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肥胖者应减轻体重,使BMI降至正常范围,对控制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等的发生发展,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体重指数与上游治疗的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老年患者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经口服上游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满12个月的阵发性心房纤颤的老年患者,根据体重指数将患者分为体重正常组(n=28)、超重组(n=18)和肥胖组(n=15)。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其他合并症以及随访12个月内的房颤的复发率。结果随访期间肥胖组患者房颤的发生次数明显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超重组和肥胖组的房颤复发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比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脑钠肽水平明显低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重指数与上游治疗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复发的发生率相关,肥胖和超重患者的发生率高于体重正常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与精子质量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门诊和住院男性不育患者303例,测量身高、体重及腰围,并按照BMI执行标准分组,同时检测各组的精子质量各项参数。结果 超重组、肥胖组及重度肥胖组的精子浓度与正常体重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3.941,3.782,5.632,P<0.01),超重组、肥胖组及重度肥胖组的精子总数与正常体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117,2.655,8.591,P<0.05或0.01),正常体重组与低体重组之间无差异(t=0.668,P>0.05),精子浓度及精子总数随着BMI增加而逐渐降低; 低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和重度肥胖组的不动精子率均高于正常体重组,有显著性差异(t=2.847,8.592,8.472,5.380,P<0.05); 异常体重各组的精子正常形态率与正常体重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2.356,5.968,5.156,5.993,P<0.05); 异常体重各组的精子活率与正常体重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2.847,8.593,8.472,5.380,P<0.05); 异常体重各组的精子向前运动率与正常体重组比较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t=2.432,11.816,9.588,13.528,P<0.05)。超重组、肥胖组及重度肥胖组精子DNA碎片化指数均高于正常体重组,有显著性差异(t=6.168,7.238,9.309,P<0.05); 低体重组与正常体重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身体质量指数异常及腰围增大可引起精子多项参数病理性改变,可能是导致男性不育症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男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量及通气效率特点。方法:将32例男性NSCLC患者根据是否合并COPD分为NSCLC合并COPD组(NSCLC-COPD组,n=12)和未合并COPD组(NSCLC-non COPD组,n=20),以同期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20)。所有NSCLC患者在肺切除术前完成症状限制性最大负荷运动测试,对CPET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SCLC-non COPD组与NSCLC-COPD组的峰值摄氧量(VO_2peak)、峰值摄氧量/预计值(VO_2peak/pred%)、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 VO_2/kg)、无氧阈(AT)均下降(均P0.05),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_2slope)、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VE/VCO_2nadir)均上升(均P0.05),且NSCLC-COPD组VE/VCO_2slope、VE/VCO_2nadir均高于NSCLC-non COPD组(P0.05)。与对照组和NSCLC-non COPD组相比,NSCLC-COPD组在测试的不同状态下(静息、热身、无氧阈时、峰值时)VE/VCO_2均上升(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NSCLC-non COPD组在无氧阈时、峰值时VE/VCO_2的上升才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NSCLC-COPD组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四个阶段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峰值运动时,与NSCLC-non COP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健康人群比较,NSCLC患者运动耐量减损,且合并COPD的NSCLC患者整个运动阶段通气效率显著下降,单纯肺癌患者未见此特点。CPET可为NSCLC-COPD患者肺切除术前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心肺运动试验(CPET)相关指标在心肌缺血患者的变化特点。方法:52例胸痛患者,分别行CPET、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及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根据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结果分为心肌缺血组及非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CPET相关指标如每公斤体重峰摄氧量(VO2peak/kg)、峰摄氧量(VO2peak)、峰氧脉搏(VO2peak/HR)、最大呼吸频率(RR)、氧斜率(O2slope)、呼吸储备(BR)、最大心率(HR)、心率储备(HRreserve)和无氧阈(AT)、无氧阈时氧气通气当量(VE/VO2@AT)、无氧阈时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AT)、无氧阈时氧脉搏(VO2/HR@AT)以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心脏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的比值(E/A值)和左室射血分数(EF值)。结果:两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构成、体重指数、E/A值及EF值均无统计学差异。心肌缺血组VO2peak/kg、VO2peak、VO2peak/HR、HR、AT、VO2/HR@AT低于非缺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缺血患者VO2peak/kg、VO2peak、VO2peak/HR、AT和VO2/HR@AT等心肺运动指标较非心肌缺血患者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中青年健康体检者体质量指数(BMI)、血压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探讨中青年健康体检者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相关性。方法选择2250例健康查体的中青年,计算BMI、监测血压及检测血清HCY(采用循环酶法)水平,根据分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250例中青年中,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为44.49%,其中超重32.71%、肥胖11.78%;男性超重和或肥胖的检出率分别显著高于女性(P〈0.01)。高血压及高HCY血症的检出率分别为17.11%和9.82%;其中超重和肥胖者人群高血压和高HCY血症的检出率分别为27.77%(278/1001)和19.38%(194/1001),分别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超重组、肥胖组分别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肥胖组也显著高于超重组(P〈0.01)。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清HCY水平与BMI值呈显著正相关(r=0.639、0.515、0.497,P〈0.01),其相关性良好。结论该地区的中青年尤其是男性超半数存在超重或肥胖,高血压及高HCY血症与BMI相关,超重和肥胖者高血压及高HCY血症的发生率高,应积极防治高血压及高HCY血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人群中高尿酸血症(HUA)的分布,探讨其与体质量指数(BMI)及脂代谢紊乱间的关系。方法对健康体检资料完整的10 000名体检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及相关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按照血清尿酸水平(SUA)将人群分组,比较不同血清尿酸水平人群间脂代谢及BMI的差异,并按照体质量数分组,比较不同体质量指数人群间高尿酸血症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1)10 000名人群中,高尿酸血症(HUA)者2619例,占26.2%。按年龄分层,各年龄组间男性HUA检出率无明显差异(χ~2=7.637,P=0.177);女性50岁后HUA检出率较50岁前各年龄组显著增加(χ~2=48.190,P=0.000;χ~2=14.567,P=0.002;χ~2=1.874,P=0.599);(2)HUA组的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体质量指数(BMI)水平均显著高于非高尿酸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非HUA组(P0.05);(3)HUA组高脂血症及超重、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非HUA组(P0.05);(4)超重及肥胖人群HUA检出率显著高于BMI正常人群,且随BMI升高HUA检出率增高(P0.05)。(5)Logistic回归显示:BMI、TC和TG是高尿酸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肥胖和高脂血症是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