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睡眠惯性期间情绪主观评价及随时间变化情况。方法30h睡眠剥夺后,小睡组从14:00唤醒即刻开始测试,随后每30min测试1次,共5个时间点;非小睡组也在相同的时间点测试。采用情绪评价量表(POMS)和视觉类别问卷(VAS)评价。结果在睡眠惯性期间,POMS与基线值比较,V、F各时间点得分以及D的前两个时间点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P<0.05)。VAS在“警觉性”、“精力充沛的”、“思睡的”项目评分中,两组测试得分几乎与基线值差异均有显著性。对小睡组和无小睡组不同指标各时间点测值进行重复测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除POMS中A(E5.55=0.557),VAS中“易怒的”(E5.50=2.008),多话的(E5.50=2.027),其余指标各时间点间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30h睡眠剥夺后,1h小睡后的主观自评得分变化趋势和情绪正性自评好于无小睡组。  相似文献   

2.
被动吸烟对急性睡眠剥夺大鼠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秋君  赵晶  刘芳娥  李静  朱伟军  李小康 《医学争鸣》2004,25(24):2258-2260
目的: 研究被动吸烟(PS)对急性睡眠剥夺(SD)大鼠行为的影响.方法: 49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睡眠剥夺 被动吸烟24 h组(A),睡眠剥夺24 h组(B),睡眠剥夺 被动吸烟54h组(C),睡眠剥夺54 h组(D),空白对照组(E),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对大鼠进行睡眠剥夺,A组和C组在睡眠剥夺同时进行被动吸烟,用旷场试验测试实验后大鼠的情绪、行为变化.结果: B组较E组探索性行为明显增加(P<0.05),D组较B组探索性行为明显减少(P<0.05),运动总量无显著性差异,D组较E组无统计学差异; A组较B组的探索性行为和运动总量明显减少(P<0.05),C组较D组的运动总量明显减少(P<0.05), 探索性行为无显著性差异;C组与A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大鼠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性随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兴奋后抑制的趋势,而被动吸烟在整个大鼠睡眠剥夺过程中对大鼠的情绪状态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解郁安神法对睡眠剥夺(SD)大鼠焦虑症状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连续睡眠剥夺72 h.过程中分别于睡眠剥夺0、24、48、72 h观察大鼠生存指标(体重)和血清皮质醇含量.结果 在0、24 h观察组和对照组大鼠体重和皮质醇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在第48、72小时两个时间点上,两组的体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48 h:t=3.675,P=0.001;72 h:t=5.675,P=0.00);两组的血清皮质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48 h:t=-3.247,P=0.003;72 h:t=-4.770,P=0.000).结论 解郁安神法可以减缓实验大鼠体重减轻和皮质醇含量的升高.中药解郁安神法可以减轻睡眠波动后伴见的焦虑症状,对于失眠症伴有焦虑症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睡眠剥夺对个体情绪图片主观评估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高校43名本科生,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n=23)和正常睡眠组(咒=20),因正常睡眠组有2人未参加后测任务,1人前测数据丢失,故正常睡眠组最终纳入被试17人.睡眠剥夺组在前测结束后进行睡眠录剥夺(22:00~次日08:00).正常睡眠组不做干预.从国际情绪图片系统中选取正、中、负性图片共216张(前测108张,后测108张;每类图片36张),通过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考察两组被试在前后2次测试中主观情绪的变化以及整晚睡眠剥夺对情绪图片主观评估的影响.结果 睡眠剥夺对正性和负性情绪图片的评分没有明显影响,但对中性图片的愉悦度评分存在负性偏倚,睡眠剥夺组对中性图片的愉悦度评分前、后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正常睡眠组前、后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控制协变量主观情绪后,睡眠剥夺造成的对中性图片愉悦度评分上的负性偏倚依然存在;睡眠剥夺组被试对情绪图片的唤醒度评分大于正常睡眠组(P<0.05).结论 睡眠在情绪评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睡眠剥夺可导致个体对中性刺激的评估发生负性偏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口服10 mg扎来普隆5 h后其残留镇静效应对任务管理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9名健康大学生进行43 h的完全睡眠剥夺,而后随机服用安慰剂或10 mg扎来普隆,进行4 h的恢复性睡眠.被试分别在睡眠剥夺1 h(基线值)、24 h和恢复性睡眠后1 h分别完成一次连续加法测验.记录正确数和平均正确反应时,采用重复测量的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连续加法测验在基线值、24 h完全睡眠剥夺和恢复性睡眠1 h后的平均正确反应时间存在时间主效应( F (2,16)=10.46,P <0.01),同时正确数也存在时间主效应( F (2,16)=5.30,P <0.05),进一步分析24 h完全睡眠剥夺时的平均正确反应时[(14.67±2.91)s]较基线值[(12.98±2.52)s,P <0.01]和恢复性睡眠1 h后[(13.19±2.30)s]延长( P <0.01),正确数[(14.22±2.70)个]较基线值[(16.25±2.33)个]( P <0.05)和恢复性睡眠1 h后[(16.09±2.23)个]减少( P <0.05).而在安慰剂与扎来普隆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 任务管理功能在24 h完全睡眠剥夺后已明显受损;在口服10 mg扎来普隆5 h后其残留镇静效应已对任务管理功能已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琳  郭筱华  赵忠新 《上海医学》2008,31(3):175-178
目的探讨新型的中枢促醒药物莫达非尼对不同程度快速动眼(REM)睡眠剥夺及睡眠恢复后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溶媒剂组和莫达非尼组,按REM睡眠剥夺及剥夺后恢复睡眠的时间每组分5个时间点(REM睡眠剥夺1、3、5 d及REM睡眠剥夺5 d后恢复睡眠6、12 h),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莫达非尼组予莫达非尼混悬液300 mg·kg~(-1)·d~(-1)灌胃,溶媒剂组予双蒸馏水配置的0.3%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液16 mL·kg~(-1)·d~(-1)灌胃,对照组不予干预。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REM睡眠剥夺法进行REM睡眠剥夺,利用Y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对照组REM睡眠剥夺3、5 d时的错误反应次数(EN)明显多于REM睡眠剥夺1 d时(P值均<0.05),莫达非尼组各时间点EN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与溶媒剂组大鼠各时间点EN和总反应时间(TR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莫达非尼组大鼠的EN在REM睡眠剥夺后明显少于对照组和溶媒剂组(P值均<0.05),睡眠恢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莫达非尼组大鼠各时间点,TRT与对照组和溶媒剂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不同程度的REM睡眠剥夺均会对认知功能造成不利影响,莫达非尼对REM睡眠剥夺后的认知行为下降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睡眠剥夺后小睡对睡眠脑电图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侯艳红  苗丹民  张林  苏衡  赵萌  刘练红  肖利军 《医学争鸣》2004,25(22):2075-2075
0引言 根据睡眠稳态平衡模型,睡眠时相的不同对睡眠转醒过程产生影响,即影响睡眠惯性的程度和持续时间[1,2].为了进一步研究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期间或轮班作业过程中如何克服睡眠惯性,合理安排作息,有必要对SD后加入小睡的睡眠结构作分析.  相似文献   

8.
徐兵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37(4):446-447,450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缩短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时间对癫痫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96例确诊和疑似癫痫的患儿睡眠剥夺后V-EEG监测资料;应用视频脑电图仪分别进行4~8 h(n=46)和24h(n =50)视频监测,监测项目包括睡眠剥夺-清醒脑电图,睡眠剥夺-自然睡眠脑电图.结果:两组痫样放电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4~8h监测组睡眠期痫样放电检出率明显高于觉醒期(P<0.05).结论:利用睡眠剥夺可缩短V-EEG监测时间,同时使癫痫患儿的诊断阳性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完全性睡眠剥夺对幼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神经学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方法 将12只出生后3周刚断奶的雄性SD幼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利用小站台水平面方法 对幼鼠进行48h的完全性睡眠剥夺,分别在睡眠剥夺前、剥夺后24h及48h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对幼鼠的学习记忆进行测试,之后处死并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幼鼠脑内基因谱表达进行研究,2组幼鼠基因表达差异2.0或者<0.5的被定义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 完全性睡眠剥夺48 h后,实验组幼鼠在水迷宫第1轮次测试中从第3个入水点入水找到平台的路程[(499.57±92.63)cm]与时间[(29.83±6.26)s]均长于对照组[分别为(283.84±20.40)cm,(15.33±0.95)s],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第4个入水点实验组找到平台的路程[(1042.51±367)cm]与时间[(38.17±8.97)s]均长于对照组[分别是(489.02±160.38)cm,(20.00±4.52)s],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完全性睡眠剥夺后48h幼鼠大脑中有11个与学习记忆相关的基因出现显著变化.结论 幼鼠在完全性睡眠剥夺后出现的记忆受损形式与成年大鼠不同,其空间参考记忆维持能力受损可能与脑内影响突触传递的基因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剥夺睡眠缩短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时间后对癫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临床上确诊为癫痫病人,应用动态脑电图仪分别进行8h动态监测(n=57)和24h动态监测(n=62),包括剥夺睡眠—清醒脑电图,剥夺睡眠—自然睡眠脑电图。结果两组痫样放电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8h监测组睡眠期痫样放电检出率明显高于觉醒期(P<0.05)。结论利用剥夺睡眠可缩短AEEG监测时间,同时可提高痫样放电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行睡眠自动分阶的研究,并提出了能部分反映睡眠质量的参数。方法:本文利用不同睡眠期脑电复杂性特征与睡眠深度的关系及多道睡眠图功率谱特征,基于3层BP网络,通过6例全睡眠监护实验,并对2例全睡眠实验的参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该方法可进行自动全睡眠分阶分析。结论:全睡眠自动分阶方法及所提出的睡眠参数可为睡眠质量的评价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考察护士睡眠自适应能力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军人睡眠自适应量表和中国军人睡眠质量量表对223名军队护士进行了测量。结果护士睡眠自适应水平中等偏低,平均分为2.81,低于理论中点分3分;睡眠质量除了与对睡眠的重视因子相关不显著外(相关系数为-0.027),与睡眠自适应总体水平及其5个因子的相关在0.18~0.56之间(P〈0.05);睡眠的积极暗示、睡眠的抗干扰力、睡眠的影响因素和对睡眠的重视4个因子能够显著预测军队护士的睡眠质量。结论通过认知模式干预,使护士形成与睡眠有关的积极、正确的信念和态度能够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对各期睡眠的影响,并分析非快速眼动Ⅲ期(N3期)睡眠与呼吸异常事件的关系。方法: 对2019年6月24日至12月26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睡眠中心接受整夜多导睡眠图监测的188例成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OSA患者的严重程度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进行分类,比较各期睡眠中的多导睡眠图监测各项指标,以及在各期睡眠中的AHI与最低血氧饱和度。结果: 不同严重程度OSA患者的总睡眠时间与睡眠效率相差不大(均P>0.05)。与轻度OSA组比较,中度OSA组和重度OSA组N3期睡眠占比更小(均P < 0.05);与中度OSA组比较,重度OSA组N3期睡眠占比更小(P < 0.05)。与轻度OSA组比较,中度OSA组和重度OSA组N3期潜伏期更长(均P < 0.05);与中度OSA组比较,重度OSA组N3期潜伏期更长(P < 0.05)。不同严重程度OSA患者AHI存在差异。与N1、N2、快速眼动期比较,不同严重程度OSA组N3期AHI比N1、N2、快速眼动期更小(均P < 0.01)。仰卧位时,轻度和中度OSA组N3期AHI比N1、N2、快速眼动期更小(均P < 0.01),重度OSA组的N3期AHI比N2、快速眼动期也更小(P < 0.05或P < 0.01)。与N1、N2、快速眼动期比较,不同严重程度OSA患者N3期最低血氧饱和度更高(P < 0.05或P < 0.01)。结论: OSA患者的N3期睡眠减少,且患者在N3期呼吸异常事件的发生率更低,提示通过增加OSA患者的N3期睡眠比例可能可以改善OSA。  相似文献   

15.
16.
17.
潘集阳 《广东医学》2007,28(1):8-10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circadianrhythm sleep disorders)是指个体睡眠与觉醒的生物节律与所处的环境模式不协调而引起的睡眠障碍.在人类,自我调节的昼夜节律是由控制起搏器-视交叉上核(位于下丘脑的一对结构)所产生.睡眠-觉醒周期(sleep-wake cycle)是人类最为明显的昼夜节律,昼夜节律的改变往往伴有失眠或白日过度嗜睡的症状.  相似文献   

18.
19.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iccirillo JF  Duntley S  Schotland H 《JAMA》2000,284(12):1492-14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