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调查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为临床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为调查对象,采用Piper疲乏评估量表和HAD情绪测定量表对患者癌因性疲乏和抑郁情绪进行评分,对其疲乏各维度和抑郁各维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总分为(5. 27±1. 62)分,抑郁总分为(16. 61±1. 51)分;患者癌因性疲乏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结论癌因性疲乏会引起患者抑郁情绪,临床医护人员应加以重视,及时给予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相关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肺癌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Piper疲乏修正量表(Revise—Pfs)、癌症生命质量评定量表(QLQ-C30)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肺癌患者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水平,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98例肺癌患者中18.4%轻度疲乏,59.2%中度疲乏,22.4%重度疲乏;疲乏总分(5.18±1.61)分,行为疲乏(5.66±2.22)分,情感疲乏(5.36±2.26)分,躯体疲乏(5.69±1.97)分,认知疲乏(4.11±1.81)分;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得分(51.02±19.67)分属于中等水平,功能维度中情感功能(80.95±16.01)分,认知功能(81.97±19.98)分得分较高,症状条目中经济困难(58.50±27.52)分得分较高;是否有宗教信仰及不同病程的患者癌因性疲乏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79,F=3.251;P〈0.05);而不同职业状况、年龄、临床分期患者在QLQ—C30个别维度中也存在差异;患者疲乏总分与整体健康状态及疲乏症状均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分别为-0.425,0.303;P〈0.01)。结论癌因性疲乏是影响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应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疲乏程度,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癌性疲乏(CRF)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系统的癌性疲乏护理干预,即CRF评估、循证、提供情感和信息支持、认知干预、建立自护模式及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应用疲乏自评量表与生活质量测定表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癌性疲乏与生存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当日Piper疲乏量表(PFS)评分总分为(4.66±1.12)分,对照组为(5.52±1.61)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28,P〈0.05)。干预组患者出院当日总体健康评分得分为(60.82±9.12)分,对照组为(54.05±6.7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45,P〈0.01)。结论按照科学的护理程序,评估CRF,根据患者的CRF原因与信息反馈情况,制定具体的癌性疲乏护理范围,做到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对每位患者建立个体化的癌性疲乏干预,可以减轻乳腺癌术后患者CRF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结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癌化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化疗护理,改良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正念减压疗法结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患者情绪状态,并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评价睡眠质量和Piper疲乏量表(PFS)测定癌因性疲乏,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情绪状态、睡眠质量、癌因性疲乏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降低,且改良组降低程度大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改良组PSQI、癌因性疲乏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结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能有效缓解肺癌化疗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癌因性疲乏,改善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袁洋  姚利  钟思佳  施瑞怡 《全科护理》2023,(23):3285-3288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生命质量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首次化疗的159例肺癌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Piper疲乏量表(PFS)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进行调查,收集首次化疗、第6次化疗后PFS及生命质量得分。结果:159例肺癌化疗病人首次化疗后CRF得分为(4.04±2.06)分,处于中度疲乏水平。Pearson分析显示肺癌化疗病人首次化疗癌因性疲乏程度与生命质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肺癌化疗病人首次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程度越高生命质量越低。癌因性疲乏发生会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降低病人生命质量,临床上应重视,建立相关的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叙事护理结合正念减压训练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6月莆田市第一医院诊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结合正念减压训练。比较2组癌因性疲乏(CRF),采用Piper疲乏量表(Piper Fatigue Score, PFS)评分,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分,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结果:观察组SAS(42.36±1.95)分、SDS(31.65±1.13)分、情感疲乏(1.07±0.13)分、行为疲乏(1.11±0.23)分、认知疲乏(1.13±0.21)分、躯体感知疲乏(1.03±0.14)分、睡眠质量(0.38±0.07)分、日间功能(0.31±0.05)分、催眠药物(0.21±0.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希望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入住我院的23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Piper疲乏评估修订量表、Herth希望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肺癌化疗期患者癌因性疲乏得分为(123.41±21.61)分;希望水平得分为(35.88±6.12)分;二者得分呈负相关(P<0.05);肺癌化疗期患者的疾病临床分期、癌因性疲乏、睡眠状况是希望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肺癌化疗期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处于中等水平,希望水平较低,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当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干预,缓解癌因性疲乏,提升患者的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皮质醇水平与康复期肺癌患者癌因疲乏(CRF)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69例康复期肺癌患者进行癌因性疲乏调查,按是否具有癌因疲乏,分为CRF组和非CRF组,对比两组血清CRP和皮质醇水平,分析其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性,并分析影响康复期肺癌患者发生癌因性疲乏的危险因素。结果 69例康复期肺癌患者中癌因疲乏者39例(56. 52%),CRF组身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和CFS总分均高于非CRF组,血清CRP水平高于非CRF组,血清皮质醇含量低于非CRF组(P 0. 05),两组性别、年龄、化疗治疗方式和是否放疗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CRP与CFS各维度得分、CFS总分呈正相关,皮质醇和CFS各维度得分、CFS总分呈负相关(P 0. 05);血清CRP 10 mg/L和皮质醇166 nmol/L是影响康复期肺癌患者癌因疲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RP及皮质醇水平与康复期肺癌患者癌因疲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对自我效能感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我院的肺癌化疗患者260例,均采用Piper疲乏评估量表(PFS-R)、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Herth希望量表(HHI)进行调查,根据PFS-R量表得分分为轻度疲乏组16例、中度疲乏组221例、重度疲乏组23例。比较3组自我效能感及希望水平,并分析癌因性疲乏与自我效能感、希望水平相关性。结果 260例肺癌化疗患者PFS-R量表调查总分为(5. 65±0. 84)分,中度疲乏者最多,占85%。重度疲乏组的GSES及HHI量表得分低于轻度和中度疲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自我效能感、希望水平呈负相关(P 0. 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普遍存在,其与自我效能感、希望水平呈负相关,可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和希望水平来缓解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特征及其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1-7月应用Piper疲乏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某医院72例肺癌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肺癌化疗患者疲乏的发生率为76.4%,其中中重度疲乏占68.1%;各维度疲乏得分排序为情感维度〉行为/严重性维度〉感觉维度〉认知/情绪维度疲乏;整体疲乏和各维度疲乏得分均与抑郁得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较高,程度较严重,且与抑郁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提高对该问题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级心理护理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接受心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常规心理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分级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同时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睡眠质量。结果术后15 d,研究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7.68±3.41)、(38.12±3.17)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1.23±3.07)、(41.82±2.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954,8.847;P<0.05)。术后15 d,研究组PSQI总分为(6.99±0.86)分,对照组为(9.02±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56,P<0.05);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各维度评分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分级心理护理能够改善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心理,同时能提高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睡眠障碍的原因.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7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患者的睡眠质量总分为(9.99±3.70)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4.29%的患者存在睡眠障碍,主要睡眠问题为入睡时间长和睡眠效率低.躯体症状、心理压力及生活节奏的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状况,并分析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iper疲乏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某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03例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5.57%的患者存在癌因性疲乏,处于中度疲乏程度;社会支持及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整体疲乏及各维度呈负相关,客观支持与情感维度呈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较高,应提高对癌因性疲乏的重视,加强社会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颜梅  洪丽霞 《全科护理》2011,9(32):2990-2991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对100例肺癌术后化疗病人进行调查。[结果]癌因性疲乏在肺癌术后化疗病人中普遍存在,其中86%是中重度疲乏;化疗副反应、化疗方案、疼痛、经济状况等是癌因性疲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肺癌术后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较高,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病人癌因性疲乏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和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以便利抽样的方法,采用简明疲劳量表和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101例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患者癌因性疲乏得分(4.50±2.03)分,76.24%的患者出现了中度到重度的疲乏;②疾病不确定感得分(9...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状况与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98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选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癌因性疲乏量表( CFS)、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大肠癌术后患者总疲乏发生率为100.00%,躯体疲乏和情感疲乏发生率均为100.00%,认知疲乏发生率为96.94%。在大肠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各个维度的得分中,躯体疲乏得分最高,为(14.46±2.76)分,其次为情感疲乏(6.45±1.472)分,认知疲乏得分最低,为(4.69±1.677)分。大肠癌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总得分为(81.29±11.065)分;大肠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各个维度均与自我管理效能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40,-0.267,-0.232,-0.448;P<0.05)。结论大肠癌术后患者普遍存在癌因性疲乏,自我管理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应为患者制订高质量自我管理项目,减轻疲乏症状,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年肺癌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青年肺癌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肿瘤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肿瘤内科护理常规基础上,根据睡眠障碍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循证护理。应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精神或心理因素是青年肺癌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发生率62.9%(44/70)。循证护理干预后,干预组PSO.I总评分与差值及精神负担过重、焦虑或恐惧、抑郁PSQI评分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睡眠质量显著改善。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对青年肺癌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有较好的效果,应成为治疗青年肺癌睡眠障碍的主要方法,特别可成为治疗精神负担过重、焦虑或恐惧及抑郁等所引起睡眠障碍的首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癌因性疲乏对姑息治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姑息治疗的8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癌症生活质量问卷-C30(QLQ-C30)、Piper疲乏量表(PFS)进行调查,分析患者生活质量与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性。结果:肺癌患者PFS得分为(5.43±1.27)分,整体生活质量得分为(57.22±11.25)分。随着患者疲乏程度的增加,患者生活质量得分越低(P0.05)。Pea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癌因性疲乏与整体生活质量、功能总分、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呈负相关(P0.05),与症状评分、疲劳、呕吐、疼痛呈正相关(P0.05),与其余6个单项测量项目呈正相关(P0.05)。结论: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处于中度疲乏水平,生活质量处于较差水平,癌因性疲乏程度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低,应采取多角度干预措施减轻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孕妇睡眠质量,并探讨产前抑郁症对孕妇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荆门市245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45名孕妇总体睡眠质量均分为(7.24±1.56)分;其中,产前抑郁的发生率为22.86%;除催眠药物外,产前抑郁症孕妇的总体睡眠质量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健康孕妇(P0.01)。结论孕妇的睡眠普遍较差,产前抑郁症孕妇的睡眠质量更差,提示应关注孕妇的睡眠情况,提高产前抑郁症孕妇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