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临床发病相关因素,临床诊断及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42例糖尿病足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足发生坏疽的危险因素为高龄、性别、HDL-降低、LDL-C升高、SBP升高、HbAlc水平升高等.所有糖尿病足病患者,血压、血脂、血糖控制达标率较低,足病溃疡面分泌物细茼培养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糖尿病足坏疽的发生有多种危险因素.经综合治疗,Wagner足病分级Ⅰ~Ⅲ级患者的疗效较好,晚期患者疗效差,截肢(趾)率高.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足坏疽危险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足坏疽的危险因素及常见诱因 ,以期为糖尿病足坏疽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比较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并糖尿病足坏疽组的年龄、HbA1C、病程、空腹血糖、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及下肢动脉硬化等因素 ,并分析糖尿病足坏疽与各因素的相关性 ,筛选其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足坏疽组的糖尿病病程和HbA1C值明显大于单纯糖尿病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糖尿病足坏疽的发生与病程、HbA1C及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与下肢动脉硬化发生呈正相关 (P<0 .0 5 )。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HbA1C、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和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足坏疽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OR值分别为 4.3141、2 .0 0 5 9及 1.880 7)。结论 :HbA1C、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和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足坏疽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足危险筛查及分层管理策略对防治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对250例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行足外形观察,测定踝/肱动脉血压比值(ABI)及感觉震动阈值(VPT)测定,按照由Edmonds和Foster建立的简单分级系统进行分级,将不同足危险等级的糖尿病患者实行分层管理。结果足部外形异常占31.2%,ABI<0.9占18.4%,VPT>10 V占78%;1级占20%,2级占68.4%,3级占6%,4级占3.6%,5级占1.2%,6级占0.8%。结论 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足危险等级2级以上高达80%,是管理教育的重点人群,对不同危险等级的糖尿病足患者实行分层管理切实可行,可能对防治糖尿病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导致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以期提高糖尿病足的防治水平。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12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流行病学特点:糖尿病足部溃疡高发年龄段是71~80岁,约39.17%;糖尿病病程为11~20年组患足病率最高,达35.83%;45.83%的患者长期吸烟,35.83%的患者长期饮酒;患者以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患病率高,分别为30.00%、25.00%,以离退休人员为主,占48.33%;诱因以烫伤为主,占43.33%;②合并症:肾病46例(38.3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5例(29.17%),高血压56例(46.67%),高脂血症23例(19.17%),冠心病18例(15.00%);创面感染(70.00%),Wagner分级以Ⅱ级为主,占55.83%。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多为高龄、文化程度低;多合并肾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创面合并感染率高。因此,糖尿病足的防治应加强糖尿病患者的个人防护知识的教育,积极治疗各种糖尿病并发症,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对足部防护知识,避免各种对足部有损害的诱因,对降低糖尿病足发病率及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早期病变的防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义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尽管我国糖尿病足发病例数的统计数字不高,但随着逐年增多的糖尿病患者,足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长。后期重度坏疽,治疗极为困难。因此足病问题已引起中西医学者的共同关注,认识到早期防治的重要性。一、糖尿病足的流行病学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比其他人群发生足病的概率高15~20倍。足病常伴随着周围神经病变或者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严励  王川 《广东医学》2003,24(7):689-691
糖尿病足 (diabeticfoot,DF)是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总称 ,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其防治研究是当今糖尿病领域的热点之一。1 DF的流行病学特点主要有 :①患病率高。据报道 ,美国每年有 3 %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足部溃疡 ,成年人中 40 %的足和下肢溃疡由糖尿病所致[1 ] 。我院调查了 1999~ 2 0 0 0年间 5 0 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 ,下肢坏疽者 3 6例 ,占同期住院患者的 7 2 %。②危害性大。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率高 ,其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 15~ 40倍[2 ]…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泡足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糖尿病足患者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泡足.结果治疗一个月后1~2级糖尿病足治疗率达100%;溃疡愈合或基本愈合达65.7%;总有效率达100%.结论中药泡足能促进糖尿病足溃疡面愈合,减少糖尿病足的截肢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总结老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时间与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2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根据有无坏疽分为坏疽组(50例)和非坏疽组(70例),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一般资料、病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坏疽组与非坏疽组的年龄、性别、BMI、病史、血糖、血压、血脂、HbAlc、BUN、Scr等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WBC、ABI、ALB以及CRP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BI、WBC、ALB和CRP都是糖尿病足坏疽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足坏疽的发生与WBC和CRP水平升高、ALB和ABI降低具有较大关系,临床应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总称,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根据WHO的定义),属于祖国医学"脱疽"范畴,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病人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临床表现足部溃疡和坏疽,严重者需要截肢,截肢率高达40%.中国国内糖尿病病人并发足坏疽率0.9%~1.7%,>60岁的老年病人并发糖尿病足坏疽率2.8%~14.5%,国内本病的截肢率21%~66%.  相似文献   

10.
清创外治糖尿病足60例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糖尿病足坏疽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全球发病率及截肢率非常高,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报道美国25%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每15例中1例需要截肢[1];我国糖尿病患者合并足坏疽占2.8%~4.5%[2].以往根据病因不同将糖尿病足分为神经性病变、缺血性病变及混合型病变,而有学者把其分为肌腱变性、感染为主的湿性坏疽--"筋疽"和以缺血性病变为主的干性坏疽--"脱疽"两种类型,后一分型为外治清创法提供了理论依据.2003年6月~2004年1月,我科共收治糖尿病足坏疽60例,采用不同的外治法(局部清创术)结合内治,效果明显,大大降低了截肢率.现作报道.  相似文献   

11.
李洋  门岚  李冬梅  郭影  张颖  张建中 《吉林医学》2011,(32):6764-6766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DF)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探讨内科综合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收集住院的糖尿病足病例共88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足高发在年龄70岁以上(36.36%),病程10~15年(38.64%);起疱是糖尿病足的主要诱因;神经缺血性溃疡最多占45.45%;足溃疡好发于足趾(51.82%);本组病例糖尿病足以Wagner4级患者为主(27.27%);糖尿病足患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6.36%)、糖尿病肾病(65.90%)、高血压(63.64%)、周围血管病变(59.09%)等;治疗后伤口创面愈合16例,好转50例,截肢19例,死亡3例。DF分级级别越高,治疗效果越差。结论:DF多为高龄且DM病程长的患者,常伴有多种相关并发症,综合治疗糖尿病足效果肯定,治愈好转率与Wanger分级有明显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36例内科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按治疗情况,分为综合治疗组及对照组.观察其2个月内的治愈率.结果:综合治疗组2个月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治疗为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有临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32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发病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32例糖尿病足患者经综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32例糖尿病足患者>50岁占80%,以男性为主;糖尿病病程较长,常见诱因以物理因素多见,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阳性率高。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多为高龄。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差者,足溃疡合并感染率高。糖尿病足可防可治,但需加强糖尿病教育,早诊断、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换药方法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于本院创伤中心进行换药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60例,根据换药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胰岛素混合液持续湿敷)和对照组(常规换药方法)各3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溃疡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达9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不同的换药方法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在常规换药方法的基础上予以胰岛素混合液持续湿敷,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与糖尿病患者之间HRQoL及有关社会人口学、临床特点的差异,为提高诊疗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2月-2013年2月期间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及部分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社会人口学及临床资料,采用SF-36中文量表测量HRQoL.结果:共计调查317例2型糖尿病患者,134例合并糖尿病足,183例未合并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HRQoL总分、生理健康总测量和心理健康总测量显著高于糖尿病足患者.受教育程度低、独居、合并其他糖尿病并发症、Wagner分级高和血糖控制不佳均与糖尿病足患者HRQoL下降有关.结论:Wagner分级是HRQoL的显著相关因素之一,应用HRQoL监测糖尿病足患者病情,有助于尽早诊治,防止生存质量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增加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率,在临床上呈增加趋势。与既往的标准治疗或单一的专科医师治疗方法相比,多学科协作能较好的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足病。多学科协作团队应该包括糖尿病专科医师、糖尿病教育护士、血管外科医师、骨科医师、矫形外科医师、普通外科医师、创面外科医师、足踝外科医师、血管影像医师及感染科医师、心理学科医师、社会教育工作者、糖尿病足治疗鞋定做者和康复治疗小组。通过糖尿病教育、适当的足部护理、早期发现导致足病的危险因素以及早期干预可以预防足病的发生和防止截肢;对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及足病患者,及时且积极的多学科协作治疗方案如控制代谢异常、感染控制、溃疡清创、下肢血循重建、创面覆盖等能够防止病情恶化甚至截肢的发生。因此,应该加强多学科协作团队建设,对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和足病患者,提供更好的综合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和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的严重的下肢并发症,感染对溃疡的愈合具有明显的延迟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糖尿病足溃疡常见的致病菌.感染导致的持续的炎症是造成糖尿病足溃疡迁延难愈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从感染性炎症反应的角度探讨中药紫朱软膏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糖尿病足溃疡模型愈合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配合链脲佐菌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156-159+163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practice, KABP)对预防0级糖尿病足患者发展为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86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KABP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糖尿病足相关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及糖尿病足危险程度。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各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为(4.77±1.6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9±1.60)分(P0.05);实验组糖尿病足危险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0级糖尿病足患者实施KABP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加强患者自我行为管理能力,改善足部神经病变程度,预防足部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背景:许多研究证实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AGE)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密切相关,中医药在该类疾病治疗中存在一定优势。 目的:评价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Wagner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对血清AGE水平的影响。设计、场所、受试者和干预措施: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对照研究方案。将72例血瘀证、肾阳虚证Wagner0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均为广州中医药大学茂名市中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之前已经被口头或者书面告知研究过程。该研究由广州中医药大学茂名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治疗组口服加味当归四逆汤,对照组予西药西洛他唑治疗。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主要结局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肌电图、下肢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指标、空腹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和AGE水平变化。记录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不良事件作为安全性评估的依据。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ABI、下肢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和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AGE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当归四逆汤能改善Wagner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对糖尿病血管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发生下肢截肢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了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于2009年5月到2014年12月因发生糖尿病足部并发症的214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截肢组66例,非截肢组148例,对两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做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中2型糖尿病下肢截肢的发生率高达30.84%。单因素分析显示截肢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 C反应蛋白(CRP)、体质指数(BMI)、病程、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均高于未截肢组(P<0.05);截肢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以及血清白蛋白(Alb)等均低于未截肢组(P<0.05);截肢组和未截肢组患者是否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是否有糖尿病足史、下肢截肢史、周围神经病变( DPN)、周围血管病变( PAD)、糖尿病肾病( DN)以及患者的Wagnar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元逐步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糖尿病足史、 DPN、 PAD、 CRP、糖尿病病程、 Wagnar分级是发生下肢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抗血小板药物、 Hb、 TC是发生下肢截肢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尤其是合并足部并发症的患者下肢截肢的患病率很高,而预防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重点在于糖尿病足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的早期筛查,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药以及对有足溃疡患者加强感染治疗和营养支持,以减少糖尿病足下肢截肢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