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ICU患者家属的需求,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减轻患者家属的压力.方法:应用调查问卷对30名ICU患者家属进行需求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家属对ICU监护环境,对医务人员业务能力、服务态度、沟通技能,探视陪护,基础护理等各方面的需求及其ICU监护认知获取途径.结果:患者家属对ICU监护相关内容的需求主要包括治疗用药、营养提供、心电监护等;其ICU监护认知获取途径主要包括主管医生、上级医生、护士长等;对医务人员素质的需求主要包括专业技术方面、沟通方面、服务态度方面等;对基础护理方面的需求主要包括保持床单位整洁、及时清理患者分泌物和排泄物、虚弱患者使用床档等.结论: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患者有关信息,理解和重视患者家属的需求,可减轻ICU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提高ICU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CU患者家属的需求,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减轻患者家属的压力。方法:应用调查问卷对30名ICU患者家属进行需求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家属对ICU监护环境,对医务人员业务能力、服务态度、沟通技能,探视陪护,基础护理等各方面的需求及其ICU监护认知获取途径。结果:患者家属对ICU监护相关内容的需求主要包括治疗用药、营养提供、心电监护等;其ICU监护认知获取途径主要包括主管医生、上级医生、护士长等;对医务人员素质的需求主要包括专业技术方面、沟通方面、服务态度方面等;对基础护理方面的需求主要包括保持床单位整洁、及时清理患者分泌物和排泄物、虚弱患者使用床档等。结论: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患者有关信息,理解和重视患者家属的需求,可减轻ICU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提高ICU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ICU患者家属的需求,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应用调查问卷对80名ICU患者家属进行需求调查。结果:家属最关心的是患者是否得到最佳救治、病情的进展情况、治疗效果,其次是对护理工作不了解、担心护士人力不足、希望每天探视患者,再次是担心医疗费用等;最不关心的是家属等待休息环境。结论:ICU护士必须正确认识患者家属需要,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帮助患者家属应对患者病重时的危机,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ICU护士对家属需求的认知程度及相关因素,以便对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从而提高ICU的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中的60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护士对家属需求的认知程度最高的3项为:在第一次进入ICU时,能向家属主动介绍ICU的规章制度,能保证给患者最好的照顾,能用通俗易懂的话向家属解释有关患者的病情;在对探视需求的认识上比较不同学历和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本科及本科在读学历和4年以上的认识程度最高;在对于患者病情信息的需求的认识上不同学历和不同工作年限均有差异,本科及本科在读学历和4年以上的认识程度最高(P<0.05);在对于患者家属对ICU条件与环境需求认识程度上仅不同工作年限有统计学意义4年以上的认识程度最高(P<0.05).结论 提高了对不同年龄段及学历层次的ICU护士的针对性培养、完善相关的配套服务措施. 相似文献
5.
ICU患者家属应激心理需求和对策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了解当患入住ICU接受监护时,其家属应激心理需要,以为患及其家属提供更好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Molter“急危重病人家庭需要量表”中部分内容,对50例ICU患直系家属进行测评。结果ICU患家属最迫切、最关心的是保证患的安全,了解患的治疗和预后、护理等与患生命、利益密切相关的需要。结论ICU护士在救治患的同时.换位思考家属对救治的期望和需求,及时提供各种反馈信息,帮助家属提高应对能力,促进医护患的合作,发挥家属在患康复中的作用,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调查分析ICU危重症患者救治早期家属需求状况。方法:应用中文版CCFNI对112名危重症患者家属进行需求调查,对其需求排序并与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CU危重症患者救治早期最重要的需求是患者得到最佳救治,家属得到及时的救治信息;家属基本情况与CCFNI各因子间基本不相关。结论:在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救治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应给予家属及时准确的救治信息;成立照护小组,实现医患双方的有效沟通;建立人性化的探视制度,满足家属不同的探视需求;改善家属等候环境,从而缓解其心理压力,改善医患、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ICU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治疗24 h内家属需求,并根据不同患者家属的需求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法采用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N1)和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60例CRRT治疗24 h内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CRRT治疗24 h内患者家属最重要的需求是病情保证的需求(3.54±0.45)分,其次为获取信息需求(3.44±0.86)分,接近患者的需求(3.28±0.83)分,获得支持的需求(2.85±0.24)分和自身舒适的需求(2.68±0.21)分。不同文化程度、年龄和有CRRT治疗的患者家属对病情保证需求及获得信息需求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ICU护士应理解和重视CRRT治疗24 h患者家属的不同需求,针对每位家属实行个体化护理,使其更好配合患者的治疗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ICU昏迷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并制定详细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12月31日ICU 150名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急危重症家属需求量表(CCFNI)对其心理需求展开全方位评估,比较不同昏迷患者家属心理需求得分,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昏迷患者家属在保障患者有效的治疗、了解患者预后、对病情得到如实的回答、患者病情变化能够及时得到告知、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清楚患者获得特殊治疗的目的、感到病情有希望、每日得到最佳护理、每天得到患者疾病相关信息、治疗方案变化、及时告知家属等方面有强烈需求,同时,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ICU昏迷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对ICU昏迷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应同样注重关注其家属的心理需求并展开护理干预,达到减轻其心理压力,维持患者就医环境和谐,避免医疗纠纷产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ICU病人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了解ICU病人家属心理需求,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应用调查问卷对60名ICU病人家属进行心理需求调查,内容包括家属对病人信息的需求、家属被关心及支持需求、与护理人员交流需求、ICU条件及环境需求、探视需求等5大方面的问题。结果 病人家属心理需求最重要的有:感到病人有生命希望,可以及时得到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有关信息,护士能够给予最好的照顾等3方面。而病人家属的一般情况与家属需求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及时与病人家属沟通病人有关信息,理解和重视病人家属的心理需求,可以减轻ICU病人家属的负性心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患病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2005-2008年诊治的4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常见病因是高血压.首发表现以胸痛为常见(部分病例以并发症为首发).CT和MRI检查对主动脉夹层的确诊率较超声检查高,但由于超声检查价格便宜,床旁操作方便,故有疑诊患者,可做常规超声检查.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有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血管内带膜支架治疗.结论 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误诊率高.内科治疗时血压控制多需多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然而根据临床分型和病情采取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排CT(MDCT)上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肺部改变特征及发生率。方法观察71例主动脉夹层首诊患者的MDCT上肺部改变,分析并比较Stanford A型和B型患者的肺部改变情况,随访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前后患者的肺部改变。结果肺间质病变(51例,71.8%)、心包积液/心脏增大(28例,39.4%)、胸腔积液(18例,25.4%)、肺不张(13例,18.3%)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MDCT上最为常见,发生率相对较高;在Stanford A型和B型患者肺部MDCT改变中,心包积液/心脏增大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型多于B型〔51.2%(21/41例)比23.3%(7/30例),P=0.011〕;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和保守组治疗前后各种肺内改变均未见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MDCT图像观察肺部改变,有助于制定正确的临床治疗计划,提高MDCT在主动脉夹层诊断和随访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家属的需求状况,为维持ICU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中文版CCFNI量表,对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收治的70例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患者家属需求的重要性程度由高至低依次为病情保证、获取信息、亲近患者的需求、医护人员支持、家属自身的舒适。除了婚姻状况,患者家属的一般情况与家属需求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护士应了解患者家属的需求,以达到满足患者家属需求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不同Stanford分型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不同Stanford分型的相关临床特征,探讨其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其意义。方法收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病例79例,按Stanford分型分为A型组26例和B型组53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病情变化及预后。结果StanfordA型患者的胸痛、背痛、胸闷气促和意识障碍的发生率高于StanfordB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腹痛、腰痛和无症状的发生率StanfordB型患者要高于StanfordA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tanfordA型患者的就诊时间、平均年龄、入院时血压和既往有高血压史的病例均少于StanfordB型患者,而既往有马凡综合征病史的病例StanfordA型高于StanfordB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tanfordA型患者的心包积液和意识障碍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高于StanfordB型患者(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StanfordA型患者的发病年龄相对较轻,病情凶险,并发心包积液,心力衰竭和意识障碍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高。明确诊断为StanfordA型主动脉动夹层动脉瘤或是StanfordB型患者出现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并发症是提示患者死亡的危险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2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23例主动脉夹层中Ⅰ型8例、Ⅱ型5例、Ⅲ型10例,均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表现典型者20例,占86.9%(20/23);不典型者3例,占13.0%(3/23).6例Ⅰ型夹层和5例Ⅱ型夹层行外科手术治疗,恢复顺利;1例Ⅰ型夹层和10例Ⅲ型夹层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Ⅰ型夹层患者于术后第7天凌晨起床小便时突然死亡,10例Ⅲ型夹层患者恢复顺利,未见不良反应;另1例Ⅰ型夹层患者因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结论 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典型者占绝大多数;不典型者占少数,极易发生漏诊和误诊,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保持警惕和注意识别,主动脉螺旋CT或磁共振(MRI)增强扫描检查是确诊的较好方法之一.Ⅰ型夹层和Ⅱ型夹层的治疗应以外科手术为主,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则是Ⅲ型夹层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急性病杂志》2014,3(1):10-13
ObjectivesAortic dissection is a truly emergency in daily practice, and for gender factor, we want to compare the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symptoms and outcome.MethodsA retrospective review six-year AD cases in a northern Taiwan medical center from January, 1, 2005 to December, 31, 2010. by gathering data of 134 AD patients including gender, age, episodes of time, season, vital signs, symptoms (chest pain, chest tightness (CP/CT), abdominal pain, neurological symptoms), Stanford classifications, and outcome. Comparisons are made by gender of AD groups. 85 cases with complete data are strictly enrolled into our study. We used student t test and one way ANOVA for statistical analyses, and significance was set at a P value less than 0.05 (2-tailed).ResultsThere are 64 male and 21 female enrolled into our study with the mean ± standard deviation (SD) of age is (64.1±14.0) years old. In AD patients with female gender are older than male AD patients (71.5 vs. 61.6 years old, P value<0.01). In symptoms of presentation, female AD patients have more neurologic symptoms than male AD patients (38.1% vs. 12.5%, P <0.01). Female AD patients have longer hospital stay and higher mortality rate than male AD patients (16.8 vs. 13.4 d; 38.1% vs. 18.8%, P =0.39; P =0.07).ConclusionFemale AD patients are ten-year older in age than male, and have more common neurologic symptoms in presentations, and female AD patient have 2-fold mortality rate than male AD patients. 相似文献
17.
总结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保守治疗的护理要点。对9例未能进行手术治疗而采取药物保守治疗的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3例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其余6例病情恶化死亡或放弃治疗。认为对于采取保守治疗的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积极药物治疗,控制血压、心率,有效镇痛,预防并发症,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ICU患者家属不同阶段的需求状况及满足程度。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27名ICU患者家属,分别在患者入住24h内及72h后采用急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及需求满足程度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在家属需求中,病情保证为家属最重要的需求,24h内与72h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获得支持及自身舒适方面72h后明显高于24h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2h后需求满足程度高于24h内,在获取信息方面明显高于24h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阶段患者家属的需求及满足程度不同,ICU医护人员应充分重视患者家属的各种需求,提升其满足程度。 相似文献
19.
Jun Liu Lian-Lian Sun Jue Wang Guang Ji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18,36(5):741-744
Background and purpose
Fibrinoge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emostasis and thrombosis and is proven to hav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e examined the utility of fibrinogen as a prognostic indicator for patients with type A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AAD).Methods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in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type A AAD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ithin 24 hours after onset of symptoms. Fibrinogen levels were measured on admission. Baselin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were collected. The endpoint was in-hospital mortality.Results
A total of 143 patients with type A AAD were enrolled. Compared with the survivors, the nonsurvivors had significant lower fibrinogen levels (1.95(1.37, 2.38) vs. 2.37(1.85, 3.15) g/L, p = 0.001). The cutoff level of fibrinogen determined by ROC curve analysis was 2.17 g/L, with a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of 71.9%, 60.4% respectively, and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was 0.686 (95% CI, 0.585–0.768; p = 0.001). After controlling for potentially relevant confounding variables, we found an admission fibrinogen level less than 2.17 g/L wa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in-hospital mortality (odds ratio, 5.527; 95% CI, 1.660–18.401; p = 0.005)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 fibrinogen greater than 2.17 g/L.Conclusion
Low fibrinogen level on admission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in-hospital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type A AAD. 相似文献20.
血D-二聚体浓度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血D-二聚体浓度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37例经心脏超声、食道超声、CT、MRI或血管造影确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同期住院的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当时抽血检测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和肌钙蛋白Ⅰ水平.结果1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Stanford A型,20例B型.所有主动脉夹层患者D-二聚体水平升高(>0.3 μr/mL),均值2.0±1.9(0.4~8.4)μg/mL,敏感性100%.自症状发作到D-二聚体测定的时间为1.5 h~14d,D-二聚体升高的程度与病程呈负相关(r=-0.42,P=0.04).病变范围越大,D-二聚体水平越高,死亡组D-二聚体均高于5 μg/mL,提示D-二聚体升高对判断预后有指导价值.与主动脉夹层患者相比,仅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D-二聚体水平轻度升高(<0.7 μg/mL).结论D-二聚体阴性有助于排除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D-二聚体升高对判断病变范围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