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申静 《基层医学论坛》2014,(32):4398-4399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检测以及抗核抗体谱(ANAs)线性分析在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中的临床价值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7例2013年1月-5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的血清抗核抗体的检测结果,所有患者均同时检测ANA和ANAs,ANA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ANAs采用线性免疫分析法。结果567例血清中, ANA阳性350例,阳性率61.30%;ANAs谱阳性271例,阳性率47.80%;ANA联合ANAs阳性397例,阳性率70.02%。 ANA阳性中男性占126例,女性占224例;ANAs阳性中女性占176例,男性占95例。 ANA+/ANAs+224例,占39.50%;ANA+/ANAs-126例,占22.22%;ANA-/ANAs-170例,占29.98%;ANA-/ANAs+47例,占8.29%。结论抗核抗体谱阳性时,抗核抗体不一定阳性。对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同时检测ANA和ANAs,不但可避免漏检,提高主检出率,对疾病的分型、临床诊断有更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IIF)筛查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荧光核型与线性免疫印迹法(line immunoassay,LIA)检测抗核抗体谱(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s)特异性抗体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申请抗核抗体谱检测的982份标本检测结果。结果:IIF法与LIA法检测抗核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1.07%和14.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IF法阳性者中以均质型72例(34.78%),颗粒型70例(33.8%)和胞质颗粒型37例(17.87%)多见。LIA法中阳性抗体出现较多的是抗SSA、抗Ro-52等。ANA荧光核型和ANAs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是96.92%和73.85%,显著高于非AID患者(13.09%和7.96%);ANA荧光核型和ANAs在AID组和非AID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IF法与LIA-ANAs联合检测,可避免单一方法造成的漏诊,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652例抗核抗体阴性病例的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家祥  李艳 《海南医学》2011,22(7):113-114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和抗ANA谱在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上的价值及相符程度。方法将652例ANA阴性病例的标本进一步作抗ANA谱检测。ANA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抗ANA谱采用欧蒙印迹法。结果 652例ANA阴性病例标本检测出单个抗体阳性84例(12.88%),其中nRNP阳性1例(0.15%)、SS-A阳性25例(3.83%)、Ro-52阳性32例(4.91%)、SS-B阳性15例(2.30%)、Scl-70阳性2例(0.31%)、Jo-1阳性1例(0.15%)、dsDNA阳性5例(0.77%)、核糖体P蛋白阳性3例(0.46%);检出SS-A和Ro-52二联阳性18例(2.76%);SS-A和SS-B二联阳性9例(1.38%);SS-A和dsDNA二联阳性2例(0.31%)。结论在对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实验诊断时,应同时进行ANA和抗ANA谱的检测。两者联合检测,不但可避免漏检,对疾病的分型上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俊  胡朝军  沈波  徐巍  吴春龙 《浙江医学》2011,33(11):1589-1592
目的探讨采用线性免疫印迹法(LIA)在抗核抗体(ANA)间接免疫荧光法(1IF)筛查阴性标本中进行抗核抗体谱(ANAs)特异性抗体检测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对461例IIF—ANA阴性临床血清标本采用线性免疫印迹法进行15种ANAs特异性抗体(LIA—ANAs)检测。结果216例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组标本中LIA—ANAs阳性数为100例,占46.30%,高于非AID组(2000%);AID组LIA—ANAs阳性结果按灰度强度分,LIA(3+)、LIA(2+)、LIA(1+)、LIA(±)的阳性率均高于非AI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ID组中ANAs特异性抗体中的抗Ro-52、抗SS—A、抗Sm、抗nRNP/Sm、抗SS—B抗体、抗dsDNA和抗rRNP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31%~18.06%,高于非AI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组中ANAs特异性抗体阳性强度LIA(1+)+LIA(4-)的阳性率高于LIA(3+)+LIA(2+)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nRNP/Sm、抗Ro-52、抗SS—A和抗SSB抗体在AID组中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非SLE比较,抗Sm和抗dsDNA抗体阳性率高于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NA间接免疫荧光法筛查容易导致AID患者部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ANAs特异性抗体漏检,IIF—ANA的检测不能完全代替LIA—ANAs的检测,对于临床疑似AID的患者,无论IIF—ANA检测结果阴性与否。均需进行ANAs特异性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和ENA抗体谱在就诊患者中的阳性分布趋势及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欧蒙印迹法检测5 590例患者血清标本中的ANA和ENA抗体谱,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 590例患者血清标本中,检出ANA阳性1 256例,阳性率为22.47%。女性阳性率为(1 030/3 645)28.26%,男性阳性率为11.62%(226/1 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间ANA阳性率,21~50岁组(23.77%)和50岁年龄组(23.87%),与≤20岁年龄组(11.95%)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A单一型荧光模式以核颗粒型(46.50%)、核均质型(17.83%)等为主,混合型荧光模式以核颗粒型/核均质型(5.25%)为主。5 590例患者血清标本中ENA抗体谱检测阳性者1 288例,阳性率23.04%,大多数为二种或二种以上抗体同时阳性。阳性抗体中阳性率最高的是抗SS-A(45.89%)、抗Ro-52(40.30%)、抗nRNP/Sm(19.33%)等。结论 ANA和ENA抗体谱联合检测具有互补性,可提高自身抗体检出率,对AID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抗核抗体(ANA)荧光免疫分析与抗可提取的核抗原抗体(ENA)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ANA检测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抗ENA抗体检测用免疫印迹法。结果:对215例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总ANA阳性率27.9%,ENA总阳性率25.58%,两者总符合率为84.65%;155份ANA阴性标本中,有2.58%针对SSA/R060和SSA/R052阳性的ENA标本ANA阴性,有1.93%单纯针对SSA/R052阳性的ENA标本ANA为阴性,有0.06%ds—ANA阳性的ENA标本ANA阴性,有3.87%单纯SM抗体阳性的ENA标本ANA为阴性;有11.87%ANA阳性标本ENA表现为阴性。结论:ANA与ENA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两者检测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所含自身抗体有差异,因此ANA作为自身免疫病的筛查实验欠妥,ANA和ENA同时检测,有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避免出现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符合AID诊断标准的患者2055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患者血清标本进行ANA检测,分析ANA的阳性率、核型及滴度的变化.结果 ANA滴度AID患者以1:160为主,对照组以1:80为主.AID检测患者中,ANA阳性率为80%,与对照组比较有...  相似文献   

8.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9,(4):292-294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和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多肽谱检测在自身免疫病(AI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381例各种AID患者和100例健康人群的ANA和ENA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A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阳性率最高,为95.5%,抗SSA、抗SSB、抗Sm、抗dsDNA、抗核小体在SLE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4.8%,76.2%,36.3%,91.0%,88.8%;抗SSA、抗SSB、抗Ro-52在干燥综合征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2.1%,65.1%,67.4%;抗nRNP抗体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中的检出率为77.8%;抗SCL-70抗体在系统性硬化症中的检出率为75.0%;抗AMA-M2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检出率为66.7%.[结论]不同AID患者血清中所含的自身抗体有差异,ANA和ENA联合检测对诊断AID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测抗核抗体(ANA)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金银染色法(IGSS)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ANA。结果8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免疫金银染色法检测抗核抗体(ANA)阳性率97.3%,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阳性率98.2%,x^2=1.006。P=0.316〉0.05)。两种方法结果有良好一致性。结论IGSS可用于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  相似文献   

10.
何永玲  石青峰 《广西医学》2012,34(11):1486-1487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抗核抗体(ANA)和核抗原抗体(ENA)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ANA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ENA谱检测采用欧蒙印迹法。结果 140例Graves病患者中,ANA及ENA谱阳性率分别为27.87%和26.43%,均高于对照组的1.4%及0%(P<0.01)。Graves病患者中ANA阳性时的荧光模式主要是斑点型、核均质型,ENA谱阳性抗体种类出现较多的是抗nRNP/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等。结论检测Graves病患者ANA及ENA谱,能明确Graves病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种类,是Graves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周莲  符明昌  羊文芳 《海南医学》2016,(18):2965-2968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和抗核抗体谱(ANA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94例AID患者和103例非AID患者(对照组),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的诊断标准将194例AID患者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组、干燥综合征(SS)组、硬皮病(PSS)组、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组和过敏性紫癜(AP)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IBT)检测所有患者的ANA和ANAs,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患者检出ANA、Ul-SnRNP、抗dsDNA、抗SSA、抗SSB、抗核小体和抗组蛋白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AID患者中ANA检测均呈阳性,其中SLE组阳性率最高,达93.5%,其次分别为MCTD组(85.0%)、SS组(79.2%)、PSS组(69.2%)、RA组(35.8%)、AP组(2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主要表达抗组蛋白(47.7%),明显高于对照组(1.0%)。SLE组主要表达抗SmDl (37.9%)、抗dsDNA (66.1%)、抗SSA (41.9%)、抗核小体(77.4%)和抗组蛋白(37.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S组主要表达抗SSA (58.3%)和抗SSB (5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CTD组主要表达Ul-SnRNP (35.0%)、抗SSA (60.0%)和抗SSB (3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SS组和AP组主要表达抗Scl-70(46.1%和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0例ANA阳性患者检出97例ANAs阳性,符合率74.6%;64例ANA阴性患者检出58例ANAs阴性,符合率为90.6%;AID患者ANA核型分布以核颗粒型和核均质型为主,其他核型较少见;核颗粒型多为抗SSA (48.5%)、抗SSB (23.7%)和抗组蛋白(26.8%),核均质型多为抗dsDNA (28.9%)、抗核小体(29.9%)和抗组蛋白(25.7%)。结论 ANA可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但缺乏特异性,联合抗核抗体谱检测对AID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 ANA)荧光模型、滴度及特异性抗体谱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联性。方法对404例自身免疫性疾病( AID)患者,同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和欧蒙印迹法检测15项特异性抗核抗体谱( ANAS),对比分析ANA荧光模型和滴度以及ANA荧光模型在不同疾病中的表达,并与健康体检者300名进行比较。结果在AID组中的ANA检出阳性率为68.81%,滴度在1∶1000以上者占75.90%。检出的ANA荧光模型,以胞浆型和核均质型为主,分别检出130例和108例。 ANA阳性患者滴度升高,检出荧光混合模型的比例也明显增加。结论 AID患者中ANA检出率较高,高滴度的ANA阳性患者荧光模型以混合模型为主,同时检测ANA和ANAS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利  陈莉  朱川  丛贤滋  李晓峰  丁玉珍 《医学综述》2013,(20):3817-3819
目的 探讨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检测SLE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的检测采用免疫斑点金渗滤法;采用酶免疫斑点法检测6种特异性核抗原的自身抗体(抗Sm、RNP、SS-A、SS-B、Scl-70和JO-1抗体).结果 ①374例SLE患者中,IIFA检测ANA阴性31例,ANA阳性者343例(阳性率91.7%),主要荧光模式为核颗粒型、核颗粒/均质型;②抗Sm、RNP、SS-A、SS-B、Sc1-70、Jo-1、dsDNA的阳性率分别为15.0%、23.8%、50.5%、12.0%、0%、0.3%和43.8%.结论 ANA的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究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联合检测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103份送检至本院的血样,同时进行抗核抗体检测和抗核抗体谱检测,抗核抗体检测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抗核抗体谱检测运用免疫印迹法进行,将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资料收集起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抗核抗体检测的血样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占所有受检患者的6.32%,经诊断,准确率为78.21%;抗核抗体谱检测的血样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占所有受检患者的4.78%,诊断结果显示,抗核抗体谱的确诊率为91.32%,同时对两种方法均显示为阳性的患者进行检查,发现准确性最高,为94.67%.结论:对患者同时进行抗核抗体检测和抗核抗体谱检测,能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苏定雷  王小琴  顾冰洁  沈敏宁 《医学综述》2011,17(15):2369-2370
目的观察47例各种感染性疾病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前后血清ANA滴度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47例各种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的ANA滴度,观察其滴度的变化。结果在47例不同感染性疾病患者中,ANA阳性率达27.7%,其中年龄≥60岁患者阳性率为47.4%,<60岁者阳性率14.3%(P<0.01)。细菌感染者阳性率22.9%,病毒感染者阳性率41.7%(P<0.01)。治疗后2、4、8周时ANA滴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结论感染可致患者ANA滴度显著升高,而经抗感染治疗后ANA滴度可随时间延长而降低或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抗细胞膜DNA(cmDNA)抗体联合抗核抗体(ANA)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海南省中医院检验科确诊的182例SLE患者为观察组,纳入同期确诊的85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为疾病对照组,包括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9例、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33例、脊柱关节病患者12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11例,纳入5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组对象ANA及抗cmDNA抗体,采用欧蒙印迹法测定抗史密斯(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结果 观察组抗cmDNA抗体、ANA、抗Sm抗体、AnuA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抗体对诊断SLE敏感性,ANA最高,其次为AnuA、抗cmDNA抗体,抗Sm抗体最低;特异性,抗Sm抗体和AnuA最高,其次为抗cmDNA抗体,ANA最低;阳性预测值,AnuA最高,其次为抗Sm抗体和抗cmDNA抗体,ANA最低;阴性预测值,ANA最高,其次为AnuA和抗cmDNA抗体,抗Sm抗体最低,上述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ANA、抗Sm抗体、AnuA阴性者,抗cmDNA检出率分别54.55%、64.54%和59.57%。抗cmDNA抗体并联常规方案诊断SLE的敏感性最高,抗cmDNA抗体串联ANA诊断SLE的特异性最高。结论 抗cmDNA抗体有助于检出ANA、抗Sm抗体及AnuA阴性的SLE患者,抗cmDNA抗体联合常规方案诊断SLE具备较可靠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AESKU试剂和欧蒙试剂对164例抗核抗体核型结果的比对分析,评价AESKU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抗核抗体检测试剂的性能.方法 从2015年1~12月广东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选取164例样本,分为AID患者组(n=115)和健康对照组(n=49),同时采用AESKU试剂与欧蒙试剂对抗核抗体核型进行双盲、平行检测,不一致结果采用第三方试剂复核.计算两种试剂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Kappa系数,并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和配对χ2检验.结果 AESKU试剂与欧蒙试剂的总体阳性符合率为94.78%,阴性符合率为93.88%,总符合率为94.51%;Kappa=0.871,P<0.05,两种试剂的检测结果高度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SKU试剂与欧蒙试剂具有等效性和很高的符合率,操作简便快速、结果清晰易读,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皖北及沿淮地区血清ANA阳性者中常见自身抗体的阳性率,探讨线性免疫分析法(LIA)对常见结缔组织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LIA法检测166例患者ANA筛查ELISA检测值大于正常值上限的血清。结果 166例中154例有阳性结果,阳性率为92.8%,139例有2个或以上条带阳性,占阳性结果的90.3%。66例anti-dsDNA抗体阳性;70例抗核小体抗体阳性;37例抗组蛋白抗体阳性;58例anti-SmD1抗体阳性;76例anti-U1snRNP抗体阳性;103例anti-SSA/Ro60抗体阳性;77例anti-SSA/Ro52抗体阳性;46例anti-SSB/La抗体阳性;40例抗P0抗体阳性;10例抗着丝点抗体阳性,抗Scl-70抗体和抗Jo-1抗体抗体各7例阳性。结合临床资料:101例符合SLE;28例符合pSS;14例符合MCTD;7例符合SSc;3例符合UCTD;7例符合PM/DM;6例符合RA。结论皖北及沿淮地区ANA阳性者以SLE最为常见,其次为pSS和MCTD患者;LIA法检测ANA阳性者血清有助于明确结缔组织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