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大连市各医疗机构2007年收集的32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运用Excel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抗微生物药物居首位,其次是中药;药品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多见,其次是全身性损害和胃肠系统损害;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联合用药占77.05%。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加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传递。保障公众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7年1~6月洛阳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报告表,按性别、年龄、药物类别、药品不良反应(ADR)临床表现类型、给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发生ADR的相关因素,指导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提高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国ADR报告的填写要求,对我院2005~2007年收集的ADR原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收集的576份ADR原始报告中,3年中平均每份报告缺项数分别为13.86、12.16、13.61次/份;ADR报告数量每年均呈递增趋势,但质量并没有明显提高,其主要表现在缺项较严重、填写内容不规范及严重病例所占比例不符合标准等方面。结论:建议对ADR报告填写进行专项培训,加强ADR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ADR上报人员对报告质量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4.
成俊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3):68-69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它的发生受医学研学技术和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而导致的必然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新药品种的日益增多、生物技术产品的临床应用,ADR报告数量在增加。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它的发生受医学研学技术和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而导致的必然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新药品种的日益增多、生物技术产品的临床应用,ADR报告数量在增加。美国安全用药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98~200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ADR系统收到的严重不良反应数量翻了1倍。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际ADR监测的经验:ADR报告体系的完善、成熟程度,可通过报告的数量和质量等相关指标衡量.数量指标包括报告总数及平均每百万人口的报告数:质量指标包括新的和严重病例的报告比例、各地区报告的均衡度、医生报告的比例等.本文通过对2005年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全市呈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报告表填写的规范性、分布均衡性以及新的和严重报告的比例等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体系,实现从报告体系到评价体系及服务体系的过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2005年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自发报告质量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全面实施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远程信息网络2期工程的初步建成,我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在报告数量还是报告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以上海为例,ADR报告数量每年都以翻番的速度递增,2005年更是达到10 510份,超过前4a的报告总和。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ADR报告的填写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现对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5年所收集到的ADR报告进行分析、统计、评价,提出目前ADR报告填写中普遍存在的若干质量问题,以引起报告人员和监测人员的重视,提高报告质量,更好地为开展药品不良反应分析评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7,(2):186-18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上报的总体质量,为进一步提高ADR报告质量、推进医院ADR监测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的ADR报告,分别从报告类型、监测期内药品(新药)与监测期外药品(老药)ADR报告情况、报告人职业、报告科室、ADR临床表现和原始报表缺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2 295例ADR,其中已知一般的ADR报告例数最多,共1 943例(占84.66%),新的严重的ADR报告仅有20例(占0.87%);老药引起的ADR共2 136例(占93.07%);报告人职业以护士为主,共1 999例(占87.10%),医师和药师分别占7.28%和5.62%;上报科室以门诊注射室为主,共1 473例(占64.18%),手术和非手术科室分别占15.08%和15.16%;ADR临床表现以已知的常见症状为主,共1 938例(占97.48%),罕见症状仅占2.52%;原始报表缺项项目以相关重要信息、ADR过程描述和关联性评价为主,分别占81.92%、69.19%和57.08%。结论:我院ADR报告总体质量不高。应改变当前ADR监测药师的工作模式,深入临床进行ADR报表核实、宣传,提高ADR报告的质量,并建立ADR上报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ADR的发生除了药品自身原因外,还存在很多其他因素。本文对我院2010年上报的ADR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12.
某三甲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表质量.方法 根据我国ADR报告表(2004版)的填表要求,制定出ADR报告表填写质量评价标准,并按标准对报告表的填写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2004年9月~12月,收集了49份ADR报告表.6份为"数据完整"的报告,占12.24%:43份为"数据不完整"的报告,占87.76%.其中,缺项138次,平均每份报告表2.8次;填写错误63次.平均每份报告表1.3次;填写内容不完整46次,平均每份报告表0.9次.结论 ADR报告表质量差.建议建立和完善监测机制和岗位操作规程(SOP).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并进行ADR报告表填报的培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推进药品不良反应(ADR)检测报告工作的开展。方法:对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9月收集到的17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物共60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较多;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占84.09%,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检测和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14.
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模式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医疗机构开展药品不良反应(删监测工作的模式。方法 针对医疗机构在开展ADR监测工作中,积极性不高、认知度不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逐步建立完善的ADR监测体系。结果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是医疗机构做好ADR监测工作的保障。结论 医疗机构应该在ADR监测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16.
山东省4661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46619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发掘警戒信号,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山东省2006年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及报告质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监测数据反映了全省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静脉注射用药;1起不良反应数量最多;抗微生物药物和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数量和严重程度均居前两位;病例报告的填写尚不完善,质量有待提高;阿奇霉素注射剂和双黄连注射剂警戒信号明显。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抗微生物药物和中药的安全性监测,重视阿奇霉素注射剂和双黄连注射剂的再评价。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9年收集的135例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35例ADR报告中,无性别差异,中老年人比例较高,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最多。引起ADR的药物依次为抗菌药物、中药制剂、营养药、抗肿瘤药物、血液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神经系统药物等。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系统损害,皮肤及附件损害。结论:应重视医院ADR监测工作,加强对ADR的认识和报告。 相似文献
19.
李小东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2):165-168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和监测工作的质量,促进工作的改善。方法:对全国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2006—2010年该院上报的ADR报告按年度进行检索统计、分析。结果:该院ADR报告和监测工作个别年度的部分指标质量较好,但总体上报告率不高、呈报科室分布不均衡、报告人职业结构不合理、报告质量偏低、关联性评价质量不高。结论:该院ADR报告和监测工作仍存在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我国<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一条明确指出:"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必须经常考察本单位所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质量、疗效和反应……".2004年3月4日,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这标志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已纳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 相似文献